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无损检测技术的古建筑木构件力学性能测试研究
1
作者 杨伟 谢莉祥 +1 位作者 吴晓静 吴兆旗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6-41,共6页
福建地区的古建筑木结构常用杉木,以福建杉木为试验对象,通过对其进行顺纹抗压弹性模量、横纹抗弯弹性模量和横纹抗弯强度等力学性能测试,并采用应力波和微钻阻力无损检测技术进行无损测试,分析福建杉木力学性能参数与无损检测参数之间... 福建地区的古建筑木结构常用杉木,以福建杉木为试验对象,通过对其进行顺纹抗压弹性模量、横纹抗弯弹性模量和横纹抗弯强度等力学性能测试,并采用应力波和微钻阻力无损检测技术进行无损测试,分析福建杉木力学性能参数与无损检测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使用应力波波速推算福建杉木顺纹抗压弹性模量的决定系数R2为0.793,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使用应力波和微钻阻力相结合的波阻模量推算福建杉木横纹抗弯弹性模量和横纹抗弯强度决定系数的R2分别为0.830和0.694,也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研究得到的福建杉木力学性能的推算模型,可为古建筑木结构的安全评估提供有效科学手段,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杉木 力学性能 无损检测 波阻模量 安全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既有石砌体房屋整毛石墙体抗震加固研究综述 被引量:5
2
作者 吴繁超 施微丹 +2 位作者 何佰昭 商昊江 吴应雄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51-561,共11页
福建沿海地区现存大量既有石砌体房屋,其石砌体墙多数为整毛石干砌甩浆砌筑,砂浆强度低且灰缝饱满度差,结构未设置抗震构造措施,整体性及抗震性能差,对此类房屋进行抗震加固是城乡建设工作的重点。分析既有石砌体房屋的构造组成特点及... 福建沿海地区现存大量既有石砌体房屋,其石砌体墙多数为整毛石干砌甩浆砌筑,砂浆强度低且灰缝饱满度差,结构未设置抗震构造措施,整体性及抗震性能差,对此类房屋进行抗震加固是城乡建设工作的重点。分析既有石砌体房屋的构造组成特点及抗震薄弱环节,综述了整毛石墙体抗震加固技术研究进展与应用情况,总结了目前整毛石墙体抗震加固研究方面存在的不足。最后根据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提出采用与石材材性相匹配的超高性能混凝土进行整毛石墙体加固的研究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毛石墙体 加固 抗震性能 超高性能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HP-ECC加固180mm厚砖砌体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德和 商昊江 +1 位作者 吴应雄 陈煦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6-174,共9页
既有砖砌体房屋存量巨大,砖砌体墙普遍采用烧结实心标准砖砌筑,相当一部分砖墙厚度为180mm。既有砖砌体结构建造年代久远、设计标准低、砂浆强度低且抗震措施不足,需进行加固以提高抗震性能。超高性能工程用水泥基复合材料(UHP-ECC)是... 既有砖砌体房屋存量巨大,砖砌体墙普遍采用烧结实心标准砖砌筑,相当一部分砖墙厚度为180mm。既有砖砌体结构建造年代久远、设计标准低、砂浆强度低且抗震措施不足,需进行加固以提高抗震性能。超高性能工程用水泥基复合材料(UHP-ECC)是一种高强高韧的加固材料,已应用于砌体结构抗震加固。在此基础上,提出UHP-ECC面层加固180mm厚墙,对2片未加固试件和2片UHP-ECC面层(厚度8mm)加固试件进行拟静力试验和工程应用。试验结果表明:UHP-ECC面层加固能改善墙体破坏模式,使剪切脆性破坏转变为摇摆延性破坏;UHP-ECC面层能有效抑制墙体开裂和破坏,加固后墙体峰值承载力提升104%以上,延性和耗能能力显著提升。工程应用表明:经专家论证该加固方法安全有效,成本合理,不影响原建筑使用功能,UHP-ECC制备方便,人工抹压UHP-ECC面层施工便捷;可为同类工程加固提供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砖砌体墙 UHP-ECC 面层加固 拟静力试验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镇(乡)村石砌体结构房屋抗震性能分析及加固处理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江道镨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57-163,14,共8页
福建位于东南沿海地震带上,而基于当地风俗习惯、经济条件、居住舒适度等原因,石砌体结构房屋遍布沿海镇(乡)村。本文根据福建省镇(乡)村石砌体结构房屋抗震性能调查结果,总结了石砌体房屋在建筑材料、砌筑工艺、结构布置、构造柱或圈... 福建位于东南沿海地震带上,而基于当地风俗习惯、经济条件、居住舒适度等原因,石砌体结构房屋遍布沿海镇(乡)村。本文根据福建省镇(乡)村石砌体结构房屋抗震性能调查结果,总结了石砌体房屋在建筑材料、砌筑工艺、结构布置、构造柱或圈梁设置不足、抗侧力刚度突变、屋顶附属结构或设备抗震性能不足、地基处在抗震不利软弱土层等七个方面存在的抗震性能缺陷。如何对这些存在抗震安全隐患的房屋进行加固处理是一个迫切问题,本文从抗震加固处理标准、基本原则、基础加固处理推荐方法及上部结构抗震加固处理方法等四个方面对抗震加固处理措施进行研究,为福建省镇(乡)村石砌体结构房屋抗震加固处理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砌体房屋 抗震性能 安全 加固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拉压复合型锚杆锚固性能研究Ⅳ:数值模拟 被引量:3
5
作者 涂兵雄 魏健 +3 位作者 贾金青 俞缙 李志伟 蔡奇鹏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642-2651,共10页
新型拉压复合型锚杆具有良好的锚固性能,在抗浮工程中优势明显并逐渐推广应用,但其荷载传递规律尚不明晰。基于此,针对已完成的现场试验,对拉压复合型锚杆的荷载传递机理开展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拉压复合型锚杆筋体轴向拉力在承... 新型拉压复合型锚杆具有良好的锚固性能,在抗浮工程中优势明显并逐渐推广应用,但其荷载传递规律尚不明晰。基于此,针对已完成的现场试验,对拉压复合型锚杆的荷载传递机理开展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拉压复合型锚杆筋体轴向拉力在承压锚固段保持不变,拉力传递至受拉锚固段后大幅降低,破坏时受拉承载系数略低于受拉长度系数。承压锚固段灌浆体受压,压应力向端头递减;受拉锚固段灌浆体受拉,拉应力先增大后减小,且最大拉应力显著低于全黏结型锚杆;优化拉压长度比,可以进一步减小受拉锚固段灌浆体受到的轴向拉应力。拉压复合型锚杆浆土界面剪应力在承载体处最大,向两侧减小;与全黏结型和压力型锚杆相比,相同拉力下,拉压复合型锚杆浆土界面剪应力显著减小,应力集中现象明显削弱,且分布更加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压复合型锚杆 剪应力 受拉承载系数 受拉长度系数 协同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DHs功能材料在建筑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9
6
作者 邹瑜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22,共10页
层状双(或复合)金属氢氧化物(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LDHs)是一类具有特殊结构与功能的新型层状材料,因其独特的组成结构可调变性及记忆效应等特性使其在诸多领域获得广泛的研究和应用。综述了LDHs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性质以及近年来... 层状双(或复合)金属氢氧化物(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LDHs)是一类具有特殊结构与功能的新型层状材料,因其独特的组成结构可调变性及记忆效应等特性使其在诸多领域获得广泛的研究和应用。综述了LDHs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性质以及近年来LDHs功能材料在混凝土、涂料、保温材料及其他建材中的应用进展。讨论了LDHs材料的特点和应用机理,并分析了当前LDHs材料存在的制备成本高、制备工艺条件苛刻、剥离困难及插层组装定位取向和机理分析不够成熟、用途较单一等问题。最后对LDHs在超分子功能材料及剥离重组等方面的开发使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复合金属氢氧化物 功能材料 层状结构 建筑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HPC嵌缝加固福建典型石+砖砌体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7
作者 商昊江 陈善权 +2 位作者 王昊 曹悫 吴应雄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7-145,共9页
福建沿海地区底层石砌、上部砖混这类典型的石+砖结构民宅保有量大,底层石结构整体性弱且抗震性能差,需要进行加固以提高整体结构的抗震性能。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性能优异,用其嵌缝加固石墙已经表明可有效提高石结构的抗震性能。为探... 福建沿海地区底层石砌、上部砖混这类典型的石+砖结构民宅保有量大,底层石结构整体性弱且抗震性能差,需要进行加固以提高整体结构的抗震性能。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性能优异,用其嵌缝加固石墙已经表明可有效提高石结构的抗震性能。为探究底层石墙经过UHPC嵌缝加固后石+砖砌体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采用LS-DYNA有限元软件建立未加固和UHPC嵌缝加固(勾缝深度25mm)的两种三层石+砖砌体模型,模拟结构地震破坏全过程并分析地震响应、破坏机制及抗震性能。结果表明:地震作用下,底层承重石墙首先灰缝开裂并发生面外倒塌,而后上部砖混结构整体塌落,将底层石结构完全压垮,整体结构发生“自下而上再到下”的倒塌破坏过程;未加固结构在PGA为55gal时结构达到轻微破坏状态(位移角1/2333),在110gal时达到倒塌破坏状态(位移角1/116);加固后结构在PGA为55gal和110gal时破坏状态分别为基本完好(位移角1/2693)和中等破坏(位移角1/437);相比未加固结构,位移角减小了67.03%~73.48%,加固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砖结构 石结构 UHPC嵌缝加固 石墙体 抗震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拉压复合型锚杆锚固性能研究Ⅲ:现场试验 被引量:9
8
作者 涂兵雄 蔡燕燕 +3 位作者 何锦芳 俞缙 许国平 程强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46-854,共9页
针对传统拉力型锚杆存在受力集中、锚固体与岩土体界面黏结强度发挥不充分、抗拔承载力偏低的问题,研发了一种新型拉压复合型锚杆。通过开展现场破坏性试验,对拉力型锚杆及拉压复合型锚杆的承载能力、荷载位移曲线及应变数据进行分析,... 针对传统拉力型锚杆存在受力集中、锚固体与岩土体界面黏结强度发挥不充分、抗拔承载力偏低的问题,研发了一种新型拉压复合型锚杆。通过开展现场破坏性试验,对拉力型锚杆及拉压复合型锚杆的承载能力、荷载位移曲线及应变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组拉压复合型锚杆TC12-3、TC11-1、TC21锚杆的平均破坏荷载分别提高至拉力型锚杆的2.81,2.01,2.52倍;拉压复合型锚杆套管内的拉力传递损失率最大为20.5%,在自由段内的拉力传递损失率最大仅为6.8%,拉力传递损失主要发生在承压锚固段上;TC12-3锚杆的受拉锚固段长度最短,单位受拉锚固段长度分担荷载最高;TC21-1锚杆的承压锚固段最短,单位承压锚固段长度分担荷载最高;锚杆破坏时,TC12-3、TC11-1、TC21-1锚杆的受拉承载系数分别为0.398,0.470,0.600;且TC11-1锚杆表现为承压锚固段与受拉锚固段同时破坏,TC12-3、TC21-1锚杆表现为先后破坏;拉压复合型锚杆锚固性能显著提高主要是由于荷载分解作用,界面剪应力双向传递机制及短锚承载效应;从荷载位移曲线来看,拉压复合型锚杆具有较好的抗变形能力,在岩土锚固工程中,具有显著的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压复合型锚杆 现场试验 荷载位移曲线 受拉承载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拉压复合型锚杆锚固性能研究Ⅱ:模型试验 被引量:4
9
作者 涂兵雄 俞缙 +3 位作者 何锦芳 程强 许国平 贾金青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75-483,共9页
针对传统拉力型和压力型锚杆存在受力集中、锚固体与岩土体界面黏结强度发挥不充分、抗拔承载力偏低的问题,研发了一种新型拉压复合型锚杆。通过对传统锚杆及拉压复合型锚杆开展模型试验,对比研究了不同锚杆的极限抗拔承载力及其锚固性... 针对传统拉力型和压力型锚杆存在受力集中、锚固体与岩土体界面黏结强度发挥不充分、抗拔承载力偏低的问题,研发了一种新型拉压复合型锚杆。通过对传统锚杆及拉压复合型锚杆开展模型试验,对比研究了不同锚杆的极限抗拔承载力及其锚固性能。结果表明:拉压复合型锚杆极限抗拔承载力比传统拉力型锚杆大幅提高,拉压长度比为1∶2和2∶1时,分别提高79%和161%,且具有更好的位移延性和抗变形能力;拉压复合型锚杆峰后残余抗拔承载力显著提高,传统拉力型和压力型锚杆稳定残峰比最大值均不超过0.40,锚头相对拔出变形ξs=2.5%时,残峰比平均值分别为0.292和0.259;TC360-12锚杆和TC360-21锚杆稳定残峰比最小值分别不低于0.45和0.60,ξs=2.5%时,残峰比平均值分别为0.545和0.790;拉压长度比为2∶1的拉压复合型锚杆即将破坏时,受拉锚固段和承压锚固段协同承载能力更强,界面黏结强度得到充分发挥,锚杆极限抗拔承载力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压复合型锚杆 模型试验 极限抗拔承载力 荷载位移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沼渣、飞灰和污泥生物炭制备建筑陶粒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玉 余广炜 +4 位作者 林佳佳 黎长江 江汝清 邢贞娇 余铖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39-1050,共12页
以90%(质量分数)餐厨厌氧沼渣(DR)与10%(质量分数)飞灰(FA)协同水热脱水滤饼为研究对象,将其热解制备得到的沼渣生物炭(DFC)与污泥生物炭(SSC)按比例混合造粒并经高温烧结制备高强度建筑陶粒以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按国家标准GB/T 174... 以90%(质量分数)餐厨厌氧沼渣(DR)与10%(质量分数)飞灰(FA)协同水热脱水滤饼为研究对象,将其热解制备得到的沼渣生物炭(DFC)与污泥生物炭(SSC)按比例混合造粒并经高温烧结制备高强度建筑陶粒以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按国家标准GB/T 17431.1—2010进行性能检测,并解析BCR形态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标,评估其安全性。结果表明,DFC与SSC按照25%∶75%比例混合造粒,在1050℃烧结温度下制备得到的建筑陶粒各项性能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GB/T 17431.1—2010,其中抗压强度大于5.85MPa (密度等级为900级),堆积密度小于1050kg/m^(3),表观密度小于2000kg/m^(3),氯化物含量低于0.02%,硫化物和硫酸盐含量低于1%;建筑陶粒中重金属浸出毒性低于国家标准GB 5085.3—2007的阈值。BCR形态分析表明Cr、Ni、Cu、Zn、As、Pb的主要存在形式为稳定形式残渣态(F4)态,占比均超过70%;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较低,产品安全性较高,属于轻微风险。通过经济性核算可知,每生产1t的建筑陶粒将会额外产生2000~2500元左右的收益,因此本研究具有广阔的应用市场和前景,同时也是实现DR、FA、SSC三种废弃物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处置的有效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厨厌氧沼渣 焚烧飞灰 污泥生物炭 建筑陶粒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式钢管混凝土柱装配式连接锚固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范光明 王卫华 +1 位作者 徐哲人 蔡敏伟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31-1345,共15页
预制混凝土构件通常采用先拼接后灌浆的连接方式,一旦灌浆不密实,将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为了解决装配式复式钢管混凝土结构的连接问题,探索更方便可靠的连接方式,将先灌浆后插筋的连接方式运用到装配式复式钢管混凝土柱的连接中,系统研... 预制混凝土构件通常采用先拼接后灌浆的连接方式,一旦灌浆不密实,将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为了解决装配式复式钢管混凝土结构的连接问题,探索更方便可靠的连接方式,将先灌浆后插筋的连接方式运用到装配式复式钢管混凝土柱的连接中,系统研究了该连接方式下装配式复式钢管混凝土柱中的钢筋锚固性能和锚固长度。并通过设计制作36个复式钢管混凝土柱的灌浆插筋锚固试件,采用拉拔试验方法研究了钢筋直径、位置、锚固长度、预制孔形式及直径、灌浆料强度、混凝土强度7个影响因素对浆锚钢筋在复式钢管混凝土柱中的锚固性能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试件的典型破坏形式包括钢筋未屈服拔出、钢筋受拉屈服拔出、钢筋拉断三种形式,主要发生钢筋屈服后试件破坏,锚固性能良好;(2)浆锚钢筋在灌浆料中的受力过程主要分为四个阶段: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和破坏阶段;(3)预制孔直径、混凝土强度、灌浆料强度越大,锚固钢筋锚固性能越好;(4)角部浆锚钢筋的极限承载力和极限黏结应力均比中部浆锚钢筋大;(5)复合钢管混凝土柱装配式连接的锚固长度建议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进行计算确定,且预制孔直径不小于2 d,且不宜小于32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式钢管混凝土柱 锚固性能 拉拔试验 灌浆插筋 黏结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纤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结构尺寸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黄春文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66-70,共5页
首先论述钢纤维混凝土在通用的纤维体积含量(0.3%~1.0%)情况下的力学性能,较为重点得对混凝土掺入钢纤维后的所提高的抗拉强度和韧性进行机理地解析,并从中考虑了钢纤维的取向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纤维取向度与构件的厚度大小的... 首先论述钢纤维混凝土在通用的纤维体积含量(0.3%~1.0%)情况下的力学性能,较为重点得对混凝土掺入钢纤维后的所提高的抗拉强度和韧性进行机理地解析,并从中考虑了钢纤维的取向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纤维取向度与构件的厚度大小的关系。最后根据混凝土断裂力学模型-离散的微裂缝的承载行为推算出结构的尺寸效应钢纤维混凝土构件的抗弯强度和它的尺寸厚度的关系。另外,通过对模型的计算值与现有文献的试验值的比较,评定出计算模型对预测钢纤维混凝土的抗弯强度以及结构尺寸效应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开裂应力 抗拉强度 离散微裂缝 韧性 钢纤维的取向度 断裂能 混凝土尺寸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玄武岩纤维水泥土的渗透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杨建学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3217-3221,共5页
为了了解玄武岩纤维水泥土的渗透性,通过渗透性试验对玄武岩纤维水泥土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玄武岩纤维的掺入对于水泥土的渗透系数有较显著的降低作用;随着养护龄期的增长,水泥土的渗透系数也会下降。研究得到渗透系数与玄武岩纤维掺量... 为了了解玄武岩纤维水泥土的渗透性,通过渗透性试验对玄武岩纤维水泥土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玄武岩纤维的掺入对于水泥土的渗透系数有较显著的降低作用;随着养护龄期的增长,水泥土的渗透系数也会下降。研究得到渗透系数与玄武岩纤维掺量的二次多项式拟合曲线和渗透系数与养护龄期的幂函数拟合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纤维 水泥土 渗透性 拟合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温合成聚羧酸减水剂工艺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林顺官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77-79,84,共4页
以雕白锌/双氧水组成的氧化还原引发体系,采用不饱和单体丙烯酸(AA)、甲代烯丙醇聚氧乙烯醚(HPEG)为主要原料,在水溶液中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合成聚羧酸减水剂。该工艺可将生产温度降低至10℃,大大降低生产成本,且合成的减水剂具有减水... 以雕白锌/双氧水组成的氧化还原引发体系,采用不饱和单体丙烯酸(AA)、甲代烯丙醇聚氧乙烯醚(HPEG)为主要原料,在水溶液中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合成聚羧酸减水剂。该工艺可将生产温度降低至10℃,大大降低生产成本,且合成的减水剂具有减水率高、保坍性能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羧酸减水剂 氧化还原引发体系 雕白锌 常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RB在福州人民会堂抗震加固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商昊江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4-120,129,共8页
福州人民会堂因功能升级,部分位置使用功能和施加荷载发生较大改变,原有结构构件抗震承载力不满足要求。为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满足现有抗震规范要求,本文提出采用防屈曲支撑(BRB)加固方案。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ETABS建立福州人民会堂的... 福州人民会堂因功能升级,部分位置使用功能和施加荷载发生较大改变,原有结构构件抗震承载力不满足要求。为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满足现有抗震规范要求,本文提出采用防屈曲支撑(BRB)加固方案。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ETABS建立福州人民会堂的有限元模型,对加固前后的结构进行了多遇地震下的弹性时程分析和罕遇地震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表明:在多遇地震作用下,采用BRB加固,可提高结构的刚度,结构X和Y方向得到最大位移角分别由1/335和1/496减小到1/721、1/855,满足规范要求,结构属于弹性,BRB内力小于其屈服承载力,满足在小震中BRB提供刚度的设计目标;罕遇地震下,加固结构X和Y方向最大位移角分别为1/76、1/78,满足规范要求,BRB内力大于屈服承载力,但小于其设计承载力,满足BRB罕遇地震下大震屈服且不破坏的设计目标,其滞回曲线饱满,耗散了大量地震作用,为结构主体在地震中提供了良好的安全保证,可作为同类大型公共建筑抗震加固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屈曲支撑 福州人民会堂 抗震加固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孔ZIF-67及其超薄衍生物的光催化CO2还原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林生凤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25-934,共10页
通过调控模板法实现了对大孔ZIF-67结晶性和壁厚的可调,分别制备出单晶、壁厚的大孔ZIF-67和弱结晶、超薄二维大孔ZIF-67衍生物,并探究了Ni2+负载对光催化还原CO2的效率及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大孔ZIF-67的CO产量(3502.5μmol&... 通过调控模板法实现了对大孔ZIF-67结晶性和壁厚的可调,分别制备出单晶、壁厚的大孔ZIF-67和弱结晶、超薄二维大孔ZIF-67衍生物,并探究了Ni2+负载对光催化还原CO2的效率及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大孔ZIF-67的CO产量(3502.5μmol·h^-1·g^-1),ZIF-67衍生的弱结晶、超薄二维大孔Co基聚合物有更高的催化活性,CO产量提高到5380.0μmol·h^-1·g^-1。其高光催化活性可能源于弱结晶性和超薄结构带来的更多暴露晶面和活性位点,此外,Ni2+负载并不影响CO2的还原效率,在一定范围内负载量的增加可提高其催化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孔ZIF-67 衍生物 超薄二维结构 光催化CO2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初位移下基础隔震结构现场动力特性测试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应雄 董昕珺 +4 位作者 廖文彬 林友勤 唐贞云 郑国琛 商昊江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78-587,共10页
应用被动控制技术建成的隔震建筑,其隔震性能缺乏检测手段,因此进行隔震结构动力特性的现场测试具有重要意义。现场测试1栋4层基础隔震幼儿园,展示了试验装置、方法及所得结果,将结果与同条件下非隔震结构模型进行对比分析,探究实际隔... 应用被动控制技术建成的隔震建筑,其隔震性能缺乏检测手段,因此进行隔震结构动力特性的现场测试具有重要意义。现场测试1栋4层基础隔震幼儿园,展示了试验装置、方法及所得结果,将结果与同条件下非隔震结构模型进行对比分析,探究实际隔震结构动力响应规律及减震效果。用液压千斤顶将建筑物推开使隔震层产生98 mm(对应LNR500剪应变102%)水平初位移,安装混凝土顶杆支撑建筑物;利用炸药将顶杆爆破卸载使建筑物做自由振动;最后测试和分析其动力响应等参数。分析结果表明:水平初位移条件下,隔震结构的一阶自振周期比非隔震结构显著延长,阻尼比增大;隔震层滞回曲线饱满;各楼层动力响应控制效果明显,但观察到屋顶层相比底层加速度略有放大;卸载后隔震层瞬间复位,表明隔震层具有瞬间复位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隔震 水平初位移 动力特性 滞回特性 复位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层砌体结构基础(滑移)隔震技术应用综述 被引量:3
18
作者 施建日 赵晓明 +4 位作者 林思敏 耿丽 翁志英 吴应雄 潘庆隆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1-141,共11页
村镇砌体建筑抗震防灾能力薄弱,应用基础隔震技术来发展低成本村镇住宅隔震新体系,是新农村建设、村镇防震减灾的重大需求。为推进基础隔震技术在低层村镇建筑中的应用,介绍了“隔震橡胶支座隔震”与“低摩阻材料滑移层隔震”这两种建... 村镇砌体建筑抗震防灾能力薄弱,应用基础隔震技术来发展低成本村镇住宅隔震新体系,是新农村建设、村镇防震减灾的重大需求。为推进基础隔震技术在低层村镇建筑中的应用,介绍了“隔震橡胶支座隔震”与“低摩阻材料滑移层隔震”这两种建筑结构隔震方法;归纳、总结和评析了国内外低层砌体建筑基础(滑移)隔震技术的研究成果和工程应用实例,着重对低成本的石墨玻璃丝布、玻璃珠滑移层、钢筋沥青隔震技术和我国西南地区积极推广应用的简易橡胶支座隔震技术进行阐述。综述成果可为继续研究基础(滑移)隔震技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镇建筑 低层建筑 砌体结构 隔震技术 滑移隔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浆套筒混合连接装配式方柱墩偏压性能试验 被引量:1
19
作者 夏樟华 林龙镁 +2 位作者 林上顺 张伟 姜绍飞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4-32,共9页
目的为提高灌浆套筒连接节段拼装桥墩的整体受力性能,提出内置钢管的灌浆套筒接头连接节段拼装方柱墩,并对其偏压性能进行研究。方法以钢管长度、直径及壁厚等为参数,设计了8个拼装桥墩试件,研究节段拼装桥墩在大小偏压作用下的损伤机... 目的为提高灌浆套筒连接节段拼装桥墩的整体受力性能,提出内置钢管的灌浆套筒接头连接节段拼装方柱墩,并对其偏压性能进行研究。方法以钢管长度、直径及壁厚等为参数,设计了8个拼装桥墩试件,研究节段拼装桥墩在大小偏压作用下的损伤机理和受力性能。结果采用混合接头的装配式桥墩在偏压作用下破坏位置主要在桥墩中下部,随着钢管长度的增加上移而逐渐接近整体现浇桥墩,且破坏时钢管屈服。钢管长度和直径的增加可以有效提高装配式桥墩试件的承载力,采用混合接头连接装配式桥墩在小偏压和大偏压作用下竖向承载力最大分别比现浇桥墩提高了21.6%和62.2%。结论考虑内置钢管作用,提出小偏压作用下竖向承载力计算修正公式,可为内置钢管的混合接头连接节段拼装桥墩的偏压计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拼装桥墩 灌浆套筒 内置钢管 偏压试验 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W-g-MAH改性竹粉机理研究
20
作者 王剑峰 《林产工业》 2024年第5期28-31,共4页
研究了PEW-g-MAH改性竹粉的机理,借助傅立叶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差示扫描量热法来探究PEW-g-MAH与竹粉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PEW-g-MAH中的酸酐基与竹粉中的羟基发生酯化反应,改性后的竹粉热稳定性增加,竹粉与PEW-g-MAH发生了化学键结合。
关键词 竹粉 PEW-g-MAH 表面改性 酯化反应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