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密度下相邻植被群的水流结构发展特性 被引量:1
1
作者 蒋北寒 杨洋 +2 位作者 蔡枫 胡朝阳 岳逸超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9-196,共8页
植被群是河流动力系统的基本组成要素,通常成群存在于河道中,相邻植被群之间相互作用,对河道水流结构产生影响。本文采用均匀圆柱体木棍模拟刚性植株,交错排列组成疏密不同的圆形植被群,并排布置于水槽中,研究不同密度下相邻植被群的水... 植被群是河流动力系统的基本组成要素,通常成群存在于河道中,相邻植被群之间相互作用,对河道水流结构产生影响。本文采用均匀圆柱体木棍模拟刚性植株,交错排列组成疏密不同的圆形植被群,并排布置于水槽中,研究不同密度下相邻植被群的水流结构特性。试验结果表明:与单一植被群相比,水流流经并排植被群时,其结构呈现不一样的特点,据此提出相邻植被群的水流结构纵向发展分区:上游调整区、内部调整区、内外剪切层发展区、尾流融合区以及流速恢复区。流速自植被群上游某一断面开始减小,并一直持续至植被群前端,流速减幅随植被群密度增大而增大,此区域为上游调整区;植被群密度对上游调整区长度无显著影响。流经植被区时,单植中心线流速进一步减小,两植中心线流速迅速增加,此区域为内部调整区;该区域内植被群密度越大,单植中心线流速减幅越大。植被群下游,单植中心线流速自植被群末端沿程减小,直至产生流速最小值,此区域为内外剪切层发展区;单植中心线最小流速随植被群密度增大而减小并趋于0,内外剪切层发展长度L_(1)随植被群密度增大先减小后趋于稳定。两植中心线流速在植被群末端出现最大值,随后沿程减小,在距离植被群末端L_(m)处出现最小值,植被群密度越大,两植中心线最大流速越大,两植中心线最小流速及L_(m)越小。定义(L_(m)-L_(1))为尾流融合区,此区域内单植中心线流速沿程增加,在L_(m)处与两植中心线流速相等,此时两个外剪切层相遇,左右植被群尾流在横向掺混的作用下,融合成一个大的尾流结构。本文还提出了出流流速、最小尾流流速及两植中心线最小流速的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邻植被群 植被密度 流速 水流结构发展 尾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感影像空间分辨率对河道水体识别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周聂 陈华 +5 位作者 胡朝阳 褚杰 刘阳 田冰茹 何立滢 付开雄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2-94,共13页
高精度的河道水体解译对全面详实掌握水资源变化,科学制定水资源保护策略,合理规划开发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以闽江下游主河道为研究区域,以Landsat-8、Sentinel-2和GF-6卫星影像为数据源,分析对比不同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在不同形... 高精度的河道水体解译对全面详实掌握水资源变化,科学制定水资源保护策略,合理规划开发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以闽江下游主河道为研究区域,以Landsat-8、Sentinel-2和GF-6卫星影像为数据源,分析对比不同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在不同形态河道中的水体识别效果。结果表明,2~30m空间分辨率的遥感影像均可有效反映河道形态;在边界规整的山区型河道和河面宽阔的入海型河道,2~30m的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均能获得较好的解译结果,遥感影像空间分辨率的改变不会对河道的水体识别效果产生显著影响;遥感影像空间分辨率对河宽较窄的城区型河道的水体识别效果影响较大,高空间分辨遥感影像更有利于城区型河道水体的识别;随遥感影像空间分辨率的降低,遥感影像对河岸边界表征能力将逐渐下降,水体漏分和错分现象将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分辨率 遥感影像 水体识别 UNet 目视解译 闽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河湖连通新模式--“分流岛” 被引量:2
3
作者 胡朝阳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8-41,共4页
河湖连通存在污染物在河湖之间转移的风险,城市内河与湖泊连通风险更甚,还可能影响城市河湖正常功能。对此,提出了一种新的河湖连通模式--“分流岛”,介绍了其主要技术措施、技术方案和关键技术指标,并以某城市湖泊工程为例,介绍了其实... 河湖连通存在污染物在河湖之间转移的风险,城市内河与湖泊连通风险更甚,还可能影响城市河湖正常功能。对此,提出了一种新的河湖连通模式--“分流岛”,介绍了其主要技术措施、技术方案和关键技术指标,并以某城市湖泊工程为例,介绍了其实际应用情况。结果表明,分流岛在保障城市湖泊水质安全与滞洪调蓄功能、内河日常的纳污排污功能及提升城市品位等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该连通模式不仅适用于城市河湖连通治理,还可适用于大江大湖的江湖关系协调治理中,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湖连通 风险 水质 防洪排涝 江湖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