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种水文学法的闽江下游生态流量计算 被引量:7
1
作者 李佳惠 张丹蓉 +2 位作者 管仪庆 余志明 黄义辉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13,共4页
确定河流生态流量既可以为河道生态环境治理提供参考,对流域水资源保护具有重大意义。以闽江下游干流为例,采用Tennant法、90%保证率最枯月平均法(Q90法)、可变范围(RVA)法、改进流量历时曲线(FDC)法和频率曲线法计算竹岐站、文山里站... 确定河流生态流量既可以为河道生态环境治理提供参考,对流域水资源保护具有重大意义。以闽江下游干流为例,采用Tennant法、90%保证率最枯月平均法(Q90法)、可变范围(RVA)法、改进流量历时曲线(FDC)法和频率曲线法计算竹岐站、文山里站、永泰站的最小生态流量。通过进一步分析,对枯期和汛期,分别提出最适合三站生态流量的计算方法,选取其内包线作为三站各月的生态流量值。最终确定竹岐站、文山里站、永泰站三站生态流量取值分别为374.2~969.8、157.6~461.0、13.8~67.2 m^(3)/s。研究成果可为闽江下游流域保护和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流量 水文学法 闽江下游 流域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南沿海地区木兰溪流域气象干旱与水文干旱传播时间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勇 余志明 +4 位作者 许海婷 朱永华 吕海深 刘梦茹 邹清水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5-8,78,共5页
研究气象干旱和水文干旱的传播时间,有助于流域建立关于两种干旱类型之间的预报预警系统,从而降低干旱风险。以木兰溪流域为例,采用干旱发生率、线性趋势分析干旱特征,并基于交叉小波和交叉相位角探讨干旱的相关性和传播时间。结果表明... 研究气象干旱和水文干旱的传播时间,有助于流域建立关于两种干旱类型之间的预报预警系统,从而降低干旱风险。以木兰溪流域为例,采用干旱发生率、线性趋势分析干旱特征,并基于交叉小波和交叉相位角探讨干旱的相关性和传播时间。结果表明,全流域春季干旱加重,上游上半年干旱加重,上游年内干旱加重;月尺度上气象干旱滞后发生了6次,出现在上游的2、6月、中游的7、10月、下游的6、7月,季尺度上发生了1次,出现在下游的春季,半年和年尺度上未发生。可见流域干旱季节性明显,春季干旱严重程度较高;干旱空间性较强,上游干旱严重程度较高;传播时间与研究的时间尺度有较强的相关性,短时间尺度会出现气象干旱滞后于常规起始时间的情况,但随着时间尺度增加,气象干旱会始终领先水文干旱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干旱 水文干旱 传播时间 交叉小波 交叉相位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插值逐日降水格点数据的福建省降水时空变化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庞冉 王文 +1 位作者 武晶 余志明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6-187,203,共13页
构建可靠的高时空分辨率降水数据集,揭示全球变暖背景下的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对于水资源管理与水土流失预防与治理至关重要。利用组合空间插值方法,以福建省1979—2018年400余个站点观测逐日降水数据为原始数据源,得到研究区0.05°&#... 构建可靠的高时空分辨率降水数据集,揭示全球变暖背景下的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对于水资源管理与水土流失预防与治理至关重要。利用组合空间插值方法,以福建省1979—2018年400余个站点观测逐日降水数据为原始数据源,得到研究区0.05°×0.05°高空间分辨率逐日降水格点数据集。以此数据集为基础,计算8个极端降水指数和3个降水集中程度指标,分析福建省降水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提出的组合空间插值方法可以有效提高逐日降水插值精度,并且数据精度高于目前常用的再分析与卫星遥感降水数据产品;福建沿海地区、闽江下游1日最大降水量、5日最大降水量、强降水量、降水总量、降水强度5个极端降水指标有大面积显著上升趋势;全区域降水集中期以鹫峰山脉-闽江下游-戴云山脉一线为界,西北地区早于6月11日,东南地区则晚于6月11日,与福建省前后汛期时段基本相符;西北地区前汛期雨季有后推趋势,东南地区后汛期雨量有增多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逐日降水 空间插值 极端降水指数 降雨集中程度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项调查与水文模型相结合的九龙江流域天然径流量计算 被引量:12
4
作者 顾冉浩 王文 +1 位作者 郭富雄 武晶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8-44,共7页
由于人类活动影响,水文站的实测径流过程普遍发生显著变化,而大量水资源分析计算工作必须以天然径流量为基础。以九龙江流域为例,提出将分项调查法与水文模型法相结合的流域天然径流量综合还原法,即采用分项调查法对主要水文站控制集水... 由于人类活动影响,水文站的实测径流过程普遍发生显著变化,而大量水资源分析计算工作必须以天然径流量为基础。以九龙江流域为例,提出将分项调查法与水文模型法相结合的流域天然径流量综合还原法,即采用分项调查法对主要水文站控制集水区的实测径流数据做还原计算,利用还原后的径流数据构建以子流域为单元的SWAT降雨径流模型,进而通过参数移用,利用该模型模拟得到全研究区不同子流域的天然径流数据。利用该方法得到的主要控制站及无径流观测子流域的天然径流数据均具有较高准确性。该方法既可以充分利用有资料流域的详实观测数据,又可以解决无资料区对天然径流数据的需求,可以为水资源评价、水量分配等工作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龙江 天然径流还原 分项调查法 SWA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减排效益的水电上网电价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曹未 黄炜斌 +1 位作者 武晶 程芬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67-170,175,共5页
近年来,随着水电建设成本的不断攀升,现行的水电上网电价已不能合理补偿投资成本,更不能反映水电作为清洁可再生能源的环保价值。提出基于减排效益的水电上网电价理论,认为由于发展水电项目降低的"环境污染损失"等同于"... 近年来,随着水电建设成本的不断攀升,现行的水电上网电价已不能合理补偿投资成本,更不能反映水电作为清洁可再生能源的环保价值。提出基于减排效益的水电上网电价理论,认为由于发展水电项目降低的"环境污染损失"等同于"污染减排效益",并采用CDM方法学以及绿色GDP核算定量分析了由于水力发电产生的CO2、SO2、氮氧化物、烟尘减排效益,附加到经营期电价之上。最后以四川省某新建水电站为例,计算出其清洁电价,该电价合理反映了"同网同质同价"原则,可促进水电健康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网电价 水电 减排 CDM 绿色GD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