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重构变压器匝比的宽电压增益DAB变换器实验技术
1
作者 张艺明 谢鸿彪 +2 位作者 张韬 陈孝莺 程翔鹏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36,共9页
为提升宽电压增益下电动汽车的充电效率,提出了通过重构变压器匝比提升宽电压增益双有源桥(DAB)变换器传输效率的新兴实验技术。首先,介绍了DAB变换器的特点并分析了其在宽电压增益条件下存在的不足,提出了重构DAB变换器的变压器匝比的... 为提升宽电压增益下电动汽车的充电效率,提出了通过重构变压器匝比提升宽电压增益双有源桥(DAB)变换器传输效率的新兴实验技术。首先,介绍了DAB变换器的特点并分析了其在宽电压增益条件下存在的不足,提出了重构DAB变换器的变压器匝比的实验思路,并分析了其可行性。其次,提出了分别采用双变压器和多绕组变压器重构变压器匝比的两种电路拓扑,并设计了相应的控制方法和实验平台。最后,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技术的有效性,能够加深学生对于宽电压增益电动汽车充电技术的认识,扩展学生在电力电子学科的实验创新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充电 双有源桥变换器 宽电压增益 重构变压器匝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仿真—半实物仿真—实物”三阶段开发流程的DAB变换器实验探索与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蔡逢煌 龚兴阳 +1 位作者 柴琴琴 王武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6-53,共8页
该文以双有源桥DC-DC变换器为对象,详细分析了变换器在三重移相调制下的两种数学模型,又基于这两种数学模型提出了对应的电感电流优化控制策略,搭建了包含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StarSim半实物仿真平台和实物平台的三阶段实验平台,... 该文以双有源桥DC-DC变换器为对象,详细分析了变换器在三重移相调制下的两种数学模型,又基于这两种数学模型提出了对应的电感电流优化控制策略,搭建了包含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StarSim半实物仿真平台和实物平台的三阶段实验平台,在平台中通过实验验证了优化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所设计的三阶段开发流程能够加深学生对电力电子领域相关知识的理解,逐步提升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仿真验证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有源桥变换器 优化控制策略 仿真 半实物仿真 实验平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融合电能变换与可见光通信VPPM调制的控制策略 被引量:1
3
作者 郑勇 林维明 +1 位作者 林中寅 黄舒晨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7-192,共16页
面对独立光伏发电系统的小卫星间可见光通信应用,提出一种谐振三端口LED驱动电路,实现软开关高效光伏电能变换,对所提出驱动电路稳态特性和关键参数进行具体分析设计。结合驱动电路,提出一种融合电能变换与可见光通信的可变脉冲位置调制... 面对独立光伏发电系统的小卫星间可见光通信应用,提出一种谐振三端口LED驱动电路,实现软开关高效光伏电能变换,对所提出驱动电路稳态特性和关键参数进行具体分析设计。结合驱动电路,提出一种融合电能变换与可见光通信的可变脉冲位置调制(VPPM)调制控制策略,利用输出脉冲电流的位置实现数据传输,通过调节输出脉冲电流宽度完成通信所需亮度调节,适用于较远距离可见光通信调制,同时实现照明恒流控制。详细分析融合控制原理和控制过程,最后进行计算机仿真验证,并设计制作一台所提出驱动电路与融合控制策略的额定输出0.6 A/20 W实验样机,样机效率最高可达95.6%,通信原理样机数据传输速率为10~20 kbps,验证了所提出的驱动电路和融合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 LED照明 三端口谐振驱动电路 可见光通信 VPPM调制 融合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三绕组耦合电感和倍压单元的高增益连续输入电流DC-DC变换器
4
作者 杨明发 翁雨森 +3 位作者 李海滨 颜胥 林佳奇 金涛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3-142,共10页
提出一种新型的高升压DC-DC变换器。该变换器输入侧采用Boost结构,因此继承了输入电流连续的优点,适合用于可再生能源应用。变换器后级利用三绕组耦合电感和倍压单元进行集成,从而能够使用较小总匝比的耦合电感获得高电压增益,且提高电... 提出一种新型的高升压DC-DC变换器。该变换器输入侧采用Boost结构,因此继承了输入电流连续的优点,适合用于可再生能源应用。变换器后级利用三绕组耦合电感和倍压单元进行集成,从而能够使用较小总匝比的耦合电感获得高电压增益,且提高电压增益的调节自由度。开关管电压应力低,可使用低耐压器件。此外,钳位支路回收储存在耦合电感漏感中的能量,从而提高效率。该文对变换器的工作模态进行详细讨论,并与其他变换器的性能进行对比。最后,搭建一台实验样机进行验证,实验获取的数据结果与理论层面的分析高度契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益调节 DC-DC变换器 耦合电路 连续输入电流 可再生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磁集成的零输入电流纹波可扩展高增益DC-DC变换器
5
作者 林国庆 曾威 张俊源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01-608,共8页
为减小传统DC-DC变换器中存在输入电流纹波大、开关管电压应力高和电压增益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磁集成的零输入电流纹波可扩展高增益DC-DC变换器。该变换器将磁集成技术与耦合电感纹波抑制技术结合,仅采用一个磁芯元件,既可消除输入... 为减小传统DC-DC变换器中存在输入电流纹波大、开关管电压应力高和电压增益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磁集成的零输入电流纹波可扩展高增益DC-DC变换器。该变换器将磁集成技术与耦合电感纹波抑制技术结合,仅采用一个磁芯元件,既可消除输入电流纹波,又可获得高电压增益,并可形成一系列扩展单元,进一步提升电压增益,减小开关器件的电压应力。详细分析变换器的工作原理、稳态性能、增益扩展、磁集成原理和零输入电流纹波特性。为验证所提变换器相关理论的可行性,搭建一台140 W、24 V/400 V的实验样机,实验结果基本与理论分析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DC变换器 增益调节 光伏发电 零纹波 磁集成 扩展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非隔离型双极性输出DC-DC变换器合成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周明珠 刘超 +2 位作者 庄一展 毛行奎 张艺明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3953-3963,共11页
双极性直流微电网系统因其高效和可靠的优势,常作为连接各种可再生能源和新兴负载的解决方案。该文提出一种非隔离型双极性输出DC-DC变换器合成方法,并在传统变换器的基础上推演出一系列双极性输出DC-DC变换器拓扑。通过在Boost双极性输... 双极性直流微电网系统因其高效和可靠的优势,常作为连接各种可再生能源和新兴负载的解决方案。该文提出一种非隔离型双极性输出DC-DC变换器合成方法,并在传统变换器的基础上推演出一系列双极性输出DC-DC变换器拓扑。通过在Boost双极性输出DC-DC变换器上引入耦合电感和开关电容升压技术,提出一种双极性输出高增益DC-DC变换器。所提变换器具有低输入电流纹波、高电压增益、开关管电压应力低的优势,可以通过占空比和耦合电感匝比灵活调节双极性输出电压。该文给出了变换器结构的详细推演过程,并进行了模态分析、电压电流应力推导和稳态性能对比。最后,为了验证所提变换器的可行性,搭建一台200 W的实验样机,输出电压分别为190、−190和380 V,变换器在满载效率为9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极性直流微电网 DC-DC 变换器 耦合电感 高电压增益 低输入电流纹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控制双向L-LLC谐振变换器同步整流策略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陈俊霖 董纪清 +2 位作者 孟昭鑫 李祖源 张永祥 《电工电能新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35,共9页
分布式新能源储能应用中,混合控制是拓宽L-LLC谐振变换器宽范围电压增益的有效手段,而多管并联同步整流技术是减小开关器件通态损耗、提高效率的主要途径。本文分析混合控制中不同工作模式下变换器工作模态,得出整流侧电流总处于断续状... 分布式新能源储能应用中,混合控制是拓宽L-LLC谐振变换器宽范围电压增益的有效手段,而多管并联同步整流技术是减小开关器件通态损耗、提高效率的主要途径。本文分析混合控制中不同工作模式下变换器工作模态,得出整流侧电流总处于断续状态,且不同控制方式下同步整流驱动时序与逆变侧开关时序配合需求不同,进而提出一种逆变侧开关时序与外部检测整流侧电流相结合的同步整流控制策略。相较于其他控制策略,所提方法无需复杂的外部检测电路,控制方法简单且不易受杂散参数影响,适用于宽范围、大电流应用场合下的双向变换器。最后,搭建了一台高压侧280~430 V、低压侧36~54 V、正向传输功率2.5 kW、反向传输功率2 kW的实验样机对所提方法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同步整流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及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DC-DC变换器 宽范围 大电流 混合控制 同步整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光伏供电无线充电系统的实验平台研制
8
作者 项佳豪 范梓言 +2 位作者 林伯桢 庄一展 张艺明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7-51,共5页
设计了一套以DSP28335为核心控制器的电动汽车光伏无线充电实验平台。分析光伏发电系统的工作原理,搭建了基于Simulink仿真的光伏模型,并对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算法进行了验证;建立了无线充电LCC-S拓扑的数学模型,分析其输出特性,并通... 设计了一套以DSP28335为核心控制器的电动汽车光伏无线充电实验平台。分析光伏发电系统的工作原理,搭建了基于Simulink仿真的光伏模型,并对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算法进行了验证;建立了无线充电LCC-S拓扑的数学模型,分析其输出特性,并通过Maxwell软件仿真确定了线圈的结构参数;分别就光伏发电和无线充电两方面进行硬件电路设计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光伏侧实现了MPPT,线圈侧实现了功率传递。学生可通过该实验平台和实验案例,更加深入地了解光伏电池模型的输出特性,以及无线电能传输的运行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 无线充电 教学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磁集成的零输入电流纹波高增益直流变换器 被引量:1
9
作者 林国庆 宋天浩 彭长川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915-4923,I0026,共10页
针对光伏系统发电模块输出电压低、DC/DC变换器输入电流纹波大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磁集成的零输入电流纹波高增益直流变换器。该变换器在改进型Sepic电路结构的基础上,将输入电感与变压器进行磁集成设计,使变换器只用一个磁性元件即可... 针对光伏系统发电模块输出电压低、DC/DC变换器输入电流纹波大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磁集成的零输入电流纹波高增益直流变换器。该变换器在改进型Sepic电路结构的基础上,将输入电感与变压器进行磁集成设计,使变换器只用一个磁性元件即可实现高增益和零输入电流纹波。该文详细分析所提变换器的工作原理以及输入电流零纹波特性、电压增益特性和开关器件应力特性,给出关键参数设计,并详细阐述磁集成设计方案。搭建1台143 W、56 V/380 V的实验样机,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纹波 高增益 磁集成 SEPIC 新能源发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低电流纹波高增益软开关直流变换器
10
作者 王建 林国庆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46,共11页
提出了一种应用于新能源发电系统的低电流纹波高增益软开关直流变换器。在传统交错Boost变换器基础上,该变换器通过引入耦合电感和二极管、电容升压单元提高电压增益,耦合电感在整个开关周期过程中都传递能量,提高了磁芯利用率。输入侧... 提出了一种应用于新能源发电系统的低电流纹波高增益软开关直流变换器。在传统交错Boost变换器基础上,该变换器通过引入耦合电感和二极管、电容升压单元提高电压增益,耦合电感在整个开关周期过程中都传递能量,提高了磁芯利用率。输入侧工作在交错模式,两相电感电流纹波可以相互抵消,从而获得较低的输入电流纹波。由于耦合电感自身漏感的存在,减轻了整流二极管反向恢复问题,同时采用有源钳位电路回收利用漏感能量,实现了所有开关管零电压软开关,抑制了开关管关断电压尖峰,提高了变换器转换效率。详细分析了变换器的工作原理、电路特性以及软开关实现方法。最后,搭建了一台200 W的试验样机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发电 低电流纹波 高增益 零电压软开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增益三端口直流变换器拓扑及控制策略研究
11
作者 林国庆 张俊源 曾威 《太阳能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7-66,共10页
鉴于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可再生系统中输出电压过低、受环境影响大等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高增益三端口直流变换器及控制策略。该变换器拓扑的3个端口分别连接光伏发电端、储能端和负载端,具有开关器件应力低、各输入源功率可灵活分配、耦... 鉴于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可再生系统中输出电压过低、受环境影响大等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高增益三端口直流变换器及控制策略。该变换器拓扑的3个端口分别连接光伏发电端、储能端和负载端,具有开关器件应力低、各输入源功率可灵活分配、耦合电感漏感能量可被循环利用等优点。详细分析了该拓扑在各工作模式下的原理和稳态特性,并与现有同类变换器的工作特性进行对比。根据光储供电系统的控制要求和变换器在不同工况下的功率流动情况,研究相应的模式运行与切换控制策略。搭建一台300 W的样机进行测试,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变换器 能量管理 多输入 高增益 光伏发电 模式切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双向三电平倍流LCL-T谐振直流变换器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钟艺 金涛 +2 位作者 肖晓森 戴向阳 吴维鑫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6-103,111,共9页
随着蓄能锂电池恒流充电方式的普及,针对双向车载充电机中传统电压源直流变换器不具备自然恒流输出问题,提出一种新型双向三电平倍流LCL-T谐振直流变换器,其由LCL-T谐振结合三电平级联中性点箝位有源桥构成。由于耦合变压器级联的特殊方... 随着蓄能锂电池恒流充电方式的普及,针对双向车载充电机中传统电压源直流变换器不具备自然恒流输出问题,提出一种新型双向三电平倍流LCL-T谐振直流变换器,其由LCL-T谐振结合三电平级联中性点箝位有源桥构成。由于耦合变压器级联的特殊方式,有源桥各子桥臂可独立或并行工作,据此可设计不同的调制方式控制谐振腔输入电压,建立变换器一倍、二倍准恒流模式。为实现双向功率传输特性一致,谐振腔器件参数采用对称设计,进而研究了一种受归一化频率fn、品质因数Q控制的LCL-T谐振准恒流输出,并考虑无功功率控制和实现开关管零电压开通,设计满足给定准恒流输出精度的输出工况筛选算法。最后通过所搭建的仿真平台和实验样机证明所提变换器在各模式下均能实现给定精度内的准恒流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车载充电机 LCL-T谐振 变换器 三电平级联中性点箝位有源桥 准恒流输出 筛选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同步电机新型模型预测电流控制 被引量:7
13
作者 颜朝斌 杨公德 杨明发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1-100,共10页
为降低传统多矢量模型预测电流控制(MPCC)算法的计算量和复杂度,并保证良好的控制性能,提出了快速筛选第二电压矢量的新型多矢量MPCC算法。根据电流无差拍控制原则,通过直交轴电流差值定义直交轴电流判定因数,简化了第二电压矢量选择过... 为降低传统多矢量模型预测电流控制(MPCC)算法的计算量和复杂度,并保证良好的控制性能,提出了快速筛选第二电压矢量的新型多矢量MPCC算法。根据电流无差拍控制原则,通过直交轴电流差值定义直交轴电流判定因数,简化了第二电压矢量选择过程,减轻了控制芯片的计算量,并保持了低电流脉动的优势。在新型双矢量MPCC算法基础上,提出了结合直交轴电流判定因数和有效电压矢量表用以直接选择第二电压矢量的新型三矢量MPCC算法。实验结果表明,新型多矢量MPCC算法在保持传统多矢量MPCC算法控制性能的同时,新型双矢量MPCC算法的计算量减少33.96%,新型三矢量MPCC算法的计算量减少4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模型预测电流控制 电流判定因数 双矢量 三矢量 计算复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输入双有源桥变换器移相变频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卓福生 董纪清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4-243,共10页
重点分析三重移相控制下宽输入工况对双有源桥DC-DC变换器特性的影响,分别推导宽范围输入电压情况下软开关范围、电流峰值和电流有效值随开关频率变化的理论表达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移相变频混合控制策略,通过调节开关频率扩大双有... 重点分析三重移相控制下宽输入工况对双有源桥DC-DC变换器特性的影响,分别推导宽范围输入电压情况下软开关范围、电流峰值和电流有效值随开关频率变化的理论表达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移相变频混合控制策略,通过调节开关频率扩大双有源桥DC-DC变换器的软开关范围,并降低电流峰值和电流有效值,提高变换器的整体效率。最后,搭建一台基于SiC器件的1 kW双有源桥DC-DC变换器样机验证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DC-DC变换器 DAB变换器 电流峰值 电流有效值 移相变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流故障电弧作用下电缆碳化的实验与仿真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唐昭晖 许志红 叶骁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9496-9506,I0033,共12页
电缆碳化路径是电气火灾的一类重要致因。电缆绝缘材料经故障电弧烧蚀后形成碳化路径,搭接在电缆之间或电缆与大地之间构成导电回路,极易导致短路和电气火灾,严重威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探究电缆碳化路径的机理是业界关注的重要... 电缆碳化路径是电气火灾的一类重要致因。电缆绝缘材料经故障电弧烧蚀后形成碳化路径,搭接在电缆之间或电缆与大地之间构成导电回路,极易导致短路和电气火灾,严重威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探究电缆碳化路径的机理是业界关注的重要问题。该文基于电弧故障测试分析平台的工况条件对故障电弧引起电缆绝缘材料碳化过程进行实验与仿真研究。通过热重试验,初步构建绝缘材料的热解动力学模型。通过神经网络将热解动力学参数衍伸到电弧的高升温速率条件,为建立电缆碳化路径仿真提供反应机理和参数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电路-电弧-热解耦合模拟方法,建立交流故障电弧作用下电缆碳化路径的三维数值模型,计算电弧的热、流耦合作用下电缆的碳化发展过程,探讨热解动力学参数及热解产气流速对故障电弧及电缆碳化的影响。结果可为研究电缆电弧故障的机理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 电弧等离子体 碳化 多物理场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非隔离型软开关高增益准Z源DC-DC变换器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明珠 刘超 +1 位作者 庄一展 张艺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5714-5724,I0023,共12页
文中提出一种非隔离型软开关高增益准Z源DC-DC变换器。变换器具有输入电流连续、输入与输出供地、高电压增益以及开关器件应力小等优点。同时,变换器中所有开关管都工作在零电压开关(zero voltage switching,ZVS)条件下,所有二极管都工... 文中提出一种非隔离型软开关高增益准Z源DC-DC变换器。变换器具有输入电流连续、输入与输出供地、高电压增益以及开关器件应力小等优点。同时,变换器中所有开关管都工作在零电压开关(zero voltage switching,ZVS)条件下,所有二极管都工作在零电压零电流开关(zero-voltage zero-current switching,ZVZCS)条件下,可以减小开关管的开关损耗以及二极管的反向恢复损耗。通过引入三耦合绕组提高变换器电压增益,同时,有源钳位电路的加入减小了开关管两端的电压尖峰。较小感值的耦合电感相应的铜损小、体积小,进而提高了变换器的效率和功率密度。深入分析变换器的工作模态,推导变换器的电压增益以及元器件的电压、电流应力,进行稳态分析和参数设计。最后,搭建一台100 kHz、200 W、38~380 V的实验样机,变换器在额定功率的效率为96.13%,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相吻合,证明所提变换器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DC变换器 输入电流连续 高电压增益 零电压开关 有源钳位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绕组耦合电感的准Z源高增益DC-DC变换器
17
作者 林佳奇 李海滨 +2 位作者 翁雨森 颜胥 金涛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69-377,共9页
针对清洁能源并网发电系统中直流升压变换器的现有技术缺陷,提出一种新型的准Z源高升压DC-DC变换器。该变换器通过将准Z源网络与独特的耦合电感集成结构结合,能在较低的占空比和匝比下实现高电压增益。拓扑中的钳位回路回收了储存在耦... 针对清洁能源并网发电系统中直流升压变换器的现有技术缺陷,提出一种新型的准Z源高升压DC-DC变换器。该变换器通过将准Z源网络与独特的耦合电感集成结构结合,能在较低的占空比和匝比下实现高电压增益。拓扑中的钳位回路回收了储存在耦合电感漏感中的能量,能有效缓解耦合电感漏感引起的尖峰电压。此外,变换器功率器件电压应力水平较低,便于使用低耐压器件来提高转换效率。输入电流连续以及输入输出共地的特点使得该变换器适合应用于可再生能源场景。详细介绍了所提变换器的工作原理,给出了关键性的公式推导和设计依据,并进行性能比较。最后,设计并搭建一台200 W额定功率的样机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DC变换器 增益调节 耦合电路 三绕组 准Z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隔离型高升压直流变换器拓扑推演及平台设计
18
作者 张艺明 周明珠 +1 位作者 刘超 庄一展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6-113,共8页
高升压、高效率、高功率密度的DC-DC变换器是可再生能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耦合电感因其良好的调压特性和高功率密度等特点广泛应用于高升压直流变换器拓扑的构造。基于耦合电感的高升压boost变换器种类非常多,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 高升压、高效率、高功率密度的DC-DC变换器是可再生能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耦合电感因其良好的调压特性和高功率密度等特点广泛应用于高升压直流变换器拓扑的构造。基于耦合电感的高升压boost变换器种类非常多,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变换器,并掌握它们的拓扑规律,该文采用“倍压单元-变换器拓扑-演化规律”思路,总结了一系列非隔离型高升压直流变换器的演变规律。以Y源结构的耦合电感高升压boost变换器为例,进行了模态分析和电压增益推导。为了验证该高升压直流变换器的稳态性质和动态性质,搭建了实验平台,并验证了该变换器的可行性和稳定性,旨在帮助学生加强对电力电子中高升压直流变换器的直观认识和理解,并提升归纳总结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电感 倍压单元 直流变换器 Y源结构 实验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量热法的宽范围频率激磁磁性元件损耗测量研究
19
作者 汪晶慧 林爽 +2 位作者 范鹏 黄福镔 陈为 《仪器仪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3-134,共12页
当利用电气测量法测量高达100 MHz频率激励的磁性元件损耗时,高频寄生参数将导致非常大的测量误差。利用量热法测量超高频激励磁性元件损耗,封闭式量热法的误差来源于比热容的确定,以及热量散失和附件热量。通常采用定标量热法消除封闭... 当利用电气测量法测量高达100 MHz频率激励的磁性元件损耗时,高频寄生参数将导致非常大的测量误差。利用量热法测量超高频激励磁性元件损耗,封闭式量热法的误差来源于比热容的确定,以及热量散失和附件热量。通常采用定标量热法消除封闭式量热法的测量误差。传统定标量热法以直流功率为标准校验功率-温升(P-ΔT)关系,直流功率定标量热法的误差来源于定标过程和测量过程的环境不一致,其中连接导线的直流等效电阻和交流等效电阻的差值导致的测量误差,随着激励频率的增加而增加。提出交流功率定标量热法测量超高频激励磁性元件损耗,以交流功率为标准校验P-ΔT关系,定标过程和测量过程的激励频率相同,消除连接导线损耗不一致导致的测量误差。交流功率定标量热法的误差来源于高频寄生参数对测量的影响。基于定标量热法测量原理和测量误差的详细分析,且提出解决方案,搭建磁性元件损耗测量平台,编制上位机测量界面,实现自动化测量。最后,以可精确获取损耗的空心电感作为感性被测件,验证定标量热法测量平台可精确测量100 MHz频率以内正弦波激磁磁性元件损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元件损耗 定标量热法 超高频 损耗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直流励磁的磁性元件直流磁化特性测量与分析
20
作者 汪晶慧 范鹏 陈为 《电工电能新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9-108,共10页
针对磁性材料直流磁化特性难以宽范围精确测量的问题,本文提出直流励磁法测量磁性材料的本征直流磁化曲线,详细分析其测量原理并搭建自动化测量平台。通过上下位机通信合理控制开关管的通断时间,利用高精度采样仪器采样感应电压和励磁... 针对磁性材料直流磁化特性难以宽范围精确测量的问题,本文提出直流励磁法测量磁性材料的本征直流磁化曲线,详细分析其测量原理并搭建自动化测量平台。通过上下位机通信合理控制开关管的通断时间,利用高精度采样仪器采样感应电压和励磁电流后进行数据处理。基于测量平台分析其误差来源并加以解决,实现宽范围的磁性材料直流磁化曲线的测量。利用磁导率是真空磁导率的空心电感为被测件,验证直流励磁法的测量精度。最后,利用提出的直流励磁法测量铁氧体和金属磁粉心的直流磁化曲线,将其与大信号交流法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磁化特性 测量 软磁材料 直流励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