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混合控制双向L-LLC谐振变换器同步整流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陈俊霖 董纪清 +2 位作者 孟昭鑫 李祖源 张永祥 《电工电能新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35,共9页
分布式新能源储能应用中,混合控制是拓宽L-LLC谐振变换器宽范围电压增益的有效手段,而多管并联同步整流技术是减小开关器件通态损耗、提高效率的主要途径。本文分析混合控制中不同工作模式下变换器工作模态,得出整流侧电流总处于断续状... 分布式新能源储能应用中,混合控制是拓宽L-LLC谐振变换器宽范围电压增益的有效手段,而多管并联同步整流技术是减小开关器件通态损耗、提高效率的主要途径。本文分析混合控制中不同工作模式下变换器工作模态,得出整流侧电流总处于断续状态,且不同控制方式下同步整流驱动时序与逆变侧开关时序配合需求不同,进而提出一种逆变侧开关时序与外部检测整流侧电流相结合的同步整流控制策略。相较于其他控制策略,所提方法无需复杂的外部检测电路,控制方法简单且不易受杂散参数影响,适用于宽范围、大电流应用场合下的双向变换器。最后,搭建了一台高压侧280~430 V、低压侧36~54 V、正向传输功率2.5 kW、反向传输功率2 kW的实验样机对所提方法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同步整流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及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DC-DC变换器 宽范围 大电流 混合控制 同步整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磁集成的零输入电流纹波高增益直流变换器 被引量:1
2
作者 林国庆 宋天浩 彭长川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915-4923,I0026,共10页
针对光伏系统发电模块输出电压低、DC/DC变换器输入电流纹波大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磁集成的零输入电流纹波高增益直流变换器。该变换器在改进型Sepic电路结构的基础上,将输入电感与变压器进行磁集成设计,使变换器只用一个磁性元件即可... 针对光伏系统发电模块输出电压低、DC/DC变换器输入电流纹波大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磁集成的零输入电流纹波高增益直流变换器。该变换器在改进型Sepic电路结构的基础上,将输入电感与变压器进行磁集成设计,使变换器只用一个磁性元件即可实现高增益和零输入电流纹波。该文详细分析所提变换器的工作原理以及输入电流零纹波特性、电压增益特性和开关器件应力特性,给出关键参数设计,并详细阐述磁集成设计方案。搭建1台143 W、56 V/380 V的实验样机,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纹波 高增益 磁集成 SEPIC 新能源发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低电流纹波高增益软开关直流变换器
3
作者 王建 林国庆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46,共11页
提出了一种应用于新能源发电系统的低电流纹波高增益软开关直流变换器。在传统交错Boost变换器基础上,该变换器通过引入耦合电感和二极管、电容升压单元提高电压增益,耦合电感在整个开关周期过程中都传递能量,提高了磁芯利用率。输入侧... 提出了一种应用于新能源发电系统的低电流纹波高增益软开关直流变换器。在传统交错Boost变换器基础上,该变换器通过引入耦合电感和二极管、电容升压单元提高电压增益,耦合电感在整个开关周期过程中都传递能量,提高了磁芯利用率。输入侧工作在交错模式,两相电感电流纹波可以相互抵消,从而获得较低的输入电流纹波。由于耦合电感自身漏感的存在,减轻了整流二极管反向恢复问题,同时采用有源钳位电路回收利用漏感能量,实现了所有开关管零电压软开关,抑制了开关管关断电压尖峰,提高了变换器转换效率。详细分析了变换器的工作原理、电路特性以及软开关实现方法。最后,搭建了一台200 W的试验样机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发电 低电流纹波 高增益 零电压软开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增益三端口直流变换器拓扑及控制策略研究
4
作者 林国庆 张俊源 曾威 《太阳能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7-66,共10页
鉴于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可再生系统中输出电压过低、受环境影响大等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高增益三端口直流变换器及控制策略。该变换器拓扑的3个端口分别连接光伏发电端、储能端和负载端,具有开关器件应力低、各输入源功率可灵活分配、耦... 鉴于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可再生系统中输出电压过低、受环境影响大等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高增益三端口直流变换器及控制策略。该变换器拓扑的3个端口分别连接光伏发电端、储能端和负载端,具有开关器件应力低、各输入源功率可灵活分配、耦合电感漏感能量可被循环利用等优点。详细分析了该拓扑在各工作模式下的原理和稳态特性,并与现有同类变换器的工作特性进行对比。根据光储供电系统的控制要求和变换器在不同工况下的功率流动情况,研究相应的模式运行与切换控制策略。搭建一台300 W的样机进行测试,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变换器 能量管理 多输入 高增益 光伏发电 模式切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输入双有源桥变换器移相变频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卓福生 董纪清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4-243,共10页
重点分析三重移相控制下宽输入工况对双有源桥DC-DC变换器特性的影响,分别推导宽范围输入电压情况下软开关范围、电流峰值和电流有效值随开关频率变化的理论表达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移相变频混合控制策略,通过调节开关频率扩大双有... 重点分析三重移相控制下宽输入工况对双有源桥DC-DC变换器特性的影响,分别推导宽范围输入电压情况下软开关范围、电流峰值和电流有效值随开关频率变化的理论表达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移相变频混合控制策略,通过调节开关频率扩大双有源桥DC-DC变换器的软开关范围,并降低电流峰值和电流有效值,提高变换器的整体效率。最后,搭建一台基于SiC器件的1 kW双有源桥DC-DC变换器样机验证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DC-DC变换器 DAB变换器 电流峰值 电流有效值 移相变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非隔离型软开关高增益准Z源DC-DC变换器 被引量:2
6
作者 周明珠 刘超 +1 位作者 庄一展 张艺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5714-5724,I0023,共12页
文中提出一种非隔离型软开关高增益准Z源DC-DC变换器。变换器具有输入电流连续、输入与输出供地、高电压增益以及开关器件应力小等优点。同时,变换器中所有开关管都工作在零电压开关(zero voltage switching,ZVS)条件下,所有二极管都工... 文中提出一种非隔离型软开关高增益准Z源DC-DC变换器。变换器具有输入电流连续、输入与输出供地、高电压增益以及开关器件应力小等优点。同时,变换器中所有开关管都工作在零电压开关(zero voltage switching,ZVS)条件下,所有二极管都工作在零电压零电流开关(zero-voltage zero-current switching,ZVZCS)条件下,可以减小开关管的开关损耗以及二极管的反向恢复损耗。通过引入三耦合绕组提高变换器电压增益,同时,有源钳位电路的加入减小了开关管两端的电压尖峰。较小感值的耦合电感相应的铜损小、体积小,进而提高了变换器的效率和功率密度。深入分析变换器的工作模态,推导变换器的电压增益以及元器件的电压、电流应力,进行稳态分析和参数设计。最后,搭建一台100 kHz、200 W、38~380 V的实验样机,变换器在额定功率的效率为96.13%,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相吻合,证明所提变换器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DC变换器 输入电流连续 高电压增益 零电压开关 有源钳位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颖的单级三相电压型准Z源光伏并网逆变器 被引量:18
7
作者 屈艾文 陈道炼 苏倩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091-2100,共10页
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强升压能力的单级三相电压型准Z源光伏(photovoltaic,PV)并网逆变器,并对这种逆变器的电路拓扑、改进的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SVPWM)控制策略和低频工作模式、高频开关过程、外特性等... 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强升压能力的单级三相电压型准Z源光伏(photovoltaic,PV)并网逆变器,并对这种逆变器的电路拓扑、改进的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SVPWM)控制策略和低频工作模式、高频开关过程、外特性等稳态原理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获得了重要结论和电压传输比表达式。该电路拓扑是由大升压比准Z源阻抗网络、三相逆变桥和三相LCL滤波器构成,该改进的SVPWM控制策略为大升压比阻抗网络储能电容电压控制和光伏电池最大功率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外环并网电流内环控制。实验结果验证了采用改进SVPWM控制策略的准Z源逆变器的实际性能。所提出的准Z源逆变器为实现低输入电压或宽变化范围输入电压的新能源并网发电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Z源逆变器 电压型 单级三相 光伏 改进的空间矢量脉宽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颖的三相Boost型光伏并网逆变器 被引量:6
8
作者 张杰 陈道炼 +2 位作者 江加辉 邱琰辉 黄伏送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328-2338,共11页
提出一种新颖的三相Boost型光伏并网逆变器,并对其拓扑、双环改进型分区SPWM控制策略、低频模态、储能开关关断电压尖峰抑制、高频开关过程、光伏电池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关键电路参数设计准则等进行... 提出一种新颖的三相Boost型光伏并网逆变器,并对其拓扑、双环改进型分区SPWM控制策略、低频模态、储能开关关断电压尖峰抑制、高频开关过程、光伏电池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关键电路参数设计准则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获得了重要结论。其拓扑是由输入滤波电容、中心抽头储能电感、三相逆变桥、三相输出滤波器级联构成,且在储能电感中心抽头与输入源负端间接有储能开关;其控制策略是对三相电网电压进行60°分区,以确保每个开关周期均满足Boost型变换器的工作机理。设计并研制了3kW 96VDC/380V 50Hz 3φAC逆变器,实验结果表明,这类逆变器具有升压比大、功率密度高、变换效率高、储能电感和输出滤波器小、并网电流质量高等优良性能,在单级三相低压并网逆变场合具有重要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逆变器 BOOST型 三相 分区SPWM控制 中心抽头储能电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物理场下薄膜电容器用聚丙烯材料劣化及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9
作者 张云霄 张佳瑞 +2 位作者 蔡英健 周远翔 刘育豪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4905-4926,共22页
薄膜电容器可用于柔性直流换流阀、武器装备脉冲功率系统等多种大功率应用场合,其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可靠性。薄膜电容器长期承受着电、热、机械等多物理场作用,其劣化问题不容忽视。该文基于薄膜电容器用聚丙烯材料,首先,总结了... 薄膜电容器可用于柔性直流换流阀、武器装备脉冲功率系统等多种大功率应用场合,其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可靠性。薄膜电容器长期承受着电、热、机械等多物理场作用,其劣化问题不容忽视。该文基于薄膜电容器用聚丙烯材料,首先,总结了聚丙烯薄膜材料在多物理场下的电荷输运行为、局部放电、电容量变化和击穿特性等;其次,分析了不同老化过程,包括热老化、电老化、机械应力作用、多物理场耦合老化等对聚丙烯薄膜材料特性的影响规律;然后,从局部放电、介电特性、电容值等方面归纳了薄膜电容器老化的诊断方法,梳理和总结了薄膜电容器的寿命预测方法;最后,对薄膜电容器材料劣化机理及检测技术的相关研究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电容器 聚丙烯 劣化机理 诊断方法 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频率脉冲电压和温度作用下环氧树脂电树枝生长机制的差异性
10
作者 张云霄 林温馨 +2 位作者 周远翔 刘育豪 黄婉莹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5710-5722,I0033,共14页
电力电子封装绝缘面临着高频率脉宽调制电压及高运行温度的双重考验,其劣化性能亟待深入研究。该文通过电树枝老化和理化分析试验等手段,探究高温高频方波脉冲作用下环氧树脂的电树枝生长特性。结果表明,随着频率的升高,电树枝生长速率... 电力电子封装绝缘面临着高频率脉宽调制电压及高运行温度的双重考验,其劣化性能亟待深入研究。该文通过电树枝老化和理化分析试验等手段,探究高温高频方波脉冲作用下环氧树脂的电树枝生长特性。结果表明,随着频率的升高,电树枝生长速率并非单调上升,这主要与树枝通道是否碳化及空间电荷相关。不同温度和频率耦合作用下环氧树脂电树枝生长机制有显著差异。低频下,随温度升高,电树枝形态由树枝状转变为丛状,电树枝生长速率明显下降;而在中高频下,其生长速率显著提升,并在高温-高频耦合作用下产生大面积气泡状碳化区域。结果可为高频高温下电力电子封装绝缘设计和状态评价奠定一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频耦合 方波脉冲 环氧树脂 电树枝 碳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升压比DC/DC变换器抽头储能电感设计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亦文 吴立华 罗思绪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12-118,共7页
磁性元件的设计较为依赖经验公式和方法,设计结果通常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针对大升压比DC/DC变换器提出了利用占空比、升压比和电流突变量三者之间的约束进行估算抽头储能电感关键参数的设计方法,提出了Maxwell电磁场仿真和Psim电路仿... 磁性元件的设计较为依赖经验公式和方法,设计结果通常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针对大升压比DC/DC变换器提出了利用占空比、升压比和电流突变量三者之间的约束进行估算抽头储能电感关键参数的设计方法,提出了Maxwell电磁场仿真和Psim电路仿真相结合的抽头储能电感绕制方案的寻优。仿真结果表明,所估算的理论参数正确,通过仿真能获得变换器在使用不同绕制方式下电感产生的不同系统性能参数,方便设计者根据实际需求来寻找最合适的制作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升压比 变换器 抽头储能电感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模型的递推最小二乘永磁同步直线电机电气参数在线辨识
12
作者 鲍明堃 周扬忠 《电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3-353,共11页
为了实现永磁同步直线电机PMSLM(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linear motor)高精度的多电气参数在线辨识,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模型的递推最小二乘电气参数在线辨识算法。首先,根据电机的dq轴电压方程分别建立了辨识定子电阻、永磁体磁链... 为了实现永磁同步直线电机PMSLM(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linear motor)高精度的多电气参数在线辨识,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模型的递推最小二乘电气参数在线辨识算法。首先,根据电机的dq轴电压方程分别建立了辨识定子电阻、永磁体磁链的模型1和辨识q轴电感、d轴电感的模型2,并将2个辨识模型循环结合。其次,基于上述双模型结构,采用递推最小二乘算法实现电气参数在线辨识,并针对PMSLM运行时存在大量动态过程的特性,提出一种具有饱和特性的分段变遗忘因子;然后,对功率开关非理想因素导致的误差电压进行补偿,进一步提高了辨识的精准度;最后,仿真和实验结果证明了该辨识算法的有效性,且具有收敛速度快、辨识结果精度高、多工况适用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 在线辨识 变遗忘因子 递推最小二乘 双模型 功率开关非理想因素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电压矢量集优化的永磁同步电动机模型预测瞬时转矩控制
13
作者 郑伟杰 周扬忠 《电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3-223,共11页
针对T型三电平逆变器驱动的永磁同步电动机驱动系统存在的电容中点电压不易平衡、共模电压较高问题,提出1种有限电压矢量集优化的模型预测瞬时转矩控制MPITC(model predictive instantaneous torque control)策略。首先,鉴于电压矢量对... 针对T型三电平逆变器驱动的永磁同步电动机驱动系统存在的电容中点电压不易平衡、共模电压较高问题,提出1种有限电压矢量集优化的模型预测瞬时转矩控制MPITC(model predictive instantaneous torque control)策略。首先,鉴于电压矢量对中点电压的影响,仅选用零矢量、小矢量和大矢量参与MPITC。其次,基于开关状态与共模电压的关系,确定13个低共模电压矢量参与控制。再次,为提高电机运行性能,利用长矢量合成虚拟电压矢量替代中矢量参与模型预测控制。最后,根据中点电位和电机电流方向,从19个电压矢量中选出对维持中点电压平衡有利的电压矢量作为预选矢量集。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控制策略能够有效降低电磁转矩和磁链脉动及共模电压幅值,同时能够实现中点电压的平衡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型三电平逆变器 模型预测瞬时转矩控制 中点电压平衡 共模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限功率控制Boost多输入直流变换器型并网逆变器 被引量:5
14
作者 邱琰辉 陈道炼 江加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6027-6036,共10页
该文提出并深入研究全桥Boost多输入直流变换器型并网逆变器电路拓扑、带限功率的最大功率输出能量管理控制策略和基于箝位电容的储能电感磁饱和抑制启动方案,给出高频开关过程分析、电压传输比推导和有源箝位电路设计,获得了重要结论... 该文提出并深入研究全桥Boost多输入直流变换器型并网逆变器电路拓扑、带限功率的最大功率输出能量管理控制策略和基于箝位电容的储能电感磁饱和抑制启动方案,给出高频开关过程分析、电压传输比推导和有源箝位电路设计,获得了重要结论。该拓扑是由全桥Boost型多输入直流变换器和Buck型逆变器级联构成;该能量管理控制策略是在最大功率点跟踪电压环外加入限功率环,通过减小异常情况下变换器的储能占空比来限制直流母线电压升高;该储能电感磁饱和抑制启动方案,是以2m个开关周期为一个控制周期,高频逆变电路功率开关和有源箝位开关交替工作。设计并研制成功的1k VA双输入并网逆变器样机,具有高频隔离、多输入源同时向负载供电、占空比调节范围宽、变换效率高、新能源利用充分、可靠性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直流变换器 全桥Boost 并网逆变器 功率控制 磁饱和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载波脉冲宽度调制的变换器群超高次谐波抑制机理 被引量:9
15
作者 杨嘉伟 易杨 +2 位作者 姜浩 朱林 姚志伟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60-167,共8页
基于随机载波正弦脉冲宽度调制技术的原理,建立在随机载波正弦脉冲宽度调制下电压源变换器输出超高次谐波模型,研究载波频率随机性与超高次谐波幅值和相位随机性之间的关系。超高次谐波频谱分布更宽,且幅值近似服从正态分布特征,载波随... 基于随机载波正弦脉冲宽度调制技术的原理,建立在随机载波正弦脉冲宽度调制下电压源变换器输出超高次谐波模型,研究载波频率随机性与超高次谐波幅值和相位随机性之间的关系。超高次谐波频谱分布更宽,且幅值近似服从正态分布特征,载波随机性导致超高次谐波相位随机性,并基本呈现均匀分布特征。利用此特征,研究载波未同步的变换器群发射超高次谐波的超高次谐波叠加相消原理,提出基于随机载波正弦脉冲宽度调制的变换器群超高次谐波抑制机理,以达到广泛频段内超高次谐波抑制的目的。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特定次超高次谐波幅值及相位特征符合理论分析,该超高次谐波抑制机理可行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逆变器 电能质量 超高次谐波抑制 随机载波正弦脉冲宽度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触器低速大吸力合闸优化控制策略 被引量:2
16
作者 汤龙飞 闫涌仁 +1 位作者 李新叶 陈红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38-847,I0034,共11页
为了更好地抑制接触器合闸触头弹跳,提出一种控制策略以优化合闸过程。首先,利用线圈电压与电流作为输入构建参数观测器,实时观测接触器的动态吸力、弹簧反力、动铁心速度及位移。在此基础上,构造双闭环控制结构,外环采用模糊控制逐次... 为了更好地抑制接触器合闸触头弹跳,提出一种控制策略以优化合闸过程。首先,利用线圈电压与电流作为输入构建参数观测器,实时观测接触器的动态吸力、弹簧反力、动铁心速度及位移。在此基础上,构造双闭环控制结构,外环采用模糊控制逐次调节超程前吸力裕量,内环将吸力裕量与实时弹簧反力叠加用作参考吸力,进行吸力闭环控制,实现外环动铁心合闸速度的逐次迭代优化。将观测位移与触头开距进行实时比较,一旦动铁心运动到超程阶段时,增大吸力参考,使电磁吸力快速增加,实现触头的低速大吸力合闸,以压制动铁心反弹,尽量抑制触头弹跳,并兼顾可靠合闸。通过仿真与实验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该控制策略对依靠电磁力进行操动的电磁及永磁开关的合闸优化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器 参数观测 速度闭环 吸力闭环 优化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互解耦四单极接收线圈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的互操作性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艺明 沈志伟 +2 位作者 毛行奎 陈凯楠 赵争鸣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50-657,共8页
近年来电动汽车发展迅速,而传统的有线充电方式不能满足自动化和便利性的要求。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因其便利性和安全性受到广泛的研究。无线充电系统中常见的线圈结构有单极型线圈、双极型线圈和田字形线圈,由于不同厂商的适配问题,... 近年来电动汽车发展迅速,而传统的有线充电方式不能满足自动化和便利性的要求。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因其便利性和安全性受到广泛的研究。无线充电系统中常见的线圈结构有单极型线圈、双极型线圈和田字形线圈,由于不同厂商的适配问题,要兼容这些线圈则需要设计一种新型的线圈来实现互操作性。该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相互解耦的四单极接收线圈结构,能实现与不同发射线圈之间的互操作性。通过在接收线圈内部添加解耦绕组以实现4个接收线圈之间的解耦,并且通过串联二极管整流器使得发射线圈和四单极接收线圈之间的等效总互感是发射线圈和4个单极线圈之间的互感绝对值的总和。搭建了一套实验样机,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所提出的四单极接收线圈可以兼容单极型和双极型线圈以及田字形线圈,实现对不同接收线圈的互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操作性 无线电能传输 田字形线圈 单极型 双极型 兼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传动模型重构的永磁同步直线电机机械参数辨识 被引量:1
18
作者 鲍明堃 周扬忠 钟天云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97-1607,I0029,共12页
针对永磁同步直线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linear motor,PMSLM)机械参数辨识中存在模型不准确、辨识参数耦合、辨识精度低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传动模型重构的机械参数辨识算法。首先,根据重构模型建立扩张状态观测器得... 针对永磁同步直线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linear motor,PMSLM)机械参数辨识中存在模型不准确、辨识参数耦合、辨识精度低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传动模型重构的机械参数辨识算法。首先,根据重构模型建立扩张状态观测器得到动子质量和摩擦力、电磁推力、质量辨识初值的耦合信息;其次,为消除这种耦合,提出一种两级式的动子质量解耦辨识策略。再次,根据PMSLM的摩擦特性,构造一种综合考虑速度和加速度影响的摩擦力模型,更精确地描述真实摩擦力。最后,搭建基于机械参数辨识算法的控制系统,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证明所提辨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 机械参数辨识 扩张状态观测 拓展卡尔曼滤波 解耦 摩擦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浮绕组直流励磁型无轴承磁通切换电机转矩与悬浮力直接控制
19
作者 周祎豪 周扬忠 +1 位作者 张竞 黄郑凯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69-279,共11页
针对悬浮绕组直流励磁型双绕组12/10极U型定子铁芯无轴承磁通切换电机BFSPMM(bearingless flux switching permanent magnet motor)提出1种直接控制策略。首先,分析转子偏心对电机数学模型的影响并构建偏心情况下的双绕组BFSPMM数学模型... 针对悬浮绕组直流励磁型双绕组12/10极U型定子铁芯无轴承磁通切换电机BFSPMM(bearingless flux switching permanent magnet motor)提出1种直接控制策略。首先,分析转子偏心对电机数学模型的影响并构建偏心情况下的双绕组BFSPMM数学模型;然后,根据机电能量转换原理推导双绕组无轴承磁通切换电机的转矩数学模型并构建基于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的直接转矩控制;最后,运用虚位移法得到悬浮力数学模型,通过SVPWM合成的电压矢量对悬浮绕组磁链的进行精确控制,实现对悬浮力的直接控制。实验结果表明,转子可以稳定悬浮且悬浮力与转矩可以独立控制,说明系统具有良好的动静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轴承磁通切换电机 悬浮绕组直流励磁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 直接转矩控制 直接悬浮力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考虑功率不确定性影响及配电网灵活性需求的区间优化调度方法 被引量:28
20
作者 刘丽军 张嫣 徐启峰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4654-4663,共10页
为解决发用电双侧功率不确定性影响下配电网的优化调度问题,提出一种计及灵活性的配电网区间优化调度方法。构建源荷两侧功率不确定性模型,电源侧采用混合高斯模型对风电、光伏出力的预测误差分布进行分区段拟合,负荷侧叠加考虑预测误... 为解决发用电双侧功率不确定性影响下配电网的优化调度问题,提出一种计及灵活性的配电网区间优化调度方法。构建源荷两侧功率不确定性模型,电源侧采用混合高斯模型对风电、光伏出力的预测误差分布进行分区段拟合,负荷侧叠加考虑预测误差与需求响应不确定性。采用区间变量表征不确定性,为提取合理的功率区间变量,根据区间最短原则计算给定置信水平下的置信区间。考虑分布式柴油机、储能系统、可中断负荷等灵活性资源,以配电网综合运行成本、电压偏移以及灵活性为目标构建区间优化模型,并基于NSGA-Ⅱ算法求解Pareto最优解集。最后,基于IEEE 33节点网络与PG&E69节点网络算例对所提模型与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该文方法实行日前调度计划可有效提高系统应对不确定性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 功率不确定性 灵活性 日前调度 区间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