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省近年林业新害虫(Ⅱ)--竹节虫 被引量:4
1
作者 何学友 宋海天 +4 位作者 蔡守平 詹祖仁 施丹阳 郑兆飞 谢峥 《福建林业》 2019年第6期26-29,共4页
2018年光泽小异和克氏华枝在闽中地区阔叶林中严重发生,寄主植物主要为米槠、刺锥。2019年皮在福州发生严重,寄主植物主要为毛杜鹃和红叶石楠。本文介绍了这3种竹节虫的分布、形态特征和危害情况,并提出防控建议。
关键词 光泽小异 克氏华枝 皮 壳斗科 毛杜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近年林业新害虫(Ⅰ)——橙带蓝尺蛾 被引量:4
2
作者 何学友 蔡守平 +5 位作者 郑宏 曾丽琼 黄炳荣 钟景辉 谢峥 张珠河 《福建林业》 2019年第5期22-25,共4页
橙带蓝尺蛾自2018年以来在福建省各地罗汉松、竹柏上严重发生,危害面积迅速扩大,造成了严重损失。本文介绍了其寄主、分布、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并提出了防控建议。
关键词 新害虫 橙带蓝尺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林业新害虫(Ⅲ)——烟翅吉松叶蜂
3
作者 阮嘉庆 詹祖仁 +4 位作者 蔡守平 曾丽琼 林家捷 林曦碧 何学友 《福建林业》 2020年第4期35-37,共3页
本文记述福建省一种危害松树的新害虫——烟翅吉松叶蜂(Gilpinia infuscalae),该叶蜂2019年在福建省尤溪县马尾松林严重发生,面积达267hm^2。本文简要介绍其分布、寄主、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并提出防治建议。
关键词 叶蜂 形态特征 防治方法 马尾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近年林业新害虫(Ⅳ)—楠鳞毛肖叶甲
4
作者 宋海天 龚辉 +5 位作者 张根水 苏少川 林曦碧 缪夏添 齐志浩 何学友 《福建林业》 2022年第4期31-33,共3页
楠鳞毛肖叶甲是近年来常见于闽楠和浙江楠的害虫,2020年在福建明溪闽楠上发生严重危害,2021年又在建阳的闽楠和浙江楠上大面积发生,建阳区溪东国有林场场部后山受害率达83%,其危害方式是啃食梢头嫩叶。文中简要介绍其分布、寄主、形态... 楠鳞毛肖叶甲是近年来常见于闽楠和浙江楠的害虫,2020年在福建明溪闽楠上发生严重危害,2021年又在建阳的闽楠和浙江楠上大面积发生,建阳区溪东国有林场场部后山受害率达83%,其危害方式是啃食梢头嫩叶。文中简要介绍其分布、寄主、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并提出防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甲科 楠鳞毛肖叶甲 楠木 形态特征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松树枯死木树干植物线虫种类 被引量:1
5
作者 丁珌 王宏毅 杨希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2-85,共4页
对福建省马尾松和湿地松枯死木样本中的树干植物线虫进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树干中植物线虫涉及滑刃目和垫刃目2个目,7个属,共20个已知种和1类未定种。其中,滑刃目线虫数量最多,包括滑刃科滑刃属、伞滑刃属、真滑刃属,外滑刃科外滑刃... 对福建省马尾松和湿地松枯死木样本中的树干植物线虫进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树干中植物线虫涉及滑刃目和垫刃目2个目,7个属,共20个已知种和1类未定种。其中,滑刃目线虫数量最多,包括滑刃科滑刃属、伞滑刃属、真滑刃属,外滑刃科外滑刃属、外真滑刃属,长尾科长尾线虫属等,总共19个已知种;垫刃目只有粒科茎线虫属1个已知种;滑刃属有1类未定种。马尾松树树干中植物线虫种类比湿地松更加丰富。并根据不同目、科、属、种的线虫主要形态鉴定特征,编制了20种和1类松树树干线虫分类检索表,可为鉴定和区分松树寄生线虫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湿地松 植物线虫 种类分布 分类检索表 福建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枝、施肥处理影响福建柏木材材性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叶忠华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2年第5期393-398,共6页
对修枝、施肥两种措施处理的福建柏木材物理力学性能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适当修枝处理对福建柏木材物理性质影响不显著,但修枝强度过大,其密度有所降低,而且其干缩率、湿涨性也略为增大。修枝强度对福建柏木材力学性能有一定影响... 对修枝、施肥两种措施处理的福建柏木材物理力学性能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适当修枝处理对福建柏木材物理性质影响不显著,但修枝强度过大,其密度有所降低,而且其干缩率、湿涨性也略为增大。修枝强度对福建柏木材力学性能有一定影响,修枝强度越大,其力学强度越小;施肥对福建柏木材密度有较大影响,施肥处理能提高其密度,其中施磷肥效果最佳,其干缩率、体积干缩系数、差异干缩、湿涨性均高于未施肥对照值。氮肥、磷肥、钾肥配比施肥处理有利于提高福建柏木材的稳定性。施肥处理对福建柏木材力学性能有显著影响,影响规律为P300>N100P200K50>未施肥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枝 施肥 福建柏 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竹竹材加工利用工艺技术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叶忠华 《江西林业科技》 2012年第6期38-41,共4页
主要研究绿竹竹材加工利用工艺技术,通过正交法优选出绿竹竹材用于制造纤维板的较佳工艺,分析工艺条件对板材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绿竹 纤维板 工艺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海拔梯度武夷山3种典型森林凋落物及养分归还动态 被引量:22
8
作者 黄石德 黄雍容 +3 位作者 高伟 聂森 蔡斌 林捷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94-402,共9页
为了解武夷山森林凋落物量和养分归还特征,对武夷山3个海拔典型森林的凋落物量和养分动态开展连续3年的监测。结果表明,常绿阔叶林(645 m)、针阔混交林(1 028 m)和针叶林(1 442 m)的凋落物总量分别为471.25、453.77和409.84 g/m^2,森林... 为了解武夷山森林凋落物量和养分归还特征,对武夷山3个海拔典型森林的凋落物量和养分动态开展连续3年的监测。结果表明,常绿阔叶林(645 m)、针阔混交林(1 028 m)和针叶林(1 442 m)的凋落物总量分别为471.25、453.77和409.84 g/m^2,森林凋落物总量随海拔升高呈减少的趋势。武夷山3种典型森林的凋落物总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均呈双峰型,但常绿阔叶林与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的凋落物总量峰值和次峰值出现时间近似相反。3种典型森林凋落物中落叶占绝对优势(78.1%~87.6%),落枝和其他组分较少。武夷山3种典型森林凋落物的养分年归还量均表现为C> N> K> P,且养分归还总量随海拔升高而减少。常绿阔叶林的凋落物量和养分归还量较高,可能与环境条件和植被特征相关。这为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和森林碳循环机理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拔 凋落物 养分归还 武夷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株虫生真菌菌株的鉴定及对木毒蛾的致病力
9
作者 包小春 徐乾乐 +6 位作者 詹芳芳 柳冬香 丁珊珊 赵洋 林俨 李键 蔡守平 《林业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1-161,共11页
[目的]明确分离自橙带蓝尺蛾蛹的2株虫生真菌的归属及对木毒蛾的生防潜力,为东南沿海防护林树种木麻黄主要害虫的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通过形态学特征和r DNA-ITS、LSU以及TEF序列分析2株虫草属真菌的分类地位,并采用生... [目的]明确分离自橙带蓝尺蛾蛹的2株虫生真菌的归属及对木毒蛾的生防潜力,为东南沿海防护林树种木麻黄主要害虫的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通过形态学特征和r DNA-ITS、LSU以及TEF序列分析2株虫草属真菌的分类地位,并采用生物测定法测定了其对木毒蛾幼虫的致病力,进而对2个菌株的液体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综合2株菌的形态特征、培养性状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确认2株虫生真菌均为环链虫草(Cordyceps cateniannulata)。以菌株CcQZ-02和CcQZ-031.0×10~8孢子·mL^(-1)浓度孢悬液接种木毒蛾幼虫15 d后,木毒蛾幼虫的累计校正死亡率分别为77.17%±1.41%和63.30%±12.71%,LT50值分别为6.88 d和8.34 d。菌株CcQZ-02和CcQZ-03在不同液体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表明,2个菌株在察氏液体培养基中菌丝体干质量最大,分别为13.71和10.76 mg·mL^(-1),沙氏葡萄糖液体培养基次之,合成低营养液体培养基最小;在供试的5种碳源和氮源中,2株菌最佳碳氮源均为淀粉和牛肉浸膏。[结论]2株环链虫草对木毒蛾幼虫均具有较强的致病力,且以淀粉为碳源、牛肉浸膏为氮源的察氏液体培养基有利于2株菌生长,具有进一步开发为生防制剂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链虫草 木毒蛾 致病力 液体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注射2%甲维盐乳油对马尾松林多光谱特征的影响
10
作者 董玉光 郭芷晴 +4 位作者 蔡守平 曾丽琼 黄丹泠 陈志云 苏军 《福建林业科技》 2025年第1期57-63,共7页
于2022年在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官庄国有林场,对14年生的马尾松纯林(2代种子园)开展树干高压注射2%甲维盐(EB)乳油试验(以不注射作为对照),选用大疆精灵4RTK作为飞行平台,首先提取注射前不同马尾松植株的健康度相关光谱特征,综合人工智能模... 于2022年在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官庄国有林场,对14年生的马尾松纯林(2代种子园)开展树干高压注射2%甲维盐(EB)乳油试验(以不注射作为对照),选用大疆精灵4RTK作为飞行平台,首先提取注射前不同马尾松植株的健康度相关光谱特征,综合人工智能模型,将样地中所有单株分成3类:健康、(线虫)轻度感染与(线虫)重度感染类群;同时以与健康度高度正相关的NDVI(归一化植被指数)值、以及与松树感病程度负相关的NIR、Red Edge为核心,研究注射2%EB乳油90、120、180 d后3个类群健康度和松树感病程度的变化。结果表明:①注射2%EB乳油后马尾松林分枯死率比对照组下降80%。②与对照相比,注射2%EB乳油180 d后,马尾松植株的整体健康度显著提升,表现为NDVI和简单比率值指数(MSR)值比对照均有极显著的提升(P<0.01)。NIR、RedEdge、NDVI值与注射前相比,重度感染类群植株有显著提升,分别为1.18、1.36、1.55倍(P<0.05);健康类群和轻度感染类群植株也有不同程度提升,分别为1.42、1.20、1.24倍(P<0.05)和1.08、1.09、1.22倍(P<0.05);与对照相比,健康、(线虫)轻度感染与(线虫)重度感染类群植株显著提升1.17、1.34、1.39倍(P<0.05)。③时间尺度上,对照组的NIR、Red Edge、NDVI值均无显著变化或稍有下降。说明树干高压注射2%EB乳油能够有效改善马尾松林的健康状况,并有效控制松材线虫病的危害,与林间马尾松植株枯死情况观察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松材线虫病 甲维盐 树干高压注射 无人机近地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桉树木材旋切单板质量以及制造胶合板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叶忠华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5-40,52,共7页
对福建省主要桉树木材材性及其旋切单板厚度偏差、背面裂隙率进行检测分析,探讨木材旋切单板的适应性和制造胶合板的工艺并采用正交法优选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尾叶桉单板背面裂隙率和单板厚度变动系数比尾巨桉小,尾叶桉用于旋切1.5... 对福建省主要桉树木材材性及其旋切单板厚度偏差、背面裂隙率进行检测分析,探讨木材旋切单板的适应性和制造胶合板的工艺并采用正交法优选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尾叶桉单板背面裂隙率和单板厚度变动系数比尾巨桉小,尾叶桉用于旋切1.5 mm厚度单板质量较佳。尾叶桉木材制造胶合板较佳工艺参数:热压温度为130℃、单位压力为1.4 MPa、热压时间为1.35 min·mm-1、涂胶量为320 g·m-2。工艺条件对板材性能均有影响,桉树木材龄级对板材性能影响显著,随着桉树龄级的增大,板材性能有较大幅度提高,特别是静曲强度、弹性模量影响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材性 单板质量 胶合板 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树林害虫研究现状与启示 被引量:4
12
作者 丁珌 《防护林科技》 2010年第2期55-58,共4页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红树林害虫研究资料的整理,从昆虫群落、害虫、防治技术等方面概括总结国内外研究现状,发现近期加强了对红树病虫害种类、发生规律、防御技术、结构功能调控、生态恢复与重建技术等方面的系统研究,从而有力保护红树林...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红树林害虫研究资料的整理,从昆虫群落、害虫、防治技术等方面概括总结国内外研究现状,发现近期加强了对红树病虫害种类、发生规律、防御技术、结构功能调控、生态恢复与重建技术等方面的系统研究,从而有力保护红树林这一珍贵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病虫害 研究现状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源闽楠种子特征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黄倚君 汤行昊 +3 位作者 吴俊杰 范辉华 张娟 黄宇 《南方林业科学》 2021年第4期5-9,26,共6页
通过收集贵州、湖南、广西、福建等4个省区130份闽楠种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域的闽楠种源在种子平均长、平均宽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在种子平均千粒重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且同一省域同一区域闽楠种子性状差异幅度甚至超过了不同省区... 通过收集贵州、湖南、广西、福建等4个省区130份闽楠种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域的闽楠种源在种子平均长、平均宽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在种子平均千粒重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且同一省域同一区域闽楠种子性状差异幅度甚至超过了不同省区种子性状间的差异。采用欧式距离和离差平方和法,对130份闽楠种源按种子千粒重进行聚类分析,可将其分成3类,第一类种子共9份,全部来自福建省三明地区,这类种子千粒重较小,平均千粒重153.68 g;第二类种子共108份,其来源广泛,覆盖了闽楠种源收集的所有地区,这类种子的平均千粒重最接近整体平均千粒重;第三类种子共13份,平均千粒重为356.8 g,超出整体平均水平41.22%。闽楠的种子长与经度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种子宽与经度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两者均与母树所处地方的纬度、海拔以及母树的胸径、树高、枝下高、东西冠幅、南北冠幅等相关关系不显著;千粒重与经度有着极显著的负相关性,而纬度、海拔以及母树的树高、枝下高、东西冠幅、南北冠幅、通直度等指标对种子千粒重的影响不显著。西部种源的种子千粒重大于东部种源,相对分布偏东南的闽楠种源较偏西北的种源种子形态更为细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楠 种子 形态特征 千粒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基质配方对浙江楠和闽楠容器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石德 林捷 汤行昊 《绿色科技》 2024年第11期125-129,共5页
研究采用泥炭、树皮、谷壳、珍珠岩、黄心土、河沙、田土等原料,按照不同体积比例配制了11种基质配方,探讨了这些配方对浙江楠和闽楠容器苗生长的影响,旨在筛选出这2种珍贵树种的最佳育苗基质。结果表明:配方3(泥炭∶树皮∶谷壳∶珍珠岩... 研究采用泥炭、树皮、谷壳、珍珠岩、黄心土、河沙、田土等原料,按照不同体积比例配制了11种基质配方,探讨了这些配方对浙江楠和闽楠容器苗生长的影响,旨在筛选出这2种珍贵树种的最佳育苗基质。结果表明:配方3(泥炭∶树皮∶谷壳∶珍珠岩=2.5∶4∶2∶1.5)最适宜浙江楠容器苗的培育,而配方7(泥炭∶树皮∶谷壳∶珍珠岩∶河沙=1∶4∶2.5∶0.5∶2)则更适合闽楠容器苗的生长。这一差异可能源于2种树种在生物学特性、生长习性以及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性上的不同。适宜浙江楠生长的基质依赖泥炭基质,因其提供优质养分和良好物理环境,而对闽楠而言,使用树皮和谷壳等替代材料,也获得良好育苗效果,且成本更低,为林业生产提供经济可持续的育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 配方 浙江楠 闽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皮青冈天然群体的果实表型性状变异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熊雨忠 曾华浩 +3 位作者 李何 蓝文丰 章允清 欧阳磊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24年第3期165-172,共8页
[目的]通过比较12个国内赤皮青冈天然群体的果实表型性状,探索果实表型性状在群体间和群体内的变异规律,为赤皮青冈良种选育和苗木繁育提供依据。[方法]采集了福建、湖南和贵州等地12个赤皮青冈天然群体的优良单株果实,测定果纵径、果... [目的]通过比较12个国内赤皮青冈天然群体的果实表型性状,探索果实表型性状在群体间和群体内的变异规律,为赤皮青冈良种选育和苗木繁育提供依据。[方法]采集了福建、湖南和贵州等地12个赤皮青冈天然群体的优良单株果实,测定果纵径、果横径和鲜果百粒重等果实表型性状,计算果形指数并建立数据库,估算果实表型性状在群体间和群体内的方差分量及表型分化系数,并进行聚类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赤皮青冈果纵径、果横径、果形指数和鲜果百粒重的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9.39%、9.03%、10.66%和16.44%,变幅分别为6.37%~13.11%、5.67%~15.31%、6.81%~18.01%和4.76%~31.88%。不同天然群体的变异丰富度有较大差异,鲜果百粒重的变异系数最大、多样性最为丰富。果纵径、果横径、果形指数和鲜果百粒重在群体间和群体内个体间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群体间的方差分量百分比分别为58.46%、55.52%、66.26%和84.56%,群体内个体间的方差分量百分比在15.44%~44.48%之间。以不同欧氏距离进行分类,可以将赤皮青冈的11个群体明显地分为6类、4类或3类,群体的分类与地理位置的关联性不大。相关分析表明,果形指数与年均气温、果形指数与纬度及果纵径与纬度的负相关关系达显著水平,其余相关性均未达到显著水平。[结论]赤皮青冈的果纵径、果横径、果形指数和鲜果百粒重等表型性状在不同天然群体间差异较大、群体内个体间差异较小,群体间变异是表型变异的主要部分。本试验样本和表型性状数据较少,还须对全分布区的赤皮青冈群体和更多表型性状数据进行调查与分析,以进一步探索赤皮青冈天然群体的变异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皮青冈 天然群体 果实 表型性状 变异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侵染松墨天牛幼虫的球孢白僵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雅妮 蔡守平 +2 位作者 林俨 曾丽琼 詹芳芳 《福建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9-13,32,共6页
于2023年,对采自武夷山国家公园的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幼虫僵虫的寄生真菌进行分离培养,获得1株虫生真菌(BbWYZ-06),利用形态学观察和系统发育分析对该菌株进行鉴定,并测定该菌株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对松墨天牛幼虫的致病性。... 于2023年,对采自武夷山国家公园的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幼虫僵虫的寄生真菌进行分离培养,获得1株虫生真菌(BbWYZ-06),利用形态学观察和系统发育分析对该菌株进行鉴定,并测定该菌株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对松墨天牛幼虫的致病性。结果表明,菌株BbWYZ-06的培养特征与白僵菌属球孢白僵菌较为一致,基于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s, ITS)和RNA聚合酶Ⅱ的第2亚基(the second largest subunit of the nuclear RNA polymerase enzymeⅡ,RPB2)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该菌株与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聚在同一分支,因此将菌株BbWYZ-06鉴定为球孢白僵菌。在25℃下,菌株BbWYZ-06在PDA培养基上的菌落生长速率为(2.54±0.25) mm·d^(-1),培养第15天时的产孢量为(2.11±0.23)×10^(8)个·cm^(-2)。菌株BbWYZ-06对松墨天牛幼虫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孢子悬浮液为1.0×10^(7)个·mL^(-1)时,松墨天牛幼虫第7天累计死亡率达93%,LT50值为3.95 d,在松墨天牛生物防治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墨天牛 球孢白僵菌 BbWYZ-06 分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侵染松墨天牛幼虫的虫生真菌鉴定及致病性测定
17
作者 詹芳芳 林俨 +3 位作者 傅世辉 林华英 林孝春 蔡守平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26,共6页
从自然罹病的1头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幼虫僵虫中分离纯化得到1株虫生真菌MX-04。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鉴定,测定其生物学特性及其对松墨天牛幼虫的致病性。结果表明:菌株MX-04为粉质虫草Cordyceps fari... 从自然罹病的1头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幼虫僵虫中分离纯化得到1株虫生真菌MX-04。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鉴定,测定其生物学特性及其对松墨天牛幼虫的致病性。结果表明:菌株MX-04为粉质虫草Cordyceps farinosa,在25℃下培养14 d后产孢量为(8.39±1.03)×10^(7)个/cm^(2);菌株MX-04对松墨天牛幼虫具有较高的致病力,松墨天牛3龄幼虫接种13 d后死亡率达86.67%,LT_(50)值为6.80 d。菌株MX-04具有开发为松墨天牛生防制剂的良好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墨天牛 粉质虫草 分离 鉴定 系统发育分析 致病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秋茄幼苗对盐度-淹水双胁迫的生理适应 被引量:14
18
作者 谭芳林 游惠明 +4 位作者 黄丽 乐通潮 林捷 欧阳亚群 聂森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179-2184,共6页
采用潮汐自动模拟系统,探讨盐度-淹水交互处理下,秋茄幼苗叶片生理指标(包括超氧化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膜透性、游离脯氨酸、可溶性蛋白)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盐度-淹水胁迫显著影... 采用潮汐自动模拟系统,探讨盐度-淹水交互处理下,秋茄幼苗叶片生理指标(包括超氧化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膜透性、游离脯氨酸、可溶性蛋白)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盐度-淹水胁迫显著影响秋茄幼苗叶片的生理适应特征(p<0.05).SOD活性、MDA含量及游离脯氨酸含量随盐度升高呈先升后降趋势,POD及CAT活性随盐度升高而持续降低,膜透性及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盐度升高而升高,短时淹水环境(2-4h)的SOD活性、游离脯氨酸含量及可溶性蛋白含量高于长时淹水环境(6~8 h).盐度胁迫的影响效应大于淹水胁迫,水盐胁迫较单一胁迫对秋茄幼苗的伤害更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茄 盐度 淹水时间 生理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种油用山茶果实经济性状及籽油成分分析 被引量:18
19
作者 谢一青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27-431,共5页
以7种主栽油用山茶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山茶果实经济性状、茶油脂肪酸组成及角鲨烯、β-谷甾醇和维生素E等生物活性物质含量间的差异。结果表明:7种主栽油用山茶的果实经济性状、脂肪酸组成、角鲨烯、β-谷甾醇和维生素E含量均存在较大差... 以7种主栽油用山茶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山茶果实经济性状、茶油脂肪酸组成及角鲨烯、β-谷甾醇和维生素E等生物活性物质含量间的差异。结果表明:7种主栽油用山茶的果实经济性状、脂肪酸组成、角鲨烯、β-谷甾醇和维生素E含量均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小果油茶的鲜出籽率(60.07%)、干出籽率(37.47%)、鲜果含油率(10.76%)最高;浙江红山茶的出仁率(64.99%)、种仁含油率(60.23%)和干籽含油率(38.47%)最大,油酸(82.69%)和单不饱和脂肪酸(83.18%)含量最高、多不饱和脂肪酸(5.96%)含量最低,是高油酸品种选育的理想材料;7种山茶籽油中的角鲨烯、β-谷甾醇和维生素E等3类生物活性物质含量高低依次为β-谷甾醇>角鲨烯>维生素E,其中博白大果油茶的角鲨烯、β-谷甾醇和维生素E含量最为丰富,这可为3类活性物质利用提供潜在植物源树种。相关分析表明,β-谷甾醇含量与出仁率、干籽含油率呈显著负相关,角鲨烯、维生素E与果实经济性状相关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用山茶 含油率 脂肪酸组成 角鲨烯 Β-谷甾醇 维生素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柳杉种子园半同胞子代两点测定与选择 被引量:4
20
作者 欧阳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1-31,共11页
【目的】通过柳杉种子园半同胞子代两点测定,阐明家系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异、性状相关规律,评价参试家系在两个试验地点的生长表现,为逆向选择提供依据,选择速生优良家系和单株进行推广应用。【方法】以2014年在福建省霞浦国有林场和福建... 【目的】通过柳杉种子园半同胞子代两点测定,阐明家系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异、性状相关规律,评价参试家系在两个试验地点的生长表现,为逆向选择提供依据,选择速生优良家系和单株进行推广应用。【方法】以2014年在福建省霞浦国有林场和福建省洋口国有林场建立的柳杉种子园半同胞子代试验林树高、胸径和材积等生长性状数据为基础,利用单点和多点方差分析模型,探索子代遗传变异和性状相关规律,估算单株及家系遗传力,对参试家系进行评价。【结果】两片试验林林龄2、3和7 a时,树高、胸径和材积在地点、重复、家系、地点与家系互作、重复与家系互作等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立地条件、家系本身的基因型以及立地条件与家系本身基因型的互作效益均对柳杉生长有显著影响。生长性状的家系遗传力为0.582~0.647,单株遗传力为0.240~0.306,家系水平上的生长表现受到中等程度以上的遗传控制,单株水平上的生长表现受到较弱程度的遗传控制。2、3和7 a树高、胸径和材积间的相关系数值为0.33~0.92,树高、胸径和材积间的正相关性均达极显著水平。以7 a材积增益为指标,选出速生优良家系9个,树高、胸径和材积的平均遗传增益分别为3.27%、5.01%和13.74%,材积现实增益平均值为21.24%。水1、天25和天18等3个优良家系在两点的表现均优异,为广谱的优良家系。从宁德点和南平点分别选出29株优良单株,宁德点7 a树高、胸径和材积的平均遗传增益分别为6.62%、9.89%和39.18%,材积现实增益平均值为128.04%;南平点7 a树高、胸径和材积的平均遗传增益分别为7.75%、12.89%和48.18%,材积现实增益平均值为157.45%。选出的58个优良单株可用作为下一个轮回的育种材料。【结论】参试家系在两个试验点生长表现较好,生长性状遗传变异丰富,选出的速生优良遗传材料将有效缓解柳杉人工造林良种紧缺的局面,为柳杉高世代遗传改良提供育种材料,促进柳杉遗传育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杉 种子园 半同胞 生长性状 遗传变异 相关性 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