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万国公报》与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被引量:6
1
作者 黄新宪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1期57-60,共4页
《万国公报》与中国教育的近代化黄新宪《万国公报》原名《中国教会新报》,1868年9月由美国监理会传教士林乐知创办于上海,1874年更名为《万国公报》,1889年由英美在华基督教组织──广学会接办,是一份集新闻报道、中... 《万国公报》与中国教育的近代化黄新宪《万国公报》原名《中国教会新报》,1868年9月由美国监理会传教士林乐知创办于上海,1874年更名为《万国公报》,1889年由英美在华基督教组织──广学会接办,是一份集新闻报道、中外时事评论、中西学介绍与研究的综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国公报》 中国教育 林乐知 女子教育 传教士 兴女学 学堂 近代化 格致书院 进步知识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评价的一个重要的形式与内容——论教师的自我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林斯坦 《教育理论与实践》 1987年第3期13-16,共4页
自我评价是教育评价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有关方面组织的,由被评价对象对其自身所进行的教育活动的成就及其条件、水平,按特定的依据加以评判的过程。教师的自我评价,在教育活动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即是对此进行的一些初步的探讨。教... 自我评价是教育评价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有关方面组织的,由被评价对象对其自身所进行的教育活动的成就及其条件、水平,按特定的依据加以评判的过程。教师的自我评价,在教育活动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即是对此进行的一些初步的探讨。教师自我评价在教育评价中的地位与作用教育评价在我国刚刚开展,目前还未形成一个适合我国具体情况的理论与方法体系,也还没有建立具有一定权威性的评价机构。不少人对教育评价还持怀疑态度。由于种种原因,对人的评价,也是历来使人们感到棘手的一个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有必要对评价的形式,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与使用,采取异常慎重而又认真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自我评价 教育评价 形式与内容 再评价 合格教师 教育活动 论教师 地位与作用 理论与方法 努力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教材教法研究探微
3
作者 林立灿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49-52,共4页
教材是教与学这对矛盾相互作用而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知识载体。它是教师用来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学生从中获取知识和能力的一种工具。随着我国的教育改革由宏观转入微观,教材教法研究的重要性将越来越明显。但目前高校中普遍存在... 教材是教与学这对矛盾相互作用而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知识载体。它是教师用来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学生从中获取知识和能力的一种工具。随着我国的教育改革由宏观转入微观,教材教法研究的重要性将越来越明显。但目前高校中普遍存在着忽视或不重视教材教法研究的倾向,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法研究 教学质量 重视教材 教材教法 任课教师 高校教材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学生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论台湾教师群体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客观条件
4
作者 黄新宪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18-21,17,共5页
传统文化对台湾教育的影响十分深远,而在传统文化与台湾教育的双向作用中,教师群体起着不可或缺的中介作用.传统文化经过教师群体的吸纳,以各种方式影响着台湾教育的发展进程.可以说,如果没有教师群体的作用,传统文化不但无法对台湾教... 传统文化对台湾教育的影响十分深远,而在传统文化与台湾教育的双向作用中,教师群体起着不可或缺的中介作用.传统文化经过教师群体的吸纳,以各种方式影响着台湾教育的发展进程.可以说,如果没有教师群体的作用,传统文化不但无法对台湾教育产生影响,而且其本身也失去了赖以存在的重要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教师群体 优秀传统文化 台湾省 传统教育 主客观条件 简论 重要内容 现代文化 弘扬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留学欧洲与中国近代新式知识人材群的崛起
5
作者 黄新宪 《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52-56,共5页
中国近代新式知识人材群的崛起,标志着中国知识界的巨大变化,是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初生形态。中国近代新式知识人材群作为一个整体和社会群体,其产生和发展的因素多种多样,十分复杂,史学界对此看法也不尽一致。有同志认为,这与教会学校... 中国近代新式知识人材群的崛起,标志着中国知识界的巨大变化,是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初生形态。中国近代新式知识人材群作为一个整体和社会群体,其产生和发展的因素多种多样,十分复杂,史学界对此看法也不尽一致。有同志认为,这与教会学校、洋务学堂大力培养西学人材有关。还有同志认为与近代社会各阶级、阶层、社会集团和社会内部结构剧烈变化有关。笔者认为,除上述原因外,派遣留学生赴欧洲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学习,是近代新式知识人材群崛起的最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人 欧洲与中国 留学生 陈季同 洋务派 严复 公法 水师 洋务学堂 船政学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把高等教育推向社会主义市场——放活投资渠道和毕业生就业去路
6
作者 傅先庆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22-24,28,共4页
一高等教育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是一种“基础建设”事业。高等教育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专门人才,对于实现“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大大提高科技进步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比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尽管高等... 一高等教育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是一种“基础建设”事业。高等教育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专门人才,对于实现“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大大提高科技进步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比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尽管高等教育的社会前景无比光明,目前高等学校的实际工作都处在困境之中,欲求加快前进,步履相当艰难。人们正在探索其改革之路,寻求其“突破口”。其中,把高教推向社会主义市场,便成为一个值得研究与试验的思路。 1.社会“转型”要求高教进入市场。当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教育改革 毕业生 投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国时期学校教育评介
7
作者 黄新宪 《当代教育科学》 1988年第3期70-73,81,共5页
东汉末年,朝政腐败,封建军阀纷纷各据一方,形成了“群雄割据”的局面。经过长时期的混战,曹操、孙权、刘备分别据有中原、吴、蜀,三国鼎立局面因此出现。对三国时期的学校教育,教育史家们历来贬多褒少,较为典型的一种评价是,魏虽有太学... 东汉末年,朝政腐败,封建军阀纷纷各据一方,形成了“群雄割据”的局面。经过长时期的混战,曹操、孙权、刘备分别据有中原、吴、蜀,三国鼎立局面因此出现。对三国时期的学校教育,教育史家们历来贬多褒少,较为典型的一种评价是,魏虽有太学之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时期 三国鼎立 学校教育 封建军阀 群雄割据 教育史 《三国志》 文翁 黄初 曹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控制留学人才外流的对策
8
作者 陶嘉 《当代教育科学》 1989年第2期58-60,共3页
台湾的留学教育,是我国现代留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台湾在施行留学教育过程中为解决留学人才严重外流所采取的对策,对于我国当前更好地吸引留学生回国服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留学教育 留学人才 出国留学 自费留学生 留美学生 国外留学生 海外留学生 大学本科毕业生 海外人才 国外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