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空间生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教育功能发挥的逻辑分析——以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为考察对象 被引量:2
1
作者 余玮平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0-168,共9页
作为政策宣讲的讲台、文化生活的舞台以及移风易俗的平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宣传、教育、关心和服务群众中发挥重要的教育作用。从空间生产理论看,这一教育功能的实现,离不开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响应民众需求的空间实践、强化文明共... 作为政策宣讲的讲台、文化生活的舞台以及移风易俗的平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宣传、教育、关心和服务群众中发挥重要的教育作用。从空间生产理论看,这一教育功能的实现,离不开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响应民众需求的空间实践、强化文明共同体的空间表征以及激活群众参与的表征性空间。为进一步彰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方面的积极作用,亟须注重新时代文明实践“空间实践”的“可及性”、“空间表征”的“主体性”和“表征空间”的“自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生产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教育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稀疏形状先验与变分正则的典型红外目标分割
2
作者 曹敏 王尧 《红外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11-618,共8页
由于非制冷探测器获得的红外图像存在边缘细节模糊、灰度不均匀等干扰现象,极易影响目标分割的性能。本文在稀疏表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隐式形状表示框架,该方法通过字典中概率形状的稀疏线性组合来引导隐式形状的演变,首先从字典... 由于非制冷探测器获得的红外图像存在边缘细节模糊、灰度不均匀等干扰现象,极易影响目标分割的性能。本文在稀疏表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隐式形状表示框架,该方法通过字典中概率形状的稀疏线性组合来引导隐式形状的演变,首先从字典中选择最能代表形状的稀疏形状组合,将目标轮廓先验隐式地融入到稀疏表示中,使轮廓对齐更容易;然后构造了一种将基于区域分割与稀疏表示相结合的新能量函数,通过迭代求解水平集函数最优解,最终得到典型目标的分割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可以对复杂背景的下典型目标实现稳定分割,尤其是对部分遮挡、粘连目标也有较好的分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图像 目标分割 形状先验 水平集 稀疏表示 压缩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破产模型的高等教育资源Shapley值分配研究——以高考招生计划分配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魏针 李登峰 余高锋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2-78,107,108,共9页
招生计划分配是实现高等教育资源合理分配的重要手段,招生政策、高校需求和主观因素等的复杂性加大了招生计划分配的难度。为实现招生计划分配的有效性和合理性,提出省属高校高考招生计划分配的破产模型及Shapley值分配算法,进一步论证... 招生计划分配是实现高等教育资源合理分配的重要手段,招生政策、高校需求和主观因素等的复杂性加大了招生计划分配的难度。为实现招生计划分配的有效性和合理性,提出省属高校高考招生计划分配的破产模型及Shapley值分配算法,进一步论证招生计划分配的破产博弈是凸合作博弈,因此分配解是稳定且符合个体理性,进而讨论分配解的存在性、唯一性、有效性、匿名性、个体理性等性质对招生计划分配的现实意义。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招生计划分配的破产模型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和合理性,分配结果不仅能有效避免主观因素影响,且符合实际分配规律,体现招生计划分配的公平性和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产模型 招生计划分配 SHAPLEY值 合作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购买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2
4
作者 丁毅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126-130,共5页
文章在现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政策文件,从政府、社会组织、市场环境和家庭参与等方面,深入分析教育购买服务存在诸如政府职能转变相对滞后、社会组织规模小、发展不成熟、市场竞争不充分、家庭参与度低、对教育服务信任度不足... 文章在现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政策文件,从政府、社会组织、市场环境和家庭参与等方面,深入分析教育购买服务存在诸如政府职能转变相对滞后、社会组织规模小、发展不成熟、市场竞争不充分、家庭参与度低、对教育服务信任度不足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应立足新时期政策要求,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调节作用,提高社会组织参与程度和教育服务质量,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公众参与程度,从而缓解教育服务供需矛盾,促进服务型政府的构建等建议,旨在实现教育服务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教育服务供给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服务 社会治理 政府职能 社会组织 供需矛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教高考改革的价值取向和推进路径 被引量:8
5
作者 谢梅沁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5-32,共8页
深化职教高考改革,不仅要遵循国家高质量发展要求,还要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更要回应广大人民群众对高层次教育的诉求。职教高考改革作为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正逐渐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招生特别是职业本科... 深化职教高考改革,不仅要遵循国家高质量发展要求,还要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更要回应广大人民群众对高层次教育的诉求。职教高考改革作为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正逐渐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招生特别是职业本科学校招生的主渠道。推进职教高考改革要正确处理好文化素质与职业技能、专业与科目、教学与考试、升学与就业四对关系。通过优化制度设计,扩大优质职业教育资源供给,构筑“横向融通、纵向贯通”人才培养“立交桥”,创新技能测试模式,形成发展职业教育合力等措施,推动职教高考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职教高考 文化素质 职业技能 职业本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核心素养导向的中学物理教学的思考 被引量:236
6
作者 林钦 陈峰 宋静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90-95,共6页
倡导核心素养导向的物理教学,是体现物理课程价值的要求。物理教师应该从物理学基本概念和规律、科学研究的思想方法、科学研究态度价值观、科学应用意识等方面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核心素养导向的物理教学要求重视物理核心概念教... 倡导核心素养导向的物理教学,是体现物理课程价值的要求。物理教师应该从物理学基本概念和规律、科学研究的思想方法、科学研究态度价值观、科学应用意识等方面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核心素养导向的物理教学要求重视物理核心概念教学、注重科学研究方法的应用、关注学生真实的情感体验、借助原始物理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意识,还要求教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核心素养 物理课程价值 物理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考命题落实立德树人价值引领的现实意义和实现路径 被引量:7
7
作者 黄俊兴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1期160-167,172,共9页
高考命题落实立德树人价值引领既是新时代赋予高考命题改革的根本任务,也是新时代高考命题的理论遵循和实践指南。以立德树人作为新时代高考命题的价值引领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是办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实现大中小学德育一体... 高考命题落实立德树人价值引领既是新时代赋予高考命题改革的根本任务,也是新时代高考命题的理论遵循和实践指南。以立德树人作为新时代高考命题的价值引领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是办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实现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和高考核心功能的现实要求。高考命题落实立德树人要体现民族性、时代性、现实性和融合性。要建立健全以信念融合引领的认同机制、制度保障的协同机制和价值牵引的落实机制三位一体的高考命题工作治理体系,多维展开,协同推进,把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到高考命题工作的理念、思路和措施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考命题 立德树人 价值引领 现实意义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美育观与新时代学校美育建设 被引量:13
8
作者 黄俊兴 林美貌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2-29,共8页
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发展是我国新时代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的目标方向。进入新时代,学校美育被提高到了新的战略层面,被赋予了新的更多、更高的要求。马克思主义美育观及其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美育、美... 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发展是我国新时代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的目标方向。进入新时代,学校美育被提高到了新的战略层面,被赋予了新的更多、更高的要求。马克思主义美育观及其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美育、美育为了谁、依靠谁等根本问题,为新时代学校美育建设提供了理论遵循和科学方法。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美育观及其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引领新时代学校美育的理论构建,深刻认识新时代学校美育的战略地位和育人价值;构建全过程、全阶段、全员化的学校美育育人体系;通过美育课程、课程美育、环境美育的多元融合、学校-家庭-社会多主体协同和以信息化为依托的多平台共享,全面构建新时代学校美育育人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美育观 马克思主义美育观中国化 学校美育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高校招生制度最新改革动向探析
9
作者 黄俊兴 林美貌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64-70,共7页
以学生预估分数等级为依据录取新生的“资格前录取制度”是英国一直以来具有鲜明特色的高校招生制度。随着英国教育的发展,该招生制度也暴露出各种问题,改革势在必行。文章就英国正要实施的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主要背景、政策的形成、改... 以学生预估分数等级为依据录取新生的“资格前录取制度”是英国一直以来具有鲜明特色的高校招生制度。随着英国教育的发展,该招生制度也暴露出各种问题,改革势在必行。文章就英国正要实施的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主要背景、政策的形成、改革主要举措和特点等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提供一些启发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 高校招生制度 改革动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