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无损检测技术的古建筑木构件力学性能测试研究
1
作者 杨伟 谢莉祥 +1 位作者 吴晓静 吴兆旗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6-41,共6页
福建地区的古建筑木结构常用杉木,以福建杉木为试验对象,通过对其进行顺纹抗压弹性模量、横纹抗弯弹性模量和横纹抗弯强度等力学性能测试,并采用应力波和微钻阻力无损检测技术进行无损测试,分析福建杉木力学性能参数与无损检测参数之间... 福建地区的古建筑木结构常用杉木,以福建杉木为试验对象,通过对其进行顺纹抗压弹性模量、横纹抗弯弹性模量和横纹抗弯强度等力学性能测试,并采用应力波和微钻阻力无损检测技术进行无损测试,分析福建杉木力学性能参数与无损检测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使用应力波波速推算福建杉木顺纹抗压弹性模量的决定系数R2为0.793,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使用应力波和微钻阻力相结合的波阻模量推算福建杉木横纹抗弯弹性模量和横纹抗弯强度决定系数的R2分别为0.830和0.694,也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研究得到的福建杉木力学性能的推算模型,可为古建筑木结构的安全评估提供有效科学手段,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杉木 力学性能 无损检测 波阻模量 安全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三明市村镇既有建筑抗震性能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叶增平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9-135,共7页
以福建省三明市村镇既有建筑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围绕课题"福建省镇(乡)村既有建筑的抗震性能鉴定及加固处理技术研究",分析了村镇既有砖砌体结构、土木结构、生土结构和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4种结构类型房屋在抗震... 以福建省三明市村镇既有建筑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围绕课题"福建省镇(乡)村既有建筑的抗震性能鉴定及加固处理技术研究",分析了村镇既有砖砌体结构、土木结构、生土结构和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4种结构类型房屋在抗震性能方面所存在的缺陷,为后续开展福建省村镇建筑的抗震设防技术开发、标准制定以及施工技术指导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镇既有建筑 结构类型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既有石砌体房屋整毛石墙体抗震加固研究综述 被引量:5
3
作者 吴繁超 施微丹 +2 位作者 何佰昭 商昊江 吴应雄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51-561,共11页
福建沿海地区现存大量既有石砌体房屋,其石砌体墙多数为整毛石干砌甩浆砌筑,砂浆强度低且灰缝饱满度差,结构未设置抗震构造措施,整体性及抗震性能差,对此类房屋进行抗震加固是城乡建设工作的重点。分析既有石砌体房屋的构造组成特点及... 福建沿海地区现存大量既有石砌体房屋,其石砌体墙多数为整毛石干砌甩浆砌筑,砂浆强度低且灰缝饱满度差,结构未设置抗震构造措施,整体性及抗震性能差,对此类房屋进行抗震加固是城乡建设工作的重点。分析既有石砌体房屋的构造组成特点及抗震薄弱环节,综述了整毛石墙体抗震加固技术研究进展与应用情况,总结了目前整毛石墙体抗震加固研究方面存在的不足。最后根据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提出采用与石材材性相匹配的超高性能混凝土进行整毛石墙体加固的研究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毛石墙体 加固 抗震性能 超高性能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绿色与低能耗建筑综合示范楼”绿色建筑实践 被引量:3
4
作者 赵士怀 胡达明 《南方建筑》 2015年第2期38-42,共5页
"福建省绿色与低能耗建筑综合示范楼"2012年获得三星级绿色建筑设计标识。在分析福建省地域基本条件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的建筑规划设计、建筑节能设计、暖通空调设计、可再生能源利用、雨水利用、建筑智能化设计,把适宜的绿色... "福建省绿色与低能耗建筑综合示范楼"2012年获得三星级绿色建筑设计标识。在分析福建省地域基本条件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的建筑规划设计、建筑节能设计、暖通空调设计、可再生能源利用、雨水利用、建筑智能化设计,把适宜的绿色建筑技术措施应用于该项目,为福建省及南方地区绿色建筑的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建筑 建筑节能 低能耗 示范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镇(乡)村石砌体结构房屋抗震性能分析及加固处理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江道镨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57-163,14,共8页
福建位于东南沿海地震带上,而基于当地风俗习惯、经济条件、居住舒适度等原因,石砌体结构房屋遍布沿海镇(乡)村。本文根据福建省镇(乡)村石砌体结构房屋抗震性能调查结果,总结了石砌体房屋在建筑材料、砌筑工艺、结构布置、构造柱或圈... 福建位于东南沿海地震带上,而基于当地风俗习惯、经济条件、居住舒适度等原因,石砌体结构房屋遍布沿海镇(乡)村。本文根据福建省镇(乡)村石砌体结构房屋抗震性能调查结果,总结了石砌体房屋在建筑材料、砌筑工艺、结构布置、构造柱或圈梁设置不足、抗侧力刚度突变、屋顶附属结构或设备抗震性能不足、地基处在抗震不利软弱土层等七个方面存在的抗震性能缺陷。如何对这些存在抗震安全隐患的房屋进行加固处理是一个迫切问题,本文从抗震加固处理标准、基本原则、基础加固处理推荐方法及上部结构抗震加固处理方法等四个方面对抗震加固处理措施进行研究,为福建省镇(乡)村石砌体结构房屋抗震加固处理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砌体房屋 抗震性能 安全 加固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HP-ECC加固180mm厚砖砌体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及应用
6
作者 张德和 商昊江 +1 位作者 吴应雄 陈煦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6-174,共9页
既有砖砌体房屋存量巨大,砖砌体墙普遍采用烧结实心标准砖砌筑,相当一部分砖墙厚度为180mm。既有砖砌体结构建造年代久远、设计标准低、砂浆强度低且抗震措施不足,需进行加固以提高抗震性能。超高性能工程用水泥基复合材料(UHP-ECC)是... 既有砖砌体房屋存量巨大,砖砌体墙普遍采用烧结实心标准砖砌筑,相当一部分砖墙厚度为180mm。既有砖砌体结构建造年代久远、设计标准低、砂浆强度低且抗震措施不足,需进行加固以提高抗震性能。超高性能工程用水泥基复合材料(UHP-ECC)是一种高强高韧的加固材料,已应用于砌体结构抗震加固。在此基础上,提出UHP-ECC面层加固180mm厚墙,对2片未加固试件和2片UHP-ECC面层(厚度8mm)加固试件进行拟静力试验和工程应用。试验结果表明:UHP-ECC面层加固能改善墙体破坏模式,使剪切脆性破坏转变为摇摆延性破坏;UHP-ECC面层能有效抑制墙体开裂和破坏,加固后墙体峰值承载力提升104%以上,延性和耗能能力显著提升。工程应用表明:经专家论证该加固方法安全有效,成本合理,不影响原建筑使用功能,UHP-ECC制备方便,人工抹压UHP-ECC面层施工便捷;可为同类工程加固提供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砖砌体墙 UHP-ECC 面层加固 拟静力试验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拉压复合型锚杆锚固性能研究Ⅳ:数值模拟 被引量:2
7
作者 涂兵雄 魏健 +3 位作者 贾金青 俞缙 李志伟 蔡奇鹏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642-2651,共10页
新型拉压复合型锚杆具有良好的锚固性能,在抗浮工程中优势明显并逐渐推广应用,但其荷载传递规律尚不明晰。基于此,针对已完成的现场试验,对拉压复合型锚杆的荷载传递机理开展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拉压复合型锚杆筋体轴向拉力在承... 新型拉压复合型锚杆具有良好的锚固性能,在抗浮工程中优势明显并逐渐推广应用,但其荷载传递规律尚不明晰。基于此,针对已完成的现场试验,对拉压复合型锚杆的荷载传递机理开展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拉压复合型锚杆筋体轴向拉力在承压锚固段保持不变,拉力传递至受拉锚固段后大幅降低,破坏时受拉承载系数略低于受拉长度系数。承压锚固段灌浆体受压,压应力向端头递减;受拉锚固段灌浆体受拉,拉应力先增大后减小,且最大拉应力显著低于全黏结型锚杆;优化拉压长度比,可以进一步减小受拉锚固段灌浆体受到的轴向拉应力。拉压复合型锚杆浆土界面剪应力在承载体处最大,向两侧减小;与全黏结型和压力型锚杆相比,相同拉力下,拉压复合型锚杆浆土界面剪应力显著减小,应力集中现象明显削弱,且分布更加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压复合型锚杆 剪应力 受拉承载系数 受拉长度系数 协同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DHs功能材料在建筑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8
8
作者 邹瑜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22,共10页
层状双(或复合)金属氢氧化物(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LDHs)是一类具有特殊结构与功能的新型层状材料,因其独特的组成结构可调变性及记忆效应等特性使其在诸多领域获得广泛的研究和应用。综述了LDHs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性质以及近年来... 层状双(或复合)金属氢氧化物(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LDHs)是一类具有特殊结构与功能的新型层状材料,因其独特的组成结构可调变性及记忆效应等特性使其在诸多领域获得广泛的研究和应用。综述了LDHs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性质以及近年来LDHs功能材料在混凝土、涂料、保温材料及其他建材中的应用进展。讨论了LDHs材料的特点和应用机理,并分析了当前LDHs材料存在的制备成本高、制备工艺条件苛刻、剥离困难及插层组装定位取向和机理分析不够成熟、用途较单一等问题。最后对LDHs在超分子功能材料及剥离重组等方面的开发使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复合金属氢氧化物 功能材料 层状结构 建筑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W-g-MAH改性竹粉机理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剑峰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8-31,共4页
研究了PEW-g-MAH改性竹粉的机理,借助傅立叶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差示扫描量热法来探究PEW-g-MAH与竹粉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PEW-g-MAH中的酸酐基与竹粉中的羟基发生酯化反应,改性后的竹粉热稳定性增加,竹粉与PEW-g-MAH发生了化学键结合。
关键词 竹粉 PEW-g-MAH 表面改性 酯化反应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HPC嵌缝加固福建典型石+砖砌体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10
作者 商昊江 陈善权 +2 位作者 王昊 曹悫 吴应雄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7-145,共9页
福建沿海地区底层石砌、上部砖混这类典型的石+砖结构民宅保有量大,底层石结构整体性弱且抗震性能差,需要进行加固以提高整体结构的抗震性能。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性能优异,用其嵌缝加固石墙已经表明可有效提高石结构的抗震性能。为探... 福建沿海地区底层石砌、上部砖混这类典型的石+砖结构民宅保有量大,底层石结构整体性弱且抗震性能差,需要进行加固以提高整体结构的抗震性能。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性能优异,用其嵌缝加固石墙已经表明可有效提高石结构的抗震性能。为探究底层石墙经过UHPC嵌缝加固后石+砖砌体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采用LS-DYNA有限元软件建立未加固和UHPC嵌缝加固(勾缝深度25mm)的两种三层石+砖砌体模型,模拟结构地震破坏全过程并分析地震响应、破坏机制及抗震性能。结果表明:地震作用下,底层承重石墙首先灰缝开裂并发生面外倒塌,而后上部砖混结构整体塌落,将底层石结构完全压垮,整体结构发生“自下而上再到下”的倒塌破坏过程;未加固结构在PGA为55gal时结构达到轻微破坏状态(位移角1/2333),在110gal时达到倒塌破坏状态(位移角1/116);加固后结构在PGA为55gal和110gal时破坏状态分别为基本完好(位移角1/2693)和中等破坏(位移角1/437);相比未加固结构,位移角减小了67.03%~73.48%,加固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砖结构 石结构 UHPC嵌缝加固 石墙体 抗震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震作用下大跨度斜拉桥倒塌破坏及其控制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宗周红 黄学漾 +1 位作者 黎雅乐 夏樟华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4-29,共6页
为了揭示大跨度斜拉桥在强震作用下的倒塌机理,以某大跨度斜拉桥为工程背景,基于LS-DYNA显式积分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大跨度斜拉桥显式积分有限元模型,进行了在强震作用下大跨度斜拉桥增设阻尼器和辅助墩前后的倒塌破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为了揭示大跨度斜拉桥在强震作用下的倒塌机理,以某大跨度斜拉桥为工程背景,基于LS-DYNA显式积分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大跨度斜拉桥显式积分有限元模型,进行了在强震作用下大跨度斜拉桥增设阻尼器和辅助墩前后的倒塌破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跨度斜拉桥在倒塌过程中桥塔均不会产生塑性铰,且卓越周期较长的地震动作用更容易引起斜拉桥结构的倒塌;在塔梁连接处设置粘滞阻尼器和增设辅助墩均可以增强斜拉桥结构的抗震倒塌能力,其中设置粘滞阻尼器的方法效果更为显著。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采用分3个阶段控制的思想进行斜拉桥结构的抗倒塌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倒塌破坏 有限元法 强震作用 粘滞阻尼器 辅助墩 控制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竹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邹立华 钟坤禄 +3 位作者 谢吉鸿 张天宇 李梁峰 黄凯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3-40,共8页
针对竹筋混凝土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多种对竹筋的改性方法。在此基础上,对12根采用不同配筋和不同改性方法的受弯构件(11根竹筋混凝土梁和1根钢筋混凝土梁)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改性方法和不同配筋率竹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力学性... 针对竹筋混凝土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多种对竹筋的改性方法。在此基础上,对12根采用不同配筋和不同改性方法的受弯构件(11根竹筋混凝土梁和1根钢筋混凝土梁)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改性方法和不同配筋率竹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力学性能、破坏形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竹筋能有效提高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承载能力;经过适当方法改性后的竹筋能确保竹筋和混凝土之间的有效粘结,其正截面强度计算可以采用平截面假定;竹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破坏均为脆性破坏,其破坏形态与其截面配筋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竹筋混凝土 受弯构件 力学性能 平截面假定 脆性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岗岩残积土持力层人工挖孔桩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蔡来炳 李永盛 施峰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3-37,共5页
论述了花岗岩残积土对人工挖孔桩承载力的影响;通过对现场试验结果的分析,研究了以花岗岩残积土为持力层的人工挖孔桩的承载性质及计算方法;结合92根桩的试验资料统计分析,讨论了地下水对人工挖孔桩承载力的影响.
关键词 花岗岩残积土 人工挖孔桩 地下水 承载力 桩侧阻力 载荷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坑开挖对邻近不同刚度建筑物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48
14
作者 李志伟 郑刚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807-1814,共8页
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基坑邻近建筑物的刚度差异显著。为了解基坑开挖对邻近不同刚度建筑物的影响,在考虑土体小应变刚度行为的基础上,对基坑邻近不同刚度建筑物的变形展开精细化分析。算例结果表明:对于任意刚度的建筑物,当其跨越坑外沉... 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基坑邻近建筑物的刚度差异显著。为了解基坑开挖对邻近不同刚度建筑物的影响,在考虑土体小应变刚度行为的基础上,对基坑邻近不同刚度建筑物的变形展开精细化分析。算例结果表明:对于任意刚度的建筑物,当其跨越坑外沉降槽最低点以及上凸曲率最大点时,墙体所产生的拉应变最为显著,即此时对于任意刚度的建筑物来说,均为最为不利位置。随着建筑物刚度的增大,墙体挠度值与拉应变值呈对数曲线下降。当建筑物整体刚度较差时,其墙体拉应变更主要取决于坑外沉降幅度,而受自身刚度影响较小。当建筑物刚度较大时,在基坑变形的影响下,建筑物更主要表现为刚体运动,而自身内部变形则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 建筑物 三维有限元分析 刚度 墙体拉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排桩支护在福建沿海软土深基坑工程中的经济性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郑陈旻 王曾辉 +1 位作者 章昕 罗贞海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317-320,共4页
在福建沿海的软土地区中,开挖深基坑工程往往面临着工程造价难以控制的局面。以福建省罗源县罗源湾开发区中某基坑工程为背景,分析了双排桩支护在软土深基坑工程中的经济性,为同类工程的支护类型选择提供一个良好的借鉴。
关键词 双排桩 软土 深基坑工程 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直径混凝土灌注桩缺陷模拟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吴建国 林秋峰 +2 位作者 张天宇 杨武 蒋国平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5-151,共7页
国内高压注浆方法在加固缺陷桩上已经开始广泛应用,但仍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探讨,如何为工程中的大直径灌注桩缺陷处理提供加固依据,已经是迫在眉睫的需要解决的研究工作,如何在试验中模拟3种典型的缺陷形式也成为重中之重,进行了3种灌... 国内高压注浆方法在加固缺陷桩上已经开始广泛应用,但仍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探讨,如何为工程中的大直径灌注桩缺陷处理提供加固依据,已经是迫在眉睫的需要解决的研究工作,如何在试验中模拟3种典型的缺陷形式也成为重中之重,进行了3种灌浆材料加固大直径灌注桩的试验,对3种灌浆材料加固大直径灌注桩的加固效果即加固材料与桩身混凝土的固结程度、加固后桩身的完整性、加固后的桩身强度进行验证,从上述试验桩制作过程以及超声波检测数据可以看出本次试验桩可以清晰模拟了工程桩比较大概率出现的3种缺陷即桩身缩径、断桩、桩底沉渣,可以为实际工程桩加固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注桩 缺陷 缩径 断桩 沉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作用下的压头破岩机制研究 被引量:16
17
作者 杨岳峰 梁正召 唐春安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775-1785,共11页
与静态岩石破碎过程相比,冲击作用下岩石的应力改变具有时间效应,应力波传播过程中表现出压、拉变化。基于损伤演化原理和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针对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压头破岩机制进行了模拟分析。为排除边界上反射波的影响,黏弹性边界被... 与静态岩石破碎过程相比,冲击作用下岩石的应力改变具有时间效应,应力波传播过程中表现出压、拉变化。基于损伤演化原理和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针对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压头破岩机制进行了模拟分析。为排除边界上反射波的影响,黏弹性边界被纳入计算中。首先论证了黏弹性边界在均质和非均质介质中的计算精度,然后分析了冲击作用下不同均质度的岩石以及砂砾岩的响应规律,结果显示:在弹性情况下,压头与岩石接触边缘以及自由面附近是拉应力分布区,接触边缘拉应力最大。剪应力最高值并不位于接触面附近,而是离接触面有一定距离。较均质岩石主要呈现拉伸破坏模式,先出现赫兹裂缝,然后是径向裂缝和侧向裂缝,拉应力的产生成为诱发裂缝萌生和扩展的主因。当岩石均质度较低时,岩石的破坏形式呈现多元化,剪切破坏比重加大,表现为复杂的拉剪破坏模式。对于砾石粒径较大、含量较多的砂砾岩,砾石和基质的非均匀性不可忽略,冲击下破坏模式以绕粒环行和穿粒破坏为主。总体说来,对于岩石类准脆性材料,应力波传播过程中产生的拉应力是失稳的诱发和扩展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破碎 数值模拟 黏弹性边界 砂砾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拉压复合型锚杆锚固性能研究Ⅲ:现场试验 被引量:9
18
作者 涂兵雄 蔡燕燕 +3 位作者 何锦芳 俞缙 许国平 程强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46-854,共9页
针对传统拉力型锚杆存在受力集中、锚固体与岩土体界面黏结强度发挥不充分、抗拔承载力偏低的问题,研发了一种新型拉压复合型锚杆。通过开展现场破坏性试验,对拉力型锚杆及拉压复合型锚杆的承载能力、荷载位移曲线及应变数据进行分析,... 针对传统拉力型锚杆存在受力集中、锚固体与岩土体界面黏结强度发挥不充分、抗拔承载力偏低的问题,研发了一种新型拉压复合型锚杆。通过开展现场破坏性试验,对拉力型锚杆及拉压复合型锚杆的承载能力、荷载位移曲线及应变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组拉压复合型锚杆TC12-3、TC11-1、TC21锚杆的平均破坏荷载分别提高至拉力型锚杆的2.81,2.01,2.52倍;拉压复合型锚杆套管内的拉力传递损失率最大为20.5%,在自由段内的拉力传递损失率最大仅为6.8%,拉力传递损失主要发生在承压锚固段上;TC12-3锚杆的受拉锚固段长度最短,单位受拉锚固段长度分担荷载最高;TC21-1锚杆的承压锚固段最短,单位承压锚固段长度分担荷载最高;锚杆破坏时,TC12-3、TC11-1、TC21-1锚杆的受拉承载系数分别为0.398,0.470,0.600;且TC11-1锚杆表现为承压锚固段与受拉锚固段同时破坏,TC12-3、TC21-1锚杆表现为先后破坏;拉压复合型锚杆锚固性能显著提高主要是由于荷载分解作用,界面剪应力双向传递机制及短锚承载效应;从荷载位移曲线来看,拉压复合型锚杆具有较好的抗变形能力,在岩土锚固工程中,具有显著的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压复合型锚杆 现场试验 荷载位移曲线 受拉承载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C管桩水平承载力试验研究 被引量:25
19
作者 施峰 郝世龙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617-622,共6页
在统计福州地区56根预应力高强混凝土(PHC)管桩单桩水平静载荷试验资料基础上,结合《建筑桩基技术规范》规范推荐的m法计算,讨论了福州地区PHC管桩的水平承载力取值问题。对不同桩型的单桩水平静载试验进行m值反算,与规范推荐的m值相比... 在统计福州地区56根预应力高强混凝土(PHC)管桩单桩水平静载荷试验资料基础上,结合《建筑桩基技术规范》规范推荐的m法计算,讨论了福州地区PHC管桩的水平承载力取值问题。对不同桩型的单桩水平静载试验进行m值反算,与规范推荐的m值相比较,探讨了福州地区不同桩周土层的m值取值范围。用规范推荐的两种力学模型分别计算了某试桩的弯矩曲线,与ABAQUS有限元软件模拟得到的弯矩曲线对比,验证了规范推荐的两种模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本地区采用m法确定PHC管桩的单桩水平承载力是适用的;上覆填土层的物理力学性状对淤泥层中PHC管桩水平承载力影响较大,宜采取规范附录中的"桩端支撑在非岩石类土中或基岩面"的模型计算本地区PHC管桩的水平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C管桩 单桩水平承载力 M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低熔点玻璃粉水泥胶砂的耐热性能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周敏 刘家明 +5 位作者 赖泽成 李广慧 张腾 陈星国 谢刚 徐国宾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346-2350,共5页
对掺低熔点玻璃粉水泥胶砂性能进行了研究。测试了不同煅烧温度前后试件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分析了强度残值率、脆性系数和微观结构。试验结果表明,低熔点玻璃粉能显著改善水泥胶砂在高温煅烧(900℃)时的耐热性能,提高强度残值率和降... 对掺低熔点玻璃粉水泥胶砂性能进行了研究。测试了不同煅烧温度前后试件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分析了强度残值率、脆性系数和微观结构。试验结果表明,低熔点玻璃粉能显著改善水泥胶砂在高温煅烧(900℃)时的耐热性能,提高强度残值率和降低脆性系数,尤其与粉煤灰或矿渣粉复掺时效果更好。当掺10%低熔点玻璃粉和15%粉煤灰时,抗压强度残值率改善幅度最高,达40%,抗折强度残值率改善幅度达48%,脆性系数最低,为5.63;掺10%低熔点玻璃粉和15%矿渣粉的水泥胶砂,抗压强度残值率为52%,抗折强度残值率为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熔点玻璃粉 水泥胶砂 强度残值率 脆性系数 粉煤灰 矿渣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