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柏变异类型的核型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李兆丰 周东雄 安平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15-219,T001,共6页
论述了产于福建中部地区的福建柏的核型分化。四个居群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22,但它们之间的核型组成不同。发现具国柱状树冠的变异类型具4个随体染色体,而具宽塔状树冠的普通类型则仅具2个随体染色体。作者推测福建柏树冠和育... 论述了产于福建中部地区的福建柏的核型分化。四个居群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22,但它们之间的核型组成不同。发现具国柱状树冠的变异类型具4个随体染色体,而具宽塔状树冠的普通类型则仅具2个随体染色体。作者推测福建柏树冠和育性的变异可能与核型的改变相关。同时指出该新变异类型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对该新的遗传资源应加以保护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柏科 福建柏 变异型 核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林业院校学报论文作者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程瑞英 郑仁华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4年第2期115-119,共5页
本文选择六种有代表性的高等林业院校学报的科技资料,分析10年(1983-1992)间发表的研究论文.探讨林业高等院校中研究人员发表成果的有关规律,研究其合著率;不同作者数目论文分布等问题,为更好认识林业科技人才的群体... 本文选择六种有代表性的高等林业院校学报的科技资料,分析10年(1983-1992)间发表的研究论文.探讨林业高等院校中研究人员发表成果的有关规律,研究其合著率;不同作者数目论文分布等问题,为更好认识林业科技人才的群体作用,以及群体功能在当前林业科研中的功能发展趋势提供依据,同时也促进林业科技资料进一步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报 学报论文 论文作者 林业高等院校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北部马尾松群落生态位的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郑蓉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6年第4期319-323,共5页
福建北部的马尾松林分布广,马尾松又是次生演替的先锋树种。本文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对马尾松群落生态位进行了研究。通过不同群落类型、不同海拔分布替代多维生态因子变化,调查样方替代资源位,以此计测群落各层主要种的生态位宽度与... 福建北部的马尾松林分布广,马尾松又是次生演替的先锋树种。本文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对马尾松群落生态位进行了研究。通过不同群落类型、不同海拔分布替代多维生态因子变化,调查样方替代资源位,以此计测群落各层主要种的生态位宽度与生态位重叠值。研究表明:通过定量的生态位分析,结果与自然规律相符合,有一定适用性,能作为进一步研究福建北部马尾松群落稳定性、演替、空间分布格局的理论基础,并对生产实践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群落 生态位 生态位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柏胶合板制造工艺的研究
4
作者 林玉官 江浦琼 陈晞 《木材工业》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52-53,共2页
马尾松是福建传统的胶合板用材树种,由于马尾松的天然缺陷,致使马尾松胶合板主要用途只限于模板或包装板,而福建省每年要从国外进口大量胶合板作为家具及室内装修用材。福建柏(Eokienia hoclginsii)树干通直,结构细密、均匀,纹理直,材... 马尾松是福建传统的胶合板用材树种,由于马尾松的天然缺陷,致使马尾松胶合板主要用途只限于模板或包装板,而福建省每年要从国外进口大量胶合板作为家具及室内装修用材。福建柏(Eokienia hoclginsii)树干通直,结构细密、均匀,纹理直,材质轻软(气干密度为0.452g/cm^3)易干燥,是福建省重点发展的速生优质丰产造林树种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六十年代初营造的十万亩福建柏即将进入成熟期和采伐期。为充分合理利用这一资源,笔者对福建柏制造胶合板进行了试验研究,旨在为福建胶合板工业开发新的原料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柏 胶合板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锥栗果防霉保鲜技术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许洪林 邹双全 +1 位作者 许劲松 陈晞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6年第1期24-28,共5页
本文研究锥栗果防霉保鲜技术.用低剂量(0.5~2kGy)60Coγ射线辐照防霉.锥栗果在贮藏的初期有一定防霉效果.配用2.0×10-4kg/L的甲基托布津药水处理,在纸温贮藏60天内有效果.在防霉上,锥栗果纸包装... 本文研究锥栗果防霉保鲜技术.用低剂量(0.5~2kGy)60Coγ射线辐照防霉.锥栗果在贮藏的初期有一定防霉效果.配用2.0×10-4kg/L的甲基托布津药水处理,在纸温贮藏60天内有效果.在防霉上,锥栗果纸包装优于塑料袋贮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栗果 防霉 钴60 射线辐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幼龄人工林竞争与生长的研究 被引量:23
6
作者 蓝斌 洪伟 +1 位作者 林武星 李欢祥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5年第1期40-44,共5页
根据马尾松人工林标准地定位观测资料,通过各种竞争指数的比较筛选,得到较能客观反映马尾松幼龄人工林竞争与生长规律的竞争指数.同时以该竞争指数为基础,结合林分年龄、胸径和拥挤度等因子建立马尾松幼龄人工林全林分竞争生长模型.
关键词 马尾松 人工林 竞争指数 生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细柄阿丁枫混交林根际土壤的研究 被引量:19
7
作者 杨玉盛 林德喜 +1 位作者 李振问 阮传成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7年第1期11-15,共5页
通过对细柄阿丁枫和杉木纯林根际土、全土及混交林全土的研究结果表明:两树种均具有明显根际效应,但细柄阿丁枫的根际效应比杉木的大;根际土有机质、全氮、土壤微生物组成和区系及土壤酶活性均比全土大,但速效性氮、磷、钾则比全土... 通过对细柄阿丁枫和杉木纯林根际土、全土及混交林全土的研究结果表明:两树种均具有明显根际效应,但细柄阿丁枫的根际效应比杉木的大;根际土有机质、全氮、土壤微生物组成和区系及土壤酶活性均比全土大,但速效性氮、磷、钾则比全土小;与杉木纯林相比,混交林土壤生物学活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混交林中杉木平均树高和胸径分别是杉木纯林的1.16倍和1.20倍,混交林林分总蓄积比杉木纯林增加19.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际土 生物学活性 混交林 杉木 细柄阿丁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州市建成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汪娜 韩永刚 +1 位作者 黄义雄 叶功富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00-204,共5页
生态系统健康对可持续发展和环境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选取福州市建成区为研究对象,借助ArcGIS平台,对2010年福州市建成区ETM+遥感影像进行解译,提取土地利用信息,结合辅助数据,建立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 生态系统健康对可持续发展和环境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选取福州市建成区为研究对象,借助ArcGIS平台,对2010年福州市建成区ETM+遥感影像进行解译,提取土地利用信息,结合辅助数据,建立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定量评价福州市建成区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结果表明,福州市五区中生态系统健康综合指标处于一级的是马尾区,处于三级的是鼓楼区、仓山区、晋安区,处于五级的是台江区,二级和四级空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遥感 GIS 土地利用 福州市建成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充脂材制浆性能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陈学榕 陈晞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6年第3期239-241,共3页
在试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马尾松充脂材化学组成,纤维形态的变化,以及制浆造纸的可行性。为充脂材在造纸工业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马尾松 充脂材 造纸 制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斯氏线虫防治多纹豹蠢蛾的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黄金水 郑惠成 杨怀文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39-46,共8页
本文通过对斯氏属9个线虫品系在不同温度下对多纹豹蠹蛾侵染力的测定,筛选出Steinernema feltiae Beijing为最佳品系;它能寄生低、中、高龄幼虫及蛹;温度在25℃时线虫的侵染力最强,可在2-4d内把害虫致死;线虫在虫道内能主动扩散到8cm处... 本文通过对斯氏属9个线虫品系在不同温度下对多纹豹蠹蛾侵染力的测定,筛选出Steinernema feltiae Beijing为最佳品系;它能寄生低、中、高龄幼虫及蛹;温度在25℃时线虫的侵染力最强,可在2-4d内把害虫致死;线虫在虫道内能主动扩散到8cm处毒杀寄主。供试的其它8个线虫品系也能不同程度地致死害虫,并在死虫体内增殖。线虫的使用剂量对多纹豹蠹蛾的致死速度及效果有影响,以每害虫1000条侵染期线虫为最适剂量。4种施用方法比较表明,用带线虫的塑料海绵塞虫孔效果好,操作、携带最方便;室内对多纹豹蠹蛾幼虫的致死率达100%,林间大区防治效果达88.6-9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麻黄 多纹豹蠹蛾 昆虫 病原线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病原线虫11个品系对星天牛控制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26
11
作者 黄金水 林政 +2 位作者 高美玲 黄海清 简恒 《森林病虫通讯》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3-5,共3页
该文报道了应用斯氏线虫科的Steinernema属10个品系和异杆线虫科的Het-erorhabditis属1个品系室内外控制星天牛Anoplophorachinensis的试验结果。通过11个线虫品系对星天牛的侵染... 该文报道了应用斯氏线虫科的Steinernema属10个品系和异杆线虫科的Het-erorhabditis属1个品系室内外控制星天牛Anoplophorachinensis的试验结果。通过11个线虫品系对星天牛的侵染力测定,筛选出S.feltiaeBeijing和S.carpocapsaeM.K.为最佳品系,能寄生中、老龄幼虫,蛹及成虫,4~6天幼虫死亡率可达94.4%~100%。以1万条侵染期线虫/每天牛为最适剂量。林间采用带线虫的海绵块塞虫道,效果达90%~9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 斯氏线虫 异杆线虫 侵染力 星天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斯氏线虫属八个品系对相思拟木蠹蛾侵染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黄金水 郑惠成 +3 位作者 杨怀文 何益良 李文宣 刘巧云 《森林病虫通讯》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11-13,共3页
本文报道了应用斯氏线虫属Steinernema八个品系于室内外控制木麻黄相思拟木蠹蛾Arbela bailbarana Mats.的试验结果。通过不同温度下各线虫品系对相思拟木蠹蛾的侵染力测定,筛选出S.feltiae Beijing等为最佳品系,25℃时线虫的侵染力最... 本文报道了应用斯氏线虫属Steinernema八个品系于室内外控制木麻黄相思拟木蠹蛾Arbela bailbarana Mats.的试验结果。通过不同温度下各线虫品系对相思拟木蠹蛾的侵染力测定,筛选出S.feltiae Beijing等为最佳品系,25℃时线虫的侵染力最强,2—4天内可使害虫致死。生产防治上建议采用塑料海绵块塞孔法、每头害虫使用剂量为1000条侵染期线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氏线虫 毒杀力 相思拟木蠹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麻黄皮暗斑螟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黄金水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421-427,共7页
在1989—1993年,对沿海防护林木麻黄新害虫皮暗斑螟(EuzopherabatangensisCaradja)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根据51个不同的木麻黄地理种源的虫害率及生长情况,应用IBM-PC... 在1989—1993年,对沿海防护林木麻黄新害虫皮暗斑螟(EuzopherabatangensisCaradja)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根据51个不同的木麻黄地理种源的虫害率及生长情况,应用IBM-PC计算机进行数据分析,发现C38、C39、C44种源属绝抗类群。自然界有拟小腹茧蜂、蚂蚁等10余种天敌。次暗斑螟幼虫多寄居在树干的2m以下部位,郁闭度0.3、林龄2年以下林木虫害发生轻。通过8个昆虫病原斯氏线虫品系的侵染力测定,筛选出SteinernemafeltiaeAgriotos为最佳品系,林间喷洒200条/ml线虫水液,死亡率为72.0%在室内,新发现的白僵菌对害虫感染率为100%;以不同施用方法比较得知,以白僵菌+柴油+清水混合液剂效果最好,林间喷雾效果为86.1%。管氏肿腿蜂、SclerodermaguaniXiaoetWu、苏云金杆菌、20%杀灭菊酯等对它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麻黄 皮暗斑螟 斯氏线虫 白僵菌 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深山含笑混交林土壤肥力的研究 被引量:25
14
作者 周东雄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4年第3期220-224,共5页
对杉木深山含笑混交林和杉木纯林的土壤酶活性、土壤结构、化学性质及土壤水分等的研究结果表明:混交林土壤容蓄能力大,通气性好,土壤水解性酶和氧化还原酶活性、呼吸作用强度、养分贮量及供应均比纯林高.混交林土壤肥力状况有利于... 对杉木深山含笑混交林和杉木纯林的土壤酶活性、土壤结构、化学性质及土壤水分等的研究结果表明:混交林土壤容蓄能力大,通气性好,土壤水解性酶和氧化还原酶活性、呼吸作用强度、养分贮量及供应均比纯林高.混交林土壤肥力状况有利于其杉木生长,是一种较好的混交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肥力 混交林 杉木 深山含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线莲组培与移栽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郑维鹏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5年第4期337-341,共5页
对金线莲组培技术和移栽条件的研究,发现培养基的PH以5.5~5.6为宜,激素以6-BA与Zt相组合对外植体诱导成芽和丛芽培养效果最佳。外植体诱导,培养两周后可使茎节分化腋芽长达8mm,分化芽培养20天内继代,增殖倍数... 对金线莲组培技术和移栽条件的研究,发现培养基的PH以5.5~5.6为宜,激素以6-BA与Zt相组合对外植体诱导成芽和丛芽培养效果最佳。外植体诱导,培养两周后可使茎节分化腋芽长达8mm,分化芽培养20天内继代,增殖倍数高达19~26倍。试管苗移栽成活率高低与发报时间长短有关,苗生长快慢与栽培场所环境和立地条件有关,移栽后病虫害发生轻重与栽培基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线莲 再生植株 基质 组织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天牛白僵菌的侵染力测定与应用技术研究 被引量:25
16
作者 黄金水 丁珌 +2 位作者 黄海清 高美玲 何益良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7年第1期30-34,共5页
本文总结了星天牛白僵菌的发现、分离和提纯,侵染力测定和应用技术的研究结果.室内对星天牛幼虫进行不同温度条件的侵染试验,平均侵染率达98.5%,且在湿度条件一致时,温度只影响白僵菌的侵染速度,而不影响侵染效果.林间五种不同... 本文总结了星天牛白僵菌的发现、分离和提纯,侵染力测定和应用技术的研究结果.室内对星天牛幼虫进行不同温度条件的侵染试验,平均侵染率达98.5%,且在湿度条件一致时,温度只影响白僵菌的侵染速度,而不影响侵染效果.林间五种不同施用白僵菌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以白僵菌粘膏涂孔法效果最佳,星天牛平均死亡率达77.8%,将菌膏直接涂入蛀孔内,粘膏的主要添加剂废糖蜜不仅给白僵菌生长提供养分等优点,还引诱蚂蚁取食星天牛幼虫,防治标准株平均有蚁率为71.7%,起到双重防治作用.南方地区以春季施菌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天牛 白僵菌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几个阔叶树种挥发份析出特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李振问 吴绍新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1年第2期231-235,共5页
采用差热分析法,对南方几个阔叶树种及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的挥发份析出特性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小叶女贞(Ligustrum Sinense Lour)、杨梅(Myrica rubra Sieb. et Zucc)、火力楠(Michelia macciurei Dandy)、泡桐(Paulo... 采用差热分析法,对南方几个阔叶树种及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的挥发份析出特性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小叶女贞(Ligustrum Sinense Lour)、杨梅(Myrica rubra Sieb. et Zucc)、火力楠(Michelia macciurei Dandy)、泡桐(Paulownia fortunei HemSL)、木荷(Schima snperba Gardn.et Champ)、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等7个树种的挥发份初析温度、峰值温度、吸热峰值温度、活化能均比马尾松高,抗火性能较强,对防火林带树种选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阔叶树种 差热分析法 防火林带树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力楠防火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8
18
作者 李振问 阮传成 李春林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1年第4期369-373,共5页
通过对火力楠和杉木叶片的燃烧性、林分小气候特点、林分贮水量、林分易燃危险可燃物的数量和能量等方面的分析,结果表明,与杉木相比,火力楠具有较强的防火性能。文章还讨论了火力楠在森林防火上的应用问题。
关键词 火力楠 杉木 防火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火力楠混交林群落生产力的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吴擢溪 李振问 +2 位作者 杨宗平 王一新 赖仕章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1年第S1期19-25,共7页
本文在六年生不同混交比的杉木,火力楠混交林每木调查的基础上,选择杉木(3):火力楠(1)混交林为代表,并以杉木纯林和火力楠纯林为对照,对不同林分群落的生产力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混交比的杉木火力楠混交林的蓄积量均比杉... 本文在六年生不同混交比的杉木,火力楠混交林每木调查的基础上,选择杉木(3):火力楠(1)混交林为代表,并以杉木纯林和火力楠纯林为对照,对不同林分群落的生产力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混交比的杉木火力楠混交林的蓄积量均比杉木和火力楠纯林高,其中以杉木(3),火力楠(1)林分蓄积量最高,(2)混交林中林木的单株生物量,年净生产量均比纯林高,长势比纯林好;(3)混交林林分总生物量,年净生产量均比杉木纯林高,特别是干材净生产量比杉木纯林高1.16T/ha.a,这对经营用材林是十分有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火力楠 混交林 群落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幼林地水土流失与降雨特性关系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吴擢溪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6年第4期304-309,共6页
本文通过连续三年定位研究,全面探讨降雨特性对炼山与不炼山的杉木幼林地水土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本区年均降雨量和降雨侵蚀力(EI30)为1508.0mm和602.1[100J·cm/(m2·h)],侵蚀性降雨占... 本文通过连续三年定位研究,全面探讨降雨特性对炼山与不炼山的杉木幼林地水土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本区年均降雨量和降雨侵蚀力(EI30)为1508.0mm和602.1[100J·cm/(m2·h)],侵蚀性降雨占全年降雨次数的34%~40%;杉木幼林地水土流失随降雨侵蚀力增大而增加;林地水土流失量主要由大雨和暴雨两种降雨类型所引起,充足的前期降雨会加剧林地水土流失,尤其是在旱季;炼山的杉木林地水土流失随降雨的年分布特点而呈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在不同降雨条件下,炼山林地水土流失均明显大于不炼山林地.因此增加地表覆盖和选择合适的营林作业方式和时间是防止炼山林地大量水土流失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水土流失 降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