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浅谈武夷山市茶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展望
被引量:17
- 1
-
-
作者
叶元高
徐斌
-
机构
福建省武夷山市茶业局
-
出处
《中国茶叶》
2009年第6期38-39,共2页
-
文摘
武夷山市位于福建省北部,武夷山脉东南侧,土地面积2798km2,人口21.8万。茶叶产业是福建省武夷山市传统农业主导产业之一。2007年全市茶园面积达11.6万亩,其中当年新增茶园面积3982亩;茶叶总产量5568t,出口1580t;茶叶总产值8.05亿元,其中毛茶总产值达1.95亿元。全市涉茶人员达5万余人,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茶叶企业有211家,有茶叶初制厂1017家,已注册茶叶商标90个。
-
关键词
武夷山市
茶产业
茶叶产业
展望
茶园面积
注册登记
土地面积
主导产业
-
分类号
F426.8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武夷岩茶自然生态环境与品质
被引量:12
- 2
-
-
作者
刘宝顺
-
机构
福建省武夷山市茶业局
-
出处
《中国茶叶》
2017年第8期36-37,共2页
-
文摘
武夷山历史悠久,物华天宝,人文荟萃,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是中华十大名山之一,名山出名茶,名茶耀名山,名山名茶交相辉映。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是不可复制的。武夷岩茶品质卓越,风格独特,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影响武夷岩茶品质的因素很多,从茶树品种、茶园栽培管理、鲜叶采摘、加工工艺、制茶器具、设备到拼配包装和贮运,贯穿整个茶叶生产和流通全过程。但是自然生态环境(条件)更是影响岩茶品质的主要因素。
-
关键词
自然生态环境
茶品质
武夷岩茶
世界文化
栽培管理
鲜叶采摘
加工工艺
茶叶生产
-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
-
题名武夷岩茶生态茶园建设及管理分析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徐茂兴
-
机构
福建省武夷山市茶业局
-
出处
《农技服务》
2015年第5期224-224,共1页
-
文摘
武夷山作为重要的岩茶产地,有着浓厚的茶文化底蕴,茶园建设与栽培等技艺有着独特之处。本文通过总结武夷茶园建设与管理的经验,阐述了茶园建设和茶树栽培技术。
-
关键词
岩茶
茶园建设
栽培技术
-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
-
题名浅析武夷茶旅核心消费群体特征特性及发展策略
- 4
-
-
作者
叶元高
叶萌
-
机构
中国福建省武夷山市茶业局
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大学
-
出处
《福建茶叶》
2020年第7期115-116,共2页
-
文摘
福建武夷山是中国著名的生态旅游茶乡和中国茶文化艺术之乡、茶文化旅游养生禅修最佳旅游目的地、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公园。本文阐述了武夷山茶文化旅游目的地核心消费群体的特征特性及发展战略。
-
关键词
茶叶
旅游
核心消费群体
特征特性
发展策略
-
分类号
F326.1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592.7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
-
题名岩韵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6
- 5
-
-
作者
刘宝顺
刘欣
占仕权
王慧
刘仕海
-
机构
福建省武夷山市茶业局
福建省武夷山市幔亭岩茶研究所
-
出处
《中国茶叶》
2020年第10期39-41,共3页
-
文摘
“岩韵”是武夷岩茶香气和滋味的综合表现,是其独有的品质风味。从古至今,历代文人雅士、专家学者,对岩韵就有详细评述和高度赞赏。“岩韵”与茶园土壤、小气候、茶树品种、树龄、武夷耕作法及制茶工艺等有着密切关系。笔者论述了在从事武夷岩茶栽培管理、加工制作与审评过程中所获得的一些经验,以供武夷岩茶爱好者参考,并加深对“岩韵”的了解。
-
关键词
武夷岩茶
岩韵
土壤
小气候
耕作
工艺
-
Keywords
Wuyi rock tea
Yanyun
soil
microclimate
cultivation
technology
-
分类号
TS272.59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
-
题名詹梓金教授情系大红袍
- 6
-
-
作者
戈佩贞
刘宝顺
高峰
-
机构
福建省宁德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省武夷山市茶业局
福建省种植业技术推广总站
-
出处
《中国茶叶》
2019年第12期54-55,共2页
-
文摘
当代福建著名茶人詹梓金教授长期从事茶树遗传育种的教学与科研,师德高尚,成果颇丰。他十分关心武夷岩茶的发展,为大红袍品种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作出突出贡献,使大红袍这一自然与历史馈赠的珍品获得了新生。抚今追昔,不甚感慨,谨以此文向詹梓金等老一辈茶叶工作者致敬。
-
关键词
詹梓金
武夷岩茶
大红袍
-
分类号
TS9
[轻工技术与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