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冰冻灾害造成森林生态服务价值损失的经济评估——以福建省受灾森林为例 被引量:19
1
作者 徐凤兰 钱国钦 杨伦增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93-201,共9页
根据环境经济学的原理与方法,建立冰冻灾害造成森林生态功能价值损失经济评估的指标体系,并确定各项指标的评估方法;提出通过定量和半定量折算的方式计算出各项评估指标值,将造成的生态功能价值损失以货币数值形式反映出来,实现定量评... 根据环境经济学的原理与方法,建立冰冻灾害造成森林生态功能价值损失经济评估的指标体系,并确定各项指标的评估方法;提出通过定量和半定量折算的方式计算出各项评估指标值,将造成的生态功能价值损失以货币数值形式反映出来,实现定量评价的目标;同时,以福建省受灾森林为例,对冰冻灾害造成森林生态功能价值的经济损失进行实证评估。结果表明:2008年冰冻灾害造成福建省森林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净化空气、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方面的价值损失分别为107.906,80.228,52.617,27.782和0.720亿元·a-1,共造成生态服务价值的间接经济损失达到269.253亿元·a-1,给福建省林业造成直接提供产品价值的经济损失为45.975亿元。说明冰冻灾害造成森林间接使用价值的损失远大于森林直接提供产品价值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冻灾害 森林生态系统 生态服务 价值损失 经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火炬松人工林多形地位指数曲线的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林德根 潘辉 +1 位作者 朱炜 赖彦斌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248-250,共3页
根据福建省火炬松人工林林分优势木的树干解析数据 ,以 Richards函数为数学模型 ,用改进单纯形法拟合优势高生长曲线 ,推导出适合福建省火炬松人工林的多形地位指数曲线综合模型 .
关键词 火炬松 多形地位指数表 人工林 立地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尾叶桉和巨桉引种栽培区的气候区划 被引量:9
3
作者 李宝福 刘大林 张顺恒 《桉树科技》 1998年第2期37-41,共5页
本文选取与桉树生态、生物学特性和生长规律有关的10个气象因子,对福建省64个县(市)的数据作R型主成分分析,结果前6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高达90.9%;用这6个主成分作模糊聚类分析,分出三类;用这三类的均值与固定样本比较,作模糊相似优... 本文选取与桉树生态、生物学特性和生长规律有关的10个气象因子,对福建省64个县(市)的数据作R型主成分分析,结果前6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高达90.9%;用这6个主成分作模糊聚类分析,分出三类;用这三类的均值与固定样本比较,作模糊相似优先比判别,可将福建省引种的尾叶桉、巨桉两种桉树栽培区划分为最适宜产区、适宜产区和一般产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叶桉 巨桉 引种栽培区 气象因子 气候区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桉树人工林的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5
4
作者 林德根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0年第S1期56-58,共3页
分析了福建省桉树发展的现状、前景 ,并针对福建省的气候条件及地理条件 ,探讨了制约福建省桉树发展的因素 。
关键词 桉树人工林 现状 前景 制约因素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世行造林水土流失及土壤肥力监测 被引量:10
5
作者 马祥庆 何智英 +3 位作者 张顺恒 阮传成 俞立烜 林斌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6年第1期71-74,共4页
通过建立28个不同营林措施的径流小区,对杉木世行造林地水土流失及土壤肥力进行定位研究.结果表明:炼山清理迹地造林导致了林地严重水土流失,林地6年的水、土、肥流失分别是不炼山林地的3.1、19.7和6.1倍;穴状整地造... 通过建立28个不同营林措施的径流小区,对杉木世行造林地水土流失及土壤肥力进行定位研究.结果表明:炼山清理迹地造林导致了林地严重水土流失,林地6年的水、土、肥流失分别是不炼山林地的3.1、19.7和6.1倍;穴状整地造林可比全垦、带垦整地减少37.65%和23.42%的土壤侵蚀量;扩穴连带抚育水保效果不明显.杉木世行造林模式可比传统造林模式减少7.76%的土壤侵蚀量和11.35%的液体径流量,造林后林地表层养分指标呈下降趋势,主要是林地水土流失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土壤肥力 监测 杉木 造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茵芋花粉培养效应的优化 被引量:3
6
作者 阮淑明 郑天汉 +2 位作者 华伟平 吴远彬 兰思仁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15-520,共6页
为研究茵芋花粉的培养效应,采用蔗糖、硼酸、氯化钙三因素三水平培养基离体培养法,I2—KI、TTC、红墨水等染色法,以及生物荧光显微镜对花粉活力进行观察与检测,筛选有活力的花粉的最适培养基及活力测定方法.结果表明,新鲜茵芋花粉粒呈黄... 为研究茵芋花粉的培养效应,采用蔗糖、硼酸、氯化钙三因素三水平培养基离体培养法,I2—KI、TTC、红墨水等染色法,以及生物荧光显微镜对花粉活力进行观察与检测,筛选有活力的花粉的最适培养基及活力测定方法.结果表明,新鲜茵芋花粉粒呈黄色,花粉离体后逐渐转变为黄褐色.I2—KI、TTC对花粉染色无效;红墨水染色法使有活力的花粉在蓝色滤光片下呈绿色或原色,能够快速有效地检测花粉活力.花粉于25℃的恒温下离体培养4 h开始萌发,至24 h萌发稳定.蔗糖、硼酸、氯化钙三因素三水平培养基离体培养对花粉萌发的互作效应极显著,最优培养基为:15 g·L^(-1)蔗糖+0.05 g·L^(-1)硼酸+0.02 g·L^(-1)氯化钙,萌发率为60.0%;次优培养基为:15 g·L^(-1)蔗糖+0.03 g·L^(-1)硼酸+0.02 g·L^(-1)氯化钙,萌发率为58.0%;第三培养基为:15 g·L^(-1)蔗糖+0.01 g·L^(-1)硼酸+0.01 g·L^(-1)氯化钙,萌发率为50.4%.影响茵芋花粉萌发的主因素为氯化钙,次因素为蔗糖,辅助因素为硼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茵芋 花粉活力 染色法 离体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桉树短周期工业原料林适宜造林密度的研究 被引量:20
7
作者 张顺恒 蒋家淡 +3 位作者 蔡明安 郑文国 李月英 黄龙杰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6-29,共4页
通过对 7年生巨尾桉不同造林密度生长量、生物量分析 ,结合目标培育径阶所确定的理论适宜株数的研究 ,结果表明 ,在闽南山地Ⅲ级立地条件下 ,营造桉树短周期工业原料林适宜造林密度为 1 2 5 0~ 1 798株·hm-2 ,采用该密度造林不但... 通过对 7年生巨尾桉不同造林密度生长量、生物量分析 ,结合目标培育径阶所确定的理论适宜株数的研究 ,结果表明 ,在闽南山地Ⅲ级立地条件下 ,营造桉树短周期工业原料林适宜造林密度为 1 2 5 0~ 1 798株·hm-2 ,采用该密度造林不但可以培育市场畅销的规格材且生长量较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山地造林 短轮伐期 造林密度 工业原料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整地方式对火炬松幼林生长及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8
作者 林德根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1-3,共3页
不同整地方式对火炬松幼林生长及林下植被生物多样性影响的研究表明:6年生火炬松生长量、生物量均呈全垦>带垦>对照。林下植被的物种多样性及其生物量均呈对照>带垦>全垦。在确定火炬松丰产林整地措施时应综合考虑整地的生长效应... 不同整地方式对火炬松幼林生长及林下植被生物多样性影响的研究表明:6年生火炬松生长量、生物量均呈全垦>带垦>对照。林下植被的物种多样性及其生物量均呈对照>带垦>全垦。在确定火炬松丰产林整地措施时应综合考虑整地的生长效应与保护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的统一、建议在类似该试验地的立地条件下采用带垦整地方式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地方式 火炬松 生长效应 物种多样性 林下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西山地耐寒桉属树种/种源引种试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刘艳 徐建民 +4 位作者 钱国钦 吴炜 李宝富 吴世军 李宝琦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13-620,共8页
对5.5年生21种耐寒桉树的53个种源在闽西山地的保存率和生长性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和保存率在树种/种源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经聚类分析可将参试树种/种源分为5类,适宜在闽西山地推广种植的树种包括... 对5.5年生21种耐寒桉树的53个种源在闽西山地的保存率和生长性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和保存率在树种/种源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经聚类分析可将参试树种/种源分为5类,适宜在闽西山地推广种植的树种包括巨桉(Eucalyptus grandis)、邓恩桉(E.dunnii)、柳桉(E.saligna)、边沁桉(E.benthamii var.benthamii)、道里格白桉(E.dorrigornsis)和赤桉(E.camaldulensis)等,其中巨桉的最优种源是来自Near Coffs Harbour NSW的20116号,5年生时材积生长量达171.03 m3hm-2,邓恩桉的最优种源是来自NSW的20633号,5年生时材积生长量达158.61 m3hm-2,边沁桉的最优种源是来自NSW的18788号,5年生时材积生长量达110.96 m3hm-2。原产地海拔对桉树的适应性影响不大,而降雨的分布类型是引种成功与否的关键性因子,最优树种/种源是来自南纬26°~30°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南部、新南威尔士和维多利亚北部内陆夏雨型树种/种源,邓恩桉、巨桉、边沁桉和柳桉可耐-4~-4.5℃的低温,适宜在闽西山地引种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耐寒 树种/种源 亚热带 闽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立地级杉木林间伐强度试验及经济效益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蒋家淡 陈文荣 +1 位作者 庄新 钱国钦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6-30,共5页
14年生不同立地级杉木林间伐强度试验结果表明 ,间伐强度对不同立地级的杉木树高生长影响不显著 ,而杉木胸径、单株材积和经济出材率均随间伐强度提高而增加 ,单位面积蓄积量和总出材量均随间伐强度加大而减小。不同立地指数级 (1 6、1... 14年生不同立地级杉木林间伐强度试验结果表明 ,间伐强度对不同立地级的杉木树高生长影响不显著 ,而杉木胸径、单株材积和经济出材率均随间伐强度提高而增加 ,单位面积蓄积量和总出材量均随间伐强度加大而减小。不同立地指数级 (1 6、1 8)以中度间伐经济效益最高 ,其次是强度间伐 ,对照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间伐强度 立地级 经济效益分析 中度间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南山地巨尾桉合理施肥量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顺恒 李宝福 朱炜 《林业科技开发》 1999年第3期14-16,共3页
对闽南山地巨尾桉正交设计施肥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建立了肥料效应方程,根据肥料效应方程判断磷肥是林木生长的最小养分,而磷肥与钾肥、氮肥配合施用能明显促进林木的增产,在该地区土壤条件下,增施磷肥并注意氮磷钾的合理配比是林木丰... 对闽南山地巨尾桉正交设计施肥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建立了肥料效应方程,根据肥料效应方程判断磷肥是林木生长的最小养分,而磷肥与钾肥、氮肥配合施用能明显促进林木的增产,在该地区土壤条件下,增施磷肥并注意氮磷钾的合理配比是林木丰产的重要技术措施。确定了最大生长量施肥量和经济最佳施肥量及其氮磷钾肥的合理配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南山地 巨尾桉 施肥 肥料效应方程 磷肥 钾肥 氮肥 施用量 养分配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豆树开花结实规律及种子发芽试验 被引量:40
12
作者 郑天汉 汤文彪 +1 位作者 陈清根 蔡勇 《林业科技开发》 2006年第6期38-41,共4页
定株观察红豆树开花结实的发育节律,掌握红豆树生物学特性等。多地点、多处理的重复催芽试验,发芽率差异极显著。机械破皮与始温80℃温水自然冷却浸种1 d的催芽处理对发芽率效果显著,但二者的Q检验差异不显著。机械破皮催芽处理的田间... 定株观察红豆树开花结实的发育节律,掌握红豆树生物学特性等。多地点、多处理的重复催芽试验,发芽率差异极显著。机械破皮与始温80℃温水自然冷却浸种1 d的催芽处理对发芽率效果显著,但二者的Q检验差异不显著。机械破皮催芽处理的田间发芽率可达到94.7%,始温80℃温水自然冷却浸种1d的催芽处理发芽率可达到82.3%,多次重复温水催芽处理的发芽率在85%以上,温水催芽处理高效、便捷、实用性强。种子宜干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豆树 果实 种子 发芽处理 发芽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地桉树栽培不同株行距配置林分生长及地力维持的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顺恒 李宝福 《桉树科技》 2000年第1期9-14,共6页
通过巨尾桉、尾叶桉同一密度不同株行距配置的试验研究表明、在同为1665株/hm^2造林密度的情况下,不同株行距配置对林分的生长、抗逆性、林内光照度、林下凋落物及林地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有所差异。闽南山地造林采用2m×3m 或1.5m&#... 通过巨尾桉、尾叶桉同一密度不同株行距配置的试验研究表明、在同为1665株/hm^2造林密度的情况下,不同株行距配置对林分的生长、抗逆性、林内光照度、林下凋落物及林地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有所差异。闽南山地造林采用2m×3m 或1.5m×4m 的配置并上下行呈“品”字型排列所形成的营养空间较为合理,不但有利于提高林分生产力,且有利于地力的维持,值得推广,而1m×6m 的配置,表现出风析木多、林下杂草旺盛、枯枝落叶量少、土壤养分消耗量大及林分产力低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株行距配置 生长 地力维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炬松人工林密度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赖彦斌 林德根 +1 位作者 王高红 杨东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0年第S1期53-55,共3页
对 6年生火炬松 4种不同密度 (135 0、16 0 5、1895和 2 5 0 5株·hm-2 )试验林的调查和树高、胸径、单株材积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不同密度对 6年生火炬松树高生长影响差异不显著 ,而对胸径和单株材积的影响差异显著 ,且随着密度的... 对 6年生火炬松 4种不同密度 (135 0、16 0 5、1895和 2 5 0 5株·hm-2 )试验林的调查和树高、胸径、单株材积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不同密度对 6年生火炬松树高生长影响差异不显著 ,而对胸径和单株材积的影响差异显著 ,且随着密度的增大呈递减趋势。对冠幅、生物量和生长曲线的比较分析表明 ,福建省引种火炬松宜适当稀植。并通过对胸径和冠幅间线性关系的回归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炬松 造林密度 树高 胸径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南山地桉树造林株行距配置效应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顺恒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3-56,共4页
对巨尾桉、尾叶桉 3种株行距配置造林试验研究表明 ,在同为 16 6 5株·hm-2 造林密度的情况下 ,不同株行距配置对林分生长、抗逆性、林内光照强度、林下凋落物及林地土壤肥力的影响有所差异。闽南山地造林采用 2m× 3m或 1 5m&#... 对巨尾桉、尾叶桉 3种株行距配置造林试验研究表明 ,在同为 16 6 5株·hm-2 造林密度的情况下 ,不同株行距配置对林分生长、抗逆性、林内光照强度、林下凋落物及林地土壤肥力的影响有所差异。闽南山地造林采用 2m× 3m或 1 5m× 4m的配置并按“品”字型排列植穴所形成的营养空间较为合理 ,有利于林分生长和地力维持 ;而 1m× 6m的配置 ,表现出风折木多、林下植被旺盛、枯枝落叶量少、土壤养分含量少及林分生产力低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株行距配置 林分生长 土壤肥力 抗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豆树百年老林分的主要生态特征值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郑天汉 黄昌尧 +1 位作者 蔡勇 江仁平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3-35,39,共4页
分析红豆树(Ormosia hosiei)百年以上老林分的11个乔木层树种的相对优势度、物种多样性、均匀度、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度等指标。红豆树在该生态环境中比其它树种的适应性都好。红豆树种群稳定性较好,榕冬青次之,其它树种尚处群落发... 分析红豆树(Ormosia hosiei)百年以上老林分的11个乔木层树种的相对优势度、物种多样性、均匀度、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度等指标。红豆树在该生态环境中比其它树种的适应性都好。红豆树种群稳定性较好,榕冬青次之,其它树种尚处群落发育初期,演替趋势不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豆树 老林分 生态特征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竹低产林深翻施肥效应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钱国钦 《经济林研究》 2000年第3期21-24,共4页
不同坡位因其工地条件不同 ,毛竹林的立竹株数和平均胸径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 ,说明土壤理化性质 (如土壤松紧度、土壤肥力 )等对毛竹林的质量好坏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深翻和施肥均能提高毛竹林的质量 ,立竹度和毛竹胸径增量最大的是深翻... 不同坡位因其工地条件不同 ,毛竹林的立竹株数和平均胸径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 ,说明土壤理化性质 (如土壤松紧度、土壤肥力 )等对毛竹林的质量好坏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深翻和施肥均能提高毛竹林的质量 ,立竹度和毛竹胸径增量最大的是深翻并施全元肥 45 0 kg/hm2的处理 ,但与深翻并施全元肥 3 0 0 kg/hm2 ,处理之间的差异不大 .因此 ,毛竹低产林最佳的综合改造措施是劈草留阔、全面深翻、补植并施全元肥 3 0 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深翻 施肥 立竹株数 平均胸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发展短周期工业原料林若干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2
18
作者 兰灿堂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0年第S1期9-11,共3页
针对福建省发展工业原料林的现状与问题 ,提出福建省建设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基地的几点思路 。
关键词 福建省 短周期 工业原料林 发展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成效显著
19
《福建林业》 2016年第5期26-26,共1页
2012年,国家启动正式实施木材战略储备基地示范项目,福建作为首批示范项目省区之一,位居7个示范省区(福建、广西、广东、湖南、云南、河南、江西)之首,中央基本建设投资3000万元,占当年中央基本建设投资1.08亿元的27.8%。201... 2012年,国家启动正式实施木材战略储备基地示范项目,福建作为首批示范项目省区之一,位居7个示范省区(福建、广西、广东、湖南、云南、河南、江西)之首,中央基本建设投资3000万元,占当年中央基本建设投资1.08亿元的27.8%。2014年,国家率先在南方15个省区划定国家储备林1500万亩,福建划定国家储备林180万亩,占划定总面积的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储备 项目实施 木材 示范项目 福建 投资 中央 南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