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滨水区建筑空间构成探析——以福清市图书馆、档案馆、科技馆综合体建筑设计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周丽彬 林从华 +1 位作者 林晓嵩 蔡丽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9期18007-18009,18097,共4页
通过对滨水区建筑空间的概念、特点的认知,以福清市图书馆、档案馆、科技馆综合体建筑设计为例,指出福清市图书馆、档案馆、科技馆综合体建筑自然地理空间、规划结构空间、传统院落空间、建筑室内空间的设计手法与特征。详细解析了"... 通过对滨水区建筑空间的概念、特点的认知,以福清市图书馆、档案馆、科技馆综合体建筑设计为例,指出福清市图书馆、档案馆、科技馆综合体建筑自然地理空间、规划结构空间、传统院落空间、建筑室内空间的设计手法与特征。详细解析了"一心三轴"的三馆空间结构特点,充分考虑到建筑环境因素进行平面规划布局,塑造出半围合的"文化广场"空间、收放自如的"开放式庭院"序列空间以及错落有致的"立体生态庭院"空间,利用这些叠加空间营造出庭院化、园林化的阅读、休憩、娱乐、交友环境。希望能启发滨水区建筑的设计思路,创作出具有时代性和民族特色的滨水建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水建筑 空间塑造 生态庭院 元素 序列 共享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理影响下的滚石碰撞破碎规律研究
2
作者 郑路 陈元睿 +2 位作者 吴怡涵 张学略 毕钰璋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29-749,共21页
通过物理试验研究了节理影响下的滚石碰撞破碎规律,并在室内碰撞试验的基础上,采用非连续变形分析(discontinuous deformation analysis,简称DDA)并行计算方法对滚石冲击―碰撞―破碎过程进行数值模拟。主要探讨节理和坡面的夹角β、节... 通过物理试验研究了节理影响下的滚石碰撞破碎规律,并在室内碰撞试验的基础上,采用非连续变形分析(discontinuous deformation analysis,简称DDA)并行计算方法对滚石冲击―碰撞―破碎过程进行数值模拟。主要探讨节理和坡面的夹角β、节理的连通率k和滚石的冲击速度V对滚石破碎特征的影响。采用滚石表面积与初始滚石表面积之比η,作为定量描述滚石破碎程度的量值,η值越大,破碎程度越高。通过研究发现:(1)η随k的增大而增大;在较大速度冲击条件下时,k=0.75时的η值是k=0.25时的1.2倍;(2)k=0.25时,η随β的变化不大,当k=0.50和0.75时,η随β的增加而减小;(3)高速冲击下(6.8~7.4 m/s)的η相对于低速条件(3.5~4.5 m/s)的η提升了1.5倍;(4)随着滚石单节理连通率k从0增大到0.75,能量恢复系数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其数值降低了1.6~1.9倍;(5)随着撞击速度的增加,滚石的能量恢复系数随节理夹角β的增加而逐渐增大,最大可达1.6倍。(6)数值模拟与室内碰撞试验得到的破裂特征和破碎程度基本相同,单节理连通率和节理与坡面夹角的扩大影响了应力的传播,改变了试件破裂特征。(7)多节理滚石撞击破碎时,裂缝不沿节理设置轮廓延伸,不与远离岩石中心的节理相交。撞击后的碎片速度略低于撞击前的速度。本研究对揭示滚石原生节理影响下的碰撞破碎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碰撞破碎 原生节理 滚石灾害 物理试验 能量恢复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高级体育建筑空间防火与排烟系统设计 被引量:1
3
作者 潘雨顺 《消防科技》 1996年第3期30-33,共4页
本文提出了高级体育建筑通风、空调防火排烟的技术措施,阐述了正压送风量与排烟量简易决速计算方法,以及最佳排烟方式的选择.
关键词 体育建筑 防火排烟系统 通风系统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商业建筑通风空调防火与排烟设计
4
作者 潘雨顺 《消防科技》 1998年第3期15-17,共3页
概括地分析了现代商业建筑通风空调防火、正压送风和排烟系统的设计原则.并阐述了商场内部排烟量的快速计算方法及设计注意事项。
关键词 通风 空调 防火 排烟设计 商业建筑 高层建筑 正压送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短桩组合支护在深厚软土基坑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郑金伙 沈铭龙 刘阳辉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2-110,共9页
基坑的支护桩通常采用等桩长布置,而在深厚软土地区的基坑工程中,围护桩需要嵌入软土以下的好土,所以桩长较长,等桩长布置的情况下经济性较差。为了研究部分围护桩嵌入好土的长短桩组合支护在深厚软土基坑中的作用及表现,采用现行设计... 基坑的支护桩通常采用等桩长布置,而在深厚软土地区的基坑工程中,围护桩需要嵌入软土以下的好土,所以桩长较长,等桩长布置的情况下经济性较差。为了研究部分围护桩嵌入好土的长短桩组合支护在深厚软土基坑中的作用及表现,采用现行设计方法计算全长桩支护和全短桩支护情况下围护桩的结构内力和变形,由此估计采用长短桩组合支护情况下围护桩的变形应介于全长桩支护和全短桩支护之间;进一步通过三维数值模拟对不同长度的长短桩组合支护进行对比分析,确定了合适的短桩桩长,然后将分析结果用于指导实际项目设计并对项目展开监测。研究表明:(1)长短桩组合支护的短桩桩长可截取至全长桩支护条件下围护桩弯矩计算的第二个反弯点,实现短桩与长桩共同受力、协调变形;(2)论文中给出的基于现行设计计算软件的长短桩组合支护设计计算方法是可行的;(3)长短桩组合支护设计方法可有效节约工程造价。研究成果可为深厚软土基坑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短桩组合支护 软土基坑 数值模拟 基坑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夯作用下深厚土石填料加固机理数值研究
6
作者 许水音 沈铭龙 +3 位作者 郑金伙 陈华晗 胡静 杨波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72-1279,共8页
强夯法加固地基效果对土石方安全处置与保障构筑物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当前针对群夯加固效果的研究较少。本文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强夯模型,充分考虑夯击振动波衰减以及土石填料力学参数随夯击数变化的现象,得到夯击引起的材料非线... 强夯法加固地基效果对土石方安全处置与保障构筑物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当前针对群夯加固效果的研究较少。本文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强夯模型,充分考虑夯击振动波衰减以及土石填料力学参数随夯击数变化的现象,得到夯击引起的材料非线性响应过程。通过与工程实测数据对比,验证了本文模型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建立正方形和菱形2种群夯模型。结果表明,单点强夯应力集中,具有较大的加固深度,分别比2种群夯提高了16.1%和24.1%;而夯点间叠加区域土石填料最大沉降量分别为2种群夯夯点下方最大沉降量的12.9%和27.6%,群夯表现出对地基填料加固更为均匀的特点。参数分析表明,夯锤质量和夯径均会使夯击效果增大,但增长速率减小,交叉夯击模式在控制中心点沉降、均衡能量分配方面展现出明显优势。在工程地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应尽可能使用菱形夯点布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夯作用 土石填料 数值模拟 加固深度 夯击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坑中坑基坑支护设计与监测 被引量:82
7
作者 吴铭炳 林大丰 +1 位作者 戴一鸣 俞强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11期1569-1572,共4页
对软土地基坑中坑支护设计计算深度的取值进行了探讨。通过某工程实例,详细阐述了施工过程和信息化施工在基坑工程中的应用。通过对测试资料的分析、研究,证明了设计的安全合理性,对于坑中坑支护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工程取得的... 对软土地基坑中坑支护设计计算深度的取值进行了探讨。通过某工程实例,详细阐述了施工过程和信息化施工在基坑工程中的应用。通过对测试资料的分析、研究,证明了设计的安全合理性,对于坑中坑支护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工程取得的经验对于类似工程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坑中坑 信息化施工 基坑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物探方法在某过江隧道工程勘察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刘宏岳 林朝旭 +1 位作者 林孝城 黄佳坤 《隧道建设》 2012年第3期275-280,301,共7页
主要介绍了地震反射波、水域高密度电法和高频大地电磁测深物探方法在过江隧道工程勘察中的应用,水域工程的物探方法首选地震反射波,但在水较浅、水底介质较硬的地方,水底多次波很严重,下覆地层的有效信号弱,难以得到理想的效果。在地... 主要介绍了地震反射波、水域高密度电法和高频大地电磁测深物探方法在过江隧道工程勘察中的应用,水域工程的物探方法首选地震反射波,但在水较浅、水底介质较硬的地方,水底多次波很严重,下覆地层的有效信号弱,难以得到理想的效果。在地震反射波方法失效的情况下,尝试采用水域高密度电法和高频大地电磁测深法探查构造低阻异常地质体,取得了一些测试成果,通过综合对比,相互佐证,提高了勘探成果的可靠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物探 水域高密度电法 高频大地电磁测深法 过江隧道 正反演模型计算 断层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饱和红黏土的强度特性研究 被引量:30
9
作者 傅鑫晖 韦昌富 +2 位作者 颜荣涛 张芹 赖友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204-209,共6页
红黏土是一种富含胶结作用物质的塑性黏土,与普通黏性土相比,红黏土的强度特性更为复杂。通过直剪仪对不同含水率和不同含丙三醇溶液的重塑红黏土进行了抗剪强度试验,发现红黏土的强度、黏聚力随着溶液含量的增加出现了"双峰"... 红黏土是一种富含胶结作用物质的塑性黏土,与普通黏性土相比,红黏土的强度特性更为复杂。通过直剪仪对不同含水率和不同含丙三醇溶液的重塑红黏土进行了抗剪强度试验,发现红黏土的强度、黏聚力随着溶液含量的增加出现了"双峰"值现象,且内摩擦角基本保持不变,用丙三醇溶液替代水溶液配制的土样其强度有了明显的降低。结合核磁共振仪对红黏土试样的孔径分布研究情况,基于Bishop提出非饱和土的有效应力原理,探讨了非饱和红黏土的强度随含水率变化出现"双峰"现象的影响机制,认为红黏土本身孔径大小分布特征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黏土 抗剪强度 非饱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沿海地区地微动的谱结构特征 被引量:15
10
作者 简文彬 李哲生 +1 位作者 黄真萍 吴振祥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2年第2期216-219,共4页
在福建沿海地区的福州、泉州、莆田等地进行了场地地微动的测试 ,利用快速富里叶变换 (FFT)方法对观测到的地微动信号进行频谱分析。结果表明 ,覆盖层厚度大、有厚层的软弱夹层淤泥的场地 ,其整体刚度小 ,地微动谱能量相当分散 ,频带宽 ... 在福建沿海地区的福州、泉州、莆田等地进行了场地地微动的测试 ,利用快速富里叶变换 (FFT)方法对观测到的地微动信号进行频谱分析。结果表明 ,覆盖层厚度大、有厚层的软弱夹层淤泥的场地 ,其整体刚度小 ,地微动谱能量相当分散 ,频带宽 ,峰值频率低 ,卓越频率一般为 1~ 5Hz ;覆盖层薄、土层刚度 (Vs)大的场地 ,地微动的峰值频率也大 ,卓越频率一般为8~ 11Hz,且常呈单峰形态。软土对高频地微动信号有滤波作用 ,对低频信号起放大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盖层 频谱分析 福建沿海地区 地微动 谱结构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TBM施工隧洞围岩分类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28
11
作者 吴煜宇 吴湘滨 尹俊涛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20-122,共3页
本文针对TBM施工隧洞中的围岩分类问题,通过分析研究国内外大量TBM施工实例和一些现场及室内岩石力学试验结果,指出TBM施工条件下的隧洞围岩分类应针对围岩的可钻掘性,充分考虑影响TBM掘进效率的主要工程地质因素,提出了在《工程岩体分... 本文针对TBM施工隧洞中的围岩分类问题,通过分析研究国内外大量TBM施工实例和一些现场及室内岩石力学试验结果,指出TBM施工条件下的隧洞围岩分类应针对围岩的可钻掘性,充分考虑影响TBM掘进效率的主要工程地质因素,提出了在《工程岩体分级标准》围岩稳定性基本分级的基础上,依据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岩石的耐磨性和岩体的完整性将TBM施工条件下的隧洞围岩分为A(好)、B(一般)、C(差)3个级别的围岩分类新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掌鸠河引水供水工程TBM施工段工程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M 工程地质因素 隧洞围岩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玄武岩纤维水泥土的抗渗性能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陈峰 童生豪 +1 位作者 任健华 简文彬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7-162,共6页
为分析玄武岩纤维对水泥土抗渗性能的影响,在水泥土中掺入质量分数分别为0、0.5%、1.0%和1.5%的玄武岩纤维,通过渗透性试验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试验得到玄武岩纤维水泥土的渗透系数和电通量值,获得最优的玄武岩纤维掺量值.试验结果表明,掺... 为分析玄武岩纤维对水泥土抗渗性能的影响,在水泥土中掺入质量分数分别为0、0.5%、1.0%和1.5%的玄武岩纤维,通过渗透性试验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试验得到玄武岩纤维水泥土的渗透系数和电通量值,获得最优的玄武岩纤维掺量值.试验结果表明,掺入玄武岩纤维对水泥土的抗渗性能有较明显的增强作用,随着掺量增多,水泥土的渗透系数和电通量值都会降低,但降幅随着掺量的增加呈减小趋势,玄武岩纤维的最优质量分数为1.5%.结合扫描电镜测试,发现玄武岩纤维的掺入能有效联结土颗粒,使纤维、土颗粒和水泥形成一个更稳定的整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水泥土 玄武岩纤维 抗渗性能 渗透性试验 电通量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管混凝土外框加固两层石结构抗震性能
13
作者 王昊 许立英 +2 位作者 吴应雄 陈伟恩 刘泽栋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0-138,147,共10页
福建沿海地区现存有大量石结构民宅,其抗震性能差亟需加固。在基本不破坏房屋外观、简单易施工及经济性的基础上,探究性提出采用钢管混凝土外框加固石砌体结构。为探究其加固效果,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分别建立未加固和钢管混凝土外框加... 福建沿海地区现存有大量石结构民宅,其抗震性能差亟需加固。在基本不破坏房屋外观、简单易施工及经济性的基础上,探究性提出采用钢管混凝土外框加固石砌体结构。为探究其加固效果,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分别建立未加固和钢管混凝土外框加固的两种石结构模型,模拟石结构地震破坏全过程,分析结构的破坏模式及其地震响应。结果表明:钢管混凝土外框加固不会改变石结构的破坏模式,结构在地震作用下二层墙体率先发生面外破坏,导致部分石楼板掉落,而后一层墙体也发生倒塌,最终结构发生“自上而下”的坍塌破坏;在PGA为70gal和110gal的工况下,未加固结构损伤状态为严重破坏(位移角1/155)和倒塌破坏(位移角1/66),经加固后结构损伤状态转变为中等破坏(位移角1/408)、严重破坏(位移角1/250);相比于未加固结构,加固后结构的层间位移角减小了46.32%~81.77%,楼面峰值加速度则由于结构整体刚度的提高有所增加。加固后结构裂缝的开展得到抑制,损伤程度有所减小,抗震性能得到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结构 抗震加固 钢管混凝土 外框加固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注桩侧阻力强化弱化效应研究 被引量:25
14
作者 董金荣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58-662,共5页
根据同一场地不同施工工艺的灌注桩静载试验和应力测试结果,分析了桩端附近侧摩阻力强化弱化效应,得出桩侧摩阻力随着桩端持力层强度和刚度而变化的一些规律特点。通过异常桩大位移量静载试验结果,定性分析了异常桩的弱化效应、强化效... 根据同一场地不同施工工艺的灌注桩静载试验和应力测试结果,分析了桩端附近侧摩阻力强化弱化效应,得出桩侧摩阻力随着桩端持力层强度和刚度而变化的一些规律特点。通过异常桩大位移量静载试验结果,定性分析了异常桩的弱化效应、强化效应以及从弱化效应转化为强化效应的产生机理,进一步认识桩侧摩阻力为非定值,对灌注桩合理设计、施工和加固处理异常桩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侧摩阻力 异常桩 弱化效应 强化效应 机理 沉渣 施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值分析的软土深基坑支撑体系优化设计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欣 郑自斌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68-70,共3页
随着地下建筑物深度的不断增加,其基坑支护设计的难度亦在加大,特别是软土深基坑的支护设计难度更大。为了对软土深基坑支护体系进行优化设计,采用三维数值分析软件对某深基坑支护进行模拟,对多个环形支撑方案进行比选优化,最终确定了... 随着地下建筑物深度的不断增加,其基坑支护设计的难度亦在加大,特别是软土深基坑的支护设计难度更大。为了对软土深基坑支护体系进行优化设计,采用三维数值分析软件对某深基坑支护进行模拟,对多个环形支撑方案进行比选优化,最终确定了安全性满足要求、经济合理,同时还能最大程度方便施工、缩短工期的最优方案,并成功实施。其经验可为类似的工程项目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分析 深基坑 内支撑 软土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加载方式对排水板滤膜淤堵影响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徐锴 林生法 +1 位作者 耿之周 韩冉冉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2期123-129,共7页
塑料排水板滤膜的淤堵直接影响到真空预压排水固结法加固新近吹填淤泥的效果,而真空荷载加载方式是引起排水板滤膜淤堵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室内模型试验,采用5种不同等效直径的排水板滤膜并通过控制不同的真空加载方式加固新近吹填淤... 塑料排水板滤膜的淤堵直接影响到真空预压排水固结法加固新近吹填淤泥的效果,而真空荷载加载方式是引起排水板滤膜淤堵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室内模型试验,采用5种不同等效直径的排水板滤膜并通过控制不同的真空加载方式加固新近吹填淤泥。试验过程中对泥面沉降、排水板和土中不同深度的真空度进行监测,试验结束后测试排水板滤膜的渗透系数。试验结果表明:真空荷载不分级或者分级梯度太大,对真空预压排水固结法加固新近淤泥效果较差,排水板滤膜容易产生淤堵;排水板滤膜的等效孔径越小其淤堵情况越严重。排水板滤膜发生淤堵后其渗透系数将降低,对土体的排水固结产生不利的影响。作者建议:在真空预压处理新近吹填淤泥的工程实践中,宜选用较大的排水板滤膜等效孔,真空荷载宜采用分级加载方式,且每级真空梯度不宜过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近吹填淤泥 真空加载方式 分级加载 滤膜 淤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土地基土钉支护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吴铭炳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687-690,共4页
总结了多年来福州软土地基应用土钉支护的经验和存在问题,提出了软土地基土钉支护的不同机理和计算方法。
关键词 软土地基 土钉支护 圆弧滑动 安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砾卵石层中预制桩的承载性状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刘俊龙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280-1284,1298,共6页
依据59根桩静载荷试验实测结果和桩侧相关土层的标贯试验成果,反算出砾卵石持力层中预制桩的极限桩端阻力,结合7根桩身埋设有应力计的预制桩桩端阻力的实测成果,分析了砾卵石层中的预制桩的桩端阻力、桩端荷载分担比例及端阻充分发挥所... 依据59根桩静载荷试验实测结果和桩侧相关土层的标贯试验成果,反算出砾卵石持力层中预制桩的极限桩端阻力,结合7根桩身埋设有应力计的预制桩桩端阻力的实测成果,分析了砾卵石层中的预制桩的桩端阻力、桩端荷载分担比例及端阻充分发挥所需的桩端位移。通过对121根以砾卵石为持力层的预制桩的静载试验成果与静压法施工终压力的比较,分析了砾卵石层中静压预制桩的施工终压力与极限承载力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砾卵石 预制桩 桩端阻力 极限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频拓展的改进地震干涉算法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牟新刚 周奇 +1 位作者 周晓 刘宏岳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9-66,共8页
地震干涉法是一种求解两道检波器之间频散曲线的微动勘探算法,然而频率域中传统的地震干涉法在求解频散曲线时,相干系数拟合使用的是第一个单调递减段贝塞尔函数,计算的有效频散点较少,高频段缺失,在进行微动探测时,浅层结构分辨率低,... 地震干涉法是一种求解两道检波器之间频散曲线的微动勘探算法,然而频率域中传统的地震干涉法在求解频散曲线时,相干系数拟合使用的是第一个单调递减段贝塞尔函数,计算的有效频散点较少,高频段缺失,在进行微动探测时,浅层结构分辨率低,出现深度近似1倍台站距离的勘探盲区。本文提出一种改进的地震干涉法,使用实测信号的信噪比模型来修正两道信号的相干系数,通过第一类零阶贝塞尔函数的单调性把相干系数划分为不同区间段,分段拟合贝塞尔函数来求解面波相速度。工程实践表明,该方法探测效果良好,拓展了高频段,提高了浅层分辨率,有效地解决浅部勘探盲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干涉 微动勘探 信噪比 频散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网登高违章作业轻量级智能检测模型 被引量:1
20
作者 段在鹏 翁培辉 +1 位作者 蓝志宇 邱慧婷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5-183,共9页
电网登高作业众多,登高违章易造成高处坠落等严重事故。构建了轻量化且高精度的登高违章作业检测模型,以实现对不安全行为的高效检出。首先,基于YOLOv8算法框架构建基础网络模型,之后在颈部网络中引入幽灵模块(Ghost module),以构建轻... 电网登高作业众多,登高违章易造成高处坠落等严重事故。构建了轻量化且高精度的登高违章作业检测模型,以实现对不安全行为的高效检出。首先,基于YOLOv8算法框架构建基础网络模型,之后在颈部网络中引入幽灵模块(Ghost module),以构建轻量化模型;其次,在主干网络中引入高效多尺度注意力模块(Efficient Multi-scale Attention module,EMA),在保证轻量化基础上,提高模型精度;最后,基于网络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将孤立的不安全行为融合为登高作业综合评价体系。结果表明:相较于基础模型,本模型准确率提高3.3%,召回率提高9.9%,均值平均精度(mean Average Precision,mAP)mAP@50提高8.4%,mAP@50:95提高4.6%;在轻量化方面,参数量降低17.6%,计算量降低11.1%,模型所占存储容量降低16.1%,且漏检情况有所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电网登高作业 违章作业 目标检测 幽灵模块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