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省生物学会考卷与台湾地区学测卷生物学部分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郑键 林建春 肖巧玲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7-49,共3页
本文依据2013~2015年福建省生物学会考卷与台湾地区学测卷生物学部分,围绕内容主题、认知水平、试卷效度和能力考查4个维度,对闽台两地现有的合格性考试载体进行了比较研究,为福建省即将施行的学业水平考试中的合格性考试提供借鉴。
关键词 学业水平考试 福建会考卷 台湾学测卷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福建省中考生物学实验探究试题的命制与教学反思
2
作者 高秋静 张锋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1-53,共3页
本文对2017年福建省中考生物学试题第34题从立意、情境及设问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并通过试题分析思考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关键词 中考生物学 实验探究 试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中生物学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研究 被引量:25
3
作者 陈蓉 张锋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32-34,共3页
本文以高中生物学"细胞的增殖"的教学内容为例,尝试采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通过实验比较、纸笔测试和问卷调查,对收集到的相关教学数据进行分析,提出基于微课的翻转教学方式可行的运用案例。
关键词 高中生物学 微课教学 翻转课堂 模式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养高三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主题教学探析——以福建石斑鱼生长及其开发利用的主题为例 被引量:8
4
作者 叶回玉 《地理教学》 2016年第24期35-39,共5页
以立德树人为核心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是形势的要求,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地理新课标即将出台。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研究比较多,但高三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是什么?目前鲜有研究,其对应的教学设计策略更少。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研... 以立德树人为核心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是形势的要求,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地理新课标即将出台。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研究比较多,但高三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是什么?目前鲜有研究,其对应的教学设计策略更少。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研究,提出培养高三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主题教学设计策略。本文的框架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一、高三学生应具备的地理核心素养;二、主题教学与培养高三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关系;三、发展高三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主题教学设计策略:本文应用的案例:“农业的区位选择”一节(人教版)的主题教学;主题:福建石斑鱼生长及其开发利用;本文的主题教学设计策略是:选取能涵盖本节主要教学内容的乡土主题;创设综合情境,为落实核心素养搭建平台;问题引导思考,达成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j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施主题教学,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核心素养 主题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能转化视角的试题分析简表的应用——以福建省2012年高考文综地理必答题分析为例
5
作者 郑云清 《地理教学》 2013年第12期9-15,共7页
知识停留于书面认知,能力则重在活学活用,但知识与能力相辅相成应是大家的共识,只不过知能转化的机制,目前尚无定论,对什么样的知识最有价值、最有可能转化为能力,这涉及到对知识与能力划分的不同视角,大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关键词 试题分析 转化 福建省 地理 高考 应用 简表 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FR思维方法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实践——以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化学电源”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施志斌 黄丹青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9-54,共6页
发展创新意识的关键是创新思维的形成与发展以及掌握思维创新的方法。以“化学电源”教学为例,通过完成四个微项目活动,运用IFR思维方法,分析化学电源史上的重要技术创新,帮助学生认识化学电源的创立与变迁,培养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关键词 高中化学 创新思维 IFR思维方法 思维训练 化学电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作业观视角下的生物学单元作业设计与实践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凌霞 张锋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4-57,共4页
以“遗传信息的传递”单元为例,阐述单元作业设计与实践路径包括:以概念进阶为线索,通过制订素养指向的单元作业目标,实现单元作业的大取向;基于真实性的大情境及多重情境编制,形成课前、课中和课后作业链,实现单元作业的大设计;在完成... 以“遗传信息的传递”单元为例,阐述单元作业设计与实践路径包括:以概念进阶为线索,通过制订素养指向的单元作业目标,实现单元作业的大取向;基于真实性的大情境及多重情境编制,形成课前、课中和课后作业链,实现单元作业的大设计;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通过融入以学习化评估为主导的学本评估,实现单元作业的大评价。旨在学生深刻理解与运用生物学概念性知识,发展科学思维能力与科学探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作业观 单元作业 概念进阶 遗传信息 情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落实修订版教材精神:教研员的“位”与“为”
8
作者 黄国才 黄彦闽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8-80,共3页
教研员作为教研工作的中坚力量,是提升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教研员应当定准“位”,善作为;深入理解并熟练使用修订版教材;有效指导和服务一线教师用好教材、改进教学;及时总结和推广优秀教学经验。同时,要协作构建以素养为导向的“... 教研员作为教研工作的中坚力量,是提升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教研员应当定准“位”,善作为;深入理解并熟练使用修订版教材;有效指导和服务一线教师用好教材、改进教学;及时总结和推广优秀教学经验。同时,要协作构建以素养为导向的“备—教—学—评”互动一体的教学研生态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订版教材 教研员 “位”与“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问题串”在物理探究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9
作者 陈峰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59-62,共4页
物理课堂探究中应用“问题串”进行教学能有效促进科学探究活动的顺利开展。通过理论研究和案例实践,阐述了应用“问题串”进行探究教学时,教师如何设定探究目标,设置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反应。在识别学生反应的基础上,进... 物理课堂探究中应用“问题串”进行教学能有效促进科学探究活动的顺利开展。通过理论研究和案例实践,阐述了应用“问题串”进行探究教学时,教师如何设定探究目标,设置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反应。在识别学生反应的基础上,进行有效指导,促进学生不断达成探究目标,获得探究活动的精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串” 探究教学 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具身认知理论深化阅读教学课堂对话 被引量:5
10
作者 卓巧文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7-80,共4页
如何提高课堂对话的有效性?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学习观,要求针对课堂对话存在的问题,建立涉身性课堂对话的平台,让学生具身式预习;动态调整、不断深化对话内容,引导学生高阶化阅读;教师示范、优化具身学习的对话环境,让师生双方动口动手... 如何提高课堂对话的有效性?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学习观,要求针对课堂对话存在的问题,建立涉身性课堂对话的平台,让学生具身式预习;动态调整、不断深化对话内容,引导学生高阶化阅读;教师示范、优化具身学习的对话环境,让师生双方动口动手动脑全身心投入文本中,实现“真对话”,避免“伪对话”,切实提高课堂对话的有效性,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身认知 教学策略 阅读教学 课堂对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STEM理念的初中生物学实验教学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锋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9-51,共3页
通过案例分析,探讨进行STEM理念融合的初中生物学实验的教学流程和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STEM理念 实验教学 初中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例谈基于学习进阶的高中生物学单元教学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颖芳 张锋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8-20,共3页
本文以“种群和群落”为例,从厘清概念发展顺序和结构、细化具体学习任务、开发与设计单元学习评价工具三个方面阐述了基于学习进阶进行单元教学的主要步骤。
关键词 学习进阶 单元教学 重要概念 种群 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语文教学:用心做好三件事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国才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16,24,共3页
小学语文教与学是复杂的,也是简单的。说它复杂,毫无疑问,教与学本身都是复杂的,这是客观事实;再则语文课程本身承载了太多的内容,同样复杂,这也是客观事实。说它简单,其实就是用心做好三件事:一是好写字、写好字;二是好读书... 小学语文教与学是复杂的,也是简单的。说它复杂,毫无疑问,教与学本身都是复杂的,这是客观事实;再则语文课程本身承载了太多的内容,同样复杂,这也是客观事实。说它简单,其实就是用心做好三件事:一是好写字、写好字;二是好读书、读好书;三是好作文、作好文。当然,这三件事是整合的,而不是彼此分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教与学 语文课 写字 读书 作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学习能力的高考生物学试题命题分析及教学建议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锋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44-46,共3页
针对高考生物学试题命题中能力立意的要求,以命题者和学生的视角进行学习能力的归纳与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 高考生物学试题 命题分析 教学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爱与汗水把语文教育做成赏心乐事
15
作者 冯晓云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4-85,共2页
福禄贝尔说:教育无他,爱与榜样而已。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能把“爱”历练成“乐”,语文教育一定会生机勃勃,教师和学生也一定都会是幸福的人。江成强老师爱学生,爱语文,青春逐梦,用爱与汗水把语文教育做成... 福禄贝尔说:教育无他,爱与榜样而已。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能把“爱”历练成“乐”,语文教育一定会生机勃勃,教师和学生也一定都会是幸福的人。江成强老师爱学生,爱语文,青春逐梦,用爱与汗水把语文教育做成了赏心乐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育 福禄贝尔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爱语文 :教育 榜样 汗水 教师和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什么指导课堂教学
16
作者 黄国才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33-34,共2页
用什么指导课堂教学?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与解答,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实现有效乃至高效教学。本文以福建省光泽县官小平老师《田忌赛马》课堂教学为例,谈谈个人看法。
关键词 课堂教学效益 《田忌赛马》 福建省 老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实现地理教学价值
17
作者 郑云清 《地理教学》 2009年第4期34-35,共2页
一、从新课程基本理念来看学生学什么、怎么学 1.学什么 初中地理新课程基本理念“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高中地理新课程基本理念“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 一、从新课程基本理念来看学生学什么、怎么学 1.学什么 初中地理新课程基本理念“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高中地理新课程基本理念“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回答了初中学生学习地理内容的生活性与发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地理 学习方式 中学生 教学价值 课程 初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情境素材到设计基于真实情境的化学教学——以“工业制硝酸”情境为例 被引量:10
18
作者 梁弘文 武衍杰 黄丹青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56-60,共5页
在分析化学教学情境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依据优质化学教学情境的结构和特征,提出从孤立的情境素材事件到生成课堂教学情境的设计流程:选择适切的情境素材;抽提学科核心知识或学科核心概念;完善情境素材结构。并以“工业制硝酸”真实情境... 在分析化学教学情境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依据优质化学教学情境的结构和特征,提出从孤立的情境素材事件到生成课堂教学情境的设计流程:选择适切的情境素材;抽提学科核心知识或学科核心概念;完善情境素材结构。并以“工业制硝酸”真实情境素材为例,将这一设计流程付诸于教学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境素材 教学情境 工业制硝酸 教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乡土资源培养地理实践力的校本实践——以德化陶瓷产业主题研究性学习为例 被引量:11
19
作者 黄荣昌 郑云清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1-24,共4页
地理实践力的培养虽已受到地理教育学界的关注和重视,但受传统教育理念、学生的安全问题等因素影响,目前地理实践活动在中学一线的开展状况不容乐观。利用乡土资源开展地理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的有效途径。本文以德化陶瓷产... 地理实践力的培养虽已受到地理教育学界的关注和重视,但受传统教育理念、学生的安全问题等因素影响,目前地理实践活动在中学一线的开展状况不容乐观。利用乡土资源开展地理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的有效途径。本文以德化陶瓷产业为研究对象,开展以“瓷都德化·古韵瓷香焕新颜”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探索利用乡土资源开展校本化地理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实践力 乡土资源 德化陶瓷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课程家国情怀“沉浸式”培养的教学探索 被引量:8
20
作者 陈杰 叶回玉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19年第4期67-70,共4页
家国情怀作为现代社会合格公民的必备品质之一,在塑造人格、引领思想价值观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通过对家国情怀“沉浸式”培养学理依据的梳理,总结出相应的教学模式——“精选素材,创设情境;铺设任务,渐入沉浸;实践担当,提升情怀... 家国情怀作为现代社会合格公民的必备品质之一,在塑造人格、引领思想价值观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通过对家国情怀“沉浸式”培养学理依据的梳理,总结出相应的教学模式——“精选素材,创设情境;铺设任务,渐入沉浸;实践担当,提升情怀”。家国情怀作为深层次的情感归依,其培养过程依附、渗透于教学内容和过程。根据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一节教学内容的特殊性,以及所采用的乡土素材的特点,明确该课三个阶段分别对应“聚焦区域,建立地方感;探寻变化,树立人地观;解决问题,强化家国情”的暗线任务。通过一明一暗的双线结构的调控,促进家国情怀的“沉浸式”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课程 家国情怀 沉浸式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