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沙县2011年杂交晚稻新品种生产试验简报 被引量:2
1
作者 翁钰玲 《福建稻麦科技》 2012年第4期76-78,共3页
2011年福建省沙县农技站引进4个杂交晚稻新品种,以汕优10号、谷优527作对照,在夏茂镇儒元村进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种中以中新优1586、泰丰优2098、泰优3301、深优9775主要农艺性状表现良好,丰产性突出,可在当地扩大试种示范。
关键词 杂交晚稻 新品种 生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早稻新品种红优2155在沙县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
2
作者 廖素华 《福建稻麦科技》 2012年第4期38-39,共2页
红优2155是用不育系红矮A与恢复系明恢2155配组育成的杂交早稻新品种,具有丰产性好,适应性广,生育期适中,抗逆性较强等优点。主要介绍了红优2155在沙县作早稻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杂交早稻 红优2155 种植表现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季超级晚稻的经济效益、产量构成及高产技术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饶鸣钿 林玉棋 +1 位作者 林柳姬 乐阿水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7年第10期22-24,共3页
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双季超级晚稻的经济效益比常规杂交稻增加26.66%;超级晚稻的每穗粒数对产量影响最大,其次是结实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有关试验结果,提出了超级晚稻的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双季晚稻 超级稻 经济效益 产量构成 高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播种期对两优2186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9
4
作者 张冬松 饶鸣钿 +1 位作者 林玉棋 胡启镔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S1期28-29,共2页
两优2186是福建省农科院稻麦所培育出的两系杂交稻组合。研究了不同播种期对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优2186播种期以4月15日至5月25日均可。
关键词 播种期 两优2186 产量和品质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运筹方式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饶鸣钿 郑履端 刘珠 《耕作与栽培》 2002年第3期29-29,57,共2页
以优质两系稻两优 2 186为试材 ,进行N肥运筹方式试验。结果表明 ,在施N量适宜时 ,以作基、蘖、促花、保花、粒肥施用的产量高。施保花肥能降低垩白率和垩白度。施粒肥会降低精米率和整精米率 ,以不施的为高。为了有较高的产量、较高的... 以优质两系稻两优 2 186为试材 ,进行N肥运筹方式试验。结果表明 ,在施N量适宜时 ,以作基、蘖、促花、保花、粒肥施用的产量高。施保花肥能降低垩白率和垩白度。施粒肥会降低精米率和整精米率 ,以不施的为高。为了有较高的产量、较高的精米率和整精米率、较低的垩白率和垩白度 ,宜作基、蘖、促花、保花肥施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 运筹方式 水稻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Ⅱ优航1号超级稻大面积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2
6
作者 谢火生 肖承和 +5 位作者 林柳姬 饶鸣钿 林玉棋 乐阿水 高世富 吴玉平 《福建农业科技》 2006年第5期5-6,共2页
关键词 高产栽培技术 Ⅱ优航1号 面积 超级稻 福建省农科院 优质杂交稻 技术集成 双季晚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田高效种植模式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饶鸣钿 张明生 《中国稻米》 1995年第5期17-18,共2页
关键词 稻田 种植模式 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生态效益 间作 套种 复种 销售服务 沙县 夏茂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耕直播稻优化播种量试验 被引量:3
8
作者 陈宜构 郑履端 +1 位作者 方辉 郭振海 《福建稻麦科技》 2004年第4期13-14,共2页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免耕直播稻播种量以075~1kg/6667m2为宜。在播种量075~15kg/6667m2范围内,随播种量增加,产量下降,两者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095,回归方程Y=5289-286x。
关键词 播种量 免耕直播 田间试验 产量 回归方程 相关系数 下降 增加 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烟草)—稻—莴苣”高产高效栽培模式 被引量:1
9
作者 杨长桃 陈由禹 +1 位作者 罗英 饶鸣钿 《福建农业科技》 2007年第2期11-13,共3页
关键词 高效栽培模式 再生稻 莴苣 烟草 稻谷产量 复种指数 产出效益 单位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优70产量构成因素分析与栽培技术研究
10
作者 许旭明 饶鸣钿 廖朝阳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331-335,共5页
通过对特优 70的产量构成因素进行分析 ,明确了各因素对产量的影响和各因素相互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每穗粒数对产量的影响最大 ;穗数、千粒重对产量的影响也较大 ,但未达显著水平 ;结实率对产量的影响程度较低。通过以上分析结果 ,... 通过对特优 70的产量构成因素进行分析 ,明确了各因素对产量的影响和各因素相互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每穗粒数对产量的影响最大 ;穗数、千粒重对产量的影响也较大 ,但未达显著水平 ;结实率对产量的影响程度较低。通过以上分析结果 ,采用了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 ,对特优 70进行移栽叶龄、密度、施N量 3项农艺措施的综合栽培技术研究。建立产量与 3项农艺措施的回归模型 ,分析了农艺措施对产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 ,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是叶龄和密度。经微机模拟筛选和综合分析 ,其高产的栽培技术措施是 3 .0~5 .5叶移栽 ,每公顷插 2 5 .5~ 3 3万丛 ,施N 1 40~ 2 2 3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优70 产量 构成因素 栽培技术 杂交水稻 回归设计 效应分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佳辐占再生特性与应用前景探讨 被引量:1
11
作者 林玉棋 罗玉水 +3 位作者 饶鸣钿 谢火生 高世富 林柳姬 《福建农业科技》 2006年第3期3-4,共2页
佳辐占再生稻的再生特点:再生率高,穗茎比高,穗芽比高,穗粒数较少,倒4芽成穗率较低,花期处于高温下结实率较低,每667m^2日产量比一般水稻高0.4kg,每工日增收19.75—36.87元。可在耕地少、复种指数高的区域进行高产栽培,可... 佳辐占再生稻的再生特点:再生率高,穗茎比高,穗芽比高,穗粒数较少,倒4芽成穗率较低,花期处于高温下结实率较低,每667m^2日产量比一般水稻高0.4kg,每工日增收19.75—36.87元。可在耕地少、复种指数高的区域进行高产栽培,可使闽西北再生稻种植上限从海拔600m提高到800m以上,可为低海拔平原地区其他作物生长腾出时间,促进农田种植结构调整,提高种植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佳辐占 再生特性 应用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Ⅱ优3301作烟后稻高产栽培技术
12
作者 郑柳金 范亦新 范铭丰 《福建农业科技》 2013年第5期8-9,共2页
2010~2011年引进Ⅱ优3301在福建省沙县高砂镇作烟后稻试种、示范表现高产,2012年全镇扩大种植面积310 hm2均表现产量高、稳产性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总结了Ⅱ优3301作烟后稻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Ⅱ优3301 烟后稻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中稻─再生稻亩产吨粮栽培技术
13
作者 饶鸣钿 《中国稻米》 1994年第2期18-19,共2页
关键词 杂交中稻 再生稻 栽培技术 栽培策略 深沟畦栽 插植密度 病虫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洋香瓜“金姑娘”的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
14
作者 郭振海 《福建农业科技》 2006年第3期29-30,共2页
关键词 栽培技术 洋香瓜 特性 特征 姑娘 种植面积 品种表现 种植效益 新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红柿—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模式
15
作者 陈宜构 《福建农业科技》 2007年第4期48-49,共2页
关键词 水稻高产 西红柿 高效栽培模式 高产高效种植模式 种植结构调整 养分分解 粮食增产 农业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芋—稻种植模式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16
作者 陈宜构 《耕作与栽培》 2006年第5期61-62,共2页
关键词 高效种植模式 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水稻 早芋 种植结构调整 农业增效 农民增收 养分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Ⅱ优1273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
17
作者 官金荣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6年第10期30-30,共1页
关键词 Ⅱ优1273 高产栽培技术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再生稻 优质杂交水稻 三明市农科所 Ⅱ-32A 明恢8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