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RPE管约束GFRP海砂混凝土柱的轴压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霍静思 王志滨 +2 位作者 李鑫雷 吴扬杭 高剑平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5,共12页
采用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钢骨架增强聚乙烯(SRPE)管约束玻璃纤维增强塑料(GFRP)海砂混凝土柱的力学性能和受力机理。通过24个轴压短柱试验,研究SRPE管钢丝体积配箍率、混凝土强度和GFRP箍筋间距等参数对组合柱力学性能的... 采用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钢骨架增强聚乙烯(SRPE)管约束玻璃纤维增强塑料(GFRP)海砂混凝土柱的力学性能和受力机理。通过24个轴压短柱试验,研究SRPE管钢丝体积配箍率、混凝土强度和GFRP箍筋间距等参数对组合柱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在确定合理材料本构模型的基础上,运用ABAQUS有限元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和参数分析。结果表明:在试验参数范围内组合柱虽均发生剪切破坏,但仍具有较好的延性,说明SRPE管和GFRP箍筋对海砂混凝土形成了良好的约束效应;有限元数值参数分析结果表明,提高环向钢丝体积配箍率能显著提升峰值承载力、剩余承载力和延性,提高混凝土强度能显著提升峰值承载力、剩余承载力和弹性刚度,但延性明显降低,其他参数对组合柱力学性能的影响程度不显著;基于参数分析结果,提出了组合柱轴压承载力和峰值应变简化计算式,可为类似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PE管 GFRP筋 海砂混凝土 组合柱 轴压承载力 简化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长短时记忆的真空预压地基沉降预测 被引量:1
2
作者 梁煜婉 肖朝昀 +4 位作者 李明广 孟江山 周建烽 黄山景 朱浩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5-532,共8页
为探寻一种更加准确的真空预压地基处理沉降预测方法,以厦门新机场规划片区东园地块造地二期工程为例,构建基于长短时记忆(LSTM)神经网络的真空预压地基处理沉降预测模型.选取两个区域的实测沉降数据作为数据基础,对比传统沉降预测法(... 为探寻一种更加准确的真空预压地基处理沉降预测方法,以厦门新机场规划片区东园地块造地二期工程为例,构建基于长短时记忆(LSTM)神经网络的真空预压地基处理沉降预测模型.选取两个区域的实测沉降数据作为数据基础,对比传统沉降预测法(浅岗法、三点法和双曲线法)与LSTM神经网络预测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当真空预压地基处理工况下出现真空膜破损引发沉降量回弹的现象时,相较于传统预测方法,LSTM的均方根误差e RMSE和平均绝对值误差e MAE均下降45%以上,且该方法的预测结果有明显的上升趋势,能够准确预测出沉降回弹情况.在预测误差方面,考虑真空度和沉降变化的LSTM模型比仅考虑沉降时序的LSTM模型的e RMSE和e MAE降低60%及以上.该研究可为真空预压地基沉降预测提供先进的数据驱动预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长短期记忆网络 真空预压 沉降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均匀化的钢筋混凝土柱偏心受压性能模拟研究
3
作者 李维康 王江 许斌 《应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19-1128,共10页
基于等效均匀化理论,通过建立细观数值模型和细观均匀化数值模型,多尺度模拟研究混凝土骨料的细观因素对钢筋混凝土柱偏心受压力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参考试验结果吻合良好,从构件层次验证了细观均匀化数值模型的有效性;... 基于等效均匀化理论,通过建立细观数值模型和细观均匀化数值模型,多尺度模拟研究混凝土骨料的细观因素对钢筋混凝土柱偏心受压力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参考试验结果吻合良好,从构件层次验证了细观均匀化数值模型的有效性;细观数值模型和细观均匀化数值模型均能有效反映骨料的随机分布对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力学性能和损伤分布的影响;与细观数值模型相比,细观均匀化数值模型对骨料不同形状的敏感性较差;细观均匀化数值模型可以节省计算空间,提高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柱偏心受压 细观数值模型 细观均匀化数值模型 骨料的细观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空夹层铝管-混凝土-钢管组合构件受弯试验
4
作者 宁春珍 曾翔 +1 位作者 曾伟哲 许斌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10,共6页
开展了中空夹层铝管-混凝土-钢管(ACSDST)组合构件的受弯力学性能研究,对ACSDST梁试件进行了四点弯曲试验,分析了试件的破坏形态、弯矩-曲率曲线、抗弯刚度和受弯承载力。试验结果表明,ACSDST组合梁因受拉侧铝合金管(外管)开裂而发生破... 开展了中空夹层铝管-混凝土-钢管(ACSDST)组合构件的受弯力学性能研究,对ACSDST梁试件进行了四点弯曲试验,分析了试件的破坏形态、弯矩-曲率曲线、抗弯刚度和受弯承载力。试验结果表明,ACSDST组合梁因受拉侧铝合金管(外管)开裂而发生破坏,破坏后受压区铝合金管(外管)出现不同程度的向外鼓曲。将国内外相关规范的抗弯刚度计算结果与试验抗弯刚度进行对比分析表明,EC4(2004)规范和AIJ(1997)规范的设计方法分别是预测ACSDST截面初始抗弯刚度和正常使用阶段截面抗弯刚度的最好方法。通过结合铝合金管混凝土组合轴压强度计算式,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受弯承载力计算式能对ACSDST截面受弯承载力进行较好地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夹层铝管-混凝土-钢管组合构件 弯曲试验 抗弯刚度 受弯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MR阻尼器恢复力非参数化识别
5
作者 陈天威 许斌 赵冶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9-64,共6页
强动力荷载作用下结构大多发生非线性行为,不同结构的恢复力模型差别很大难以用统一模型描述,且在实际工程中难以测量所有自由度的动力响应。近年来粒子群优化算法被逐渐应用于结构系统识别领域,但大多局限于线性系统。因此,提出一种基... 强动力荷载作用下结构大多发生非线性行为,不同结构的恢复力模型差别很大难以用统一模型描述,且在实际工程中难以测量所有自由度的动力响应。近年来粒子群优化算法被逐渐应用于结构系统识别领域,但大多局限于线性系统。因此,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非线性结构识别方法,该方法能够在结构部分自由度动力响应未知的情况下,不依赖于特定的参数化模型对结构质量以及非线性恢复力进行识别。同时对粒子群算法的惯性权重进行改进,以减小计算误差。在线性多自由度系统中引入两种不同磁流变阻尼器,在模拟非线性行为的同时,验证方法的一般性和识别多处非线性行为的能力。通过数值模拟结果比较,证实了所提方法以及惯性权重改进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粒子群算法 惯性权重 磁流变阻尼器 非线性恢复力 质量识别 非参数化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结构总恢复力和荷载非参数化识别
6
作者 赵冶 许斌 +1 位作者 宁西占 李衍辉 《振动.测试与诊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6-451,617,共7页
针对结构非线性行为多样性及荷载未知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extended Kalman filter,简称EKF)和勒让德多项式的多自由度结构总恢复力和荷载非参数化识别方法。首先,运用勒让德多项式进行非线性结构总恢复力(total restorin... 针对结构非线性行为多样性及荷载未知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extended Kalman filter,简称EKF)和勒让德多项式的多自由度结构总恢复力和荷载非参数化识别方法。首先,运用勒让德多项式进行非线性结构总恢复力(total restoring force,简称TRF)建模;其次,通过EKF算法进行非线性结构总恢复力和荷载的非参数化识别;最后,以装有不同类型磁流变阻尼器的2个多自由度结构数值模型为例,在不同的激励情况下,考虑2%和4%的测量噪声影响,通过结构部分自由度加速度和位移响应的数据融合,消除了识别结果低频漂移现象,实现了未知动力响应、荷载及总恢复力的非参数化识别。研究结果表明,即使考虑不同的测量噪声水平和激励形式,所提出方法仍可以有效地对未知动力响应、荷载及总恢复力进行非参数化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恢复力 非参数化识别 荷载识别 扩展卡尔曼滤波 勒让德多项式 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刚度非线性能量阱减震性能研究
7
作者 吴梦南 宁西占 张洪福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03-213,共11页
为解决常规非线性能量阱(nonlinear energy sink, NES)在低能量输入时难以触发靶向能量传递的问题,在立方刚度NES的基础上引入低阶非线性刚度项,提出一种组合刚度NES,以提高NES减震性能的鲁棒性。提出考虑不同层级能量输入的NES参数优... 为解决常规非线性能量阱(nonlinear energy sink, NES)在低能量输入时难以触发靶向能量传递的问题,在立方刚度NES的基础上引入低阶非线性刚度项,提出一种组合刚度NES,以提高NES减震性能的鲁棒性。提出考虑不同层级能量输入的NES参数优化策略,采用遗传算法对组合刚度NES、立方刚度NES和调谐质量阻尼器(tuned mass damper, TMD)进行参数数值寻优,对比分析了不同阻尼器的减震性能。结果表明,组合刚度NES的减震性能全面优于立方刚度NES,对不同层级能量输入的鲁棒性几乎与TMD相当,而对主结构频率变化的鲁棒性则优于TMD。利用数值小波变换对地震响应的功率谱进行分析,揭示了组合刚度NES能在较宽频带与主结构产生强烈的瞬时内共振俘获行为,由此表明其具有极强的频率鲁棒性。对能量在受控系统中不同部分间的传递分析表明,高阶非线性刚度仅在高能量输入时转移主结构能量,而低阶非线性刚度在低能量输入时仍可有效转移主结构能量,揭示了组合刚度NES具有良好的能量输入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能量阱 组合刚度 减震性能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夹层梁静动力及屈曲分析的新型组合结构单元
8
作者 林建平 陈昆 +2 位作者 潘剑超 王冠楠 冯倩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8-528,共11页
推导出新型组合结构单元,用于考虑界面滑移的3层部分作用夹层组合梁的静动力及屈曲特性分析.基于铁木辛柯梁理论,建立考虑夹层梁部分作用效应的能量原理.针对其受力特性,在节点位移、横截面转角和界面滑移插值时均采用含内部自由度的高... 推导出新型组合结构单元,用于考虑界面滑移的3层部分作用夹层组合梁的静动力及屈曲特性分析.基于铁木辛柯梁理论,建立考虑夹层梁部分作用效应的能量原理.针对其受力特性,在节点位移、横截面转角和界面滑移插值时均采用含内部自由度的高阶插值函数,以解决含界面有限元数值分析中常遇到的“滑移锁定”现象.通过变分原理得到夹层梁的刚度矩阵、质量矩阵以及几何刚度矩阵的显示表达式.基于MATLAB编译相应夹层结构的有限元程序并验证其准确性.对不同截面3层夹层组合梁进行不同荷载条件和边界条件下的静动力及屈曲特性分析,并探讨不同夹层组合梁跨高比和不同界面抗剪连接刚度下的计算结果及其误差的变化规律.所推导的显示表达式新型组合结构单元计算效率高,并便于推广应用于其他有限元程序或商业软件子程序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层组合梁 部分作用 静动力分析 刚度矩阵 质量矩阵 铁木辛柯梁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CP的珊瑚砂砂浆裂缝自修复新型细菌载体 被引量:11
9
作者 刘士雨 俞缙 +2 位作者 刘文强 蔡燕燕 涂兵雄 《建筑材料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87-693,共7页
用以石膏为细菌载体及以乳酸钙、尿素为底物的自修复剂,基于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MICP)技术实现了珊瑚砂砂浆裂缝的自修复,验证了石膏作为细菌载体修复珊瑚砂砂浆裂缝的可行性,探讨了自修复剂配比和养护方式对自修复效果的影响,分析了... 用以石膏为细菌载体及以乳酸钙、尿素为底物的自修复剂,基于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MICP)技术实现了珊瑚砂砂浆裂缝的自修复,验证了石膏作为细菌载体修复珊瑚砂砂浆裂缝的可行性,探讨了自修复剂配比和养护方式对自修复效果的影响,分析了裂缝区生成物的矿物成分及形态.结果表明:掺入石膏为细菌载体的自修复剂后,试样裂缝自修复效果良好;裂缝生成物主要是方解石和球霰石型碳酸钙;当含菌载体和底物掺量均为3.0%时,试样裂缝有较好的自修复效果,同时对珊瑚砂砂浆强度影响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膏 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 细菌载体 珊瑚砂砂浆 自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轴向约束的钢筋混凝土梁高温下竖向推覆试验 被引量:3
10
作者 霍静思 郝柏青 李智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1-48,共8页
为研究轴向约束对钢筋混凝土梁高温下大变形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1根常温和2根高温下约束梁的竖向推覆试验。比较分析了不同升温时间对轴向约束钢筋混凝土梁测点温度、升温反应及延性和耗能等的影响;重点研究了轴向约束钢筋混凝土梁的... 为研究轴向约束对钢筋混凝土梁高温下大变形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1根常温和2根高温下约束梁的竖向推覆试验。比较分析了不同升温时间对轴向约束钢筋混凝土梁测点温度、升温反应及延性和耗能等的影响;重点研究了轴向约束钢筋混凝土梁的高温反应、破坏形态、承载能力和受力机制。结果表明:升温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升高,轴向约束钢筋混凝土梁不断向下挠曲,但炉温超过800℃之后,挠度有所恢复;由于受热膨胀引起的轴压力影响,高温下约束梁塑性铰区域明显缩小,其延性和耗能能力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高温作用产生的初始轴压力提高了梁的峰值承载力,但随着升温时间的延长,其提高幅度低于材料劣化对梁峰值承载力的降低幅度;初始轴压力使得高温梁在破坏前始终处于压弯机制;研究结果可为验证和校正火灾下约束混凝土梁力学行为的数值模拟以及理论分析提供可靠的试验数据,并为进一步探讨高温下钢筋混凝土约束梁大变形时的破坏准则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梁 轴向约束 高温 大变形 破坏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损悬索对称性破缺下非线性耦合振动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赵珧冰 郑攀攀 +1 位作者 陈林聪 康厚军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71-481,共11页
对称性是振动理论中5大美学特征之一,然而对称性破缺又难以避免.本文以工程中常见的易损结构—悬索为例,探究当该系统遭遇非对称性损伤时,对称性破缺对其面内耦合振动特性影响.首先建立受损悬索面内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并采用Galerkin法... 对称性是振动理论中5大美学特征之一,然而对称性破缺又难以避免.本文以工程中常见的易损结构—悬索为例,探究当该系统遭遇非对称性损伤时,对称性破缺对其面内耦合振动特性影响.首先建立受损悬索面内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并采用Galerkin法得到离散的无穷维微分方程.利用多尺度法计算该非线性系统发生面内耦合共振响应的调谐方程.截取前9阶模态,利用数值计算方法得到无损和受损悬索的各类共振曲线及其稳定性,通过计算最大李雅普诺夫指数来确定系统的混沌运动.研究结果表明:已有研究常采用抛物线模拟悬索静态构形,然而一旦发生不对称损伤,采用分段函数更能准确描述悬索受损后的静态构形;对称性破缺会导致悬索固有频率之间的交点变为转向点,其正、反对称模态均变为非对称模态;受损后悬索的非线性相互作用系数会发生显著改变,其内共振响应会产生明显变化;当激励直接作用在高阶模态时,无损系统会呈现出单模态解和内共振解,而受损系统并没有呈现出明显的单模态解;受损系统的分岔和混沌特性会发生改变,系统将通过倍周期分岔产生混沌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损悬索 对称性破缺 频率转向 耦合共振 分岔和混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初始荷载的火灾后RC柱抗震性能 被引量:1
12
作者 霍静思 杨鑫鑫 李智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1-30,共10页
为研究初始荷载作用对火灾后钢筋混凝土(RC)柱抗震性能的影响,分别对3根高温后RC柱和2根常温对比试件进行滞回加载试验。比较分析了不同初始荷载作用下试件的温度场变化、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和破坏模态,重点研究了不同初始荷载与高温冷... 为研究初始荷载作用对火灾后钢筋混凝土(RC)柱抗震性能的影响,分别对3根高温后RC柱和2根常温对比试件进行滞回加载试验。比较分析了不同初始荷载作用下试件的温度场变化、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和破坏模态,重点研究了不同初始荷载与高温冷却全过程对钢筋混凝土柱的破坏模态、剩余变形、剩余承载力、抗弯刚度与延性以及耗能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初始荷载作用对钢筋混凝土柱高温后的抗震性能影响显著,且存在一定尺寸效应;初始荷载作用时,随着轴压比增大,高温后试件的破坏模态由弯曲破坏变为压溃破坏;初始荷载的作用不仅影响柱截面温度场,而且使得高温后试件产生剩余压缩变形,轴压比越大,剩余压缩变形越大,剩余承载力和抗弯刚度均呈增大趋势,而延性和耗能能力呈下降趋势;高温冷却作用使得试件的承载力、抗弯刚度、延性以及耗能能力总体呈现不同程度的退化;建议在对受火后钢筋混凝土柱进行损伤评估和抗震性能研究时,应合理考虑初始荷载作用和尺寸效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柱 高温 抗震性能 初始荷载 尺寸效应 轴压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筋-夯土界面的拉拔试验研究
13
作者 罗漪 叶超 +1 位作者 钟浩鹏 曾志兴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15-925,共11页
为了研究竹筋-夯土界面性能,设置4种不同类别影响参数——轴向压力(40、80、120、160 kPa)、竹筋构造形式(无竹节、单竹节和单竹节且端部弯起构造形式)、竹筋宽度(1、2、3 cm)、埋置长度(210、290、370、450 mm)进行拉拔试验.结果表明:... 为了研究竹筋-夯土界面性能,设置4种不同类别影响参数——轴向压力(40、80、120、160 kPa)、竹筋构造形式(无竹节、单竹节和单竹节且端部弯起构造形式)、竹筋宽度(1、2、3 cm)、埋置长度(210、290、370、450 mm)进行拉拔试验.结果表明:轴向压力从40 kPa增加到160 kPa时,拉拔力峰值增加了4.37 kN,增幅达47.7%;竹节和端部弯起构造都能提高竹筋与土体间的端阻力,从无竹节到单竹节且端部弯起构造,拉拔力峰值增加4.76 kN,增幅达42.6%;竹筋宽度与埋置长度增大时,竹筋与土体的摩阻力和侧阻力增大,竹筋宽度从1 cm增加到3 cm时拉拔力峰值增加了5.49 kN,增幅达65.4%;埋置长度从210 mm增加到450 mm,拉拔力峰值增加了5.67 kN,增幅达72.4%.竹筋与夯土界面的作用力主要由化学黏结力、摩阻力和端阻力组成;4种影响因素均可以显著提高拉拔力峰值,而增加埋置长度效果最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夯土墙 竹筋 拉拔 界面性能 极限拉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孔Q460高强钢板在低周疲劳加载下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14
作者 李海锋 曹宝安 罗文伟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3-83,共11页
为探讨单调拉伸及低周疲劳荷载下开孔Q460高强钢板的力学性能,对33个开孔材性试件进行试验测试,通过分析试件的应力–应变曲线、骨架曲线和耗能能力对比图,探讨了试件设计尺寸、开孔数量及加载模式等因素对开孔材性试件的强度、刚度、... 为探讨单调拉伸及低周疲劳荷载下开孔Q460高强钢板的力学性能,对33个开孔材性试件进行试验测试,通过分析试件的应力–应变曲线、骨架曲线和耗能能力对比图,探讨了试件设计尺寸、开孔数量及加载模式等因素对开孔材性试件的强度、刚度、延性和耗能能力等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使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疲劳加载作用下开孔材性试件的精细有限元模型,并与材性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和可靠性。试验结果表明:开孔对Q460高强钢试件的力学性能有不利影响,导致应力集中加剧;在疲劳荷载作用下,增加试件轴向的开孔数量有利于提高试件的延性,但对钢材的耗能能力产生不利影响。开孔试件在低周反复荷载下易在开孔位置发生应力集中导致裂缝产生,且孔洞四周存在鼓曲现象,断后试件整体呈马鞍形。试件厚度对高强钢的破坏模式及力学性能影响显著,在低周疲劳荷载下,开孔试件的破坏形态与未开孔试件差别较大,且随厚度增加呈现两种不同的断口形态,随着试件设计厚度增加,断口截面与试件横截面呈约45°夹角和锯齿形交错相嵌两种断口类型;且随着钢材厚度的增加,试件的抗拉强度、延性和耗能能力均有所提高。加载模式对开孔Q460高强钢的抗拉强度影响较小,随着荷载循环圈数的增加,Q460高强钢的延性降低,耗能能力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460高强钢 开孔试件 低周疲劳荷载 延性 耗能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的天然海水加固钙质砂效果评价 被引量:40
15
作者 董博文 刘士雨 +3 位作者 俞缙 肖杨 蔡燕燕 涂兵雄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04-1114,共11页
使用天然海水进行微生物培养并诱导碳酸钙沉淀(MICP)加固钙质砂试验,首先通过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情况和脲酶活性的变化研究海水对微生物的影响。然后,根据MICP加固前后钙质砂渗透性和无侧限抗压强度(UCS)的变化评价海水对MICP加固效果的... 使用天然海水进行微生物培养并诱导碳酸钙沉淀(MICP)加固钙质砂试验,首先通过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情况和脲酶活性的变化研究海水对微生物的影响。然后,根据MICP加固前后钙质砂渗透性和无侧限抗压强度(UCS)的变化评价海水对MICP加固效果的影响。最后,利用SEM和XRD测试分析海水影响MICP加固钙质砂效果的机制。结果表明:(1)天然海水使微生物的生长出现滞后期,但稳定期的微生物数量和脲酶活性与淡水环境下相差不大;(2)使用海水MICP加固钙质砂的效果与淡水条件下相比差别较小,钙质砂的渗透系数可降低一个数量级,UCS值可达1.7 MPa;(3)海水条件下MICP过程受到海水成分、微生物、钙离子浓度、尿素浓度和p H值等因素的调控,主要沉积的碳酸钙晶型为方解石,方解石填充了粒间孔隙,使砂颗粒胶结为整体,这是钙质砂力学性能提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质砂 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 天然海水 巴氏芽孢杆菌 方解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诱导碳酸钙沉淀(EICP)技术及其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16
作者 曹光辉 刘士雨 +3 位作者 俞缙 蔡燕燕 胡洲 毛坤海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54-768,共15页
通过酶诱导生成碳酸钙沉淀来改良土壤的技术被称为EICP,由于其应用广泛,在过去十多年来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从EICP的机理出发,总结植物脲酶和细菌脲酶的提取方法,探究脲酶、钙源、尿素、脱脂奶粉、温度和pH等因素对EICP胶结效果... 通过酶诱导生成碳酸钙沉淀来改良土壤的技术被称为EICP,由于其应用广泛,在过去十多年来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从EICP的机理出发,总结植物脲酶和细菌脲酶的提取方法,探究脲酶、钙源、尿素、脱脂奶粉、温度和pH等因素对EICP胶结效果的影响,归纳检测EICP加固试样的强度、碳酸钙含量、微观结构和成分的方法,并对EICP在岩土工程的应用进行总结与评述。目的是展示目前国内外关于EICP的研究现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及需要克服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脲酶 诱导矿化 EICP 碳酸盐沉淀 胶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激活产脲酶微生物加固钙质砂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董博文 刘士雨 +2 位作者 俞缙 蔡燕燕 涂兵雄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315-1321,共7页
针对产脲酶微生物设计了6种不同的靶向激活方案,进行钙质砂的生物矿化加固试验。通过无侧限抗压测试、碳酸钙生成量测定、SEM和XRD试验分析,评价钙质砂的加固效果,得出最佳靶向激活方案,最后通过高通量测序的分析结果分析激活前后的钙... 针对产脲酶微生物设计了6种不同的靶向激活方案,进行钙质砂的生物矿化加固试验。通过无侧限抗压测试、碳酸钙生成量测定、SEM和XRD试验分析,评价钙质砂的加固效果,得出最佳靶向激活方案,最后通过高通量测序的分析结果分析激活前后的钙质砂中微生物群落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靶向激活方案中YE和NH4Cl的浓度会显著影响激活的效果,其中0.2 g/L的YE、100 mmol/L的NH4Cl、初始pH值为9.0的激活方案效果最好;(2)钙质砂中新生成的方解石含量越多、分布越均匀,则钙质砂的加固效果越好,在最佳的激活方案下矿化加固后砂柱的平均UCS值可提高至350 kPa;(3)靶向激活改变了微生物的群落组成,使产脲酶微生物成为优势物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向激活 钙质砂 生物矿化 方解石 微生物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屈服点钢LYP100单调与循环拉伸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谢彩霞 李海锋 +1 位作者 南子森 李霞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13-720,共8页
对47个LYP100低屈服点钢焊接试件进行单向拉伸和反复拉伸加载试验,研究其在不同加载制度下的应力-应变曲线、荷载位移曲线、骨架曲线、破坏机理和延性特征.结果表明:试件横截面厚度是影响其耗能能力的重要因素,12mm试件的耗能能力明显优... 对47个LYP100低屈服点钢焊接试件进行单向拉伸和反复拉伸加载试验,研究其在不同加载制度下的应力-应变曲线、荷载位移曲线、骨架曲线、破坏机理和延性特征.结果表明:试件横截面厚度是影响其耗能能力的重要因素,12mm试件的耗能能力明显优于6mm试件;焊接接头对试件的破坏有不利影响,带焊接接头的试件在循环加载作用下疲劳损伤累积效应显著,容易发生脆性破坏,延性变差;LYP100低屈服点钢与Q345钢、Q460钢焊接后,试件的强度提高,循环荷载作用下强度硬化现象明显,但是其延性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屈服点钢 反复拉伸 材性试验 疲劳破坏 骨架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泊松白噪声激励下斜拉索的面内随机振动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婧瑞 陈林聪 赵珧冰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230-236,共7页
目前针对斜拉索非线性随机振动的研究已广泛开展,但仅限于高斯随机激励情形。然而,现实中大部分的随机扰动都是非高斯的。若使用高斯激励模型将产生较大误差。假设拉索所受非高斯激励为泊松白噪声,研究了泊松白噪声激励下斜拉索面内随... 目前针对斜拉索非线性随机振动的研究已广泛开展,但仅限于高斯随机激励情形。然而,现实中大部分的随机扰动都是非高斯的。若使用高斯激励模型将产生较大误差。假设拉索所受非高斯激励为泊松白噪声,研究了泊松白噪声激励下斜拉索面内随机振动。推导了受泊松白噪声激励的斜拉索面内振动的随机微分方程,建立了支配系统平稳响应概率密度函数的广义FPK方程。提出迭代加权残值法求解了四阶广义FPK方程,得到了系统响应概率密度函数的近似稳态闭合解。考察了垂跨比、阻尼系数以及脉冲到达率对拉索面内随机振动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拉索的响应随着垂跨比的增大,响应呈现不对称现象愈加明显;随阻尼比增加,系统响应得到显著抑制;当脉冲到达率增大,拉索的响应也随之增大,并逐渐接近于高斯白噪声激励的情形。另外,获得的理论结果与蒙特卡罗模拟的结果吻合地非常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迭代加权残值法 拉索振动 泊松白噪声 随机振动 面内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浆缺陷套筒应力波传播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范信凌 许斌 夏颂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93-796,共4页
灌浆套筒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关键连接部件,内部灌浆缺陷会严重影响结构力学性能。该文利用机电耦合数值模拟法对基于压电陶瓷驱动下灌浆缺陷套筒内应力波传播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比健康状况和设置有不同程度灌浆缺陷的套筒模型上... 灌浆套筒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关键连接部件,内部灌浆缺陷会严重影响结构力学性能。该文利用机电耦合数值模拟法对基于压电陶瓷驱动下灌浆缺陷套筒内应力波传播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比健康状况和设置有不同程度灌浆缺陷的套筒模型上的压电陶瓷片测量电压幅值,分析了缺陷与测量信号的关系,并定义了缺陷评价指标评估套筒灌浆缺陷程度。结果表明,套筒灌浆缺陷导致压电片接收压电幅值显著增大。所定义的缺陷评价指标能有效识别套筒内部的灌浆缺陷,基于粘贴压电传感器的应力波测量了用于反映套筒灌浆缺陷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浆套筒 压电陶瓷 应力波 灌浆缺陷检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