-
题名沙县毛竹低产林改建笋竹两用丰产林培育模式
被引量:5
- 1
-
-
作者
周东雄
陈善治
张君寿
-
机构
福建省沙县林业委员会
-
出处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4年第2期176-179,共4页
-
文摘
本文研究了毛竹低产林改建笋竹两用丰产林的成套培育技术.不同培育模式对毛竹林群体结构和生产环境的影响不同.合理留笋养竹和调整竹龄结构是重要前提,深翻施肥是有力措施,通过5年实施能够达到笋竹两用丰产林指标。应用伐桩施肥和化学除草等新技术,笋竹增产效果明显.
-
关键词
毛竹
低产林改造
笋竹两用丰产林
-
Keywords
Phylloslachys puhaens, transfoming low- yield stand, high - yield culm and shoot-producing stand
-
分类号
S795.720.6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
-
题名福建柏属一新变型
被引量:9
- 2
-
-
作者
李兆丰
周东雄
-
机构
福建省三明市林业委员会
-
出处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5年第4期391-392,共2页
-
文摘
本文报道福建柏属一新变种窄冠福建柏Fokieniahodginsii(Dunn)HenryetThomasf.columnarisZ.F.LietD.X.Zhou,formanov.
-
关键词
福建柏属
窄冠福建柏
-
Keywords
Fokienia, F. hodginsii (Dunn) Henry et Thomas f.Columnaris
-
分类号
S791.430.1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
-
题名毛竹主要病虫害生态空间分布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3
- 3
-
-
作者
陈顺立
罗沛韬
王丽艳
林崇豹
-
机构
福建林学院
-
出处
《竹子研究汇刊》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54-59,共6页
-
基金
福建省科委资助
-
文摘
应用生态空间分布的分析方法,研究5种主要毛竹病虫害的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毛竹枯梢病为聚集分布,黄脊竹蝗、蠕须盾蚧为随机分布,刚竹毒蛾、竹笋禾夜蛾为聚集分布。
-
关键词
毛竹
病虫害
空间分布
-
Keywords
Phyllostachys pubescens
pest and disease
spatial distribution
-
分类号
S763.757.2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
-
题名植物性杀线剂的提取与毒杀效果
被引量:37
- 4
-
-
作者
蔡秋锦
罗婉珍
陈长雄
林邦超
-
机构
福建林学院资源与环境系
福建省沙县林业委员会
-
出处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8年第4期291-293,共3页
-
基金
福建省教委科学基金
-
文摘
通过植物粗提液对杉木半穿刺线虫(Tylenchulussemipenetrans)的毒杀效果的筛选与测试分析,结果表明:苦楝(Meliaaxedarach)叶汁稀释500倍液,包菜(Brasiaderacea)叶汁稀释100倍液,木麻黄(Casuarineeguiselifnlia)叶汁稀释50倍液的浓度,毒杀效果均达到80%以上。
-
关键词
植物性杀线剂
毒杀效果
稀释倍数
提取
-
Keywords
plant nematodicide,Tylenchulus semipenetrans,killing effect ,diluted time
-
分类号
S767.37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
-
题名闽北天然阔叶林林层特征研究
被引量:12
- 5
-
-
作者
黄清麟
罗发潘
郑群瑞
-
机构
福建林学院林学系
-
出处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5年第1期17-21,共5页
-
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
-
文摘
闽北天然阔叶林乔木层垂直层次明显,一般可分2~3林层;全林树高变动大,其变动系数随主林层平均年龄增大而增大;各林层树高变动系数总体变化趋势是:第Ⅰ层>第Ⅱ层>第Ⅲ层(最高层),第Ⅲ林层树高变动系数随主林层平均年龄增大而减小,第Ⅰ及第Ⅱ林层树高变动系数随主林层平均年龄增大而增大;各林层株数组成总体变化趋势是:第Ⅰ层>第Ⅱ层>第Ⅲ层,各林层蓄积组成总体变化趋势正相反;第Ⅱ及第Ⅲ林层株数组成占全林的31~36%,蓄积组成却占92~94%.
-
关键词
天然阔叶林
林层特征
中亚热带
闽北
-
Keywords
natural broad-leaved forest,layering feature,mid-subtropical region,North Fujian
-
分类号
S758.59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
-
题名竹阔混交林分毛竹生产力的研究
被引量:19
- 6
-
-
作者
罗发潘
林汉洲
周东雄
林文豪
江光明
-
机构
福建省沙县林业委员会
-
出处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7年第1期35-38,共4页
-
基金
福建省林业厅科学基金
-
文摘
福建省沙县梨树乡泉水峡村市坑10年生竹阔混交林毛竹生产力的研究结果表明:竹阔混交林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和显著的经济效益,毛竹的平均胸径、平均竹高、平均竹秆重量蓄积分别比毛竹纯林的提高了9.8%、17.6%和48.7%;产竹材量和产鲜笋量分别比纯毛竹林增加36.3%和35.2%;立竹度、均匀度、整齐度、叶面积指数均比纯毛竹林的高.
-
关键词
毛竹
竹阔混交林
生产力
-
Keywords
Phyllostachys pubescens, mixed forest, productivity
-
分类号
S795.720.2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
-
题名乳源木莲造林试验研究初报
被引量:28
- 7
-
-
作者
王忠平
陈水龙
赖培淼
连标勇
郑清标
-
机构
福建省三明市林业委员会
-
出处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6年第4期315-318,共4页
-
文摘
本文报道乳源木莲人工造林试验及杉莲混交造林的生长情况和生物量结构,结果表明,乳源木莲具有适应性强,育苗造林容易成功,幼年生长快等优良性状,9年生的杉莲混交林中,乳源木莲平均胸径7.3~8.1cm,略小于杉木;平均树高7.1~7.4m,有略高于杉木的趋势.杉莲混交林生长良好,种间关系协调,生长稳定.乳源木莲是杉木优良的混交造林树种,很有开发利用价值,建议大力推广造林。
-
关键词
乳源木莲
杉莲混交林
-
Keywords
Manglietia yuyuanensis
Chinese fir
mixed plantation
-
分类号
S792.990.5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
-
题名利用解析木编制柳杉地径材积表的研究
被引量:7
- 8
-
-
作者
罗发潘
-
机构
福建省沙县林业委员会
-
出处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5年第1期50-52,共3页
-
文摘
本文利用福建省柳杉分布产区42株树干解析木资料,从5种材积与地径相关方程中筛选出一种材积一地径数学模型,相关系数达0.99.从而获得了柳杉地径材积表.
-
关键词
柳杉
地径材积表
解析木
编制
-
Keywords
Cryptomeria forunei,volume table by diameter at foot
-
分类号
S791.310.6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
-
题名马尾松苗期截根后根系形态结构研究
被引量:5
- 9
-
-
作者
周东雄
曾繁地
-
机构
福建省沙县林业委员会
福建省三明市郊国有林场
-
出处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7年第3期251-254,共4页
-
基金
福建省林业厅科学基金
-
文摘
本文对马尾松苗期截报后根系形态结构的变化进行了测定分析,同时探讨其造林效果.结果表明:截根后主根顶端生长优势受抑制,侧须根发达,诱发了大量的菌根,根系的形态结构发生较明显变化.这种变化能够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幼林的速生丰产.
-
关键词
马尾松
截根
根系形态结构
造林效果
-
Keywords
masson pine
root-cutting
root shape
-
分类号
S791.248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
-
题名沙黄松生理特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 10
-
-
作者
周东雄
-
机构
福建省沙县林业委员会
-
出处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5年第4期375-379,共5页
-
基金
福建省林业厅科学研究基金
-
文摘
本文通过对6年生沙黄松、马尾松(ck)的组织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及a/b比值、不同条件处理时电导率、蒸腾强度和自然饱和亏等生理指标测定。结果表明:沙黄松苗木根系含水量增加4.2%,叶绿素含量增加6.5%.两者低温(0~3℃)电导率、蒸腾强度、自然饱和亏等存在显著差异。高温(50℃)电导率也有差异。指出沙黄松在光合产物合成方面、抗逆能力、适应性等较本地马尾松好,从而有利于沙黄松生长。
-
关键词
沙黄松
马尾松
生理特性
生长效应
-
Keywords
Pinus massoniana var.shaxianensis, physiological character
-
分类号
S791.259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