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舒芬太尼麻醉用于心血管手术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114
1
作者 史春霞 李立环 +9 位作者 卿恩明 姜贞 李士通 姚尚龙 郭曲练 王文贤 熊利泽 张铁铮 齐娟 付志俭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8期519-521,共3页
目的评价舒芬太尼用于心血管手术麻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等11所医院参加该项中心研究.选择全身麻醉、低温、心肺转流(CPB)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和/或瓣膜置换术的病人共400例,随机分为芬太尼(F)组(100例)和舒芬太... 目的评价舒芬太尼用于心血管手术麻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等11所医院参加该项中心研究.选择全身麻醉、低温、心肺转流(CPB)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和/或瓣膜置换术的病人共400例,随机分为芬太尼(F)组(100例)和舒芬太尼(S)组(300例).详细观察并记录麻醉诱导、术中、术后病人的血液动力学指标,术后病人清醒时间,气管拔管时间,与舒芬太尼或芬太尼相关的其他不良反应以及伴随的特殊治疗.结果两组病人术后恢复良好.血液动力学参数、术后清醒时间、拔管时间无显著性差异.两组病人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的临床效价比接近于5~7:1.两者均可安全应用于心血管手术麻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麻醉处理 心血管手术 多中心临床研究 血液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芬太尼与维库溴铵静滴麻醉用于心血管直视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陈秋荣 上官梅 +1 位作者 阮秀璇 陈本禄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32-32,共1页
芬太尼与维库溴铵静滴麻醉用于心血管直视术的临床观察陈秋荣,上官梅,阮秀璇,陈本禄1987年8月至1991年8月,我科采用芬太尼与维库溴铵(Vecuronium)静脉滴注麻醉用于体外循环心血管直视术185例,效果良好,... 芬太尼与维库溴铵静滴麻醉用于心血管直视术的临床观察陈秋荣,上官梅,阮秀璇,陈本禄1987年8月至1991年8月,我科采用芬太尼与维库溴铵(Vecuronium)静脉滴注麻醉用于体外循环心血管直视术185例,效果良好,报道如下。一般资料本组185例,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麻醉 心内直视术 芬太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组织工程生物支架材料细胞生物相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肖荣冬 翁国星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58-461,共4页
目的采用新方法研究天然生物支架材料胶原/透明质酸膜,明胶海绵的细胞相容性。方法应用WST-1法测定平滑肌细胞与材料的粘附率,增殖力,3H-TDR掺入法测定DNA合成率,BrdU细胞标记免疫组化鉴定,分析组织工程生物支架材料的细胞相容性。结果W... 目的采用新方法研究天然生物支架材料胶原/透明质酸膜,明胶海绵的细胞相容性。方法应用WST-1法测定平滑肌细胞与材料的粘附率,增殖力,3H-TDR掺入法测定DNA合成率,BrdU细胞标记免疫组化鉴定,分析组织工程生物支架材料的细胞相容性。结果WST-1法测定,3H-TDR掺入法测定DNA合成率,BrdU细胞标记结果表明:胶原/透明质酸膜与平滑肌细胞的粘附率最高,细胞的增殖和代谢状况较好,明胶海绵较低。结论应用WST-1法测定,3H-TDR掺入法测定DNA合成率,BrdU细胞标记方法研究细胞相容性方法简便可行;天然复合生物材料胶原/透明质酸膜具有较理想的细胞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相容性 WST-1 ^3H-TD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房颤动患者离子通道蛋白质重构的研究 被引量:21
4
作者 张建成 黄从新 +3 位作者 邓玉莲 施作霖 胡锡衷 颜永碧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97-300,共4页
目的 :研究心房颤动 (房颤 )患者心房组织电重构相关离子通道蛋白质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 :以窦性心律患者为窦性心律组 (n =19) ,应用免疫组化和免疫电镜检测风湿性心脏病伴阵发性房颤 (阵发性房颤组 ,n =4)和慢性房颤≤ 6个月 (慢性... 目的 :研究心房颤动 (房颤 )患者心房组织电重构相关离子通道蛋白质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 :以窦性心律患者为窦性心律组 (n =19) ,应用免疫组化和免疫电镜检测风湿性心脏病伴阵发性房颤 (阵发性房颤组 ,n =4)和慢性房颤≤ 6个月 (慢性房颤≤ 6个月组 ,n =6 )及慢性房颤 >6个月 (慢性房颤 >6个月组 ,n =12 )患者心房组织L 型电压依赖钙通道α1c亚基 (LVDCCα1c)、电压依赖KV4 3钾通道α亚基 (VDKV4 3α)和电压依赖钠通道α亚基 (VDSCα)抗原的表达 ,用图像分析系统对免疫组化抗原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窦性心律组内先天性心脏病和风湿性心脏病间 3种离子通道亚基蛋白质表达均无明显差别。LVDCCα1c蛋白质在慢性房颤≤ 6个月组和慢性房颤 >6个月组中表达较窦性心律组均明显下降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在阵发性房颤组中的表达则无显著改变 ;VDKV4 3α在阵发性房颤组、慢性房颤≤ 6个月组和慢性房颤 >6个月组患者中的表达较窦性心律组均明显降低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0 0 1)。VDSCα在各组患者的中的表达则无明显差别。左、右心耳间 3种离子通道亚基的表达亦无差异。结论 :慢性房颤伴LVDCCα1c、VDKV4 3α蛋白表达下调 ,可能是其L型钙流 (ICaL)和短暂外向型钾流 (Ito1)下调的分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离子通道蛋白质 重构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房颤动患者氯电流相关通道CIC-3基因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吴家斌 许春萱 +3 位作者 张建成 陈林 林立芳 胡锡衷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5年第6期651-654,共4页
目的:研究心房颤动(AF)患者心房组织氯电流相关通道ClC3的基因表达,探讨AF时心房组织ClC3的mRNA表达改变及其意义。方法:将71例风湿性心瓣膜病接受换瓣手术患者分为3组:窦性心律组(SR组)31例,阵发性房颤组(PAF组)7例,持续性房颤组(CAF组... 目的:研究心房颤动(AF)患者心房组织氯电流相关通道ClC3的基因表达,探讨AF时心房组织ClC3的mRNA表达改变及其意义。方法:将71例风湿性心瓣膜病接受换瓣手术患者分为3组:窦性心律组(SR组)31例,阵发性房颤组(PAF组)7例,持续性房颤组(CAF组)33例,术中获取右心耳组织,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心房组织ClC3的mRNA表达的相对含量。结果:与SR组相比,PAF组心房组织中ClC3的mRNA表达增加,但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CAF组的表达明显增加(P<0.01),并与AF时程呈明显正相关(r=0.376,P=0.001)。结论:房颤患者ClC3的mRNA表达水平的增加可能是细胞容量调节的氯电流(ICl.VOL)上调的分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氯通道 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 链反应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格列酮对兔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壁ICAM-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许庆华 关瑞锦 +2 位作者 韩莉莉 李小林 王洪燕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6-219,共4页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对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血管壁细胞间粘附分子(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兔随机分成5组:A:正常对照,B:正常+低剂量吡格列酮(Pioglitazone,PIO),C:病理对照,D:病...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对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血管壁细胞间粘附分子(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兔随机分成5组:A:正常对照,B:正常+低剂量吡格列酮(Pioglitazone,PIO),C:病理对照,D:病理+低剂量PIO,E:病理+高剂量PIO。采用免疫组化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方法观察吡格列酮血管壁ICAM-1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AS斑块内有ICAM-1蛋白和mRNA高表达,PIO可抑制ICAM-1蛋白和mRNA表达(P<0.05),高剂量较低剂量抑制程度更大(P<0.05)。结论:PIO可抑制AS斑块ICAM-1的mRNA和蛋白表达,进而发挥抗AS炎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吡格列酮 噻唑烷二酮 细胞间黏附分子-1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围术期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改变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翁国星 林惠 +1 位作者 丁杭 谢维泉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5年第8期472-475,共4页
研究20例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平均年龄12.10±7.67岁)手术前后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变化,发现这类患者术前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主要为红细胞的变形能力显著低于正常水平(P<0.02)。凝血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 研究20例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平均年龄12.10±7.67岁)手术前后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变化,发现这类患者术前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主要为红细胞的变形能力显著低于正常水平(P<0.02)。凝血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术前血小板第3因子、因子VIII相关抗原、因子IX、因子XI、因子XII已有异常(P<0.05);而术后因子V异常(P<0.05)、血小板聚集功能显著降低(P<0.05)以及血小板第3因子进一步损害。这些因素共同构成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易出血因素,其中血小板功能改变起主导作用。术后第1天出血量在该组患者为468.75±321.70ml,而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仅297.50±205.18ml(P<0.02)。同时发现出血量与术前红细胞压积呈正相关(r=0.64,P<0.02)。文中还对改变术前高凝状态、保护血小板功能及防止术后出血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围手术期 血液流变学 凝血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梗患者人类巨细胞病毒感染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林立芳 沈晓丽 +3 位作者 潘棱 颜光烈 浦晓东 胡锡衷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117-117,共1页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塞 人类巨细胞病毒感染 HCM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格列酮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血管壁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许庆华 关瑞锦 +2 位作者 韩莉莉 李小林 王洪燕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3400-3402,共3页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对血管壁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55只新西兰兔随机分成5组:A组,正常对照;B组,正常+低剂量吡格列酮(PIO);C组,病理对照;D组,病理+低剂量PIO;E组,病理+高剂量PIO。实验前后抽血测C反应蛋白(CRP),采用免疫组化检测动脉粥...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对血管壁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55只新西兰兔随机分成5组:A组,正常对照;B组,正常+低剂量吡格列酮(PIO);C组,病理对照;D组,病理+低剂量PIO;E组,病理+高剂量PIO。实验前后抽血测C反应蛋白(CRP),采用免疫组化检测动脉粥样硬化(AS)病变中巨噬细胞浸润程度。结果:PIO可降低AS兔CRP(P<0.05),抑制巨噬细胞在斑块内浸润(P<0.05),高剂量较低剂量作用更明显(P<0.05)。结论:PIO具有抑制粥样硬化血管壁炎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炎症 噻唑烷二酮类 吡格列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性高血压的临床特点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关瑞锦 林明魁 +2 位作者 沈晓丽 林立芳 胡锡衷 《中国心血管杂志》 1997年第3期157-160,共4页
检测62例高血压病(EH)中单纯EH(EH-1,n=23),伴高胰岛素血症(HIS)和糖耐量异常(IGT)的EH(EH-2,n=15)、伴HIS的EH(EH-3,n=21)和对照组(NS,n-24)糖耐量中血糖(SG)、胰岛素(IS)、C肽(CP)及其克分子比值、IS敏感性指数(ISI)等,发现:①服糖后... 检测62例高血压病(EH)中单纯EH(EH-1,n=23),伴高胰岛素血症(HIS)和糖耐量异常(IGT)的EH(EH-2,n=15)、伴HIS的EH(EH-3,n=21)和对照组(NS,n-24)糖耐量中血糖(SG)、胰岛素(IS)、C肽(CP)及其克分子比值、IS敏感性指数(ISI)等,发现:①服糖后1小时、2小时SG各时间点的IS、CP及其面积,EH-2、EH-3组明显高于EH-1和NS组(P<0.05);②ISI、服糖后CP/IS比值,EH-2、EH-3组明显低于EH-1和NS组(P<0.05);③EH-2和EH-3两组(即代谢性高血压,MH)中肥胖者50%与EH 1组中肥胖者39.13%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④甘油三酯、尿酸、高密度脂蛋白、体重指数等在MH与EH-1组之间未见明显差异(P>0.05).提示,EH中存在一类MH,按其临床特点包括EH-2、EH-3两组;EH中肥胖与MH之间似无直接联系;MH似无明显的高甘油三酯、高尿酸、低HDL-C和肥胖等典型表现,临床主要应按有否HIS及其ISI值来判断是否M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性高血压 临床特点 高胰岛素血症 糖耐量异常 肥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血管壁炎症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斌 邓玉莲 +3 位作者 郭薇 俞玲 林亚洲 吴志勇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3年第5期310-312,共3页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血管壁炎症的影响。方法 将 2 9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 (n=7)、模型组 (n=7)、用药 5周组 (n=7)及用药 9周组 (n=8)。实验前后分别抽血测 C反应蛋白 (CRP) ,采用兔抗人抗胰蛋白酶(AAT)多克隆抗体标记血管...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血管壁炎症的影响。方法 将 2 9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 (n=7)、模型组 (n=7)、用药 5周组 (n=7)及用药 9周组 (n=8)。实验前后分别抽血测 C反应蛋白 (CRP) ,采用兔抗人抗胰蛋白酶(AAT)多克隆抗体标记血管内膜炎症细胞。结果 用药 9周组、用药 5周组与正常组相比 ,血 CRP水平明显降低 ,用药 9周组与模型组相比 ,内膜 AAT阳性指数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炎症 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血管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对左室急性心肌梗塞后右室重构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林皓平 李金国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1996年第4期256-257,共2页
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测量56例左室急性透壁性心肌梗塞(LVMI)患者的右室舒张末期(RVDV)容积和右室收缩末期容积(RVSV)。左室心梗后,RVDV、RVSV都扩大,但其程度和发生时间有明显不同。无论左室前壁还是下壁... 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测量56例左室急性透壁性心肌梗塞(LVMI)患者的右室舒张末期(RVDV)容积和右室收缩末期容积(RVSV)。左室心梗后,RVDV、RVSV都扩大,但其程度和发生时间有明显不同。无论左室前壁还是下壁梗塞,双室都发生重构,但右室重构的程度较左室轻微,而且其于下壁梗塞时又比前壁梗塞时更轻且仅出现在早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室 心肌梗塞 超声心动图 心脏重构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房肌细胞钙通道和钾通道免疫电镜定位研究
13
作者 袁平 张建成 +1 位作者 何爱华 颜永碧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33-534,共2页
关键词 心房肌细胞 钙通道 钾通道 离子通道 心脏病 免疫电子显微镜 定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胸腔镜下房间隔缺损封堵术186例报告 被引量:6
14
作者 鲍家银 翁国星 +4 位作者 郑富臻 陈海宇 谢琦 陈智群 王欢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865-867,共3页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非体外循环下房间隔缺损微创封堵术治疗先天性继发孔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的疗效。方法 2008年5月~2016年5月186例先天性继发孔ASD行全胸腔镜非体外循环下房间隔缺损微创封堵术。全麻,右侧第7肋间腋中...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非体外循环下房间隔缺损微创封堵术治疗先天性继发孔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的疗效。方法 2008年5月~2016年5月186例先天性继发孔ASD行全胸腔镜非体外循环下房间隔缺损微创封堵术。全麻,右侧第7肋间腋中线1.0 cm小孔置入胸腔镜,右侧锁骨中线微切口2.0 cm,第4肋间进胸,作为操作孔。术中经食道超声(TEE)引导下经输送器置入封堵器闭合ASD。结果 178例成功封堵,7例中转胸腔镜辅助体外循环下修补术(2例上腔型、3例下腔型、2例中央型由于房间隔缺损过大,封堵器影响二尖瓣结构),1例次日心脏彩超发现封堵器脱落立即送手术室行开胸体外循环下直视修补术。无死亡,术中出现室上性心动过速6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3例,经治疗均转为窦性心律;胸腔积液5例,经引流等治疗痊愈。术后3~7 d出院。178例随访0.5~8年,(3.2±1.9)年,彩超示封堵器无残余漏、移位,心功能Ⅰ级70例,Ⅱ级83例,Ⅲ级25例。结论全胸腔镜下房间隔缺损封堵术采用微切口入路,符合美容要求,无须体外循环,费用低,术后恢复快,临床效果确切,若封堵不成功,可同期直接改体外循环下直视修补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 封堵术 胸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胸腔镜下动脉导管钳闭手术方法及疗效探讨 被引量:6
15
作者 翁国星 谢琦 +2 位作者 王欢 齐娟 姚祖武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12-213,共2页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下钳闭动脉导管的手术方法 ,总结近期及远期疗效。  方法 :36例患者 ,平均年龄 9.0 8± 4.96岁 ,平均动脉导管直径 0 .6 2± 0 .2 5 cm,73.0 %为管状型 ,其余为漏斗型 ,均采用大号钛夹钳闭。  结果 :...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下钳闭动脉导管的手术方法 ,总结近期及远期疗效。  方法 :36例患者 ,平均年龄 9.0 8± 4.96岁 ,平均动脉导管直径 0 .6 2± 0 .2 5 cm,73.0 %为管状型 ,其余为漏斗型 ,均采用大号钛夹钳闭。  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地在电视胸腔镜下完全钳闭动脉导管 ,无导管损伤出血、喉返神经损伤等并发症 ,术后超声心动图复查 ,无残余分流。术后最长已随访 3年 ,均未发现导管再通现象。  结论 :电视胸腔镜下钳闭动脉导管可取得良好的近期与远期手术效果 ,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胸腔镜 先天性心脏病 动脉导管钳闭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静脉前庭扩大冷冻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早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连亮华 黄炳煌 +4 位作者 张建成 彭一鸣 吴梅琼 林亚洲 陈林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45-853,共9页
目的:探索肺静脉前庭扩大冷冻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早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福建省立医院行第二代冷冻球囊导管消融(CBA)治疗阵发性房颤患者249例。根据术式不同分为肺静脉前庭扩大冷冻消融... 目的:探索肺静脉前庭扩大冷冻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早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福建省立医院行第二代冷冻球囊导管消融(CBA)治疗阵发性房颤患者249例。根据术式不同分为肺静脉前庭扩大冷冻消融组(PVIPLUS组,n=106例)和单纯肺静脉电隔离组(PVI组,n=143例)。观察两组并发症及12个月成功率以评估肺静脉前庭扩大冷冻消融的安全性及早期疗效。结果:249例阵发性房颤患者随访中位数15(6~31)个月,有209例(83.94%)维持窦性心律。PVIPLUS组CBA术后的成功率明显高于PVI组[89.62%(95/106)vs.79.72%(114/143),P=0.035],生存分析同样显示PVIPLUS组CBA术后12个月的成功率高于PVI组(HR=0.402,95%CI:0.202~0.875,log-rank P=0.035)。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单纯肺静脉电隔离相比,采用肺静脉前庭扩大冷冻消融方法(OR=0.455,95%CI:0.216~0.959,log-rank P=0.039)与提高阵发性房颤CBA成功率独立相关,同时左心房内径增大(OR=2.077,95%CI:1.143~3.777,log-rank P=0.017)与术后复发率独立相关,术后复发的患者左心房内径大于术后成功患者。两组共出现10例(4.02%)并发症[PVIPLUS组4例(3.77%),PVI组6例(4.20%)];其中主要并发症为短暂性膈神经麻痹6例(2.41%),PVIPLUS组2例(1.89%),PVI组4例(2.80%);PVIPLUS组1例发生迷走反射,3例(PVIPLUS组1例,PVI组2例)出现术后右侧股静脉穿刺部位血肿。PVIPLUS组与PVI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肺静脉前庭扩大冷冻消融治疗阵发性房颤是安全、有效的,可降低阵发性房颤CBA术后早期复发风险,提高成功率。左心房内径增大是阵发性房颤患者CBA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心房颤动 冷冻消融 肺静脉前庭 安全性 早期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2例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7
17
作者 鲍家银 陈海宇 +4 位作者 翁国星 陈智群 王欢 肖荣冬 窦志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76-378,共3页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诊断、手术指征、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的选择,观察手术效果,总结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01至2011-06接受手术治疗的232例IE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经外科手术清除感染病灶,纠治瓣膜病变及心...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诊断、手术指征、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的选择,观察手术效果,总结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01至2011-06接受手术治疗的232例IE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经外科手术清除感染病灶,纠治瓣膜病变及心脏畸形。结果:术前血培养210例,其中阳性83例(阳性率39.5%);切除的组织培养197例,阳性108例(阳性率54.8%)。超声心电图发现有赘生物168例(72.4%)。术后并发症主要有低心排综合征18例,急性肾功能不全19例,肝功能损伤8例,上消化道出血5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4例,术后广泛渗血延迟关胸1例。术后早期死亡7例,死亡率3.0%。经积极治疗,225例痊愈出院。结论:IE是循环系统严重的感染性疾病,血培养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具重要的诊断价值;适时而完善的外科手术治疗至关重要;术后继续抗感染维持治疗和心功能维护治疗是疗效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心内膜炎 心脏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心脏瓣膜退行性变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同 林隆辉 +2 位作者 谢维泉 韩涛 张珍治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6年第1期22-24,共3页
目的:青少年心脏瓣膜退行性变是一种独特的疾病。研究它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和病理变化有重要意义。方法:1983年1月至1993年12月,对535例心脏瓣膜病患者行心脏瓣膜替换术。结果:23例19岁以下患者经手术和病理证... 目的:青少年心脏瓣膜退行性变是一种独特的疾病。研究它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和病理变化有重要意义。方法:1983年1月至1993年12月,对535例心脏瓣膜病患者行心脏瓣膜替换术。结果:23例19岁以下患者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瓣膜粘液样退行性变,占同期瓣膜替换手术病例的4.29%。结论:青少年心脏瓣膜退行性变是一组临床特点鲜明、病理改变独特的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心脏胶原纤维代谢异常可能是原发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心脏瓣膜 退行性变 心脏瓣膜替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芬太尼在心脏瓣膜置换术麻醉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钟白 齐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1期853-854,共2页
关键词 心脏瓣膜置换术 舒芬太尼 麻醉 恢复情况 类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前色素膜炎与HLA-B_(27)抗原的相关性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佩菲 江之华 +3 位作者 富质洁 沈晓莉 吴若绮 林丽芳 《眼科研究》 CSCD 1991年第2期102-104,共3页
对52例急性前色素膜炎患者,50例健康人,19例其他色素膜炎患者进行HLA-B27抗原的测定,结果急性前色素膜炎患者HLA-B27抗原阳性率为60%,正常对照组为2%,说明HLA-B27为急性前色素膜炎的相关抗原。HLA-B27阳性的急性前色素膜炎患者与HLA-B2... 对52例急性前色素膜炎患者,50例健康人,19例其他色素膜炎患者进行HLA-B27抗原的测定,结果急性前色素膜炎患者HLA-B27抗原阳性率为60%,正常对照组为2%,说明HLA-B27为急性前色素膜炎的相关抗原。HLA-B27阳性的急性前色素膜炎患者与HLA-B27阴性的急性前色素膜炎患者的临床现象是不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抗原 前色素膜炎 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