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万木林米槠林特征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黄清麟 郑群瑞 +1 位作者 姚友荣 张兴正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7年第3期263-266,共4页
35年生天然米槠林为福建省建瓯万木林自然保护区的常绿阔叶林类型之一,对其群落学特征及测树学特征调查研究表明:本群落乔木层由21种树种组成,米槠占绝对优势(重要值达147.69);群落处在缓慢演替之中;林分为较典型的复层异龄混... 35年生天然米槠林为福建省建瓯万木林自然保护区的常绿阔叶林类型之一,对其群落学特征及测树学特征调查研究表明:本群落乔木层由21种树种组成,米槠占绝对优势(重要值达147.69);群落处在缓慢演替之中;林分为较典型的复层异龄混交林,生产力高,蓄积量达531.6m3/hm2,蓄积平均生长量达15.2m3/(hm2·a);树干生物量达265.8t/hm2,树干生物量平均生长量达7.594t/(hm2·a).本研究对中亚热带天然阔叶林经营利用技术研究有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 米槠林 群落学特征 测树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采伐、集材方式对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8
2
作者 周新年 邱仁辉 +2 位作者 杨玉盛 何宗明 林海明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8-25,共8页
选择5种不同集材方式的皆伐作业与采伐强度为30%的择伐作业,进行土壤理化性质指标变化程度的比较。在考虑各种作业的集材量和集材道面积的情况下,经主成分分析得出不同采伐、集材方式对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干扰程度。认为,以皆伐... 选择5种不同集材方式的皆伐作业与采伐强度为30%的择伐作业,进行土壤理化性质指标变化程度的比较。在考虑各种作业的集材量和集材道面积的情况下,经主成分分析得出不同采伐、集材方式对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干扰程度。认为,以皆伐作业手扶拖拉机集材为最大,其次为皆伐作业土滑道集材,其余依次为皆伐作业半悬索道集材,皆伐作业手拉板车集材,皆伐作业全悬索道集材,最低为择伐作业人力集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伐方式 集材方式 土壤理化性质 干扰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毛竹混交复层林生物量和结构研究 被引量:33
3
作者 郑郁善 李建光 +1 位作者 徐凤兰 林曦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7年第3期227-230,共4页
本文对杉木(20年生)毛竹混交林各项经营模式林分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生物量及其结构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经营杉木毛竹混交林,调整适宜杉木密度,不仅能提高杉木生长量也极有利于毛竹生长,其中在杉木近熟林时最适宜的杉木密度为... 本文对杉木(20年生)毛竹混交林各项经营模式林分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生物量及其结构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经营杉木毛竹混交林,调整适宜杉木密度,不仅能提高杉木生长量也极有利于毛竹生长,其中在杉木近熟林时最适宜的杉木密度为870株/hm2左右,具有最大的总生物量,比杉木纯林大1.43倍,并能提高光能和土壤营养空间利用.杉木毛竹复层混交林是我国南方各省区重要的混交林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毛竹 混交林 生物量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竹种源叶片性状年动态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邱尔发 陈存及 +2 位作者 张炜银 范辉华 谢建成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9年第1期87-90,共4页
本文通过测定分析9个毛竹种源新发幼竹单叶面积、叶质重、叶干重等性状,结果表明:福建龙海种源1996年新竹单叶面积最大,达3.5637cm2,其次是福建建瓯、广东从化种源,最小的是江苏句容种源;叶质重年动态呈“低-高-... 本文通过测定分析9个毛竹种源新发幼竹单叶面积、叶质重、叶干重等性状,结果表明:福建龙海种源1996年新竹单叶面积最大,达3.5637cm2,其次是福建建瓯、广东从化种源,最小的是江苏句容种源;叶质重年动态呈“低-高-低”变化规律;种源间叶质重与纬度呈负相关变化趋势,南带>中带>北带.不同种源叶质重达显著差异.不同种源叶面积与叶干重经拟合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种源 叶片性状 年动态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节少穗竹各器官生物量模型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郑郁善 陈明阳 +1 位作者 林金国 赵荣军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8年第2期159-162,共4页
设置标准地调查肿节少穗竹的单株生物量、各器官的生物量及标准竹的地径、胸径、竹高、枝下高及其它的环境因子.应用多种回归模型进行相关分析,筛选出单株生物量、各器官生物量与竹高、胸径、地径、枝下高等因子的一元、二元或多元回... 设置标准地调查肿节少穗竹的单株生物量、各器官的生物量及标准竹的地径、胸径、竹高、枝下高及其它的环境因子.应用多种回归模型进行相关分析,筛选出单株生物量、各器官生物量与竹高、胸径、地径、枝下高等因子的一元、二元或多元回归相关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节少穗竹 生物量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北阔叶林主要种群分布格局取样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蓝斌 洪伟 +2 位作者 陈辉 吴承祯 王小龙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5年第4期370-374,共5页
本文通过对闽北万木林自然保护区内三个不同森林群落类型的取样,比较了随机样方法、相邻格子样方法、中心点四分法和最近相邻法在分布格局研究中的效用及适用性。结果表明:万木林阔叶林主要种群分布格局里聚集分布型;四种方法具有类... 本文通过对闽北万木林自然保护区内三个不同森林群落类型的取样,比较了随机样方法、相邻格子样方法、中心点四分法和最近相邻法在分布格局研究中的效用及适用性。结果表明:万木林阔叶林主要种群分布格局里聚集分布型;四种方法具有类似的精确度;相邻格子样方的抽样误差最小,在该研究中最适用,且最小样方数为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群落 种群分布 取样方法 阔叶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架空索道集材对林地土壤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邱仁辉 周新年 +5 位作者 杨玉盛 陈隆安 陈小明 何邦友 彭建林 吴伯林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7年第2期102-106,共5页
在定量分析皆伐作业架空索道集材对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的基础上,提出生态型皆伐伐区作业技术.
关键词 索道集材 土壤理化性质 伐区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竹种源多性状综合选择的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陈存及 梁一池 +2 位作者 邱尔发 范辉华 谢建成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1期18-23,共6页
应用主成份回归分析对 16个毛竹种源的鲜笋产量、质量、新竹胸径、单株竹重、总竹重和抗性等性状进行定量的综合评价。筛选出综合性状优良的Ⅰ类种源 4个 ,即福建武夷、福建建瓯、福建沙县和江西上饶种源。中选种源的鲜笋重大于群体平均... 应用主成份回归分析对 16个毛竹种源的鲜笋产量、质量、新竹胸径、单株竹重、总竹重和抗性等性状进行定量的综合评价。筛选出综合性状优良的Ⅰ类种源 4个 ,即福建武夷、福建建瓯、福建沙县和江西上饶种源。中选种源的鲜笋重大于群体平均值 17 2 1%~ 16 42 % ,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平均增益 15 0 1% ,感病虫指数低于平均值 2 4 93%~ 6 3 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种源 多性状综合选择 遗传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地因子对芳香樟工业原料林含油率和含醇率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陈登雄 李玉蕾 +2 位作者 姚清潭 陈增华 毛昌阵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7年第4期326-330,共5页
在芳香樟工业原料林中设置12块标准地,研究立地因子对其含油率和含醇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立地因子对含油率的影响大小依次为:坡位、坡度、土壤质地、坡向;对含醇率的影响大小依次为:坡位、坡向、坡度、土壤质地;土壤因子中,容... 在芳香樟工业原料林中设置12块标准地,研究立地因子对其含油率和含醇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立地因子对含油率的影响大小依次为:坡位、坡度、土壤质地、坡向;对含醇率的影响大小依次为:坡位、坡向、坡度、土壤质地;土壤因子中,容重、全氮、有机质、速效锌、速效钙等因子,对含油率和含醇率有显著的影响.同叶提出了缓坡、阳坡、轻(砂)壤上为原料林基地的适宜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香樟 工业原料林 含油率 含醇率 立地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Y_(0.5)遥控跑车起重系统故障及改进设计 被引量:4
10
作者 冯建祥 刘宏 +2 位作者 罗桂生 张利民 游民兴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5年第1期83-86,共4页
PY(0.5)遥控跑车起重系统齿轮、摩擦卷筒和握索板早期损坏,起重量达不到额定指标等故障,是由于齿轮参数及传动结构不当造成的.本文探讨其故障机理,并通过对提升作业的分析,提出合理的载荷系数S,由此选择齿轮模数m和传动... PY(0.5)遥控跑车起重系统齿轮、摩擦卷筒和握索板早期损坏,起重量达不到额定指标等故障,是由于齿轮参数及传动结构不当造成的.本文探讨其故障机理,并通过对提升作业的分析,提出合理的载荷系数S,由此选择齿轮模数m和传动比i以及力学条件较好的传动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控跑车 起重系统 改进设计 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竹种源新竹生长地理变异的趋势面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存及 梁一池 +2 位作者 邱尔发 范辉华 邹跃国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1期11-17,共7页
收集全国毛竹分布区北带、中带、南带 8省 16个种源的母竹 ,在福建建瓯市和华安县进行种源试验。经过 5a连续观测不同种源的发笋成竹数量及新竹胸径、高度等生长指标 ,应用趋势面分析毛竹种源胸径等性状在经纬 2维方向的地理变异 ,结果... 收集全国毛竹分布区北带、中带、南带 8省 16个种源的母竹 ,在福建建瓯市和华安县进行种源试验。经过 5a连续观测不同种源的发笋成竹数量及新竹胸径、高度等生长指标 ,应用趋势面分析毛竹种源胸径等性状在经纬 2维方向的地理变异 ,结果表明 ,毛竹种源的新竹胸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种源 趋势面分析 新竹生长 地理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北马尾松造纸原料林密度调节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吴承祯 李建光 +2 位作者 范辉华 洪伟 何东进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8年第4期298-300,共3页
本文以闽北地区马尾松造纸原料林调查资料为基础,应用人工神经网络理论,建立了马尾松造纸原料林密度调节的三层前馈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效果较理想。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密度调节 马尾松 造纸原料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伐期阔叶林经济成熟的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黄清麟 冯文钦 林云青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7年第4期344-347,共4页
本文以短伐期闽粤拷林为例,研究各类经济成熟之间的关系,针对各类经济成熟公式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关键词 短伐期 阔叶林 经济成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地松纸浆采脂两用林适宜经营密度及培育模式 被引量:5
14
作者 董建文 涂育合 +1 位作者 范辉华 张兴正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1999年第3期274-278,共5页
对福建中部山地不同密度湿地松林分的研究表明, 湿地松速生期早, 是培育短周期纸浆林的优良树种, 也是采脂的良好树种。湿地松纸浆林树冠重叠系数为1071 5 时, 可实现短周期内较高的蓄积量, 同时单株充分生长, 以利采脂。... 对福建中部山地不同密度湿地松林分的研究表明, 湿地松速生期早, 是培育短周期纸浆林的优良树种, 也是采脂的良好树种。湿地松纸浆林树冠重叠系数为1071 5 时, 可实现短周期内较高的蓄积量, 同时单株充分生长, 以利采脂。建立了湿地松生长模型, 导出了不同林龄湿地松纸浆采脂两用林的经营密度上限。根据湿地松短周期的培育目标, 确定出湿地松纸浆采脂两用林的4 种培育模式, 可实现林分总蓄积分别为21061 m 3·h m - 2 , 23510 m 3·hm - 2 , 24268 m 3·h m - 2 和27324 m 3·h m - 2 , 并可采脂10 a 。表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松 纸浆 采脂 两用林 经营密度 培育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易钢索吊桥悬索系统设计模型 被引量:11
15
作者 张利明 周新年 郑丽凤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2000年第1期12-16,共5页
对简易钢索吊桥悬索系统进行分析,建立简易钢索吊桥悬索系统设计的数学模型,为解决贫困山区在大跨度河流上架设简易钢索吊桥作为交通工具,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
关键词 钢索吊桥 承载索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拟赤杨混交林林分结构和生产力 被引量:19
16
作者 庄孟能 叶章善 马祥庆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4年第4期339-343,共5页
杉木拟赤杨混交林林分结构及其生产力的研究结果表明:杉木拟赤杨混交林是具有较高生产力,值得南方林区推广的一种针阔混交模式。林分蓄积量以3:1带状混交的最大,卿次为1:1行间混交,1:1株间混交最小;7年生3:1带状混交... 杉木拟赤杨混交林林分结构及其生产力的研究结果表明:杉木拟赤杨混交林是具有较高生产力,值得南方林区推广的一种针阔混交模式。林分蓄积量以3:1带状混交的最大,卿次为1:1行间混交,1:1株间混交最小;7年生3:1带状混交林林分蓄积量59.87m3/hm2、叶面积指数7.04、叶净同化率7.13t/hm2,分别比杉木纯林提高7.24%、9.49%和16.31%;混交林林分具有一定成层性,其林分结构比杉林纯林更有利于生物量的积累,提高出材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拟赤杨 林分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造毛竹林竹鞭生长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22
17
作者 范辉华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9年第1期30-32,共3页
通过对移栽母竹新造毛竹林竹鞭生长的调查,得出造林当年新发竹鞭直径1.47cm,鞭长0.967m,鞭节长3.16cm,断梢率最低(9.167%),第二年新鞭鞭径1.918cm,鞭长2.170m,鞭节长4.48cm,断梢... 通过对移栽母竹新造毛竹林竹鞭生长的调查,得出造林当年新发竹鞭直径1.47cm,鞭长0.967m,鞭节长3.16cm,断梢率最低(9.167%),第二年新鞭鞭径1.918cm,鞭长2.170m,鞭节长4.48cm,断梢率最大(73.792%),第三年鞭径为2.042cm,鞭长1.755m,鞭节长4.45cm,断梢率52.667%.各年度竹鞭鞭径、鞭长、鞭节长和断梢率均存在显著差异.常规密度(495或630株/hm2)下,移栽母竹新造毛竹林两年即可实现地下郁闭(抽鞭8.97条/株,竹鞭扩展直径达6.274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造林 竹鞭生长 毛竹林 经营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造毛竹林竹鞭生长相关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范辉华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1999年第2期203-206,共4页
移栽母竹在集约抚育管理前提下,不同造林年限之间,毛竹竹鞭的断梢率、竹鞭直径、鞭段长、竹鞭节长等均具极显著差异,各年度间鞭段数存在显著差异。竹鞭直径与鞭节长、造林年限存在极显著相关,而与鞭段数、鞭段长以及断梢与否无显著... 移栽母竹在集约抚育管理前提下,不同造林年限之间,毛竹竹鞭的断梢率、竹鞭直径、鞭段长、竹鞭节长等均具极显著差异,各年度间鞭段数存在显著差异。竹鞭直径与鞭节长、造林年限存在极显著相关,而与鞭段数、鞭段长以及断梢与否无显著相关;鞭长与鞭节长、鞭段数以及断梢情况存在极显著相关,与造林年限无显著相关;竹鞭直径与竹鞭长度也无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人工林 竹鞭 生长因子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栗瘿蜂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成伟 《林业科技开发》 1998年第4期36-38,共3页
板栗瘿蜂是福建省锥栗的重要害虫。该虫在福建一年发生1代,以初龄幼虫在芽组织形成的小室内越冬。次年4月上旬开始取食,4月下旬化蛹,5月下旬成虫羽化。试验表明:5月中旬以前摘除虫瘿;或在4月上旬开始注射40%氧化乐果或40%氧化乐... 板栗瘿蜂是福建省锥栗的重要害虫。该虫在福建一年发生1代,以初龄幼虫在芽组织形成的小室内越冬。次年4月上旬开始取食,4月下旬化蛹,5月下旬成虫羽化。试验表明:5月中旬以前摘除虫瘿;或在4月上旬开始注射40%氧化乐果或40%氧化乐果+20%杀灭菊酯对幼虫有良好防治效果;或在6月上旬至6月下旬喷洒80%敌敌畏2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3000倍液,对成虫有良好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瘿蜂 生物学特性 形态特征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