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武夷山市幼龄茶园绿肥品种初步筛选 被引量:1
1
作者 郑立华 《福建热作科技》 2024年第4期42-44,共3页
通过对比幼龄茶园种植肥田萝卜等7个绿肥品种的产量和绿肥鲜草2年还田后土壤养分状况差异,筛选出适合武夷山幼龄茶园套种的绿肥品种。结果表明,山地茶园肥田萝卜长势优于绿肥油菜,也优于紫云英、光叶苕子、紫花苜蓿、箭筈豌豆;通过2年... 通过对比幼龄茶园种植肥田萝卜等7个绿肥品种的产量和绿肥鲜草2年还田后土壤养分状况差异,筛选出适合武夷山幼龄茶园套种的绿肥品种。结果表明,山地茶园肥田萝卜长势优于绿肥油菜,也优于紫云英、光叶苕子、紫花苜蓿、箭筈豌豆;通过2年绿肥鲜草还田,茶园土壤pH值提升6.53%、有机质提升9.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龄 茶园 绿肥品种 PH值 土壤有机质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夷山市设施茶园水肥一体化示范推广技术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祝金虹 《福建茶叶》 2014年第4期12-13,共2页
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在设施茶园生产中,与常规施肥相比,每亩减少用水30㎡、减少用肥量15㎏,精确控制了灌水量、施肥量;与常规管理相比,水肥一体化设施的小区平均芽长增长12%,芽头密度增加3.8%;每亩平均减少了2个劳动力,节本增效近1215元... 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在设施茶园生产中,与常规施肥相比,每亩减少用水30㎡、减少用肥量15㎏,精确控制了灌水量、施肥量;与常规管理相比,水肥一体化设施的小区平均芽长增长12%,芽头密度增加3.8%;每亩平均减少了2个劳动力,节本增效近1215元,经济效益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茶园 水肥一体化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夷山市水稻机械收割稻草还田技术措施
3
作者 祝金虹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18年第6期31-32,42,共3页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不断的攀升,我国的农业发展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其中最为显著的就是我国水稻机械化发展。水稻机械化发展随着时代的变化,已经由原来的半机械化转向全程机械化发展模式,为我国农业中稻草还田技术奠定了坚实的科学技术...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不断的攀升,我国的农业发展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其中最为显著的就是我国水稻机械化发展。水稻机械化发展随着时代的变化,已经由原来的半机械化转向全程机械化发展模式,为我国农业中稻草还田技术奠定了坚实的科学技术基础。随着水稻机械收割稻草技术应用,稻草还田技术水平带来新的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基于此,本文针对武夷山水稻机械收割稻草还田技术措施分析,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机械收割 稻草还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夷岩茶土壤养分现状及施肥建议 被引量:4
4
作者 祝金虹 《中国热带农业》 2018年第5期40-42,共3页
通过对武夷岩茶施肥情况的调查和土壤养分现状的分析,针对目前其施肥存在的问题及土壤养分丰缺情况提出施肥建议,以期达到预定的目标产量。
关键词 武夷岩茶 土壤 养分现状 施肥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肥替代化肥模式对茶叶产量及品质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祝金虹 《福建茶叶》 2020年第8期20-21,共2页
试验设习惯、纯化肥、有机肥替代20%、30%、40%化肥模式等5个处理,3次重复,通过有机肥替代化肥模式试验研究,与习惯施肥和纯化肥施肥相比,有机肥替代40%化肥模式下仍有增产效果,产量排比,处理3>处理4>处理5>处理1>处理2;有... 试验设习惯、纯化肥、有机肥替代20%、30%、40%化肥模式等5个处理,3次重复,通过有机肥替代化肥模式试验研究,与习惯施肥和纯化肥施肥相比,有机肥替代40%化肥模式下仍有增产效果,产量排比,处理3>处理4>处理5>处理1>处理2;有机肥替代化肥可提升土壤肥力,增加茶叶产量与品质,对促进茶产业健康发展、茶园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 替代 化肥 产量品质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土壤调理剂在茶园上应用效果初报 被引量:1
6
作者 郑立华 《农村实用技术》 2021年第12期75-76,共2页
茶园土壤对茶树生长发育具有直接影响,土壤品质对茶叶质量起到决定性作用。在茶园管理过程中,多数茶农采用粗放型耕作管理方式,过量施入氮肥等,导致土壤偏酸,结构变差,有机质含量低,土壤肥力降低,进而影响茶叶产品和质量。文章主要分析... 茶园土壤对茶树生长发育具有直接影响,土壤品质对茶叶质量起到决定性作用。在茶园管理过程中,多数茶农采用粗放型耕作管理方式,过量施入氮肥等,导致土壤偏酸,结构变差,有机质含量低,土壤肥力降低,进而影响茶叶产品和质量。文章主要分析不同品种土壤调理剂在茶园上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品种 土壤调理剂 茶园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镁肥在水稻生产上的施用效果
7
作者 郑立华 《农家科技》 2022年第4期45-46,共2页
镁是合成作物叶绿素的重要元素,能促进光合作用。近几年来,福建武夷山市部分稻田出现植株黄化、叶脉间失绿、中下部叶从叶舌部分开始向下倾斜的缺镁症状,发生面积每年逐渐增加,发病品种主要为杂交稻,缺镁程度随土壤供镁能力不同而异,发... 镁是合成作物叶绿素的重要元素,能促进光合作用。近几年来,福建武夷山市部分稻田出现植株黄化、叶脉间失绿、中下部叶从叶舌部分开始向下倾斜的缺镁症状,发生面积每年逐渐增加,发病品种主要为杂交稻,缺镁程度随土壤供镁能力不同而异,发生严重的稻田产量损失达20%以上。发生缺镁症的主要原因是,大多数农户只施大量元素肥料,忽略了对中微量元素的补充,当镁营养不足时,就会出现叶绿素含量下降,叶片失绿,光合强度降低等症状,导致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的合成受阻,致使水稻产量和品质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镁症 光合强度 施用效果 水稻生产 镁肥 失绿 杂交稻 镁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钾施用量对中稻扬两优6号产量性状的影响
8
作者 周崇珍 《农技服务》 2019年第5期17-18,共2页
为武夷山市吴屯乡中稻扬两优6号高产栽培施肥提供依据,采用“3414”完全设计方案研究了氮磷钾不同施用量与配比对其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扬两优6号最高产量可达750公斤/亩,较不施肥增产186公斤/亩,增产率达33%,中稻增产潜力较大;... 为武夷山市吴屯乡中稻扬两优6号高产栽培施肥提供依据,采用“3414”完全设计方案研究了氮磷钾不同施用量与配比对其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扬两优6号最高产量可达750公斤/亩,较不施肥增产186公斤/亩,增产率达33%,中稻增产潜力较大;肥料中钾肥的增产作用显著,磷肥和氮肥基本无增产作用。建议武夷山市吴屯乡在类似试验土壤条件下高产栽培扬两优6号的施肥量为氮8.5公斤/亩、五氧化二磷3.0公斤/亩、氧化钾10.0公斤/亩,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为2.8∶1∶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稻 扬两优6号 施肥 氮磷钾 3414设计 吴屯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