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省贝类毒素风险预警与管控的现状与建议
1
作者 许翠娅 陈小红 +4 位作者 杨芳 朱琳 朱雨晨 陈财珍 黄奕雯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14期284-292,共9页
贝类毒素主要由有毒赤潮藻产生,在海洋环境中分布广泛,它可通过食物链传递,对民众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福建省近岸海域是我国赤潮高发海域之一,近年来在漳州、泉州等地曾发生民众食用贝类中毒事件。为保障民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海... 贝类毒素主要由有毒赤潮藻产生,在海洋环境中分布广泛,它可通过食物链传递,对民众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福建省近岸海域是我国赤潮高发海域之一,近年来在漳州、泉州等地曾发生民众食用贝类中毒事件。为保障民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海洋渔业经济健康发展,本文对福建省贝类毒素风险监测与管控、赤潮灾害预警与应急处置预案等相关政策、措施进行总结,结合近年来福建省海水贝类贝毒污染状况,对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制定贝毒风险预警与应急处置预案、完善贝类毒素监测方案、严格产毒藻预警浓度、建立贝类毒素分级管控制度等对策和建议,以期为赤潮减灾、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以及贝类毒素风险预警与管控体系的完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类毒素 风险预警 分级管控 福建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鳅高值化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2
作者 党晓妍 王茵 +1 位作者 吴成业 陈丽娇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20-26,共7页
随着泥鳅养殖产业的不断发展,泥鳅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成为研究热点,作为高蛋白低脂肪的美味营养品,泥鳅具有重要的营养保健功能和临床药用价值,其含有泥鳅多糖、多肽、凝集素、抗菌肽、超氧化物歧化酶、透明质酸等多种活性物质,具有抗氧... 随着泥鳅养殖产业的不断发展,泥鳅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成为研究热点,作为高蛋白低脂肪的美味营养品,泥鳅具有重要的营养保健功能和临床药用价值,其含有泥鳅多糖、多肽、凝集素、抗菌肽、超氧化物歧化酶、透明质酸等多种活性物质,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病毒、抗癌、降血糖、降血压、免疫调节、防衰老等重要的功能。本文主要对泥鳅的营养价值、精深加工制品开发及活性物质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泥鳅资源的高值化综合利用提供参考,以推动泥鳅的精深加工并提高泥鳅的附加值,为促进泥鳅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鳅 高值化开发 食用价值 活性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养殖仿刺参抗氧化多肽的酶解工艺优化及其对过氧化氢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EA.hy926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潘南 吴靖娜 +4 位作者 苏永昌 陈贝 苏捷 郑昇阳 刘智禹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183-191,共9页
目的:优化仿刺参抗氧化多肽的酶解工艺,并研究其对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_2O_2)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A.hy926损伤的保护效应。方法:以酶解产物的水解度、体外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筛选出最适蛋白酶;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 目的:优化仿刺参抗氧化多肽的酶解工艺,并研究其对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_2O_2)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A.hy926损伤的保护效应。方法:以酶解产物的水解度、体外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筛选出最适蛋白酶;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取温度、加酶量、pH作为影响因子,以体外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响应值,结合响应面试验优化酶解工艺条件;进一步探讨酶解多肽体外抗氧化活性。以MTS法检测低、中、高剂量组的仿刺参抗氧化多肽对H_2O_2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以MDA含量、SOD活力测定细胞氧化及抗氧化水平。结果:动物蛋白水解酶为最适蛋白酶,酶解工艺优化条件为:料液比1∶20 g/m L、酶解时间2 h、酶解温度50℃、加酶量7000 U/g、pH7.5,该条件下制备的仿刺参多肽体外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68.81%,与模型预测值(68.35%),相对误差为1%,回归模型可靠。酶解多肽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和ABTS自由基(ABTS^+·)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分别是9.01、0.63、10.89和20.53 mg/m L,说明其具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选取200μmol/L浓度H_2O_2建立细胞损伤模型,与H_2O_2组相比,中、高剂量组仿刺参抗氧化多肽能明显抑制H_2O_2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氧化损伤,降低MDA含量,提高SOD活力。结论:采用动物蛋白水解酶酶解优化工艺制备的仿刺参抗氧化多肽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A.hy926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并呈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刺参 多肽 酶解 EA.hy926 过氧化氢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填料生物膜对海水养殖尾水的脱氮效能及微生物群落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小红 许贻斌 +3 位作者 林永青 仇登高 姜双城 郑惠东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9,共11页
为探究不同填料生物膜对海水养殖尾水氮污染物的处理能力,分别以无填料(C)、牡蛎壳(M)、珊瑚石(S)、弹性填料(T)和悬浮球填料(F)构建5组生物滤池,比较填料生物膜成熟时间、成膜情况及对不同氮污染物的24 h去除能力,同时利用高通量测序... 为探究不同填料生物膜对海水养殖尾水氮污染物的处理能力,分别以无填料(C)、牡蛎壳(M)、珊瑚石(S)、弹性填料(T)和悬浮球填料(F)构建5组生物滤池,比较填料生物膜成熟时间、成膜情况及对不同氮污染物的24 h去除能力,同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挂膜期间(20、40、60 d)填料生物膜上微生物群落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填料生物膜成熟时间需要46~50 d,珊瑚石所需时间最短(46 d);扫描电镜显示,弹性填料和悬浮球填料附着生物量最多,以杆状细菌为主;对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的24 h去除率最高的填料分别是悬浮球填料(68.66%±6.27%)、珊瑚石(99.99%±0.00%)和悬浮球填料(6.73%±3.41%);高通量测序显示,随着挂膜时间延长,弹性填料生物膜上的细菌丰度显著增加,牡蛎壳和珊瑚石生物膜上的细菌多样性显著下降(P<0.05);在门分类水平上,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是不同填料生物膜的主要优势菌群,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e)、硝化刺菌门(Nitrospinae)的相对丰度随挂膜时间延长不断升高;在属分类水平上,亚硝酸菌属(Nitrosomonas)、硝化螺菌属(Nitrospira)、硝化刺菌属(Nitrospina)和未分类_亚硝化单胞菌科(unclassified_Nitrosomonadaceae)是填料生物膜上具有硝化作用的优势菌属,这4种硝化菌属在挂膜60 d时的相对丰度总和从高到低依次为悬浮球填料(42.53%)>牡蛎壳(30.50%)、弹性填料(29.30%)>珊瑚石(11.74%),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青枯菌属(Ralstonia)、噬几丁质菌属(Chitinophaga)和草螺菌属(Herbaspirillum)等反硝化菌属在珊瑚石填料生物膜上的相对丰度高于其他填料。研究表明,珊瑚石、悬浮球填料能够实现脱氮菌属的高效富集,对海水养殖尾水具有良好的脱氮能力,是较为理想的生物填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养殖尾水 填料 生物膜 脱氮能力 微生物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月龄福建牡蛎二倍体和三倍体壳型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
5
作者 巫旗生 周小文 +4 位作者 宁岳 祁剑飞 郭香 罗辉玉 葛辉 《福建农业科技》 2024年第11期18-24,共7页
研究了18、27月龄福建牡蛎Crassostrea angulata二倍体和三倍体的壳型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明确壳型性状与体质量之间的关系,为福建牡蛎多倍体的人工选育提供了基础资料。随机选取18、27月龄福建牡蛎二倍体和三倍体群体各50个个体,分别... 研究了18、27月龄福建牡蛎Crassostrea angulata二倍体和三倍体的壳型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明确壳型性状与体质量之间的关系,为福建牡蛎多倍体的人工选育提供了基础资料。随机选取18、27月龄福建牡蛎二倍体和三倍体群体各50个个体,分别测量壳高(SH)、壳长(SL)、壳宽(SW)、体质量(TW)共4个数量性状,采用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通径分析及决定系数分析壳型性状对体质量的作用效果。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福建牡蛎18月龄二倍体和27月龄三倍体的壳高和体质量的相关系数最大,18月龄三倍体和27月龄二倍体群体的壳宽和体质量的相关系数最大。通径分析结果表明,18月龄二倍体和三倍体群体中影响体质量的主要因素为壳高,27月龄二倍体群体为壳宽,27月龄三倍体群体为壳高。决定系数分析结果与通径分析结果相一致。根据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建立了壳型性状对体质量的4个最优回归方程,其相关指数R2均小于0.850,表明还可能存在对体质量影响较大的其他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牡蛎 壳型性状 体质量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多元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法及其衍生技术在水产品风味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6
作者 范霖澳 陈婷茹 +3 位作者 陈继承 李颖 王茵 刘智禹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20期1-11,共11页
风味一直是人们非常看重的水产品品质之一,对水产品风味物质的研究也一直是国内外研究者的研究重点。因此,对水产品风味检测技术的研究在食品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是一种... 风味一直是人们非常看重的水产品品质之一,对水产品风味物质的研究也一直是国内外研究者的研究重点。因此,对水产品风味检测技术的研究在食品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食品科学领域的技术,能够有效地分离和鉴定水产品中的挥发性化合物。本文综述了GC-MS及其衍生技术包括气相色谱-嗅觉-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olfactometry-mass spectrometry,GC-O-MS)、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comprehensive two-dimensional gas chromatography-time-of-flight-mass spectrometry,GC×GC-TOF-MS)等的工作原理及其优缺点,同时介绍了近年来不同检测技术在水产品风味物质研究中的应用,并对水产品风味物质的检测技术进行展望,以期为水产品风味物质的深入研究和风味检测技术在食品领域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法 水产品 风味 挥发性风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溴氰菊酯对4种海水养殖生物的毒性及其积累 被引量:14
7
作者 钟硕良 郑惠东 +3 位作者 陈宇锋 许贻斌 姜双城 吴立峰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9-147,共9页
以海水养殖的2种甲壳类动物(远海梭子蟹Portunus pelagicus、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和2种双壳类动物(文蛤Meretrix meretrix、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为材料,进行了溴氰菊酯对4种海水养殖生物的急性毒性及其积... 以海水养殖的2种甲壳类动物(远海梭子蟹Portunus pelagicus、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和2种双壳类动物(文蛤Meretrix meretrix、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为材料,进行了溴氰菊酯对4种海水养殖生物的急性毒性及其积累实验研究。结果显示,4种海水养殖生物的死亡率与溴氰菊酯浓度及其暴露时间成显著正相关。溴氰菊酯对远海梭子蟹和日本囊对虾的24 h LC_(50)、48 h LC_(50)、96 h LC_(50)分别为2.07×10^(-4)、1.70×10^(-4)、1.10×10^(-4) mg/L和7.32×10^(-4)、3.90×10^(-4)、1.43×10^(-4) mg/L,安全浓度分别为3.44×10^(-5) mg/L和3.32×10^(-5) mg/L;溴氰菊酯对文蛤和菲律宾蛤仔的24 h LC_(50)、48 h LC_(50)、96 h LC_(50)分别为1.52、0.30、0.27 mg/L和0.67、0.11、0.06 mg/L,安全浓度分别为3.51×10^(-3) mg/L和9.50×10^(-4) mg/L。溴氰菊酯对远海梭子蟹、日本囊对虾的毒性明显大于文蛤和菲律宾蛤仔。文蛤和菲律宾蛤仔在溴氰菊酯平均浓度分别为0.86–0.05 mg/L和0.37–0.03 mg/L的水体中暴露24–96 h时,其对溴氰菊酯的积累系数分别为2.57–12.40和3.03–27.85,文蛤和菲律宾蛤对溴氰菊酯的积累率与暴露时间成正相关,与暴露浓度成负相关。不同种类的海水养殖生物对溴氰菊酯的敏感性及其积累率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氰菊酯 毒性 积累 海水养殖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熏鲍冷风干燥工艺优化及贮藏期的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吴靖娜 陈晓婷 +3 位作者 位绍红 乔琨 王茵 刘智禹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1-58,共8页
为提高鲍鱼的附加值,研发干制液熏鲍新产品,以确定液熏鲍干燥最优工艺参数及贮藏时间。以液熏鲍为研究对象,采用冷风干燥技术干制液熏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设计试验,以冷风干燥温度、干燥风速和干燥时间为因素,对干制熏鲍... 为提高鲍鱼的附加值,研发干制液熏鲍新产品,以确定液熏鲍干燥最优工艺参数及贮藏时间。以液熏鲍为研究对象,采用冷风干燥技术干制液熏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设计试验,以冷风干燥温度、干燥风速和干燥时间为因素,对干制熏鲍的硬度和弹性变化情况进行研究并建立相关数学模型,确定液熏鲍冷风干燥的加工工艺;同时探讨干制熏鲍的安全指标及保藏性。结果显示,由模型方程确定液熏鲍鱼冷风干燥工艺的最优参数为:温度26℃,风速4 m/s,时间23 h。在此条件下干制熏鲍的硬度为(22 845.05±1 098.71)N,弹性为(-0.13±0.03)mm。经该工艺生产的干制熏鲍,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和商业无菌要求,并且具有较好的风味和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熏鲍 冷风干燥 质构特性 干燥速率 商业无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牙牡蛎的净化及其低温贮藏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祁剑飞 曾志南 +1 位作者 宁岳 巫旗生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6-41,共6页
为保证生食葡萄牙牡蛎(Crassostrea angulata)的安全,在贝水比1∶10、水交换率3次/h、水温28℃、盐度28的条件下,采用流水式紫外线杀菌方法净化48 h,检测净化前后13个卫生指标的变化;净化后的牡蛎在冷藏(4℃)和冷冻(-18℃)两种条件下贮... 为保证生食葡萄牙牡蛎(Crassostrea angulata)的安全,在贝水比1∶10、水交换率3次/h、水温28℃、盐度28的条件下,采用流水式紫外线杀菌方法净化48 h,检测净化前后13个卫生指标的变化;净化后的牡蛎在冷藏(4℃)和冷冻(-18℃)两种条件下贮藏7 d以上;检测贮藏过程中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和主要营养成分的变化。结果显示,经过48 h净化,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含量均大幅下降,重金属、化学污染物等指标变化不大;两种贮藏条件下,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都呈先下降再上升的变化,但始终处于安全水平内;蛋白质、脂肪、糖原含量缓慢下降,乳酸含量快速上升。研究表明,葡萄牙牡蛎在紫外线杀菌净化48 h后,至少在冷藏6 d或冷冻11 d内可以保证食品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牙牡蛎 贝类净化 低温贮藏 水产品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优化酶法提取牡蛎糖原工艺条件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淑集 蔡云辉 +4 位作者 林娇芬 王茵 许旻 潘南 刘智禹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3-48,共6页
为研究制备牡蛎(Crassostrea angulata)糖原的最佳工艺条件,通过比较分析了碱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胃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等5种不同蛋白酶对牡蛎进行酶解提取糖原的效果,以碱性蛋白酶为最优酶制剂。在对碱性蛋白酶酶解工艺... 为研究制备牡蛎(Crassostrea angulata)糖原的最佳工艺条件,通过比较分析了碱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胃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等5种不同蛋白酶对牡蛎进行酶解提取糖原的效果,以碱性蛋白酶为最优酶制剂。在对碱性蛋白酶酶解工艺条件进行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应用Box-Bhenken中心组合设计3因素3水平试验方案,通过响应面分析,建立数学模型优化牡蛎糖原的提取条件,以p H、酶解温度和加酶量为自变量,牡蛎糖原提取率为指标,获得碱性蛋白酶水解牡蛎提取糖原的最佳工艺条件,即加酶量4%、p H9、水解温度50℃,此时牡蛎糖原的提取率可达(48.55±0.01)%。试验结果表明,响应面法对牡蛎糖原提取条件的优化方案合理可行,该研究为牡蛎糖原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 糖原 酶解 响应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皱纹盘鲍HdhTPX2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乔琨 方春华 +7 位作者 陈贝 彭会 潘南 蔡水淋 许旻 陈丽娇 郝华 刘智禹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63-469,共7页
为研究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 Ino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TPX2)蛋白的抗氧化活性,将HdhTPX2基因克隆至pPIC9K载体,通过电击转化至毕赤酵母GS115菌株中,获得重组表达质粒pPIC9K-HdhTPX2,经甲醇诱导及亲和层析纯化得到重组HdhTPX... 为研究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 Ino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TPX2)蛋白的抗氧化活性,将HdhTPX2基因克隆至pPIC9K载体,通过电击转化至毕赤酵母GS115菌株中,获得重组表达质粒pPIC9K-HdhTPX2,经甲醇诱导及亲和层析纯化得到重组HdhTPX2蛋白,并进行质谱鉴定及体外抗氧化功能检测。结果表明:本研究中成功构建了重组毕赤酵母菌株GS115/pPIC9K-HdhTPX2,经表达条件的优化,在pH为7的培养基中用0.5%甲醇诱导表达72 h,分泌表达上清液中得到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5 000的稳定表达产物,纯化后的蛋白经质谱鉴定为目的蛋白;体外活性测定发现,该蛋白清除羟自由基(·OH)能力强于维生素C,并对H2O2引起的细胞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研究表明,皱纹盘鲍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HdhTPX2在毕赤酵母表达系统中得到高效表达,重组表达产物具有抗氧化活性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皱纹盘鲍 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 毕赤酵母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仿生消化在华贵栉孔扇贝(Chlamys nobilis)体内镉的生物可给性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妙峰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4-99,共6页
体外仿生消化是目前研究食品中污染物生物可利用性的有效手段之一。将体外仿生消化法应用于华贵栉孔扇贝(Chlamys nobilis,以下简称扇贝)中镉(Cd)生物可给性分析的前处理工序(Cd暴露水平较高),即模拟人体消化环境,加入消化液所含有机物... 体外仿生消化是目前研究食品中污染物生物可利用性的有效手段之一。将体外仿生消化法应用于华贵栉孔扇贝(Chlamys nobilis,以下简称扇贝)中镉(Cd)生物可给性分析的前处理工序(Cd暴露水平较高),即模拟人体消化环境,加入消化液所含有机物和无机物(含消化酶),探讨扇贝体内Cd在胃肠中的释放机制。结果显示,各体外仿生消化液单独作用于扇贝时,Cd溶出平衡时间顺序依次为:仿生唾液>胃液>胆汁>十二指肠液,而溶出量大小顺序为:胃液>胆汁≈十二指肠液>唾液,仅十二指肠液和胆汁中Cd溶出时的ln C–t呈线性相关(R^2=0.9530和R2=0.8891)。因此,Cd在唾液或胃液中溶出时的关键因子是pH,但在十二指肠液、胆汁和全过程仿生消化液中,消化酶起决定作用。样-液比在1∶10–1∶120(g/ml)之间时,扇贝体内Cd溶出率没有显著差异,即样-液比对Cd的生物可给率影响不大。体外全仿生消化结果显示,扇贝内约有70%的Cd释放溶出,即扇贝消化糜中Cd的最大生物可给率为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仿生消化 生物可给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岐湾三倍体牡蛎养殖区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许翠娅 杨芳 +4 位作者 郑盛华 陈小红 林永青 魏姗姗 席英玉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80-489,共10页
为研究三倍体牡蛎养殖区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其影响因子,于2021年12月—2022年9月,对福建省连江县黄岐湾三倍体牡蛎养殖区开展逐月调查,并分析了浮游植物种类组成、丰度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养殖区浮游植物共有6门65属... 为研究三倍体牡蛎养殖区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其影响因子,于2021年12月—2022年9月,对福建省连江县黄岐湾三倍体牡蛎养殖区开展逐月调查,并分析了浮游植物种类组成、丰度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养殖区浮游植物共有6门65属133种,其中硅藻门101种,甲藻门28种,蓝藻门、金藻门、裸藻门和原生动物门各1种,以广温广盐种最为常见且丰度占绝对优势,优势种为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和柔弱拟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delicatissima),优势度分别为0.798和0.027;浮游植物丰度月平均值范围为1.80×10^(4)~4.14×10^(6)cells/L,平均值为5.33×10^(5)cells/L,湾外养殖区丰度显著高于湾内(P<0.05);浮游植物多样性水平较高,群落结构较稳定;冗余分析显示,影响浮游植物优势种丰度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总磷、活性磷酸盐、盐度和化学需氧量,其中,中肋骨条藻受水温、活性磷酸盐影响最大,柔弱拟菱形藻受Si/P值影响最大。研究表明,中肋骨条藻的高优势度与其广温广盐特性、较强的光适应生理特征及海水中丰富的硅酸盐有关;在磷相对限制的河口海湾,磷含量和盐度是影响浮游植物优势种丰度的主要环境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三倍体牡蛎 环境因子 黄岐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连江海带循环制冷育苗水体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分析
14
作者 钟晨辉 杨芳 +5 位作者 林琪 郭书悦 黄瑞芳 林向阳 宋武林 陈德富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83-290,共8页
为准确掌握海带(Saccharina japonica)循环制冷育苗过程水体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特征,本研究于2014年9月下旬~11月中旬调查了福建省连江县官坞海产开发有限公司海带育苗车间循环水9个批次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对浮游植物种类组成、... 为准确掌握海带(Saccharina japonica)循环制冷育苗过程水体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特征,本研究于2014年9月下旬~11月中旬调查了福建省连江县官坞海产开发有限公司海带育苗车间循环水9个批次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对浮游植物种类组成、优势种和生态特征指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共鉴定浮游植物43种,隶属于5门31属,以硅藻门出现的种类数最多,达22属32种,占总种数的74.42%,其它为蓝藻门、甲藻门、裸藻门和绿藻门。在整个育苗期间,第一优势种始终为奇异棍形藻(Bacillaria paradoxa),第二优势种为佛氏海毛藻(Thalassiothrix frauenfeldii)和新月细柱藻(Cylindrotheca closterium)交替,优势种组成较简单,变化不明显,单一种优势地位显著。海带幼苗生长期1~8 d阶段的水体浮游植物种类较多,多样性指数、均匀度和丰富度分别达到3.191~3.225、0.765~0.806和1.324~1.500,然而在生长期15~57 d阶段的水体浮游植物种类数降低,多样性指数为1.172~1.818,均匀度为0.370~0.570,丰富度为0.485~0.841,生态特征指标变化幅度较小,多样性水平相对较低,群落结构不匀称,较适合海带幼苗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带 浮游植物 循环制冷水体 种类组成 优势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产品干燥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5
作者 郑烟梅 刘智禹 +4 位作者 路海霞 陈晓婷 叶琳弘 蔡水淋 吴靖娜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27-32,共6页
干燥是水产品加工工艺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但采用不同的干燥技术会导致最终产品风味和质地的差异。因此,本文从传统干燥技术和新型干燥技术的角度出发对水产品干燥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综述了自然晾晒、热风干燥、真空冷冻干燥、... 干燥是水产品加工工艺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但采用不同的干燥技术会导致最终产品风味和质地的差异。因此,本文从传统干燥技术和新型干燥技术的角度出发对水产品干燥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综述了自然晾晒、热风干燥、真空冷冻干燥、真空干燥、冷风干燥、热泵干燥、微波干燥和红外干燥技术的研究情况,概述了各种干燥技术的研究应用现状,指出水产品干燥技术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旨在有效提高水产品干燥效率,并促进水产品的加工利用和经济效益,从而为干燥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品 干燥技术 研究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疲劳功效的天然海洋活性物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赵雨茜 熊何健 +4 位作者 苏永昌 刘淑集 吴靖娜 何传波 刘智禹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9年第1期158-164,共7页
随着社会快速的发展,人们常常处于疲劳状态之中,这个状态潜移默化影响着当代人的正常生活质量和社会生产,若不及时消除或延缓疲劳感,则会引发各种疾病。目前报道的具有抗疲劳功效的活性物质非常广泛,尤其海星、海参、鱼类、虾类等从海... 随着社会快速的发展,人们常常处于疲劳状态之中,这个状态潜移默化影响着当代人的正常生活质量和社会生产,若不及时消除或延缓疲劳感,则会引发各种疾病。目前报道的具有抗疲劳功效的活性物质非常广泛,尤其海星、海参、鱼类、虾类等从海洋生物中提取的活性物质引起学者的关注。本文综述了当代疲劳的现状、根据不同研究需要对疲劳的分类、疲劳感的产生机制、抗疲劳保健食品的功能性评价方法,以及具有延缓和消除疲劳感的海洋生物的种类概述,为开发具有抗疲劳作用的功能性食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 评价 活性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渔用中草药散剂中喹诺酮类和磺胺类药物残留检测技术研究
17
作者 位绍红 钱卓真 +1 位作者 汤水粉 王丽娟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24年第4期28-35,共8页
基于QuEChERS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建立了渔用中草药散剂中测定喹诺酮类和磺胺类药物残留的检测方法。从提取溶剂、提取溶剂用量、净化剂以及净化剂用量4方面对QuEChERS方法进行优化,采用内标法定量,最终选择回收效果最佳的方法... 基于QuEChERS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建立了渔用中草药散剂中测定喹诺酮类和磺胺类药物残留的检测方法。从提取溶剂、提取溶剂用量、净化剂以及净化剂用量4方面对QuEChERS方法进行优化,采用内标法定量,最终选择回收效果最佳的方法条件。结果显示,氧氟沙星、恩诺沙星、丹诺沙星、洛美沙星、双氟沙星、磺胺甲基嘧啶、磺胺二甲基嘧啶、磺胺间甲氧嘧啶、磺胺邻二甲氧嘧啶、磺胺间二甲氧嘧啶、磺胺甲噻二唑、磺胺氯哒嗪、磺胺甲恶唑、磺胺喹恶啉这14种抗生素在2~200 ng/mL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定量限均为1.0μg/kg,3个浓度添加水平(1、25和50μg/kg)下14种抗生素的平均回收率为72.5%~123.5%,相对标准偏差为0.9%~12.9%。本方法具有前处理简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和选择性强等优点,适用于渔用中草药散剂中喹诺酮类和磺胺类药物残留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用中草药散剂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QUECHERS 药物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石斑鱼(斜带石斑鱼♀×赤点石斑鱼♂)与其亲本形态性状比较研究 被引量:20
18
作者 吴水清 郑乐云 +5 位作者 罗辉玉 黄种持 林克冰 邱峰岩 吴精灵 林金波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7-54,共8页
研究了杂交石斑鱼[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赤点石斑鱼(E.akaara)♂]与其亲本的生长差异。采用形态学测量方法,分别测定了3种石斑鱼体质量和7个形态性状,对各形态性状对体质量影响进行通径分析,并分析杂交子代杂种优... 研究了杂交石斑鱼[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赤点石斑鱼(E.akaara)♂]与其亲本的生长差异。采用形态学测量方法,分别测定了3种石斑鱼体质量和7个形态性状,对各形态性状对体质量影响进行通径分析,并分析杂交子代杂种优势。结果显示,3种石斑鱼各形态性状与体质量之间均呈极显著相关(P<0.01),斜带石斑鱼、赤点石斑鱼体质量与全长的相关性最高,相关系数分别为0.946、0.932,杂交子代体质量与尾柄高的相关性最高(0.955),与全长的相关系数为0.927;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中,斜带石斑鱼保留体长、体高、尾柄高和体厚,赤点石斑鱼保留全长、体高和尾柄高,杂交子代保留全长、体高、尾柄高和体厚。对杂交子代杂种优势进行分析发现,体质量平均杂种优势为3.43%,体长平均杂种优势为3.02%,杂交子代同时表现出正向超亲优势和负向超亲优势。该研究表明杂交子代(斜带石斑鱼♀×赤点石斑鱼♂)与斜带石斑鱼的差异要小于赤点石斑鱼,杂交子代形态性状更偏向于母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带石斑鱼 赤点石斑鱼 杂交子代 通径分析 杂种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鲍蒸煮液美拉德反应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3
19
作者 吴靖娜 路海霞 +2 位作者 靳艳芬 位绍红 刘智禹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7-164,共8页
以鲍蒸煮液为原料,利用美拉德反应获得具有特殊风味的产物。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对美拉德反应工艺进行优化,建立了温度、时间、糖浓度与褐变程度、中间产物、游离氨基酸含量之间的数学模型。根据模拟得到的二次回归模型... 以鲍蒸煮液为原料,利用美拉德反应获得具有特殊风味的产物。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对美拉德反应工艺进行优化,建立了温度、时间、糖浓度与褐变程度、中间产物、游离氨基酸含量之间的数学模型。根据模拟得到的二次回归模型确定了美拉德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反应温度115℃、反应时间84min、糖(葡萄糖∶木糖=2∶3)浓度5%,得到的反应液为红褐色、烧烤味浓郁,此时D_(420)=0.552、D_(294)=0.653、游离氨基酸含量3.93 mg·m 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蒸煮液 美拉德反应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砷在铜藻中的亚细胞分布及细胞壁吸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鹏 刘玮 +3 位作者 王朋云 王铁杆 钟晨辉 陶月良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91-298,共8页
为揭示铜藻(Sargassum horneri)细胞壁在砷(As)生物吸附中的作用,以铜藻幼苗为研究对象,测定了不同As胁迫浓度(50、100、150、200、250μmol·L^(-1))下细胞亚组分中的As含量变化,并对细胞壁的吸附动力学、细胞壁多糖As吸附效果以... 为揭示铜藻(Sargassum horneri)细胞壁在砷(As)生物吸附中的作用,以铜藻幼苗为研究对象,测定了不同As胁迫浓度(50、100、150、200、250μmol·L^(-1))下细胞亚组分中的As含量变化,并对细胞壁的吸附动力学、细胞壁多糖As吸附效果以及细胞壁多糖傅里叶红外光谱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低浓度(50μmol·L^(-1))As胁迫时,50.0%的As分布于细胞壁,明显高于其他组分;而在高浓度(≥150μmol·L^(-1))As胁迫时,As优势分布由细胞壁转向细胞可溶组分,细胞壁中的As比例下降至36.4%~37.3%。随着As胁迫浓度升高,细胞壁As含量呈上升趋势,当As胁迫浓度超过100μmol·L^(-1)时,细胞壁As含量上升趋于平缓。细胞壁吸附动力学实验表明酯化改性和甲基化改性可降低细胞壁As吸附的平衡容量,其降幅分别为68.5%和42.9%,同时细胞壁多糖红外光谱分析结果也表明羟基、氨基、羧基、硫酸盐基等官能团为细胞壁As吸附提供了结合位点。细胞壁多糖体外吸附实验表明随着多糖浓度的升高,多糖As吸附率呈上升趋势。研究表明铜藻细胞壁具有重要的As吸附能力,其中多糖官能团是细胞壁吸附As的关键因素,随多糖含量的升高细胞壁可吸附更多的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亚组分 细胞壁改性 吸附动力学 多糖 傅里叶红外光谱 铜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