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NP分子标记的福建玳瑁山脉茶树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及DNA指纹图谱构建
1
作者 贵文静 于文涛 +6 位作者 刘玲玉 罗华标 罗钦 朱艳宇 王攀 蔡春平 叶乃兴 《南方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0-168,共9页
【目的】分析福建玳瑁山脉茶树种质资源的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并构建其DNA指纹图谱,为玳瑁山脉茶树种质资源的保护、鉴定和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SNP分子标记对83份玳瑁山脉茶树种质资源进行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分析。利用G... 【目的】分析福建玳瑁山脉茶树种质资源的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并构建其DNA指纹图谱,为玳瑁山脉茶树种质资源的保护、鉴定和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SNP分子标记对83份玳瑁山脉茶树种质资源进行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分析。利用GenAlEx 6.503计算遗传距离,并进行主坐标分析(PCoA)。运用MEGA 5.05和DARwin 6.0构建层次聚类树。利用Structure 2.3.4进行群体结构分析,使用Clumpp 1.1.2和Distruct 1.1绘制种群结构图,并构建DNA指纹图谱。【结果】从83份玳瑁山茶树种质资源中筛选出51个多态性高的SNP位点,用于鉴定玳瑁山脉茶树种质资源的基因分型。83份玳瑁山茶树种质资源的Shannon’s信息指数(I)平均为0.530,观测杂合度(Ho)平均为0.312,期望杂合度(He)平均为0.352,固定指数(F)平均为0.122,次等位基因频率(MAF)平均为0.261。83份玳瑁山脉茶树种质资源可分为4个产区,基本上每个产区茶树种质均可单独聚为组群,新罗产区和漳平产区的茶树种质各自较独立聚集,上杭产区和连城产区的茶树种质交流较密切。不同产区种群间遗传分化系数(F_(st))为0.090~0.165,属于中度遗传分化,上杭产区与漳平产区的茶树群体间F_(st)最大,为0.165,遗传距离最大,为0.189,茶树基因型差异最大,亲缘关系较远,种群间分化较明显;上杭产区与连城产区的茶树群体间遗传距离最小,为0.082,F_(st)最小,为0.090,茶树种质基因型最相近,遗传物质交流最频繁。通过51个有效SNP位点的基因分型,将其扩增位点信息连锁编码构建的DNA指纹图谱,可有效对玳瑁山脉茶树种质资源进行区分。【结论】玳瑁山脉茶树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利用筛选出的SNP分子标记可有效鉴定玳瑁山脉茶树种质资源的亲缘关系,可用于玳瑁山脉茶树种质资源鉴定及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遗传多样性 SNP分子标记 亲缘关系 玳瑁山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芒苋的形态鉴定及研究进展
2
作者 邓真 郭静 +4 位作者 林谷园 虞赟 陈智明 严飞 伏建国 《湖北植保》 2025年第1期11-17,共7页
长芒苋作为一种世界性入侵杂草,给农业、畜牧业和生态环境带来很大危害,造成农作物产量损失和品质下降,降低物种多样性。本文对长芒苋的重要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总结了长芒苋的分布、危害、入侵机制和防控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 长芒苋作为一种世界性入侵杂草,给农业、畜牧业和生态环境带来很大危害,造成农作物产量损失和品质下降,降低物种多样性。本文对长芒苋的重要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总结了长芒苋的分布、危害、入侵机制和防控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长芒苋的形态鉴定和防控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芒苋 入侵杂草 形态鉴定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胶体金免疫标记技术在牛病检测中的研究和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武军 白泉阳 +3 位作者 郑腾 徐淑菲 孔繁德 黄一帆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7-90,共4页
作者综述了以胶体金免疫渗滤法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为代表的纳米胶体金免疫标记技术近年来在牛病检测方面的研究和应用进展,并分析和预测其应用前景,为该技术在牛病临床检测领域的进一步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纳米胶体金 胶体金免疫渗滤法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牛病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AOZ虾糜自然材料的实验室内快速获取方法
4
作者 余孔捷 林永辉 +4 位作者 刘正才 黄杰 陈旭东 王丹红 卢声宇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35-137,共3页
为快速获取含AOZ虾糜自然基体阳性材料以制备检测质量控制标准样品,建立了实验室内的自然材料获取方法。采用市售活虾在实验室条件下药浴,控制药浴液初始浓度和捞起时间,拍击式均质,密封包装和辐照灭菌等,成功获取均匀、稳定的含AOZ预... 为快速获取含AOZ虾糜自然基体阳性材料以制备检测质量控制标准样品,建立了实验室内的自然材料获取方法。采用市售活虾在实验室条件下药浴,控制药浴液初始浓度和捞起时间,拍击式均质,密封包装和辐照灭菌等,成功获取均匀、稳定的含AOZ预期残留量虾糜自然基体阳性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获取 含AOZ虾糜 自然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H NMR的代谢组学技术在食品掺假及溯源分析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5
作者 李占明 戴宇琪 +4 位作者 宋嘉慧 贺光云 陈明煌 付才力 侯雪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8-23,共6页
受产地、加工、贮存以及运输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引起食品的复杂性和可变性,导致食品的掺假及溯源分析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现有的食品掺假溯源方法主要集中在理化测试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等方面,相关鉴别的准确性有待提高。基于核磁共振氢谱(^... 受产地、加工、贮存以及运输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引起食品的复杂性和可变性,导致食品的掺假及溯源分析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现有的食品掺假溯源方法主要集中在理化测试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等方面,相关鉴别的准确性有待提高。基于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的代谢组学技术与多元统计分析相结合,可以完整地描述食品的整体特征,收集食品的产地、品质等信息,近来在食品领域应用较为广泛,已成为食品质量分析和溯源等的有力工具。本文阐述了^(1)H NMR组学技术在农产食品掺假及溯源分析中的应用进展,在概述^(1)H NMR技术原理的基础上,针对^(1)H NMR与化学计量学分析方法的结合及其应用进行了介绍,对其在典型性食品的掺假及产地溯源上的研究进行了概括总结,旨在为^(1)H NMR组学技术在食品品质分析中的研究及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氢谱 代谢组学 掺假 溯源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安溪茶树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与铁观音衍生品种遗传关系 被引量:6
6
作者 朱艳宇 于文涛 +6 位作者 高水练 吕水源 王攀 靳宛旻 贵文静 林浥 叶乃兴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91-1601,共11页
为更好地保护、鉴定评价和利用安溪茶树种质资源,采用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子标记技术对安溪茶树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铁观音衍生品种的遗传关系进行分析,并进行了主坐标分析、层次聚类树分析、种群结构分析和遗传距离分析,此外,还... 为更好地保护、鉴定评价和利用安溪茶树种质资源,采用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子标记技术对安溪茶树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铁观音衍生品种的遗传关系进行分析,并进行了主坐标分析、层次聚类树分析、种群结构分析和遗传距离分析,此外,还构建了铁观音及其衍生品种的DNA指纹图谱,并计算了其遗传相似系数。结果显示,共筛选出53个适用于鉴定安溪茶树种质资源基因分型的高多态性位点,观测杂合度平均值为0.322,期望杂合度平均值为0.281,说明安溪茶树种质具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安溪4个乡镇产区茶树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在0.068~0.269。供试样品可分为2个组,组Ⅰ主要包括西坪、虎邱和湖上等产区的茶树种质,种质间交流频繁;组Ⅱ主要由福田乡产区的野生型地方茶树种质组成,福田乡茶树种质资源相对集中且独立。DNA指纹图谱可以精准鉴定铁观音及其衍生品种,铁观音衍生品种具有较为丰富的多样性,其中铁观音与金牡丹、紫玫瑰、新选211的遗传相似系数较大。综上,安溪县茶树种质资源多样性丰富,在铁观音衍生品种中,金牡丹、紫玫瑰和新选211与铁观音的遗传相似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溪 铁观音衍生品种 茶树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永泰茶树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DNA指纹图谱构建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攀 于文涛 +6 位作者 吕水源 朱艳宇 兰振良 李青颖 李国来 贵文静 叶乃兴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6-74,共9页
【目的】分析永泰县茶树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探明不同茶树资源群体的亲缘关系,为当地茶树种质资源的收集和优异种质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利用EST-SNP分子标记技术对77份永泰及其周边地区茶树种质资源进行亲缘关系和遗传... 【目的】分析永泰县茶树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探明不同茶树资源群体的亲缘关系,为当地茶树种质资源的收集和优异种质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利用EST-SNP分子标记技术对77份永泰及其周边地区茶树种质资源进行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筛选出48个适用于鉴定永泰茶树种质的SNP位点。这些SNP位点的多态性信息指数平均值为0.407,观测杂合度平均值为0.303,期望杂合度平均值为0.271,固定指数平均值为-0.092,次等位基因频率平均值为0.268。通过主坐标分析、聚类分析和Structure群体结构分析,发现永泰茶树种质的同一群体内部的交流多于不同群体之间的交流,且梧桐的茶树种质与洑口、丹云等地的种质差异较大,两者间的遗传距离较远,但又与尤溪和大田的茶树亲缘关系较近。此外,应用筛选出的48个高质量SNP位点构建了54份永泰茶树种质的DNA指纹图谱,可用于相关茶树种质的精确鉴定。【结论】永泰县茶树种质资源多样性丰富;永泰县茶树种质资源按照地理位置可划分为梧桐镇产区和其他地区两个类群;梧桐茶树资源与大田和尤溪的茶树资源亲缘关系较为密切,而洑口、丹云等地的茶树资源与永泰县北部产茶地的茶树资源亲缘关系更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泰 茶树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亲缘关系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赫氏真厚螺的检疫鉴定
8
作者 王沛 胡美玲 +5 位作者 姜娇 张卫红 陈宇 林金成 林阳武 周卫川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4-267,279,共5页
赫氏真厚螺Euhadra herklotsi是一种重要的园艺有害生物。本文采用贝壳形态、生殖系统解剖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福建口岸截获的一种蜗牛进行检疫鉴定,结果表明,该蜗牛为赫氏真厚螺,并与近似种的形态鉴别特征进行了比较,讨论了蜗... 赫氏真厚螺Euhadra herklotsi是一种重要的园艺有害生物。本文采用贝壳形态、生殖系统解剖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福建口岸截获的一种蜗牛进行检疫鉴定,结果表明,该蜗牛为赫氏真厚螺,并与近似种的形态鉴别特征进行了比较,讨论了蜗牛序列比对鉴定方法的适用性,为国境口岸防御该蜗牛的入侵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赫氏真厚螺 贝壳形态 生殖系统解剖 分子特征 植物检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PA-CRISPR/Cas12a的杰克贝尔氏粉蚧可视化快速检测体系建立 被引量:1
9
作者 陈燕婷 史梦竹 +4 位作者 胡美玲 陈彦 杨秀娟 赵建伟 李建宇 《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30-839,共10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利用重组酶聚合酶等温扩增(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CRISPR/Cas12a技术建立一套对杰克贝尔氏粉蚧Pseudococcus jackbeardsleyi进行快速、灵敏、便捷和可视化的荧光检测和侧向流层析检测(lateral f... 【目的】本研究旨在利用重组酶聚合酶等温扩增(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CRISPR/Cas12a技术建立一套对杰克贝尔氏粉蚧Pseudococcus jackbeardsleyi进行快速、灵敏、便捷和可视化的荧光检测和侧向流层析检测(lateral flow assay)体系,以实现在田间或者口岸等资源受限场所的现场实时检测。【方法】基于杰克贝尔氏粉蚧28S rDNA基因序列设计RPA特异性引物和crRNA,分别对杰克贝尔氏粉蚧与其他9种粉蚧(木瓜秀粉蚧Paracoccus marginatus、石蒜绵粉蚧Phenacoccus solani、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柑橘臀纹粉蚧Planococcus citri、南洋臀纹粉蚧Planococcus lilacinus、新菠萝灰粉蚧Dysmicoccus neobrevipes、大洋臀纹粉蚧Planococcus minor、柑橘棘粉蚧Pseudococcus cryptus和奥德曼粉蚧Pseudococcus odermatti)进行RPA和CRISPR/Cas12a检测,验证该体系的特异性。对RPA-CRISPR/Cas12a检测体系进行条件优化,包括RPA反应时间、Cas12a和crRNA的浓度比及其浓度、荧光报告分子FQ Reporter的浓度、试纸条报告分子LF Reporter的浓度以及CRISPR/Cas12a体系反应时间,筛选获得最佳检测体系。【结果】利用设计的RPA特异性引物的RPA体系可扩增出一条201 bp的杰克贝尔氏粉蚧28S rDNA基因片段,结合CRISPR/Cas12a反应体系,可特异性地将杰克贝尔氏粉蚧与其他9种粉蚧区分开,并呈现可视化结果。通过条件优化建立的对杰克贝尔氏粉蚧的最适RPA-CRISPR/Cas12a检测体系中,RPA反应时间为20 min,Cas12a和crRNA浓度比为1∶1且在体系中的浓度均为50 nmol/L,LF Reporter浓度为500 nmol/L,LF Reporter浓度为800 nmol/L,荧光检测体系和侧向流层析检测体系的反应时间分别为5和20 min。【结论】本研究建立了一套杰克贝尔氏粉蚧RPA-CRISPR/Cas12a检测体系,具有高特异性、快速(25~40 min)、不依赖仪器设备且结果可视化的优点。该检测体系在入侵粉蚧的早期识别和现场检测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为制定合理的管理策略提供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杰克贝尔氏粉蚧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 CRISPR/Cas12a检测 荧光检测 侧向流层析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RS活性基底的制备及其在腐竹中碱性橙Ⅱ的检测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许雪琴 刘琼华 +4 位作者 杨方 钱疆 陈健 林振宇 邱彬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092-3095,共4页
碱性橙Ⅱ是一种非食用物质,可能被非法用于食品染色。本文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表面活性剂,采用化学合成法制备了均匀的纳米金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活性基底,建立了灵敏快速检测碱性橙Ⅱ的拉曼光谱检测方法。运用多元变量分析... 碱性橙Ⅱ是一种非食用物质,可能被非法用于食品染色。本文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表面活性剂,采用化学合成法制备了均匀的纳米金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活性基底,建立了灵敏快速检测碱性橙Ⅱ的拉曼光谱检测方法。运用多元变量分析方法验证各浓度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选取碱性橙Ⅱ在1 594cm-1处的拉曼特征峰,单变量分析表明拉曼散射强度与碱性橙Ⅱ浓度的对数呈线性相关,线性范围0.001mmol·L-1~0.5mmol·L-1,相关系数r=0.990 2。将本法应用于腐竹中碱性橙Ⅱ的测定,在添加浓度为50和500μg·g-1时,添加回收率为82.4%~116.9%,相对标准偏差为3.8%~4.0%。与常规化学分析技术相比,本法具有无损、快速、环保、消耗化学试剂少、所需样品量少等特点,适于对大规模样品进行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碱性橙Ⅱ 纳米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检疫性有害植物——西部苋 被引量:2
11
作者 虞赟 于文涛 +3 位作者 郭琼霞 沈建国 李敏 连德福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2年第8期70-72,共3页
阐述了检疫性有害植物西部苋的地理分布、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危害性、传播途径及防治方法,详细描述了西部苋与其近似种糙果苋在形态特征上的区别。
关键词 西部苋 检疫性有害植物 形态特征 生物学特性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副溶血性弧菌标准物质制备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林杰 柯璐 +4 位作者 蔡妮娜 徐珊 陈彬 张温玲 戴晓丽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8-44,共7页
为研究用冷冻干燥法制备含鱼肉基质的副溶血性弧菌标准物质,本试验以冷冻干燥过程中的保护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选择保护率最高的复方保护剂。结果表明:以钴-60辐照灭菌的鱼肉粉作为基质,按适当的比例与复方保护剂混合,添加预定数量的... 为研究用冷冻干燥法制备含鱼肉基质的副溶血性弧菌标准物质,本试验以冷冻干燥过程中的保护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选择保护率最高的复方保护剂。结果表明:以钴-60辐照灭菌的鱼肉粉作为基质,按适当的比例与复方保护剂混合,添加预定数量的菌液,于-70℃速冻24 h后进行冷冻干燥,制备成的干粉状标准物质均匀性良好。冷冻干燥样品在-70℃条件下保存360 d,特性值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性弧菌 标准物质 鱼肉 冷冻干燥法 保护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PCR技术快速检测熊蜂短膜虫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体银 刘蓓 +5 位作者 郑腾 白泉阳 田国宁 王武军 张志灯 于师宇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92-698,共7页
【目的】近年来,熊蜂作为温室作物的理想授粉者在国外已被广泛利用,并且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所以国外熊蜂经常被进口用于设施农业。熊蜂短膜虫Crithidia bombi是熊蜂的一种重要寄生虫病,一旦随进口熊蜂传入,将给国内熊蜂蜂群... 【目的】近年来,熊蜂作为温室作物的理想授粉者在国外已被广泛利用,并且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所以国外熊蜂经常被进口用于设施农业。熊蜂短膜虫Crithidia bombi是熊蜂的一种重要寄生虫病,一旦随进口熊蜂传入,将给国内熊蜂蜂群带来严重危害,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一种熊蜂短膜虫检测方法。【方法】基于熊蜂短膜虫基因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ITS)基因序列设计了一对引物(Cri-F/R),建立了熊蜂短膜虫的PCR检测方法,并对退火温度、引物浓度和循环个数等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同时验证了该PCR方法的灵敏性、特异性和稳定性。【结果】以熊蜂短膜虫ITS基因保守区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的熊蜂短膜虫PCR检测方法是可行的。优化的PCR反应条件为:退火温度59℃,引物浓度0.5μmol/L,扩增循环数35次。对感染熊蜂短膜虫的熊蜂总DNA的灵敏度达到13.24×10-5ng/μL,并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稳定性。将该方法应用于熊蜂短膜虫的检测,整个检测过程不超过4 h,具有良好的适用性。【结论】研究建立了熊蜂短膜虫检测方法,能用于疫情监测和进境熊蜂的检验检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蜂短膜虫 PCR技术 内转录间隔区 熊蜂 检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方法快速鉴定两种检疫性豆象 被引量:1
14
作者 林阳武 陈文炳 +2 位作者 董文勇 张东斌 陈艳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3年第1期63-65,共3页
采用形态学观察与PCR技术相结合的方法,针对口岸截获的可疑菜豆象和四纹豆象幼虫和成虫进行快速鉴定。采用异硫氰酸胍方法提取昆虫基因组DNA,并根据特异性引物,采用PCR技术从截获的可疑菜豆象幼虫和成虫中均扩增得到192 bp的特异性条带... 采用形态学观察与PCR技术相结合的方法,针对口岸截获的可疑菜豆象和四纹豆象幼虫和成虫进行快速鉴定。采用异硫氰酸胍方法提取昆虫基因组DNA,并根据特异性引物,采用PCR技术从截获的可疑菜豆象幼虫和成虫中均扩增得到192 bp的特异性条带,从截获的可疑四纹豆象幼虫和成虫中均扩增得到181 bp的特异性条带,经测序比对,扩增产物序列与菜豆象和四纹豆象Cyt b目的基因序列完全相同。由此证实可疑样本即为菜豆象和四纹豆象的幼虫和成虫。该方法缩短了鉴定周期,6 h内即可快速准确鉴定未成熟的虫态,为口岸检验检疫及快速通关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 快速 检疫鉴定 菜豆象 四纹豆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沙门氏菌的平板计数检测法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林杰 柯璐 +3 位作者 林霖 陈彬 戴晓丽 张温玲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5-26,32,共3页
本试验对饲料中沙门氏菌的平板计数检测方法进行研究。样品首先分别在亚硒酸盐胱氨酸增菌液(SC)和四硫磺酸钠煌绿增菌液(TTB)中前增菌;然后分别接种于亚硫酸铋琼脂平板(BS)、Hektoen肠溶琼脂平板(HE)、木糖赖氨酸脱氧胆酸钠琼脂平板(XLD... 本试验对饲料中沙门氏菌的平板计数检测方法进行研究。样品首先分别在亚硒酸盐胱氨酸增菌液(SC)和四硫磺酸钠煌绿增菌液(TTB)中前增菌;然后分别接种于亚硫酸铋琼脂平板(BS)、Hektoen肠溶琼脂平板(HE)、木糖赖氨酸脱氧胆酸钠琼脂平板(XLD)、酚红煌绿琼脂平板(BGA)、沙门氏菌显色板(CAS)等5种选择性平板,挑取可疑菌落进行生化验证和血清鉴定。试验结果表明,酚红煌绿琼脂平板(BGA)与沙门氏菌显色板(CAS)联用可以提高饲料中沙门氏菌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饲料 选择性平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炎沙门氏菌gDNA标准物质的研究
16
作者 柯璐 黄晓蓉 +3 位作者 林杰 戴晓丽 曾维扬 张温玲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91-895,共5页
作者对制备肠炎沙门氏菌核酸标准物质(g DNA)进行初探,共制备200支样品,每支约含有肠炎沙门氏菌g DNA 1μg。方差分析结果显示,F值为0.835 7,小于F0.05(14,30)=1.68,表明在95%显著性水平时,样品的g DNA含量均匀;稳定性试验表明样品在-2... 作者对制备肠炎沙门氏菌核酸标准物质(g DNA)进行初探,共制备200支样品,每支约含有肠炎沙门氏菌g DNA 1μg。方差分析结果显示,F值为0.835 7,小于F0.05(14,30)=1.68,表明在95%显著性水平时,样品的g DNA含量均匀;稳定性试验表明样品在-20℃下保存12个月,g DNA含量维持在1μg/支,0.8 g/d L的琼脂糖凝胶电泳的目标条带清晰,以inv A基因为引物的PCR反应产物电泳条带清晰,样品均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炎沙门氏菌 核酸 标准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SELEX技术筛选沙门氏菌抗原的适配子 被引量:5
17
作者 郎春燕 江树勋 +5 位作者 邵碧英 陈文炳 傅碧忠 缪婷玉 陈融斌 黄晓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194-197,共4页
目的:应用指数富集配体系统进化(SELEX)技术筛选沙门氏菌抗原的高亲和性适配子。方法:首先合成一个全长78个核苷酸中间含35个随机序列的随机单链寡核苷酸序列(ssDNA)文库,再以环氧乙烷丙烯酸珠子作为筛选介质,利用生物素-抗地高辛碱性... 目的:应用指数富集配体系统进化(SELEX)技术筛选沙门氏菌抗原的高亲和性适配子。方法:首先合成一个全长78个核苷酸中间含35个随机序列的随机单链寡核苷酸序列(ssDNA)文库,再以环氧乙烷丙烯酸珠子作为筛选介质,利用生物素-抗地高辛碱性磷酸酶显色系统检测DNA适配子与沙门氏菌抗原的亲和力,以获得沙门氏菌抗原的高亲和性适配子。结果:随着筛选轮数的增加,DNA适配子与沙门氏菌抗原结合后显色,吸光度逐渐增加,初步获得了沙门氏菌抗原的高亲和性适配子。结论:实验所用的筛选流程是适当的,可以考虑推广用于类似靶目标的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数富集配体系统进化技术 沙门氏菌 抗原 适配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寿宁野生茶树种质资源叶片和花粉微形态观察 被引量:8
18
作者 樊晓静 于文涛 +6 位作者 刘登勇 卢明基 郑洁 陈晓岚 魏明秀 林浥 叶乃兴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98-305,共8页
【目的】观察福建寿宁野生茶树种质资源叶片和花粉的微形态,为茶树野生种质资源发掘、鉴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福鼎大白茶为对照,利用冷场发射扫描电镜对4份福建寿宁野生茶树种质资源叶片和花粉微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对茶树叶片气孔... 【目的】观察福建寿宁野生茶树种质资源叶片和花粉的微形态,为茶树野生种质资源发掘、鉴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福鼎大白茶为对照,利用冷场发射扫描电镜对4份福建寿宁野生茶树种质资源叶片和花粉微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对茶树叶片气孔、茸毛和花粉极轴长、赤道轴长等进行数据统计及分析。【结果】4份野生茶树种质的叶片叶上表皮纹饰有平展型、皱脊型、波浪型3种;叶片下表皮气孔皆为长卵形,具异性气孔(腺鳞)且气孔密度相对栽培种较小;茸毛长度为(280.75±107.65)^(616.95±132.52)μm,且不同种长度差异明显,茸毛纹饰皆为平滑型;不同于栽培种,野生茶树种质资源叶片茸毛表层均有脱落现象。4份野生茶树花粉均具三孔沟,属N3P4C5类型,其花粉大小在(427.69±153.94)^(1205.07±237.80)μm^2,皆小于福鼎大白茶。花粉极面观有近圆形和三裂近三角形2种,赤道面观各不相同,花粉形状有超长球形和近球形2种,花粉纹饰均为疣状。【结论】4份野生茶树和福鼎大白茶的叶片和花粉微形态特征有一定的共性和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茶树 种质资源 寿宁县 叶片 花粉 微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Co-γ辐照对食品中4种苏丹红染料和2种兽药残留的降解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尹太坤 杨方 +1 位作者 刘正才 林翠英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295-298,共4页
采用60Co-γ辐照分别对含有3-甲基-喹噁啉-2-羧酸(MQCA)、氯霉素和苏丹红Ⅰ~Ⅳ的动物源食品进行处理,设置辐照剂量为0~10 k Gy,考察了其在不同辐照剂量下的降解情况。结果表明,当辐照剂量为9 k Gy时,鸡肉中MQCA和蛋液中苏丹红Ⅰ~Ⅳ的降... 采用60Co-γ辐照分别对含有3-甲基-喹噁啉-2-羧酸(MQCA)、氯霉素和苏丹红Ⅰ~Ⅳ的动物源食品进行处理,设置辐照剂量为0~10 k Gy,考察了其在不同辐照剂量下的降解情况。结果表明,当辐照剂量为9 k Gy时,鸡肉中MQCA和蛋液中苏丹红Ⅰ~Ⅳ的降解效果非常显著,降解率分别为99.0%和83.5%~95.7%;而蛋粉中的苏丹红Ⅰ~Ⅳ的降解效果相对较差,降解率仅为9.3%~22.3%;鳗鱼冻干粉中氯霉素的降解效果比较显著,降解率为75.3%。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大,其降解率逐渐增大。研究表明辐照处理可对食品中某些化合物产生有效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辐照 氯霉素 3-甲基-喹噁啉-2-羧酸 苏丹红染料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蝇类害虫分子鉴定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0
作者 陈韶萍 黄振 +1 位作者 郭琼霞 刘长明 《生物安全学报》 2014年第3期151-155,共5页
随着国际贸易活动的日趋频繁及其复杂化,实蝇类害虫的传播扩散机率越来越大,直接威胁农业生产安全,成为影响果蔬等进出口贸易的重要检疫问题之一。因此,实蝇的准确识别与快速鉴定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本文主要对目前已经被用于实... 随着国际贸易活动的日趋频繁及其复杂化,实蝇类害虫的传播扩散机率越来越大,直接威胁农业生产安全,成为影响果蔬等进出口贸易的重要检疫问题之一。因此,实蝇的准确识别与快速鉴定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本文主要对目前已经被用于实蝇鉴定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原理、优缺点及其研究进展进行概述;同时,根据BOLD Systems现有的数据,汇总了截至2014年10月22日实蝇DNA条形码的种类、已公布研究的记录数及涉及的实蝇种类。结果表明:目前应用于实蝇鉴定的DNA条形码有COⅠ-5P、COⅠ-3P、COⅡ、COⅢ、CYTB、atp6、28S等7种;其中以COⅠ标记为主,已公布的记录数为4540,是其他5种DNA标记的113.5倍,COⅠ-5P标记研究的实蝇科种类有315种,COⅠ-3P标记的有116种;目前研究较多的为果实蝇属、寡鬃实蝇属、腊实蝇属。本文对今后选用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实蝇种属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蝇 DNA条形码技术 PCR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