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山樱花扦插繁殖育苗技术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姜小英 《防护林科技》 2015年第6期45-48,共4页
通过对福建山樱花采用无处理扦插,不同材料扦插和不同基质、激素对插条进行处理后再扦插的繁育技术试验,结果表明:福建山樱花无处理扦插且采用全封闭式管理,与ABT生根粉处理后成活率相当;不同材料的扦插,随插条粗度的增加,发根数量增多... 通过对福建山樱花采用无处理扦插,不同材料扦插和不同基质、激素对插条进行处理后再扦插的繁育技术试验,结果表明:福建山樱花无处理扦插且采用全封闭式管理,与ABT生根粉处理后成活率相当;不同材料的扦插,随插条粗度的增加,发根数量增多;不同基质及不同浓度NAA处理的扦插,基质的物理性状及营养对生根效果影响极大;不同处理液处理的扦插,中等浓度的La2(SO4)3和IBA对提高成活率有显著促进作用,用萘乙酸处理的硬枝扦插成活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山樱花 扦插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夷桦与杉木混交效果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杨乐强 《安徽农学通报》 2022年第1期51-52,共2页
为掌握武夷桦的生长规律及其与杉木的混交效果,通过样地调查方法,对采集样地、样方、土壤数据进行了方差分析、Simpson指数分析、Shannon-Wiener指数分析。结果表明,武夷桦与杉木混交对武夷桦的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武夷桦—杉木混... 为掌握武夷桦的生长规律及其与杉木的混交效果,通过样地调查方法,对采集样地、样方、土壤数据进行了方差分析、Simpson指数分析、Shannon-Wiener指数分析。结果表明,武夷桦与杉木混交对武夷桦的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武夷桦—杉木混交林土壤的肥力随武夷桦比例的增加而增加,武夷桦—杉木混交林内的植物种类随武夷桦比例的增加而减小,武夷桦—杉木混交林内的植物多样性指数随武夷桦比例的增加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夷桦 杉木 混交效果 Simpson指数 SHANNON-WIENER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林下套种阔叶树对马尾松林分生长及土壤改良的影响 被引量:20
3
作者 刘淑萍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16年第1期25-31,共7页
马尾松是我国南方传统主要造林树种之一。以马尾松纯林为对照,研究了马尾松成熟林林下套种阔叶树经营模式对马尾松林分生长以及林地土壤物理性质和化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马尾松纯林相比,马尾松成熟林林下套种阔叶树经营模式能提... 马尾松是我国南方传统主要造林树种之一。以马尾松纯林为对照,研究了马尾松成熟林林下套种阔叶树经营模式对马尾松林分生长以及林地土壤物理性质和化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马尾松纯林相比,马尾松成熟林林下套种阔叶树经营模式能提高马尾松人工林的生长量,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林下套种阔叶树经营模式对上坡位土壤容重、总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有机质、水解性氮和速效钾等指标的改良效果要优于下坡位,而对毛管孔隙度、全氮及有效磷则表现为下坡位的改良效果优于上坡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人工林 林下套种阔叶树 林分生长 土壤物理性质 土壤化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营因素对2代3年生杉木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连华森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5,17,共3页
通过建立固定标准地,研究福建南平峡阳国有林场一片29年生、20地位指数级的第1代杉木人工林采伐前的林分密度和采伐后的立地管理措施对第2代3年生杉木林分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第1代杉木人工林的林分密度对2代3年生杉木林分的生长有极... 通过建立固定标准地,研究福建南平峡阳国有林场一片29年生、20地位指数级的第1代杉木人工林采伐前的林分密度和采伐后的立地管理措施对第2代3年生杉木林分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第1代杉木人工林的林分密度对2代3年生杉木林分的生长有极显著影响。最高密度等级(1 500株·hm-2以上)的第1代杉木林在采伐后营造的第2代杉木林,其3年生的生长量为最低;采伐后的立地管理措施对2代3年生杉木林分生长的影响不显著;第1代杉木林较高的林分密度可能对人工林长期生产力的维持不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2代 林分密度 立地管理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坡位5年生无患子人工林生物量及结实量差异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刘淑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5期172-174,198,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坡位5年生无患子人工林生物量及结实量差异,为无患子科学合理种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5年生无患子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样地调查,分析不同坡位对无患子生长量、生物量及结实量的影响。[结果]不同坡位无患子林分... [目的]研究不同坡位5年生无患子人工林生物量及结实量差异,为无患子科学合理种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5年生无患子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样地调查,分析不同坡位对无患子生长量、生物量及结实量的影响。[结果]不同坡位无患子林分乔木层地上部分生物量变化范围在4 370.22~21 456.08 kg/hm^2,根系生物量变化范围在3 507.69~8 898.01 kg/hm^2,林下植被层生物量变化范围在11 167.23~18 084.24 kg/hm^2,林分结实量变化范围在180.01~384.03 kg/hm^2。[结论]无患子林分生长量、林分生物量及林分结实量均表现为下坡位最大,中坡位居中,上坡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位 无患子人工林 生物量 结实量 差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基于行业标准的木材生产作业系统碳排放 被引量:2
6
作者 赵守清 《花卉》 2016年第04X期47-49,共3页
现代木材生产作业系统的碳排放是引起拿社会高度关注的重大课题。本文主要从基于行业标准木材生产作业系统碳排放的研究方法入手,重点对其结果进行了分析,希望能给行业相关人士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行业标准 木材生产 作业系统 碳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地开垦种植茶树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黄族勇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18期211-212,229,共3页
为了探明山地开垦种植茶树对土壤肥力的影响,更科学地管理山地茶园,分析了林地和不同种植年限茶园土壤有机质和3种养分元素(碱解氮、速效钾、有效磷)的分布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林地转变成茶园后,土壤有机碳、氮含量均不同程... 为了探明山地开垦种植茶树对土壤肥力的影响,更科学地管理山地茶园,分析了林地和不同种植年限茶园土壤有机质和3种养分元素(碱解氮、速效钾、有效磷)的分布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林地转变成茶园后,土壤有机碳、氮含量均不同程度降低,分别降低了12.8%~28.2%、8.9%~22.3%;3种养分元素含量也随着种植年限增加而减少;有机质和3种养分元素均与种植年限呈线性负相关关系。由此表明,山地改造成茶园虽然获得经济效益,但将国有林场转变成茶园对于土壤肥力具有显著的影响,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致使土壤养分大量流失,且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因此,不提倡国有林场经营区林地种植茶树,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林场 茶园 水土流失 土壤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省力型营林技术研究
8
作者 赵守清 《花卉》 2016年第03X期57-58,共2页
在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逐渐提高了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同时,营林目的逐渐从对木材数量及质量的单一追求,转向了森林生态功能的多样化呈现。本文结合生态省力型营林理念,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基础,运用自然地力资源及林木功... 在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逐渐提高了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同时,营林目的逐渐从对木材数量及质量的单一追求,转向了森林生态功能的多样化呈现。本文结合生态省力型营林理念,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基础,运用自然地力资源及林木功能,实现森林的生态化经营。立足于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其社会需求,主要针对人工促进省力型的营林技术展开研究,旨在保护森林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 省力型 营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