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马尾松种源对磷肥的遗传反应及根际土壤营养差异
被引量:
43
1
作者
周志春
谢钰容
+2 位作者
金国庆
吴吉富
陈跃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2-67,共6页
利用 5a生马尾松种源与磷肥互作试验林 ,研究不同种源对磷肥的遗传反应式样以及在低 (缺 )磷环境下的根际营养差异。结果发现 ,广东高州和广西岑溪两种源对磷肥的反应显著 ,属于对磷肥敏感型种源 ,广东信宜和福建武平两种源对磷肥反应...
利用 5a生马尾松种源与磷肥互作试验林 ,研究不同种源对磷肥的遗传反应式样以及在低 (缺 )磷环境下的根际营养差异。结果发现 ,广东高州和广西岑溪两种源对磷肥的反应显著 ,属于对磷肥敏感型种源 ,广东信宜和福建武平两种源对磷肥反应不敏感 ,属于耐低磷型或对磷肥不敏感型种源 ,而江西崇义种源显著的磷肥效应仅在造林后头 2~ 3年显示。对于根际土的的化学性质 ,不同种源虽有较大差异 ,但根际土的有机质、全氮、水解氮和有效磷含量一般显著高于非根际土。不同种源根际对土壤中的磷都具有活化作用和富集作用 ,尤其是广东信宜和福建武平两种源对土壤磷的活化和富集作用最为强烈 ,这可初步解释这两个种源对磷肥不敏感、能适应低 (缺 )磷胁迫的遗传机制。马尾松不同种源根际土壤并未发生明显的酸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种质资源
磷肥
遗传反应
根际土壤
营养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造林密度对不同马尾松种源生长和木材基本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
18
2
作者
刘青华
周志春
+3 位作者
张开明
兰永兆
吴吉富
聂国勤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58-64,共7页
利用设置在福建武平的12年生马尾松种源与初植密度互作试验林,研究5个优良种源生长、形质和木材基本密度对初植密度的反应及其互作效应。结果表明:马尾松不同种源对初植密度的反应存在较大的差异,并因性状而异。种源胸径和活枝下高对初...
利用设置在福建武平的12年生马尾松种源与初植密度互作试验林,研究5个优良种源生长、形质和木材基本密度对初植密度的反应及其互作效应。结果表明:马尾松不同种源对初植密度的反应存在较大的差异,并因性状而异。种源胸径和活枝下高对初植密度反应最为敏感,树高次之,树干通直度和木材基本密度反应最小。广西岑溪、广东信宜、江西崇义和福建武平属于胸径对初植密度敏感的种源,皆表现在2.5m×2.0m初植密度下生长量最大,广东高州种源胸径生长对初植密度的敏感性则较小;5个参试种源活枝下高的初植密度效应差异显著,皆随着初植密度增加而升高;除发现江西崇义种源树干通直度和福建武平种源木材基本密度在不同初植密度间存在一定差异外,马尾松种源树干通直度和木材基本密度的初植密度效应不显著。初植密度对胸径、活枝下高、树干通直度和木材基本密度的种源分化影响不显著,仅树高生长在1.5m×2.0m和2.5m×2.0m2种初植密度下种源差异明显。统计分析可知:马尾松生长、形质和木材基本密度的种源和初植密度互作效应较小,初植密度不影响种源生长和材质材性的相对表现,然而因区组×种源×初植密度互作效应明显,应在给定初植密度下为不同优良种源确定适宜的立地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种源
初植密度
生长
形质
木材基本密度
交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马尾松优良种源对磷肥的生长反应和肥效持续性
被引量:
12
3
作者
赵颖
周志春
+1 位作者
吴吉富
兰永兆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64-70,共7页
利用闽西地区缺磷立地上的10年生马尾松种源与磷肥交互作用试验林,研究优良种源施用磷肥10年内的生长反应特性和肥效持续性差异。结果表明:5个马尾松优良种源对施用磷肥的生长反应差异显著,进一步证实广东信宜和福建武平是2个耐低磷优...
利用闽西地区缺磷立地上的10年生马尾松种源与磷肥交互作用试验林,研究优良种源施用磷肥10年内的生长反应特性和肥效持续性差异。结果表明:5个马尾松优良种源对施用磷肥的生长反应差异显著,进一步证实广东信宜和福建武平是2个耐低磷优良种源,而广西岑溪种源早期生长对磷肥敏感而后期敏感性较小,广东高州和江西崇义2种源在造林头几年的磷肥效应主要体现在树高生长上,10年生时则体现在胸径和材积生长上,应依据种源对磷肥生长反应特性差异科学施用磷肥。各参试种源的肥效大小有异,但都较为明显且持续时间较长。较之树高生长,径生长的肥效高、持续稳定,而高磷处理的肥效大于中磷处理,意味着施用磷肥与应用良种一样皆是营造马尾松速生丰产用材林的重要技术途径。种源与磷肥交互效应虽然在生长早期显著,但在进入快速生长期后则未显现,说明施用磷肥不会改变种源间的相对生长表现。施用磷肥能促进种源间树高生长的分化,但径生长的种源分化却明显减弱。施用磷肥能显著降低各种源林分内个体生长的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种源
磷肥效应
肥效持续性
生长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施用磷肥对马尾松种源生长和木材基本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
5
4
作者
刘青华
周志春
+3 位作者
张开明
兰永兆
吴吉富
聂国勤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5-191,共7页
利用设置在福建武平的12年生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种源与磷肥互作试验林,研究磷肥对5个优良种源生长、形质和木材基本密度的影响及其间的互作效应。结果表明:马尾松不同种源对磷肥的反应差异较大,且因性状而异。福建武平马尾松种源属...
利用设置在福建武平的12年生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种源与磷肥互作试验林,研究磷肥对5个优良种源生长、形质和木材基本密度的影响及其间的互作效应。结果表明:马尾松不同种源对磷肥的反应差异较大,且因性状而异。福建武平马尾松种源属于生长对磷肥不敏感的耐低磷型优良种源;广东高州种源的磷肥生长效果好、持续期长,属磷肥敏感型优良种源;广东信宜、广西岑溪和江西崇义种源对磷肥的生长反应因性状和林龄而有较大的波动,12年生时胸径或树高生长的磷肥效应显著(P<0.05)。相对于生长性状,马尾松种源树干通直度和木材基本密度受磷肥的影响较小。研究发现:未施磷肥的低磷条件下,福建武平种源较其他种源表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其胸径、树高生长量最大,江西崇义种源的生长表现相对较差;当施用磷肥后,两广种源及江西崇义种源与福建武平种源的生长差异缩小,广西岑溪和广东高州种源生长量则超过了福建武平种源。木材基本密度和树干通直度在3种磷肥处理下的种源间差异较小,仅见在低磷条件下江西崇义种源的木材基本密度显著低于其他4个种源(P<0.05)。统计分析还表明,马尾松树高和木材基本密度存在一定的种源与磷肥互作,并依据各处理因素的主效应及其间的交互效应,为纸浆材和锯材选出最佳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育种学
马尾松
种源
磷肥
生长
木材基本密度
交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炼山干扰对米槠林分布格局的影响 Ⅰ.主要树种分布格局的分析方法
被引量:
11
5
作者
肖立生
游水生
孙邦均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2000年第1期79-81,共3页
应用频次分布法和4种扩散指数法(包括扩散系数C、聚集度指标I、Morisita分散指标Iδ、Cassie.R.M指标CA)对福建武平帽布米槠林炼山前后6种主要树种分布格局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这6种主要树种炼山前后的空间分布型均符合二项分布(聚集...
应用频次分布法和4种扩散指数法(包括扩散系数C、聚集度指标I、Morisita分散指标Iδ、Cassie.R.M指标CA)对福建武平帽布米槠林炼山前后6种主要树种分布格局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这6种主要树种炼山前后的空间分布型均符合二项分布(聚集分布).炼山后米槠种群(除了Iδ、CA和X/X公式外)、杉木种群、木荷种群、刨花楠种群和栲树种群聚集强度都不同程度增加,而中华杜英种群除了指标Iδ聚集强度增加外,其余公式炼山后聚集强度都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槠林
主要树种
炼山后
分布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油茶枯叶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试验研究
被引量:
4
6
作者
饶如春
《林业科技开发》
2002年第z1期53-54,共2页
油茶枯叶蛾原危害油茶为主 ,是马尾松林的次要害虫。近年来 ,在福建省武平县一些地方上升为马尾松的主要害虫。笔者通过 1998~ 1999年 2年的观察和调查 ,基本摸清了该虫的发生特点和习性 ,并进行了室内防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5 0 %...
油茶枯叶蛾原危害油茶为主 ,是马尾松林的次要害虫。近年来 ,在福建省武平县一些地方上升为马尾松的主要害虫。笔者通过 1998~ 1999年 2年的观察和调查 ,基本摸清了该虫的发生特点和习性 ,并进行了室内防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5 0 %马拉硫磷乳油 1∶10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枯叶蛾
防治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育苗基质对湿地松容器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
8
7
作者
罗有盛
《防护林科技》
2009年第3期13-15,共3页
通过不同育苗基质对湿地松容器苗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基质中火烧土含量和过磷酸钙含量是影响苗木生长量的主要因子,特别是火烧土,对后期苗木的生长起到关键作用。蛭石因改善了红壤的通气性,利于根系在土壤中呼吸,从而促进植株生长...
通过不同育苗基质对湿地松容器苗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基质中火烧土含量和过磷酸钙含量是影响苗木生长量的主要因子,特别是火烧土,对后期苗木的生长起到关键作用。蛭石因改善了红壤的通气性,利于根系在土壤中呼吸,从而促进植株生长。从不同基质育苗结果得知,基质Ⅰ(火烧土60%、松林表土40%、过磷酸钙5%)育苗效果最为理想,平均地径、平均树高以及生长量的积累均达到最高。基质Ⅰ的平均地径和苗高分别为基质Ⅵ(深层红壤80%、松林表土20%)的1.23倍和1.36倍,是基质Ⅴ(深层红壤60%、松林表土20%、蛭石20%)的1.20倍和1.27倍。基质Ⅰ和基质Ⅱ(火烧土40%、深层红壤20%、松林表土40%)、基质Ⅴ、基质Ⅵ两两之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松
容器苗
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尾松种源对磷肥的遗传反应及根际土壤营养差异
被引量:
43
1
作者
周志春
谢钰容
金国庆
吴吉富
陈跃
机构
中国
林业
科学研究院亚热带
林业
研究所
福建省武平县林业局
福建省
南平造纸营林总公司
出处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2-67,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3 0 0 70 63 2 )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 3 0 0 2 0 6)
+2 种基金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南方主要针叶用材树种新品种选育及培育技术"课题
福建省科技厅项目"马尾松营养高效基因型的选育及配套育林技术研究"
中国林科院亚林所与福建省南平造纸营林
文摘
利用 5a生马尾松种源与磷肥互作试验林 ,研究不同种源对磷肥的遗传反应式样以及在低 (缺 )磷环境下的根际营养差异。结果发现 ,广东高州和广西岑溪两种源对磷肥的反应显著 ,属于对磷肥敏感型种源 ,广东信宜和福建武平两种源对磷肥反应不敏感 ,属于耐低磷型或对磷肥不敏感型种源 ,而江西崇义种源显著的磷肥效应仅在造林后头 2~ 3年显示。对于根际土的的化学性质 ,不同种源虽有较大差异 ,但根际土的有机质、全氮、水解氮和有效磷含量一般显著高于非根际土。不同种源根际对土壤中的磷都具有活化作用和富集作用 ,尤其是广东信宜和福建武平两种源对土壤磷的活化和富集作用最为强烈 ,这可初步解释这两个种源对磷肥不敏感、能适应低 (缺 )磷胁迫的遗传机制。马尾松不同种源根际土壤并未发生明显的酸化。
关键词
马尾松
种质资源
磷肥
遗传反应
根际土壤
营养差异
Keywords
Pinus massoniana, Provenance, Phosphorus supply, Genetic response, Rhizophere, Phosphorus activation and enrichment
分类号
S791.248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造林密度对不同马尾松种源生长和木材基本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
18
2
作者
刘青华
周志春
张开明
兰永兆
吴吉富
聂国勤
机构
中国
林业
科学研究院亚热带
林业
研究所
福建省武平县林业局
出处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58-64,共7页
基金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专题"高产优质多抗马尾松新品种选育"(2006BAD01A14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872041)
文摘
利用设置在福建武平的12年生马尾松种源与初植密度互作试验林,研究5个优良种源生长、形质和木材基本密度对初植密度的反应及其互作效应。结果表明:马尾松不同种源对初植密度的反应存在较大的差异,并因性状而异。种源胸径和活枝下高对初植密度反应最为敏感,树高次之,树干通直度和木材基本密度反应最小。广西岑溪、广东信宜、江西崇义和福建武平属于胸径对初植密度敏感的种源,皆表现在2.5m×2.0m初植密度下生长量最大,广东高州种源胸径生长对初植密度的敏感性则较小;5个参试种源活枝下高的初植密度效应差异显著,皆随着初植密度增加而升高;除发现江西崇义种源树干通直度和福建武平种源木材基本密度在不同初植密度间存在一定差异外,马尾松种源树干通直度和木材基本密度的初植密度效应不显著。初植密度对胸径、活枝下高、树干通直度和木材基本密度的种源分化影响不显著,仅树高生长在1.5m×2.0m和2.5m×2.0m2种初植密度下种源差异明显。统计分析可知:马尾松生长、形质和木材基本密度的种源和初植密度互作效应较小,初植密度不影响种源生长和材质材性的相对表现,然而因区组×种源×初植密度互作效应明显,应在给定初植密度下为不同优良种源确定适宜的立地条件。
关键词
马尾松
种源
初植密度
生长
形质
木材基本密度
交互作用
Keywords
Pinus massoniana
provenance
initial stand density
growth
stem-form qualities
wood basic density
interaction
分类号
S722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尾松优良种源对磷肥的生长反应和肥效持续性
被引量:
12
3
作者
赵颖
周志春
吴吉富
兰永兆
机构
中国
林业
科学研究院亚热带
林业
研究所
福建省武平县林业局
出处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64-70,共7页
基金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农林动植物育种工程""高产优质多抗松杉新品种选育"课题之"高产优质多抗马尾松新品种选育"专题(2006BAD01A1403)
国家林业局948项目"林木营养遗传改良技术引进"(2006-4-59)
国家林业局重点科技推广项目([2004]7-1号)
文摘
利用闽西地区缺磷立地上的10年生马尾松种源与磷肥交互作用试验林,研究优良种源施用磷肥10年内的生长反应特性和肥效持续性差异。结果表明:5个马尾松优良种源对施用磷肥的生长反应差异显著,进一步证实广东信宜和福建武平是2个耐低磷优良种源,而广西岑溪种源早期生长对磷肥敏感而后期敏感性较小,广东高州和江西崇义2种源在造林头几年的磷肥效应主要体现在树高生长上,10年生时则体现在胸径和材积生长上,应依据种源对磷肥生长反应特性差异科学施用磷肥。各参试种源的肥效大小有异,但都较为明显且持续时间较长。较之树高生长,径生长的肥效高、持续稳定,而高磷处理的肥效大于中磷处理,意味着施用磷肥与应用良种一样皆是营造马尾松速生丰产用材林的重要技术途径。种源与磷肥交互效应虽然在生长早期显著,但在进入快速生长期后则未显现,说明施用磷肥不会改变种源间的相对生长表现。施用磷肥能促进种源间树高生长的分化,但径生长的种源分化却明显减弱。施用磷肥能显著降低各种源林分内个体生长的异质性。
关键词
马尾松
种源
磷肥效应
肥效持续性
生长异质性
Keywords
Pinus massoniana
provenance
phosphorus effect
fertilizer effect permanence
growth heterogeneity
分类号
S725.5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施用磷肥对马尾松种源生长和木材基本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
5
4
作者
刘青华
周志春
张开明
兰永兆
吴吉富
聂国勤
机构
中国
林业
科学研究院亚热带
林业
研究所
福建省武平县林业局
出处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5-191,共7页
基金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专题(2006BAD01A14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872041)
文摘
利用设置在福建武平的12年生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种源与磷肥互作试验林,研究磷肥对5个优良种源生长、形质和木材基本密度的影响及其间的互作效应。结果表明:马尾松不同种源对磷肥的反应差异较大,且因性状而异。福建武平马尾松种源属于生长对磷肥不敏感的耐低磷型优良种源;广东高州种源的磷肥生长效果好、持续期长,属磷肥敏感型优良种源;广东信宜、广西岑溪和江西崇义种源对磷肥的生长反应因性状和林龄而有较大的波动,12年生时胸径或树高生长的磷肥效应显著(P<0.05)。相对于生长性状,马尾松种源树干通直度和木材基本密度受磷肥的影响较小。研究发现:未施磷肥的低磷条件下,福建武平种源较其他种源表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其胸径、树高生长量最大,江西崇义种源的生长表现相对较差;当施用磷肥后,两广种源及江西崇义种源与福建武平种源的生长差异缩小,广西岑溪和广东高州种源生长量则超过了福建武平种源。木材基本密度和树干通直度在3种磷肥处理下的种源间差异较小,仅见在低磷条件下江西崇义种源的木材基本密度显著低于其他4个种源(P<0.05)。统计分析还表明,马尾松树高和木材基本密度存在一定的种源与磷肥互作,并依据各处理因素的主效应及其间的交互效应,为纸浆材和锯材选出最佳组合。
关键词
林木育种学
马尾松
种源
磷肥
生长
木材基本密度
交互作用
Keywords
forest tree breeding
Pinus massoniana
provenance
phosphorus
growth
wood basic density(WBD)
interaction
分类号
S722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炼山干扰对米槠林分布格局的影响 Ⅰ.主要树种分布格局的分析方法
被引量:
11
5
作者
肖立生
游水生
孙邦均
机构
福建省武平县林业局
福建
林学院资源与环境系
福建省
福鼎市
林业局
出处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2000年第1期79-81,共3页
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 C940 0 5 )
文摘
应用频次分布法和4种扩散指数法(包括扩散系数C、聚集度指标I、Morisita分散指标Iδ、Cassie.R.M指标CA)对福建武平帽布米槠林炼山前后6种主要树种分布格局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这6种主要树种炼山前后的空间分布型均符合二项分布(聚集分布).炼山后米槠种群(除了Iδ、CA和X/X公式外)、杉木种群、木荷种群、刨花楠种群和栲树种群聚集强度都不同程度增加,而中华杜英种群除了指标Iδ聚集强度增加外,其余公式炼山后聚集强度都呈下降趋势.
关键词
米槠林
主要树种
炼山后
分布格局
Keywords
Castanopsis carlesis community
main trees
after prescribed burning
spatial pattern
分类号
S792.17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油茶枯叶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试验研究
被引量:
4
6
作者
饶如春
机构
福建省武平县林业局
出处
《林业科技开发》
2002年第z1期53-54,共2页
文摘
油茶枯叶蛾原危害油茶为主 ,是马尾松林的次要害虫。近年来 ,在福建省武平县一些地方上升为马尾松的主要害虫。笔者通过 1998~ 1999年 2年的观察和调查 ,基本摸清了该虫的发生特点和习性 ,并进行了室内防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5 0 %马拉硫磷乳油 1∶10 0
关键词
油茶枯叶蛾
防治
试验
分类号
S7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育苗基质对湿地松容器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
8
7
作者
罗有盛
机构
福建省武平县林业局
出处
《防护林科技》
2009年第3期13-15,共3页
文摘
通过不同育苗基质对湿地松容器苗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基质中火烧土含量和过磷酸钙含量是影响苗木生长量的主要因子,特别是火烧土,对后期苗木的生长起到关键作用。蛭石因改善了红壤的通气性,利于根系在土壤中呼吸,从而促进植株生长。从不同基质育苗结果得知,基质Ⅰ(火烧土60%、松林表土40%、过磷酸钙5%)育苗效果最为理想,平均地径、平均树高以及生长量的积累均达到最高。基质Ⅰ的平均地径和苗高分别为基质Ⅵ(深层红壤80%、松林表土20%)的1.23倍和1.36倍,是基质Ⅴ(深层红壤60%、松林表土20%、蛭石20%)的1.20倍和1.27倍。基质Ⅰ和基质Ⅱ(火烧土40%、深层红壤20%、松林表土40%)、基质Ⅴ、基质Ⅵ两两之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
关键词
湿地松
容器苗
基质
Keywords
Pinus elliottii
container seedling
substrate
分类号
S791.246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马尾松种源对磷肥的遗传反应及根际土壤营养差异
周志春
谢钰容
金国庆
吴吉富
陈跃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
4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造林密度对不同马尾松种源生长和木材基本密度的影响
刘青华
周志春
张开明
兰永兆
吴吉富
聂国勤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马尾松优良种源对磷肥的生长反应和肥效持续性
赵颖
周志春
吴吉富
兰永兆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施用磷肥对马尾松种源生长和木材基本密度的影响
刘青华
周志春
张开明
兰永兆
吴吉富
聂国勤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炼山干扰对米槠林分布格局的影响 Ⅰ.主要树种分布格局的分析方法
肖立生
游水生
孙邦均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2000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油茶枯叶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试验研究
饶如春
《林业科技开发》
200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不同育苗基质对湿地松容器苗生长的影响
罗有盛
《防护林科技》
2009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