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高压技术在水产品贮藏加工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
作者 曹妍妍 杨傅佳 +4 位作者 吴靖娜 陈晓婷 刘智禹 许旻 林河通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9年第18期6143-6148,共6页
超高压处理技术是当今热门的非热加工技术,采用冷加工的纯物理方法,处理方式简单快捷,它通过常温或低温杀菌灭酶的方式延长水产品货架期,保障水产品的质量安全,且仅小幅度改变物料的色泽和香气,保持食物固有的营养、品质、风味以及新鲜... 超高压处理技术是当今热门的非热加工技术,采用冷加工的纯物理方法,处理方式简单快捷,它通过常温或低温杀菌灭酶的方式延长水产品货架期,保障水产品的质量安全,且仅小幅度改变物料的色泽和香气,保持食物固有的营养、品质、风味以及新鲜度。本文综述了超高压处理技术的原理,对水产品中微生物、酶活的作用机制和影响,以及超高压对水产品营养和物理性质等方面的影响,结合目前国内外超高压技术在水产领域的应用和研究进展,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为该技术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 水产品 蛋白质变性 抑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上层鱼类及加工副产品高值化利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陈晓婷 吴靖娜 +1 位作者 陈艺晖 刘智禹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1226-1232,共7页
中上层鱼类及加工副产品的高效利用是我国海洋鱼类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重要研究方向,中上层鱼类产量巨大、营养丰富,从不同领域研发中上层鱼类及副产品,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实践意义。目前,主要从中上层鱼类及加工副产品中营养成分的角... 中上层鱼类及加工副产品的高效利用是我国海洋鱼类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重要研究方向,中上层鱼类产量巨大、营养丰富,从不同领域研发中上层鱼类及副产品,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实践意义。目前,主要从中上层鱼类及加工副产品中营养成分的角度出发,加工优化食用制品以及提取利用其中的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等,从而研发营养功能制品、医药品及调味品等。本文从鱼糜及鱼糜制品、生物医药及制品、鱼油提取及制品、调味品、休闲食品以及其他制品等方面,综合论述了中上层鱼类及加工副产品高值化利用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中上层鱼类及加工副产品广阔的研究方向及发展趋势,旨在有效提高中上层鱼类及加工副产品的附加值,为其更深入的研究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上层鱼类 加工副产品 高值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丁鱼鱼鳞胶原蛋白肽的制备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曾丽琴 陈雅茹 +5 位作者 刘淑集 张玉苍 陈晓婷 苏永昌 罗联钰 刘智禹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214-224,共11页
目的优化沙丁鱼(Sardinapilchardus)鱼鳞胶原蛋白肽的制备工艺和评价不同分子量大小胶原蛋白肽的抗氧化活性。方法以沙丁鱼鱼鳞为原料,通过酶工程结合单因素与响应面实验优化胶原蛋白肽制备工艺,采用超滤膜分级分离鱼鳞胶原蛋白肽,并通... 目的优化沙丁鱼(Sardinapilchardus)鱼鳞胶原蛋白肽的制备工艺和评价不同分子量大小胶原蛋白肽的抗氧化活性。方法以沙丁鱼鱼鳞为原料,通过酶工程结合单因素与响应面实验优化胶原蛋白肽制备工艺,采用超滤膜分级分离鱼鳞胶原蛋白肽,并通过体外自由基化学体系分析对比不同分子量大小(10、5、1 kDa)的胶原蛋白肽的抗氧化活性。结果采用碱性蛋白酶进行酶解鱼鳞,胶原蛋白肽的得率最高;最优酶解工艺参数为:碱性蛋白酶加酶量7526 U/g、料液比1:20(g/mL)、pH 10.5、酶解温度67℃、酶解时间4 h,此条件下鱼鳞胶原蛋白肽得率最高,达43.44%±1.59%。通过超滤获得的分子量小于1k Da的鱼鳞胶原蛋白肽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hydroxyl radical,·OH)的清除能力最强,其半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_(50))分别为0.72 mg/mL和1.76 mg/mL;分子量为1~5 kDa的鱼鳞胶原蛋白肽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superoxide radical,O^(2-)·)的清除效果最好,其IC50为1.45 mg/mL。结论碱性蛋白酶能够有效制备鱼鳞胶原蛋白肽,且小于1 kDa的鱼鳞胶原蛋白肽抗氧化活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丁鱼鱼鳞 胶原蛋白肽 蛋白酶 膜分离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皮及其加工制品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4
作者 张慧昕 刘淑集 +3 位作者 陈晓婷 张玉苍 罗联钰 刘智禹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157-165,共9页
近年来,随着鱼类加工产量的增加,其加工产生的副产物也随之增多。鱼皮作为鱼类加工副产物之一,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和不饱和脂肪酸等,具有较强的加工潜力,但目前能够将其进行加工的企业较少,通常是将鱼皮直接丢弃,这不仅... 近年来,随着鱼类加工产量的增加,其加工产生的副产物也随之增多。鱼皮作为鱼类加工副产物之一,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和不饱和脂肪酸等,具有较强的加工潜力,但目前能够将其进行加工的企业较少,通常是将鱼皮直接丢弃,这不仅造成大量的浪费,而且污染环境。本文梳理了鱼皮中的营养成分、胶原蛋白的提取方法以及已有的鱼皮加工制品,对鱼皮在食品、功能性产品、化妆品、医疗和服饰领域等不同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应用概况进行综述,提出现阶段鱼皮加工应用领域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鱼皮加工产品的走向和发展进行展望,以期为鱼类加工副产物的高值化利用提供参考依据,对优化和拓宽我国水产品副产物的研究领域和提升国家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皮 营养成分 胶原蛋白 高值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菊黄东方鲀鱼精蛋白提取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刘淑集 陈梧英 +6 位作者 许旻 李辉 苏永昌 张伯超 乔琨 苏捷 刘智禹 《渔业现代化》 CSCD 2019年第2期73-80,共8页
为研究河鲀鱼精蛋白的制备工艺,以菊黄东方鲀(Takifugu Flavidus)精巢为原料,以鱼精蛋白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NaCl溶液的pH、硫酸浓度、硫酸用量、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以及乙醇用量等单因素对鱼精蛋白提取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 为研究河鲀鱼精蛋白的制备工艺,以菊黄东方鲀(Takifugu Flavidus)精巢为原料,以鱼精蛋白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NaCl溶液的pH、硫酸浓度、硫酸用量、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以及乙醇用量等单因素对鱼精蛋白提取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鱼精蛋白的提取工艺条件。结果显示,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获得河鲀鱼精蛋白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NaCl溶液pH 8.5,硫酸浓度0.6 mol/L,硫酸用量4.0倍沉淀体积,提取温度45℃,提取时间2.4 h,乙醇用量4.0倍沉淀体积,此时鱼精蛋白提取率达到19.07%。研究表明,响应面法对河鲀鱼精蛋白提取条件的优化方案合理可行,可为河鲀精巢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黄东方鲀 鱼精蛋白 响应面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雾干燥法制备牡蛎肽粉的体内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许旻 朱良松 +3 位作者 熊何健 苏捷 刘淑集 刘智禹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61-364,共4页
研究喷雾干燥制备牡蛎肽粉对体内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以新鲜葡萄牙牡蛎为原料,通过选择性复合酶解后喷雾干燥制备牡蛎肽粉,分别测定小鼠丙二醛(MDA)、蛋白质羰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等指标考察牡蛎肽粉对小... 研究喷雾干燥制备牡蛎肽粉对体内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以新鲜葡萄牙牡蛎为原料,通过选择性复合酶解后喷雾干燥制备牡蛎肽粉,分别测定小鼠丙二醛(MDA)、蛋白质羰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等指标考察牡蛎肽粉对小鼠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与模型对照组相比,经过喷雾干燥后的牡蛎肽粉不同剂量组均可极显著地降低小鼠血清丙二醛含量和蛋白质羰基含量(p<0.01),并显著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还原型谷胱甘肽的含量(p<0.01)。结果表明喷雾干燥制备的牡蛎肽粉具有良好的体内抗氧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 多肽 喷雾干燥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海胆黄油微胶囊制备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徐清云 潘南 +4 位作者 陈丽娇 刘智禹 吴靖娜 苏永昌 苏捷 《渔业现代化》 2018年第2期73-80,共8页
为开发品质较好的紫海胆(Anthocidaris crassispina)黄油微胶囊,以辛烯基琥珀酸酯化淀粉(HICAP100)和β-环糊精为壁材,通过喷雾干燥制备紫海胆黄油微胶囊,以乳化液稳定性及包埋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紫海胆黄油微胶囊的壁材比例... 为开发品质较好的紫海胆(Anthocidaris crassispina)黄油微胶囊,以辛烯基琥珀酸酯化淀粉(HICAP100)和β-环糊精为壁材,通过喷雾干燥制备紫海胆黄油微胶囊,以乳化液稳定性及包埋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紫海胆黄油微胶囊的壁材比例、乳化液浓度及油脂添加量对微胶囊的影响。以单因素试验的结果为基础,采用正交实验得出紫海胆黄油微胶囊化的最优制备工艺,并检测其理化性质和卫生指标。结果显示,最优制备工艺为:壁材比例为4∶2(HI-CAP100∶β-环糊精),乳化液质量浓度为17%,油脂添加量为15%。经过分散机乳化30 min,利用料理机均质5 min,在进风温度180℃、出风温度80℃、进样速度500 mL/h下进行喷雾干燥时,得到的包埋率和乳化液稳定性分别为95.7%和96.8%,紫海胆黄油微胶囊的水分含量为2.82%,溶解度为71.94%,自流角为22.05°,菌落总数为480 CFU/g,大肠菌群数<30 MPN/100 g,霉菌和酵母<10 CFU/g,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皆未检出。紫海胆黄微胶囊的理化性质及安全卫生指标皆符合行业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海胆黄油 微胶囊 喷雾干燥 包埋率 乳化液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鲍蒸煮液复合调味品制作配方和工艺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靳艳芬 吴靖娜 +3 位作者 路海霞 乔琨 刘智禹 熊何健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5-50,58,共7页
为了提高鮑资源的利用率,开发新型香精,以鲍蒸煮液美拉德反应产物为基料,感官评定为指标,在单因素及L_9(3~4)正交试验基础上,确立了口感和海鲜风味俱佳的鲍复合调味品最佳配方为:盐添加量35%、味精添加量40%、玉米淀粉添加量9%、鲍风味... 为了提高鮑资源的利用率,开发新型香精,以鲍蒸煮液美拉德反应产物为基料,感官评定为指标,在单因素及L_9(3~4)正交试验基础上,确立了口感和海鲜风味俱佳的鲍复合调味品最佳配方为:盐添加量35%、味精添加量40%、玉米淀粉添加量9%、鲍风味基料添加量为6%、白砂糖添加量4%、麦芽糊精添加量3%、呈味核苷酸二钠(I+G)添加量1.5%、酵母抽提物添加量1.5%。研究了不同的造粒方式和干燥方法对颗粒产品吸湿性、溶解性、流动性、质构特性及感官评定的影响;相关理化、性能指标为:完全溶解于90~100℃热水中的时间需要72 s,且分散良好、溶液微浑浊、无沉淀,鲜味足;堆密度为(0.61±0.01)g/cm^3,硬度为(3 642±122.198)g,吸湿性为(9.35±0.01)%,临界湿度值为60%,休止角为33.0°,总体可接受度为(7.81±0.12)分。研究结果表明,旋转造粒和流化床干燥的产品质量最佳,吸湿性比较小,溶解性、流动性和质地性都比较好,感官评分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鲜调味品 鲍复合调味品 配方工艺 造粒 成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味阿根廷滑柔鱼烤制休闲食品加工工艺优化 被引量:3
9
作者 廖登远 潘南 +2 位作者 陈晓婷 刘淑集 庞鹭楠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57-66,共10页
目的优化调味阿根廷滑柔鱼烤制休闲食品加工工艺。方法以感官评分、硬度、弹性、咀嚼性等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考察结合正交实验优化调味配方和烤制工艺,采用电子舌和电子鼻分别测试调味烤制产品的风味和滋味,并对产品的微生物限量进行测... 目的优化调味阿根廷滑柔鱼烤制休闲食品加工工艺。方法以感官评分、硬度、弹性、咀嚼性等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考察结合正交实验优化调味配方和烤制工艺,采用电子舌和电子鼻分别测试调味烤制产品的风味和滋味,并对产品的微生物限量进行测评。结果最佳工艺参数为:食盐1.0%、白糖7%、烧烤料1.3%、生抽2%、老抽0.5%、料酒2%,烤制时间8 min、烤制温度180℃、鱿鱼圈厚度4 mm,产品质地富有弹性、色泽均匀、咀嚼性良好、腥味减少、香味和滋味增加。经真空包装、灭菌的产品符合GB 10136—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动物性水产制品》“微生物限量”要求。结论最佳工艺下调味阿根廷滑柔鱼烤制休闲食品的感官品质良好、具有独特风味和滋味,安全卫生。本研究为阿根廷滑柔鱼预制食品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了技术和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根廷滑柔鱼 休闲食品 调味 烤制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味河鲀休闲制品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路海霞 吴靖娜 +5 位作者 刘智禹 刘淑集 苏永昌 潘南 许旻 蔡水淋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4-59,共6页
以河豚鱼肉为原料,开发即食调味河豚鱼片。采用色泽、口感、气味和组织形态的感官评分作为评价指标,在糖用量、盐用量、酱油用量3个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调味制备工艺;在最佳工艺制备条件下,以感官分值和质构特性为评价... 以河豚鱼肉为原料,开发即食调味河豚鱼片。采用色泽、口感、气味和组织形态的感官评分作为评价指标,在糖用量、盐用量、酱油用量3个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调味制备工艺;在最佳工艺制备条件下,以感官分值和质构特性为评价指标确定满足商业无菌要求的最佳杀菌时间。结果显示:在糖用量6.7%、盐用量4.0%、酱油用量4.2%、用水煮香料液补至100%的条件下,预测感官分值高达8.15,感官评分结果为8.40,与预测值接近;确定最佳杀菌时间是15 min。研究表明:即食调味河豚鱼片的制备工艺可行,并可为其他水产制品的深加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豚鱼 调味 感官品质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酶法制备菲律宾蛤仔抗肿瘤肽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蔡康鹏 吴靖娜 +4 位作者 蔡水淋 潘南 苏永昌 刘智禹 肖美添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7-52,共6页
为确定酶解法提取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抗肿瘤活性多肽的最佳工艺条件,选用5种蛋白酶在相同的料液比、酶解时间和酶添加量、各自最适温度和pH的条件下酶解菲律宾蛤仔。通过甲醛电位滴定法和Cell counting kit-8(CCK-8)... 为确定酶解法提取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抗肿瘤活性多肽的最佳工艺条件,选用5种蛋白酶在相同的料液比、酶解时间和酶添加量、各自最适温度和pH的条件下酶解菲律宾蛤仔。通过甲醛电位滴定法和Cell counting kit-8(CCK-8)方法分别测定了菲律宾蛤仔酶解液氨基态氮含量和酶解多肽的抗肿瘤活性,分析了氨基态氮含量与A549抑制率之间的相关性。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抑制率为指标,正交分析优化酶解工艺条件。结果显示,菲律宾蛤仔的5种酶解产物中,风味蛋白酶的酶解液中氨基态氮含量最高,而胃蛋白酶获得的酶解多肽抗肿瘤活性最高。胃蛋白酶酶解菲律宾蛤仔正交实验确定酶解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w/w)1∶1,pH 2.0,酶解时间1 h,酶添加量2 000 U/g,酶解温度37℃。当设定最佳酶解工艺获得的酶解多肽浓度为20 mg/m L时,其对A549的抑制率为99.83%。研究表明,酶的种类对菲律宾蛤仔酶解液氨基态氮含量和酶解多肽的抗肿瘤活性有较大影响,菲律宾蛤仔酶解液中氨基态氮含量与A549抑制率没有直接的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律宾蛤仔 酶解多肽 A549 抗肿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油的绿色制备工艺、标准规范及营养功效研究进展
12
作者 郑圣怡 潘南 +4 位作者 陈晓婷 吴靖娜 蔡水淋 黄文树 刘智禹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16,共9页
鱼油富含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A、维生素D和天然色素等营养物质,具有多种营养功效。为促进我国鱼油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保障产品质量安全,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分别从鱼油的绿色制备工艺、标准规范和营养功效等方面进行综述,梳... 鱼油富含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A、维生素D和天然色素等营养物质,具有多种营养功效。为促进我国鱼油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保障产品质量安全,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分别从鱼油的绿色制备工艺、标准规范和营养功效等方面进行综述,梳理了应用于鱼油生产的水酶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超声辅助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等绿色制备工艺,基于国内外鱼油相关的标准规范,阐述了鱼油的基本成分和质量指标、污染物限量和添加剂限量等,探讨了鱼油在预防心血管疾病、抗炎和预防脑部疾病方面的营养功效,并针对鱼油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展望。未来应深入研究鱼油制备新工艺,完善相关标准规范,并进一步探究其生物活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油 制备工艺 标准规范 质量安全 营养功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电子鼻和SPME-GC-MS分析鲍鱼熟制前后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 被引量:16
13
作者 吴靖娜 路海霞 +4 位作者 刘智禹 苏捷 廖登远 潘南 蔡水淋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31-437,共7页
为了揭示熟制鲍鱼主要特征气味的成因,采用电子鼻及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SPME-GCMS),对熟制过程中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香气差异和挥发性成分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电子鼻能够灵敏地检测到熟制鲍鱼的香气变化,经PCA... 为了揭示熟制鲍鱼主要特征气味的成因,采用电子鼻及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SPME-GCMS),对熟制过程中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香气差异和挥发性成分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电子鼻能够灵敏地检测到熟制鲍鱼的香气变化,经PCA分析发现,熟制鲍与生鲍整体气味有显著差异;GCMS分析表明,熟制前后鲍鱼的挥发性成分发生明显变化,从生鲍和熟制鲍中分别鉴定出42种和61种风味物质,主要物质有醇、醛、酮、烃、酯、酸、芳香族、含氮化合物、酚类;生鲍中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较高的为苯甲醛(68.15%)和1-辛烯-3-醇(9.22%),熟制鲍中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较高的为2,3-丁二醇(22.80%)和(2R,3R)-(-)-2,3-丁二醇(19.84%)。研究表明,运用电子鼻和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SPME-GC-MS)能够很好地分析鲍鱼熟制前后气味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鱼 电子鼻 挥发性物质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子鼻和电子舌优化蓝圆鲹调味基料的制备 被引量:17
14
作者 陈晓婷 吴靖娜 +2 位作者 路海霞 刘智禹 陈艺晖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82-289,共8页
为获得品质和风味较好的蓝圆鲹调味基料,采用蓝圆鲹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分析方法、电子鼻和电子舌技术对蓝圆鲹酶解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对其氨基酸组成和呈味核苷酸二钠含量进行检测及分析。得到最佳的酶解工艺参数... 为获得品质和风味较好的蓝圆鲹调味基料,采用蓝圆鲹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分析方法、电子鼻和电子舌技术对蓝圆鲹酶解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对其氨基酸组成和呈味核苷酸二钠含量进行检测及分析。得到最佳的酶解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2(g/m L)、加酶量8 000 U/g、酶解温度60℃、酶解时间6.4 h。在此工艺条件下,酶解产物的水解度达27.52%,酶解物有较好的酶解效果,且风味较佳;酶解产物中必需氨基酸含量和甜味+鲜味氨基酸含量分别占总氨基酸含量的57.93%和20.68%,呈味核苷酸二钠质量分数为3.47%,表明蓝圆鲹蛋白酶解产物营养价值和品质较优,且具有蓝圆鲹特有的鲜味,为进一步开发成产品提供一定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圆鲹 电子鼻 电子舌 酶解 氨基酸及呈味核苷酸二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鲍鱼蒸煮液美拉德反应制备海鲜调味基料工艺优化 被引量:39
15
作者 吴靖娜 靳艳芬 +3 位作者 陈晓婷 潘南 叶琳弘 刘智禹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69-76,共8页
为研制新型的海鲜调味品基料,以鲍鱼蒸煮液为原料,加入木糖进行美拉德反应,对样品进行感官评定及p H值测定,同时辅以电子鼻分析美拉德产物的气味变化,研究不同木糖添加量、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美拉德反应程度及产物的影响,确定鲍鱼蒸... 为研制新型的海鲜调味品基料,以鲍鱼蒸煮液为原料,加入木糖进行美拉德反应,对样品进行感官评定及p H值测定,同时辅以电子鼻分析美拉德产物的气味变化,研究不同木糖添加量、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美拉德反应程度及产物的影响,确定鲍鱼蒸煮液美拉德反应的制备工艺。结果表明,不同反应条件对反应程度及产物气味组成均有影响,正交试验得出鲍鱼蒸煮液美拉德反应工艺的最优参数为木糖添加量10%、反应温度110℃、反应时间40 min,此条件下产物的p H值为4.73±0.08,A280 nm为0.37±0.02,A420 nm为0.27±0.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鱼蒸煮液 美拉德反应 电子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法优化液熏鲍生产工艺 被引量:18
16
作者 吴靖娜 路海霞 +2 位作者 蔡水淋 位绍红 刘智禹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5年第12期4932-4941,共10页
目的对液熏鲍加工工艺进行优化研究。方法以新鲜鲍为原料,通过选择色泽、质地和风味为评价指标,确定合理的因素权重,建立感官综合评价评分体系,并采用响应面法对液熏鲍加工工艺进行优化,探讨了不同浸泡温度、浸泡时间、烘干温度和烘干... 目的对液熏鲍加工工艺进行优化研究。方法以新鲜鲍为原料,通过选择色泽、质地和风味为评价指标,确定合理的因素权重,建立感官综合评价评分体系,并采用响应面法对液熏鲍加工工艺进行优化,探讨了不同浸泡温度、浸泡时间、烘干温度和烘干时间对液熏制品感官指标的影响。结果基于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法确定了液熏鲍最佳的加工工艺条件为:浸泡温度55℃,浸泡时间2.3 h,烘干温度67℃,烘干时间20 min。结论本工艺所得液熏鲍具有外观好、光泽感好、呈烟熏色、烟熏香味浓郁、肉质富有弹性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熏 响应面 模糊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圆鲹肌肉中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22
17
作者 陈晓婷 吴靖娜 +2 位作者 路海霞 刘智禹 陈艺晖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6-61,共6页
为了测定蓝圆鲹(Decapterus maruadsi)肌肉中的营养成分,并对其营养价值进行系统的分析及合理的评价,采用国家标准生化测定方法检测蓝圆鲹肌肉中的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氨基酸、脂肪酸及矿物质。结果显示,蓝圆鲹肌肉中水分... 为了测定蓝圆鲹(Decapterus maruadsi)肌肉中的营养成分,并对其营养价值进行系统的分析及合理的评价,采用国家标准生化测定方法检测蓝圆鲹肌肉中的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氨基酸、脂肪酸及矿物质。结果显示,蓝圆鲹肌肉中水分含量为75.00%,粗蛋白质、粗脂肪及粗灰分的干重含量分别为79.52%、9.88%和4.16%;共检出18种氨基酸,总含量为75.24%(干重),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含量的30.08%,谷氨酸含量最高(11.40%),主要的限制氨基酸是色氨酸和缬氨酸,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83.32;共检出17种脂肪酸,棕榈酸含量最高(2.60%),EPA+DHA含量为2.20%;富含磷(P)、钾(K)、钙(Ca)、钠(Na)、镁(Mg)等矿物质元素,常量元素中磷的含量最高(2 193.99 mg/kg),微量元素中铁的含量最高(22.25 mg/kg)。研究表明,蓝圆鲹是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价值及经济价值均较高的优质海洋经济鱼类,具有较好的综合开发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圆鲹 肌肉 营养成分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海胆黄基本营养成分的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15
18
作者 徐清云 潘南 +3 位作者 吴靖娜 刘淑集 刘智禹 陈丽娇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0-55,共6页
为了测定紫海胆黄中的营养成分,并对其营养价值进行系统分析及合理评价,采用国家标准的生化测定方法以及美国化学分析方法(AOAC)检测海胆黄中的水分、粗灰分、粗蛋白质、粗脂肪、总糖、氨基酸、脂肪酸及矿物质。结果显示:海胆黄粉中水... 为了测定紫海胆黄中的营养成分,并对其营养价值进行系统分析及合理评价,采用国家标准的生化测定方法以及美国化学分析方法(AOAC)检测海胆黄中的水分、粗灰分、粗蛋白质、粗脂肪、总糖、氨基酸、脂肪酸及矿物质。结果显示:海胆黄粉中水分含量(5.29±0.02)%,粗灰分(8.69±0.03)%,粗蛋白质(60.36±0.04)%,粗脂肪(25.32±0.09)%,总糖含量(0.044±0.002)mg/100 g;共检出18种氨基酸,总含量(46.50±0.89)%;谷氨酸含量最高,为(5.57±0.11)%;必须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37.75±0.01)%;主要的限制氨基酸是色氨酸和亮氨酸;药效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6.86%;蛋白质氨基酸评分(AAS)>0.8,化学评分(CS)>0.5;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77.86;共检出30种脂肪酸,EPA(二十碳五烯酸)+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含量(2.43±005)%;海胆黄富含钾、磷、钠、镁、铁、锌等矿物质元素;常量元素中,磷元素含量最高,为(1 432.27±8.91)mg/100 g;微量元素中,锌元素含量最高,为(13.13±0.09)mg/100 g。研究表明,海胆黄中蛋白质含量丰富,氨基酸种类多、比例合理,脂质含量高且富含EPA、DHA等多不饱和脂肪酸,矿物质含量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胆黄 紫海胆 营养成分 营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海地瓜皂苷提取工艺 被引量:5
19
作者 苏永昌 刘淑集 +3 位作者 阮伟达 刘秋凤 王茵 刘智禹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205-209,215,共6页
目的:以海地瓜为原料,开展了海地瓜皂苷的提取工艺研究。方法: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了响应面法分析了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等因素对海参皂苷得率的影响,优化获得最佳的海地瓜皂苷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为79%,提取温... 目的:以海地瓜为原料,开展了海地瓜皂苷的提取工艺研究。方法: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了响应面法分析了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等因素对海参皂苷得率的影响,优化获得最佳的海地瓜皂苷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为79%,提取温度为73.5℃,提取时间为2.75 h,料液比为1∶1.7 g/m L。对海地瓜皂苷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乙醇体积、乙醇浓度、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在该工艺下提取海地瓜皂苷得率为0.378%。与模型预测值一致。结论:响应面分析法确定的提取条件合理,验证值与预测值接近,可以用于海地瓜皂苷的提取工艺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地瓜 皂苷 提取工艺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非鱼下脚料营养成分的分析及评价 被引量:7
20
作者 苏永昌 刘淑集 +2 位作者 刘智禹 刘秋凤 王茵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285-288,293,共5页
通过测定罗非鱼下脚料的各组分营养成分,对罗非鱼下脚料进行营养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罗非鱼下脚料占整鱼质量的56.3%,其中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粗灰分的含量分别为60.5%、18.4%、10.6%、0.9%、8.8%;罗非鱼下脚料中氨基... 通过测定罗非鱼下脚料的各组分营养成分,对罗非鱼下脚料进行营养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罗非鱼下脚料占整鱼质量的56.3%,其中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粗灰分的含量分别为60.5%、18.4%、10.6%、0.9%、8.8%;罗非鱼下脚料中氨基酸含量达26.38%(干重),其中,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WEAA/WTAA)为36%,呈味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WFAA/WTAA)为45%,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例(WEAA/WNEAA)为55%,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83.16,生物价(BV)为78.95,表明罗非鱼下脚料中的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符合FAO/WHO的标准;罗非鱼下脚料不饱和脂肪酸(UFA)占脂肪酸总量的50.8%;矿物质元素中钙含量最高,达43600 mg/kg。因此,罗非鱼下脚料是一种富含蛋白质、脂肪酸和矿物质元素的水产生物资源,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下脚料 营养成分 营养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