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种源杉木木材特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颜耀 李秉钧 +4 位作者 何宗明 刘雨晖 李明 俞新妥 马祥庆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9-57,共9页
[目的]比较不同种源杉木人工林木材特性的差异,分析不同种源杉木材性的地理分布规律,筛选材性较优的杉木种源。[方法]选择1958年营造的全国第一片杉木种源试验林,进行不同种源杉木的生长调查,取样测定不同种源杉木木材密度、管胞形态、... [目的]比较不同种源杉木人工林木材特性的差异,分析不同种源杉木材性的地理分布规律,筛选材性较优的杉木种源。[方法]选择1958年营造的全国第一片杉木种源试验林,进行不同种源杉木的生长调查,取样测定不同种源杉木木材密度、管胞形态、干缩性、湿胀性、顺纹抗剪强度、顺纹抗压强度、抗弯弹性模量、抗弯强度、冲击韧性、硬度等指标,比较不同种源杉木木材材性差异,采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不同种源杉木木材特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结果表明,9种不同种源杉木的木材特性存在显著差异(P<0.05),木材干缩性和湿胀性有随纬度增加而增大的趋势,但其他材性指标无明显的地理变异规律。安徽休宁种源木材密度显著高于其他种源(P<0.05),管胞长宽比大小排序为:广东郁南>浙江金华>福建南平>四川彭县>四川庐山>湖北竹溪>湖南会同>安徽休宁>贵州剑河。安徽休宁种源的差异干缩最小,贵州剑河种源的体积干缩系数最小。福建南平种源木材抗弯弹性模量和抗弯强度最高,安徽休宁种源木材冲击韧性和顺纹抗剪强度最高,广东郁南种源木材顺纹抗压强度最高,四川庐山种源木材硬度最高。不同材性指标间存在显著相关性,木材密度与部分力学性质显著相关。根据不同种源杉木材性的差异,将9种种源杉木分为3类,福建南平、广东郁南、四川庐山和安徽休宁种源归为一类,四川彭县、浙江金华、湖北竹溪和湖南会同种源归为一类,贵州剑河种源归为一类。综合不同材性指标对9种种源杉木材性的综合评价排序为安徽休宁>四川庐山>福建南平>广东郁南>四川彭县>浙江金华>湖北竹溪>湖南会同>贵州剑河。[结论]地理种源在一定程度上对杉木木材材性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种源 材性 管胞 力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枝叶贮存特性及人工修枝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
作者 张子扬 许静静 +2 位作者 林德城 邹秉章 吴鹏飞 《生态科学》 CSCD 2020年第4期268-272,共5页
简要介绍了杉木枯死枝叶长期贮存于树干的特性,着重论述了修枝对杉木自身及其林分生长的影响情况,从光环境、林下植被和土壤环境等3个方面总结归纳了人工修枝对杉木人工林林内环境的影响,旨在为杉木人工林的科学经营管理提供科学参考。... 简要介绍了杉木枯死枝叶长期贮存于树干的特性,着重论述了修枝对杉木自身及其林分生长的影响情况,从光环境、林下植被和土壤环境等3个方面总结归纳了人工修枝对杉木人工林林内环境的影响,旨在为杉木人工林的科学经营管理提供科学参考。建议应深入开展有关修枝处理之后,林分生态环境的变化对杉木体内营养分配及根系生长策略的内在影响机制研究;并通过营建定点观测试验林,进行长期跟踪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人工林 修枝 生长力 林分生态环境 无节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磷水平及方式对杉木幼苗根系生长和磷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7
3
作者 吴文景 梅辉坚 +3 位作者 许静静 马祥庆 邹显花 吴鹏飞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010-2018,共9页
为研究杉木幼苗根系生长、形态学指标及养分利用效率对土壤磷素异质分布的响应规律,选择杉木种子园单株采种培育的半同胞家系实生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沙培控磷盆栽试验,设计低浓度供磷(8 mg/kg KH2 PO4)、正常供磷(16 mg/kg KH2PO4... 为研究杉木幼苗根系生长、形态学指标及养分利用效率对土壤磷素异质分布的响应规律,选择杉木种子园单株采种培育的半同胞家系实生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沙培控磷盆栽试验,设计低浓度供磷(8 mg/kg KH2 PO4)、正常供磷(16 mg/kg KH2PO4)和高浓度供磷(32 mg/kg KH2PO4)3个供磷水平,每个供磷水平分别采用2种供磷方式(局部供磷和均匀供磷)进行根部施磷。结果表明:(1)从供磷水平来看,低浓度供磷下的杉木根长、根系生物量、根冠比、根系及全株的磷素利用效率均显著大于正常供磷和高浓度供磷,而根平均直径相反;随着供磷水平的提高,杉木苗高和地上部生物量无显著差异,而比根长表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2)从供磷方式来看,局部供磷处理的杉木苗高、根长、根系表面积、比根长、地上部生物量、根系及全株的磷素利用效率均显著大于均匀供磷处理,而根平均直径和根冠比则相反。总体上,低浓度局部供磷处理下杉木可明显增强其根系的形态可塑性,从而优化根系在养分异质土壤里的空间分布,并通过提高根系磷素利用效率以维持地上部的正常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局部供磷 均匀供磷 根系形态 磷素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炭对杉木人工林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丁文沙 魏志超 +2 位作者 孟李群 刘志刚 刘爱琴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84-592,共9页
为揭示施用生物炭对杉木人工林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规律,以不同发育阶段杉木人工林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测定施用不同生物炭的杉木人工林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物种组成、物种丰度及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生物炭处理使杉木人工林土壤... 为揭示施用生物炭对杉木人工林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规律,以不同发育阶段杉木人工林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测定施用不同生物炭的杉木人工林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物种组成、物种丰度及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生物炭处理使杉木人工林土壤化学性质发生改变,木炭处理使幼龄林和中龄林土壤pH值分别减少0.01和增加0.05;竹炭处理使幼龄林和中龄林土壤pH值分别增加0.05和0.09。施用生物炭后杉木人工林土壤细菌丰度发生改变,改变了成熟林中绿弯菌门和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木炭和竹炭处理后分别使绿弯菌门相对丰度与对照相比减少了58.34%和54.31%,使变形菌门相对丰度与对照相比分别上升了53.23%和70.63%。冗余分析发现,土壤化学性质与土壤细菌群落结构间存在显著相关性,说明施用生物炭会通过改变土壤化学性质影响土壤细菌群落结构,预选结果显示土壤全磷(TP)和土壤全碳(TC)对细菌群落分布影响最显著。本研究为添加生物炭对杉木人工林土壤细菌种类、群落结构及其功能的影响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杉木人工林 土壤细菌多样性 土壤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蔗糖添加对杉木低磷胁迫响应和蔗糖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陈冉红 周梦岩 +4 位作者 李娇阳 钟伟民 吴鹏飞 马祥庆 李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6588-6599,共12页
为了揭示低磷胁迫下蔗糖对杉木低磷胁迫响应和蔗糖代谢的影响,选用两种不同磷效率杉木家系M32和M28进行低磷胁迫下的蔗糖添加试验,分析蔗糖添加对低磷胁迫下杉木形态特征、生理特性和低磷诱导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蔗糖添加促... 为了揭示低磷胁迫下蔗糖对杉木低磷胁迫响应和蔗糖代谢的影响,选用两种不同磷效率杉木家系M32和M28进行低磷胁迫下的蔗糖添加试验,分析蔗糖添加对低磷胁迫下杉木形态特征、生理特性和低磷诱导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蔗糖添加促进了低磷胁迫下杉木苗高、根长、根表面积、根平均直径、根体积、根叶组织蔗糖含量和根叶组织无机磷含量的增加,但仍明显低于正常供磷处理下添加蔗糖处理的杉木增量。低磷促进杉木叶中花青素的积累,而正常供磷和低磷胁迫下的蔗糖添加处理都显著促进了叶片花青素含量的增加。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M28与M32在根、叶组织的蔗糖含量存在显著差异,且M28根叶组织中的蔗糖合成酶活性和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都高于M32。蔗糖合成酶ClSuSy在M28和M32根系中受低磷胁迫诱导下调表达,但蔗糖添加处理明显诱导ClSuSy表达量升高,M28在正常供磷并添加蔗糖处理下的ClSuSy表达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蔗糖转运蛋白SUT4、磷转运蛋白ClPht1;4、紫色酸性磷酸酶PAP1和PAP11在M28和M32根系中总体上受低磷胁迫诱导上调表达,且受蔗糖添加处理诱导下调表达。低磷胁迫下,添加或不添加蔗糖处理的M32根系SUT4的表达量均在15d时显著升高,并在45d时回落到正常水平。ClPht1;4和PAP1在低磷胁迫15d的表达量显著高于45d时的表达量,且ClPht1;4在M32根系中的表达量远高于M28。本研究表明,蔗糖对杉木低磷胁迫响应和糖代谢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低磷胁迫下添加蔗糖处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杉木低磷胁迫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低磷胁迫 蔗糖 根系形态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源杉木细根根序及碳氮计量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秉钧 颜耀 +3 位作者 张辉 何宗明 刘雨晖 马祥庆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61-567,共7页
为分析不同种源杉木人工林细根根序形态和碳氮计量的差异,选取福建三明莘口教学林场38年生8个不同种源的杉木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根序分级法进行不同种源细根根序形态的调查,并对其碳氮含量进行测定,比较不同种源杉木细根根序形态及碳氮... 为分析不同种源杉木人工林细根根序形态和碳氮计量的差异,选取福建三明莘口教学林场38年生8个不同种源的杉木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根序分级法进行不同种源细根根序形态的调查,并对其碳氮含量进行测定,比较不同种源杉木细根根序形态及碳氮计量的差异。研究表明:不同种源杉木细根根序形态存在差异。四川芦山、四川彭县的北带种源以及湖北竹溪的中带偏北种源的比根长、比表面积和组织密度总体上小于贵州剑河、浙江金华、安徽休宁和湖南会同等中带种源,南带广东郁南杉木根序形态指标较低;随着根序级别的递增,不同种源杉木比根长、比表面积均呈下降趋势,而细根平均直径、组织密度、C含量及C/N则随着根序级别的增加而增加;不同种源杉木根系的C、N含量变化没有明显规律,但C/N总体上随着杉木种源所在的纬度下降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细根 比根长 比表面积 种源地 碳氮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空间拥挤程度对杉木幼苗根系内源有机酸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林德城 卢佳奥 +3 位作者 李琦 邹显花 李明 吴鹏飞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4-60,共7页
采用室内盆栽模拟方法,选择同一无性系杉木为研究对象,设置双株拥挤、双株宽敞和单株种植(对照)3个拥挤程度,分别于处理50、100和150 d后进行破坏性收获,测定不同拥挤条件下杉木根系内源有机酸的种类及含量.结果表明:参试杉木幼苗根系... 采用室内盆栽模拟方法,选择同一无性系杉木为研究对象,设置双株拥挤、双株宽敞和单株种植(对照)3个拥挤程度,分别于处理50、100和150 d后进行破坏性收获,测定不同拥挤条件下杉木根系内源有机酸的种类及含量.结果表明:参试杉木幼苗根系内的有机酸主要有草酸(3.69~8.99 mg·g^(-1))、苹果酸(0.34~0.63 mg·g^(-1))和柠檬酸(0.06~0.12 mg·g^(-1));而棕榈酸、辛酸、肉豆蔻酸、亚油酸、山嵛酸和癸酸等有机酸含量较少(2.02~106.07μg·g^(-1));未检出γ-亚麻酸和十五碳烯酸.拥挤程度和处理时间对杉木根系内源有机酸含量的交互作用不显著;双株拥挤处理第150天时杉木根系内的草酸、苹果酸、柠檬酸、棕榈酸、辛酸、肉豆蔻酸、亚油酸、山嵛酸含量明显增加,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了116.1%、171.5%、175.4%、98.1%、182.4%、91.3%、315.3%、266.5%;双株拥挤处理第150天时根系内柠檬酸含量显著低于同处理第50天时的含量,第100天时的山嵛酸含量显著高于另外两个时间点的含量,而其余有机酸含量均无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内源有机酸 根系竞争 地下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紫色酸性磷酸酶基因ClPAP18b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周梦岩 赵铭臻 +4 位作者 李亚超 裴志阳 张健 马祥庆 李明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234-1246,共13页
【目的】以速生丰产型杉木无性系洋023、洋036、洋6421和拟南芥为材料,研究杉木中紫色酸性磷酸酶(PAPs)的功能作用,以筛选具有磷素高效利用特性的杉木无性系。【方法】采用PCR技术克隆PAP18b基因,分析其序列特征和同源性,并对杉木无性系... 【目的】以速生丰产型杉木无性系洋023、洋036、洋6421和拟南芥为材料,研究杉木中紫色酸性磷酸酶(PAPs)的功能作用,以筛选具有磷素高效利用特性的杉木无性系。【方法】采用PCR技术克隆PAP18b基因,分析其序列特征和同源性,并对杉木无性系洋023、洋036、洋6421进行正常供磷(1.0 mmol/L KH2PO4)和低磷胁迫(0.1 mmol/L KH_(2)PO_(4),0.9 mmol/L KCl)砂培盆栽处理0、10、15、30和60天,测定酸性磷酸酶活性及全磷含量,定量分析根和叶中ClPAP18b基因表达量、磷含量及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关系,并将ClPAP18b基因过表达至拟南芥,进行该基因的功能验证。【结果】成功克隆获得杉木PAP18b基因CDS序列(1212 bp),命名为ClPAP18b,该基因编码404个氨基酸,亚细胞定位于胞间区,这表明ClPAP18b基因可能发挥调控酸性磷酸酶分泌至胞外的功能。酸性磷酸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30天磷处理后,正常供磷和低磷处理下,杉木洋036和洋6421无性系根中的酸性磷酸酶活性均高于叶,而根中酸性磷酸酶活性低磷处理下高于正常供磷处理;洋023的根和叶中酸性磷酸酶活性在低磷胁迫诱导下多高于正常供磷条件下根和叶中酸性磷酸酶活性。磷含量分析结果表明,杉木洋023、洋036和洋6421无性系的地上部磷含量高于地下部,不同水平供磷处理后,不同杉木无性系或同一杉木不同组织磷含量存在差异。RT-qPCR结果显示,低磷胁迫诱导杉木ClPAP18b基因表达。低磷条件下,ClPAP18b过表达拟南芥植株长势优于对照组,且过表达植株中的酸性磷酸酶活性叶高于对照组,但花青素积累量低于对照组。此外,相比于正常供磷处理植株,过表达ClPAP18b拟南芥中PHT1;2、PHT1;8和AtPAP26等与磷胁迫相关的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而AtPAP12和AtPAP17基因表达量明显降低。【结论】低磷胁迫诱导杉木ClPAP18b基因表达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增强,但不同杉木无性系对磷缺乏的适应性存在明显差异,过表达ClPAP18b基因可促进拟南芥植株耐低磷胁迫,ClPAP18b基因可能在杉木低磷胁迫调节机制中发挥调控作用,可作为改良杉木耐低磷的重要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酸性磷酸酶 杉木 磷胁迫 ClPAP18b基因过表达 RT-Q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因子对植物根系及其构型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9
作者 李秉钧 颜耀 +3 位作者 吴文景 吴鹏飞 邹显花 马祥庆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19年第3期41-45,共5页
植物根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根系构型以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而其构型可塑性是表征植物对生长环境适应能力的重要指标。本文在参考国内外对植物根系及其构型研究的基础上,分别从养分胁迫、水... 植物根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根系构型以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而其构型可塑性是表征植物对生长环境适应能力的重要指标。本文在参考国内外对植物根系及其构型研究的基础上,分别从养分胁迫、水分胁迫、重金属胁迫和生物胁迫等方面综述环境因子对植物根系及其构型的影响,指出了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系构型 根系 环境因子 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根系接种AMF染色条件的筛选及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许静静 田云龙 +2 位作者 魏博 马祥庆 吴鹏飞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66-172,共7页
丛枝菌根真菌(AMF)侵染情况观察是深入研究植物根系与土壤微生物共生机制的重要基础。以杉木同一无性系1年生幼苗为研究对象,在接种根内球囊霉(Glomus intraradices,Gi)3个月后,基于经典的台盼蓝染色法,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影响杉木根... 丛枝菌根真菌(AMF)侵染情况观察是深入研究植物根系与土壤微生物共生机制的重要基础。以杉木同一无性系1年生幼苗为研究对象,在接种根内球囊霉(Glomus intraradices,Gi)3个月后,基于经典的台盼蓝染色法,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影响杉木根系染色效果的KOH浓度、温度以及染色时间等主要因素进行优化研究,比较分析杉木不同根序的AMF侵染率差异性规律。结果表明,对于杉木幼苗1级根,筛选出20%的KOH浓度、水煮温度90℃和染色时间30 min这一组合的染色效果较好,显微制片中的根系皮层组织细胞、菌丝结构清晰;对于杉木2级根,采用20%KOH浓度、水煮温度96℃和染色时间10 min处理下的染色效果较好;相对木质化程度最高的3级根,采用20%KOH浓度、水煮温度100℃、染色时间30 min或10%KOH浓度、水温96℃、染色时间20 min这2种组合的染色效果较好。与杉木幼苗1级根和3级根相比,2级根的AMF侵染率明显较高(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根级 丛枝菌根真菌 染色方法 侵染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因子对林木细根功能性状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秉钧 颜耀 +2 位作者 王小虎 孙雪莲 马祥庆 《福建林业科技》 2020年第2期125-132,共8页
细根可以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分,还能合成多种生物活性物质来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其中细根结构和功能是衡量植物根系能力的重要指标。在查阅国内外有关林木细根结构和功能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分别从... 细根可以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分,还能合成多种生物活性物质来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其中细根结构和功能是衡量植物根系能力的重要指标。在查阅国内外有关林木细根结构和功能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分别从土壤养分、水分、温度和土层、海拔以及营林措施等方面综述环境因子对林木细根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分析林木细根对环境因子的响应规律,指出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今后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根 林木 结构和功能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