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政和县杂交中稻新品种比较试验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善青 梁彦 叶云翔 《福建农业科技》 2016年第11期31-33,共3页
于2016年引进农两优3135、和两优1号、春优927、甬优12等4个品种,以甬优9号作对照在政和县石屯镇进行中稻新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生育期在139~154 d之间,每667 m^2产量在554.28~670.78 kg之间。其中,农两优3135、和两优1号综... 于2016年引进农两优3135、和两优1号、春优927、甬优12等4个品种,以甬优9号作对照在政和县石屯镇进行中稻新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生育期在139~154 d之间,每667 m^2产量在554.28~670.78 kg之间。其中,农两优3135、和两优1号综合表现优良,可在政和县扩大示范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中稻 新品种 品比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稻新组合Ⅱ优536在政和县的种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2
作者 叶相盛 《福建稻麦科技》 2008年第2期29-30,共2页
关键词 丰产栽培技术 政和县 新组合 杂交稻 种植表现 南平市农科所 Ⅱ-32A 推广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和县杂交中稻新品种对比试验
3
作者 兰义忠 《南方农业》 2017年第15期121-122,126,共3页
2016年,政和县引进荃优3301、荟丰优3301、和两优1号、隆两优1377共4个品种,以甬优9号为对照,在政和县石屯镇进行中稻新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生育期在137~148 d,每667 m2产量在525.9~629.6 kg。荃优3301、荟丰优3301综合表... 2016年,政和县引进荃优3301、荟丰优3301、和两优1号、隆两优1377共4个品种,以甬优9号为对照,在政和县石屯镇进行中稻新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生育期在137~148 d,每667 m2产量在525.9~629.6 kg。荃优3301、荟丰优3301综合表现优良,可在政和县平原区作中稻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中稻 新品种 品比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优质杂交稻Ⅱ优3301在政和县示范表现及栽培技术
4
作者 叶相盛 《福建稻麦科技》 2010年第3期46-47,共2页
Ⅱ优3301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用Ⅱ-32A与闽恢3301配组育成的优质高产杂交中稻组合。2008年在政和县示范种植,表现出穗大粒多、高产稳产、适应性强、米质优等特点。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杂交中稻 Ⅱ优3301 示范表现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糯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 被引量:3
5
作者 魏桂娥 陆陈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2年第6期912-914,共3页
选用不同来源的 11个糯玉米杂交种 ,进行品种比较试验 ,结果表明 :闽糯 0 0 18、CT10W0 1、苏玉糯 2号、奥玉特 1号及对照均表现较好 ,其他品种有待进一步选育。
关键词 糯玉米 新品种 比较试验 植株性状 生育期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稻机插秧露地育秧技术 被引量:1
6
作者 林小花 梁彦 《福建农业科技》 2016年第4期27-28,共2页
总结中稻机插秧露地育秧技术,包括配制营养土、播种、秧畦整理、出苗及大棚管理。
关键词 中稻 机插秧 露地育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品比试验小结 被引量:5
7
作者 叶云翔 张本进 《福建农业科技》 2008年第5期23-24,共2页
对引进的10个马铃薯新品种开展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引进的荷14、费乌瑞它、美国红皮产量较高,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较优,适宜在政和县推广栽培。
关键词 马铃薯 丰产性 品比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菇促控因素及其培育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君伟 陈嘉誉 《中国食用菌》 1996年第2期34-35,共2页
花菇促控因素及其培育方法陈君伟(福建省南平市食用菌研究中心建阳354200)陈嘉誉(福建省政和县星溪乡农技站政和353600)花菇原仅靠段木栽培天然发生,产量甚低。近年来代料香菇迅猛发展,虽然产量成倍增加,但其质量却... 花菇促控因素及其培育方法陈君伟(福建省南平市食用菌研究中心建阳354200)陈嘉誉(福建省政和县星溪乡农技站政和353600)花菇原仅靠段木栽培天然发生,产量甚低。近年来代料香菇迅猛发展,虽然产量成倍增加,但其质量却不尽人意,缺乏市场竞争力。根据花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菇 湿度 温度 光照 栽培 食用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喷施多效唑试验初报 被引量:3
9
作者 范孙东 张健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6年第8期33-33,42,共2页
关键词 试验初报 马铃薯 多效唑 喷施 单位面积产量 栽培作物 播种面积 配套技术 丰产栽培 政和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晚熟锥栗优株生物学特性及其栽培技术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家誉 《福建农业科技》 2013年第9期46-48,共3页
介绍并总结超晚熟锥栗优株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配套栽培技术。
关键词 超晚熟锥栗优株 白岩1号 生物学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优009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11
作者 邵义清 陈其俊 《福建农业科技》 2008年第1期27-28,共2页
关键词 特优009 高产栽培技术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南平市农科所 优质杂交稻 特性 特征 闽西北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海拔山区马铃薯秋繁技术
12
作者 宋景雪 《福建农业科技》 2007年第4期36-37,共2页
关键词 高海拔山区 秋繁技术 马铃薯 秋季繁育 栽培面积 试验示范 脱毒种薯 气候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姬松茸高海拔地区高产栽培技术初探
13
作者 张健 《蔬菜》 2007年第3期14-14,共1页
姬松茸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被称为“健康食品”。位于福建省政和县高山区的杨源乡平均海拔860m,年均气温14℃,昼夜温差大,同时有丰富的稻草、毛竹等原料,非常适宜姬松茸栽培。2006年,杨源乡栽培姬松茸50000m^2,平均每平方米产... 姬松茸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被称为“健康食品”。位于福建省政和县高山区的杨源乡平均海拔860m,年均气温14℃,昼夜温差大,同时有丰富的稻草、毛竹等原料,非常适宜姬松茸栽培。2006年,杨源乡栽培姬松茸50000m^2,平均每平方米产鲜菇9kg,按照每千克鲜菇4元计算,每平方米产值36元。姬松茸在高山区栽培产量高、效益好,是高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好项目。现将姬松茸高海拔山区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栽培技术 高海拔地区 姬松茸 高海拔山区 营养丰富 药用价值 健康食品 年均气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季稻区春种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14
作者 叶家松 叶云翔 《南方农业》 2016年第15期40-41,共2页
春种马铃薯作为单季稻区提高复种指数、增加耕地产出的种植模式,是政和县岭腰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项主要措施,就岭腰乡多年来推广春种马铃薯栽培模式的经验和相关技术要点进行总结。
关键词 单季稻区 春种马铃薯 高产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杏鲍菇高海拔反季节栽培技术
15
作者 陈必兴 《食用菌》 2002年第4期29-29,共1页
关键词 杏鲍菇 反季节栽培技术 高海拔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栽叶龄与密度对Ⅱ优航2号产量的影响
16
作者 叶相盛 《福建稻麦科技》 2014年第2期12-14,共3页
以超级稻Ⅱ优航2号为材料,在12.0 kg/667m2的氮肥供应水平下,研究了中稻不同叶龄移栽和不同种植密度条件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叶龄和不同密度处理下Ⅱ优航2号生育期幅度在122.0~125.3 d,以5月上、中旬适时早播早插,5~6.5叶龄移栽... 以超级稻Ⅱ优航2号为材料,在12.0 kg/667m2的氮肥供应水平下,研究了中稻不同叶龄移栽和不同种植密度条件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叶龄和不同密度处理下Ⅱ优航2号生育期幅度在122.0~125.3 d,以5月上、中旬适时早播早插,5~6.5叶龄移栽,密植规格23.3 cm×23.3 cm,能较好兼顾群体与个体,较易获得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移栽叶龄、密度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甜玉米如何实现优质高产
17
作者 兰义忠 《农业与技术》 2016年第18期94-94,共1页
甜玉米是个喜温、喜肥、喜短日照、对土壤适应性广的作物。并以其食味甜美、香脆、营养丰富、易消化,是果菜兼用食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关键词 甜玉米 优质高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