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白僵菌与氰戊菊酯混用防治马尾松毛虫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7
1
作者
蔡国贵
《森林病虫通讯》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9-12,共4页
该研究应用白僵菌粉剂与0.4%氰戊菊酯粉剂按4∶1比例混合均匀后,加工成粉炮防治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punctatusWalker,每hm2放粉炮30个,每个炮重125g,经室内和林间试验以及大面积推广防...
该研究应用白僵菌粉剂与0.4%氰戊菊酯粉剂按4∶1比例混合均匀后,加工成粉炮防治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punctatusWalker,每hm2放粉炮30个,每个炮重125g,经室内和林间试验以及大面积推广防治,平均防治效果达90%以上,较纯菌粉粉炮防治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平均防效提高15.3%,害虫感病流行时间提前7天以上;较采用纯0.4%氰戊菊酯粉粉炮防治效果提高28.8%,能及时有效地控制高虫口林分松毛虫的严重危害,减少松针损失4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毛虫
白僵菌
氰戊菊酯
菌药混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松材线虫侵染对马尾松苯丙烷类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
21
2
作者
陈玉惠
叶建仁
魏初奖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3-77,共5页
1.5年生马尾松植株接种松材线虫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水平均高于对照,活性高峰通常出现在症状表现前夕,并在植株发病后下降。叶内PAL和POD活性高峰的出现晚于茎,与叶部病害发展一致。茎中酚...
1.5年生马尾松植株接种松材线虫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水平均高于对照,活性高峰通常出现在症状表现前夕,并在植株发病后下降。叶内PAL和POD活性高峰的出现晚于茎,与叶部病害发展一致。茎中酚类物质的含量随着线虫侵染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至发病时达到高峰。酚类物质含量的变化与PAL、POD、PPO3种酶活性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松材线虫的侵染明显影响寄主植物的苯丙烷类代谢,由此可知,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发展与松材线虫诱导感病寄主苯丙烷类代谢的异常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
苯丙氨酸解氨酶
过氧化物酶
多酚氧化酶
酚类物质
马尾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杉木缩顶病发病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
3
3
作者
魏初奖
沈伯葵
+4 位作者
朱克恭
方光明
潘长征
李振华
李桂英
《森林病虫通讯》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4-5,21,共3页
杉木缩顶病Pestalotiopsis guepinii(Desm)Stey是近年来较严重的杉木病害之一。它以菌丝体和子实体在病组织上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一般每年从4月中旬开始表现症状,6月中旬出现第一次发病高峰,到8月下旬病害因高温少雨而减缓发展,...
杉木缩顶病Pestalotiopsis guepinii(Desm)Stey是近年来较严重的杉木病害之一。它以菌丝体和子实体在病组织上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一般每年从4月中旬开始表现症状,6月中旬出现第一次发病高峰,到8月下旬病害因高温少雨而减缓发展,9月中旬至10月上旬出现第二次发病高峰,以后随着气温下降而减缓至11月上旬停止发展。30℃以下高温高湿天气有利于病害流行。一般危害10年生以下的幼林,以3—8年生幼林容易感病;北坡、山脚洼地生长良好的林分发病较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缩顶病
发病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斯氏线虫属八个品系对相思拟木蠹蛾侵染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
5
4
作者
黄金水
郑惠成
+3 位作者
杨怀文
何益良
李文宣
刘巧云
《森林病虫通讯》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11-13,共3页
本文报道了应用斯氏线虫属Steinernema八个品系于室内外控制木麻黄相思拟木蠹蛾Arbela bailbarana Mats.的试验结果。通过不同温度下各线虫品系对相思拟木蠹蛾的侵染力测定,筛选出S.feltiae Beijing等为最佳品系,25℃时线虫的侵染力最...
本文报道了应用斯氏线虫属Steinernema八个品系于室内外控制木麻黄相思拟木蠹蛾Arbela bailbarana Mats.的试验结果。通过不同温度下各线虫品系对相思拟木蠹蛾的侵染力测定,筛选出S.feltiae Beijing等为最佳品系,25℃时线虫的侵染力最强,2—4天内可使害虫致死。生产防治上建议采用塑料海绵块塞孔法、每头害虫使用剂量为1000条侵染期线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氏线虫
毒杀力
相思拟木蠹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白僵菌与氰戊菊酯混用防治马尾松毛虫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7
1
作者
蔡国贵
机构
福建省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
出处
《森林病虫通讯》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9-12,共4页
文摘
该研究应用白僵菌粉剂与0.4%氰戊菊酯粉剂按4∶1比例混合均匀后,加工成粉炮防治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punctatusWalker,每hm2放粉炮30个,每个炮重125g,经室内和林间试验以及大面积推广防治,平均防治效果达90%以上,较纯菌粉粉炮防治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平均防效提高15.3%,害虫感病流行时间提前7天以上;较采用纯0.4%氰戊菊酯粉粉炮防治效果提高28.8%,能及时有效地控制高虫口林分松毛虫的严重危害,减少松针损失40%以上。
关键词
马尾松毛虫
白僵菌
氰戊菊酯
菌药混用
分类号
S763.42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S767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松材线虫侵染对马尾松苯丙烷类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
21
2
作者
陈玉惠
叶建仁
魏初奖
机构
南京林业大学
福建省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
出处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3-77,共5页
基金
福建省"十五"重点科研项目"松材线虫病监测及主要媒介昆虫控制技术研究"的部分内容
文摘
1.5年生马尾松植株接种松材线虫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水平均高于对照,活性高峰通常出现在症状表现前夕,并在植株发病后下降。叶内PAL和POD活性高峰的出现晚于茎,与叶部病害发展一致。茎中酚类物质的含量随着线虫侵染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至发病时达到高峰。酚类物质含量的变化与PAL、POD、PPO3种酶活性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松材线虫的侵染明显影响寄主植物的苯丙烷类代谢,由此可知,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发展与松材线虫诱导感病寄主苯丙烷类代谢的异常变化有关。
关键词
松材线虫
苯丙氨酸解氨酶
过氧化物酶
多酚氧化酶
酚类物质
马尾松
Keywords
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
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PAL)
peroxidase (POD)
polyphenoloxidase(PPO)
phenols
Pinus massoniana
分类号
S763.1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杉木缩顶病发病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
3
3
作者
魏初奖
沈伯葵
朱克恭
方光明
潘长征
李振华
李桂英
机构
福建省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
南京林业大学
江西省德兴市林业局
出处
《森林病虫通讯》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4-5,21,共3页
文摘
杉木缩顶病Pestalotiopsis guepinii(Desm)Stey是近年来较严重的杉木病害之一。它以菌丝体和子实体在病组织上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一般每年从4月中旬开始表现症状,6月中旬出现第一次发病高峰,到8月下旬病害因高温少雨而减缓发展,9月中旬至10月上旬出现第二次发病高峰,以后随着气温下降而减缓至11月上旬停止发展。30℃以下高温高湿天气有利于病害流行。一般危害10年生以下的幼林,以3—8年生幼林容易感病;北坡、山脚洼地生长良好的林分发病较重。
关键词
杉木
缩顶病
发病规律
分类号
S763.712.7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斯氏线虫属八个品系对相思拟木蠹蛾侵染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
5
4
作者
黄金水
郑惠成
杨怀文
何益良
李文宣
刘巧云
机构
福建省
林业科学研究所
中国农科院生物
防治
研究所
福建省
莆田市
森林
病虫
防治
站
福建省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
出处
《森林病虫通讯》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11-13,共3页
文摘
本文报道了应用斯氏线虫属Steinernema八个品系于室内外控制木麻黄相思拟木蠹蛾Arbela bailbarana Mats.的试验结果。通过不同温度下各线虫品系对相思拟木蠹蛾的侵染力测定,筛选出S.feltiae Beijing等为最佳品系,25℃时线虫的侵染力最强,2—4天内可使害虫致死。生产防治上建议采用塑料海绵块塞孔法、每头害虫使用剂量为1000条侵染期线虫。
关键词
斯氏线虫
毒杀力
相思拟木蠹蛾
分类号
S763.85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白僵菌与氰戊菊酯混用防治马尾松毛虫的初步研究
蔡国贵
《森林病虫通讯》
北大核心
1996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松材线虫侵染对马尾松苯丙烷类代谢的影响
陈玉惠
叶建仁
魏初奖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杉木缩顶病发病规律的研究
魏初奖
沈伯葵
朱克恭
方光明
潘长征
李振华
李桂英
《森林病虫通讯》
北大核心
199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斯氏线虫属八个品系对相思拟木蠹蛾侵染能力的研究
黄金水
郑惠成
杨怀文
何益良
李文宣
刘巧云
《森林病虫通讯》
北大核心
199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