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永安光皮桦种源家系试验初报 被引量:4
1
作者 赵志刚 吴炜 +4 位作者 李树忠 林文革 李建文 卢毅 曾杰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0-63,115,共5页
应用采自南方5省区光皮桦(Betula luminiferaH.Winkl.)天然林的12个种源176个家系种子在福建永安进行了苗期测定,并在3个不同海拔高度开展造林试验,调查其1年生幼林的树高、地径,据此对优良种源、家系进行了初步选择。结果表明:光皮桦... 应用采自南方5省区光皮桦(Betula luminiferaH.Winkl.)天然林的12个种源176个家系种子在福建永安进行了苗期测定,并在3个不同海拔高度开展造林试验,调查其1年生幼林的树高、地径,据此对优良种源、家系进行了初步选择。结果表明:光皮桦苗期高生长在种源家系间差异显著;1年生幼林各种源、家系、海拔间树高和地径差异均极显著,种源和海拔的交互作用对树高影响极显著,而对地径影响不显著;种源遗传力高于家系,树高遗传力高于地径;以树高为主要指标,初步筛选出适合当地生长的5个优良种源,并选择出适合不同海拔的优良家系各30个,其种源遗传增益达13.27%,家系遗传增益为12.84%,选择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皮桦 海拔 种源家系选择 遗传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安市壳斗科植物种类及分布调查研究
2
作者 吴炜 《绿色科技》 2023年第21期141-147,共7页
通过调查确定了永安市现有壳斗科植物6属43种以及具体的植物名录。结果表明:永安市壳斗科植物在各乡(镇、街道)的种类分布差异比较大,广布种有13种,常见种有11种,偶见种有13种,稀有种有7种;壳斗科植物分布数量总体很不均衡,其中以罗坊... 通过调查确定了永安市现有壳斗科植物6属43种以及具体的植物名录。结果表明:永安市壳斗科植物在各乡(镇、街道)的种类分布差异比较大,广布种有13种,常见种有11种,偶见种有13种,稀有种有7种;壳斗科植物分布数量总体很不均衡,其中以罗坊乡、西洋镇、青水畲族乡等3个乡(镇)壳斗科植物资源较为丰富,小陶镇、上坪乡、洪田镇等10个乡(镇、街道)壳斗科植物资源状况较为适中,而以燕东街道和燕北街道的壳斗科植物资源较为贫乏。壳斗科植物在永安市601~900、901~1200、301~600 m^(3)个海拔区间分布数量较高于其他海拔区间,永安市壳斗科植物较为适应这3个海拔区间的气候环境,而在1201~1500、0~300、1501~1800 m^(3)个海拔区间调查登记到的壳斗科植物数量较少,气候适应性较差。基于调查结果,分析了永安市壳斗科属、种的分布特征以及壳斗科植物在各乡(镇、街道)水平分布、6个海拔区间垂直分布情况,总结出具体的分布规律,为该区壳斗科植物的保护、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斗科 植物种类 分布特征 保护利用 永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尾叶桉×细叶桉木材密度与生长的联合选择 被引量:9
3
作者 陈升侃 周长品 +4 位作者 翁启杰 李发根 李建文 周建清 甘四明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7-82,共6页
[目的]评估Resistograph钻刺法间接测定尾叶桉×细叶桉木材密度的可靠性,检测杂交亲本对子代表型的效应以及生长与木材密度的相关,评选速生、优质的尾细桉杂种。[方法]基于10株尾叶桉与10株细叶桉不完全析因交配产生的56个杂交组合... [目的]评估Resistograph钻刺法间接测定尾叶桉×细叶桉木材密度的可靠性,检测杂交亲本对子代表型的效应以及生长与木材密度的相关,评选速生、优质的尾细桉杂种。[方法]基于10株尾叶桉与10株细叶桉不完全析因交配产生的56个杂交组合的7.5年生试验林,利用79株分析容积法与Resistograph钻刺法测定的木材密度的相关,通过方差分析检测亲本对杂种生长和木材密度的效应,结合多重比较和独立淘汰法进行材积和木材密度的联合选择。[结果]容积法与Resistograph钻刺法测定的木材密度的表型相关系数为0.52(P<0.001),遗传相关系数为0.55(P<0.05);树高、胸径及材积的母本间和父本间均呈极显著差异(P<0.001或0.01),但母本×父本互作的效应不显著;对钻刺木材密度,父本间呈极显著差异(P<0.001),母本×父本互作显著(P<0.05),但母本间差异不显著;树高、胸径和材积间的表型相关和遗传相关均极显著(P<0.001),其与钻刺木材密度的表型相关极显著(P<0.001),但遗传相关不显著;评选出速生、木材密度较高的杂交组合14个、单株17株。[结论]Resistograph钻刺法是一种间接测定尾细桉木材密度的简便、经济和可靠的方法;母本和父本选择以及母本与父本的组配对培育速生、材质优良的尾细桉杂种均较重要;尾细桉生长与木材密度的遗传相关不显著,需要对这两类性状分别进行选择;评选的尾细桉杂交组合和单株为培育速生、优质的桉树良种提供了有用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叶桉×细叶桉杂种 Resistograph钻刺法 木材密度 生长 联合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柳桉组培快繁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吴美华 林文革 +3 位作者 兰贺胜 杨宗武 李海花 陈水洲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59-162,共4页
以3年生柳桉优树环割促萌枝条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通过激素种类与浓度、大量元索配比等试验,探讨了柳桉腋芽诱导、继代增殖、生根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外植体宜采用中等幼嫩的茎段,用75%酒精消毒30s、0.1%升汞溶液消毒4... 以3年生柳桉优树环割促萌枝条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通过激素种类与浓度、大量元索配比等试验,探讨了柳桉腋芽诱导、继代增殖、生根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外植体宜采用中等幼嫩的茎段,用75%酒精消毒30s、0.1%升汞溶液消毒4min效果最佳;在3/4MS+0.3mg·L^-1 6-BA+0.2mg·L^-1NAA培养基上进行侧芽诱导。柳桉外植体出芽率最高;在改良MS+0.2mg·L^-1 6-BA+0.2mg·L^-1 NAA继代培养基上,柳桉增殖效果最好,其芽体健壮,生长正常,增殖率3倍以上;应用1/2MS培养基附加ABT 1^# 0.5mg·L^-1和IBA0.1mg·L^-1,其生根率可达95%以上。生根3~4条。苗木生长健壮。移栽成活率可达92%以上。这些配方已成功地应用于柳桉优良无性系苗木的工厂化生产,单个超净台月苗木生产能力达7万株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桉 组织培养 快繁技术 育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