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平潭综合实验区风口地防护林的建立 被引量:4
1
作者 吴逸波 《防护林科技》 2012年第5期72-73,87,共3页
为了加快在海岸造林困难地段建立以木麻黄为主要树种的防风固沙林,文章在对造林困难地段造林困难的主要原因解剖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行之有效的综合配套造林技术。
关键词 平潭岛 沙荒风口 防护林 配套造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沙海岸造林特困区建立防护林关键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徐俊森 黄金水 +4 位作者 林传凤 柯玉铸 许信玲 林同璋 陈端钦 《防护林科技》 2003年第3期1-3,共3页
通过调查观测与试验研究表明:流沙海岸造林特困区的生境比一般海岸带在风力、飞沙和干旱等方面更加恶劣,必须采用培育优质大苗、适时深栽、集约管护和建立有效的风障与沙障等关键综合配套技术,才能达到在沙荒风口地段建立防护林的较好... 通过调查观测与试验研究表明:流沙海岸造林特困区的生境比一般海岸带在风力、飞沙和干旱等方面更加恶劣,必须采用培育优质大苗、适时深栽、集约管护和建立有效的风障与沙障等关键综合配套技术,才能达到在沙荒风口地段建立防护林的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沙海岸 造林特困区 防护林 造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麻黄低效防护林成因分析及其更新改造技术 被引量:8
3
作者 林传凤 《防护林科技》 2005年第5期41-43,共3页
在木麻黄低效防护林生长综合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全面分析导致木麻黄低效林的成因。调查结果表明:低效林是自然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自然因素主要是立地条件较差、林木自然衰老及灾害和病虫对木麻黄林的破坏;社会因素主要有造林... 在木麻黄低效防护林生长综合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全面分析导致木麻黄低效林的成因。调查结果表明:低效林是自然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自然因素主要是立地条件较差、林木自然衰老及灾害和病虫对木麻黄林的破坏;社会因素主要有造林树种的立地选择不当、造林材料的遗传性不高、苗木质量低下、林分密度和土壤管理不善以及人为干扰对林分的破坏等。针对木麻黄低效林的形成特点和原因,总结提出木麻黄低效林更新改造的配套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麻黄 低效林 成因分析 更新改造 配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岸带沙质风口建立防护林关键技术与成本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林传凤 《防护林科技》 2006年第4期19-21,共3页
通过对海岸风口沙地现状的观测和对该地段造林技术的综合分析表明:风口沙地营建防护林的关键是采用具有抗性强且又速生的木麻黄大苗,深穴整地,适时造林,放客土、施磷肥和建立有效的挡风屏障等综合配套技术,造林成活率可达到98.3... 通过对海岸风口沙地现状的观测和对该地段造林技术的综合分析表明:风口沙地营建防护林的关键是采用具有抗性强且又速生的木麻黄大苗,深穴整地,适时造林,放客土、施磷肥和建立有效的挡风屏障等综合配套技术,造林成活率可达到98.3%;保存率可达90.0%以上,无需补植。研究还表明,海岸带风口沙地造林,其造林成本较高,资金投入约为13508.8元·hm^-2;而以往常规造林方法,资金投入约4535元·hm^-2,但造林保存率一般仅有10%~15%,需多次重遣或补植,因此还是应用本项总结的造林技术更节省经费,造林效果好、成林快,防护效能可提前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带 风口沙地 木麻黄大苗 防护林 造林技术 造林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麻黄低质低效防护林的改造 被引量:5
5
作者 吴逸波 《防护林科技》 2007年第3期24-25,共2页
试验选用木麻黄4个优良无性系来改造低效防护林。试验表明,在海岸前沿基干林带改造中,采用隔行带状改造效果较好,木麻黄低效林经过改造,6 a后可以达到生长快、短期内恢复基干林带的目的。在后沿片林内通过采用木麻黄优良无性系等综合措... 试验选用木麻黄4个优良无性系来改造低效防护林。试验表明,在海岸前沿基干林带改造中,采用隔行带状改造效果较好,木麻黄低效林经过改造,6 a后可以达到生长快、短期内恢复基干林带的目的。在后沿片林内通过采用木麻黄优良无性系等综合措施块状改造后的林分与保留老林带相比,除了平均胸径生长略低1.2 cm外,其保存率、树高和冠幅生长量显著高于保留低效林的51.17%、2.3%和25.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麻黄 低质低效林 优良无性系 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枝木麻黄凋落小枝分解与单宁和养分含量的关系模型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尚炬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0-125,共6页
采用数学模型拟合了短枝木麻黄小枝分解失重率与各基质质量(尤其是单宁)之间的关系,得到最优回归模型,并分析了单宁与养分含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正常林和衰败林凋落小枝分解的半衰期分别为0.78和0.71 a,分解95%的时间分别为3.36和3.05 a... 采用数学模型拟合了短枝木麻黄小枝分解失重率与各基质质量(尤其是单宁)之间的关系,得到最优回归模型,并分析了单宁与养分含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正常林和衰败林凋落小枝分解的半衰期分别为0.78和0.71 a,分解95%的时间分别为3.36和3.05 a。采用修正的Olson指数衰减模型对正常林和衰败林中凋落小枝分解残留率和时间进行模拟,正常林和衰败林中凋落小枝的Olson指数衰减模型R2分别为0.969和0.984,均达到显著水平(P<0.01),说明该模型能较好地预测凋落小枝的分解动态。通过探讨短枝木麻黄凋落小枝分解失重率与各基质质量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失重率与单宁和养分之间关系的最优回归模型(正常林:y=-45.949 3-1.457 4x1+0.194 0x3+1.244 8x4+0.660 9x5,P<0.001;衰败林:y=15.144 1-1.555 1x1-27.237 2x2+0.185 8x3+0.576 1x5+0.516 9x7,P<0.001)。对凋落小枝分解过程中单宁和养分之间关系的相关分析表明,在正常林中,P含量与总酚(TP)含量以及N含量与蛋白质结合缩合单宁(PBCT)含量之间具有显著负相关关系,而衰败林中C∶N与TP含量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枝木麻黄 分解 单宁 养分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麻黄无性系在沙荒风口的造林试验 被引量:2
7
作者 林传凤 《林业科技开发》 2006年第5期81-82,共2页
采用6个木麻黄优良无性系,培育2 a生大苗,于1998年4月在福建平潭国有防护林场龙王头沙荒风口开展造林试验。2006年3月对试验林进行全面调查,通过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结果表明,木麻黄无性系间在树高、胸径、材积等方面的差异达显著或极... 采用6个木麻黄优良无性系,培育2 a生大苗,于1998年4月在福建平潭国有防护林场龙王头沙荒风口开展造林试验。2006年3月对试验林进行全面调查,通过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结果表明,木麻黄无性系间在树高、胸径、材积等方面的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其中粤501、平18、惠安1明显优于A13、平20、莆20,与同一地点相邻的普通木麻黄防护林相比,其平均树高、胸径的生长量分别是后者的3.0倍和1.43倍,平均保存率是后者的1.57倍。木麻黄优良无性系具有抗性强、生长快、郁闭早、树干直、冠形美、林相整齐等特点,在沙荒风口营建防护林效果显著,因此这6个无性系是沿海沙荒风口造林理想的木麻黄无性系,其中粤501、平18、惠安1表现最优,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荒风口 木麻黄无性系 生长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麻黄优良无性系小枝育大苗试验 被引量:3
8
作者 林传凤 《防护林科技》 1998年第3期13-15,共3页
在沿海逐步推广的木麻黄优良无性系中选择4个无性系进行小枝水培和培育大苗研究,结果表明,无性系之间的主要生长指标在短暂的20个月幼苗期培育中发生着极为显著的差异,尤其苗木的高生长差异最为突出。平潭18号无性系多项生长指... 在沿海逐步推广的木麻黄优良无性系中选择4个无性系进行小枝水培和培育大苗研究,结果表明,无性系之间的主要生长指标在短暂的20个月幼苗期培育中发生着极为显著的差异,尤其苗木的高生长差异最为突出。平潭18号无性系多项生长指标都是最优的,可作为培育壮苗的首选无性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麻黄 无性繁殖 容器育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麻黄优良无性系小枝的水培及容器育苗技术
9
作者 林传凤 《福建农业科技》 2006年第3期74-75,共2页
关键词 优良无性系 容器育苗技术 木麻黄 水培苗 小枝 沿海地区 苗木出圃率 东南沿海 生态环境 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海沙地引种相思类树种生长与生态效应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杏芬 《防护林科技》 2007年第5期18-20,共3页
针对福建沿海防护林树种匮乏的局面以及生态系统稳定性差等现状,开展沙质海岸引进相思类树种造林试验。结果表明:厚荚相思、马占相思和大叶相思在沿海恶劣环境下具有较高的生产力,3种相思类树种生物量分别比实生木麻黄增加了144.59%、11... 针对福建沿海防护林树种匮乏的局面以及生态系统稳定性差等现状,开展沙质海岸引进相思类树种造林试验。结果表明:厚荚相思、马占相思和大叶相思在沿海恶劣环境下具有较高的生产力,3种相思类树种生物量分别比实生木麻黄增加了144.59%、111.31%和22.71%。厚荚相思、马占相思和大叶相思防护功能强,3种相思都具有较强的降风效能,林内相对风速分别下降了76.92%、73.08%和67.53%,而且这3种相思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思树 防护林 生物量 生态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麻黄抗星天牛无性系营造试验及初步筛选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林同璋 《防护林科技》 2009年第4期13-14,32,共3页
福建沿海木麻黄防护林连续多年发生木麻黄星天牛危害,2~5年生幼林尤其严重。针对这一情况,平潭国有防护林场选择引进台湾、广东以及福建东山和惠安等地的7个木麻黄无性系,并以平2为对照进行造林试验。结果表明:龙7和台山木麻黄两... 福建沿海木麻黄防护林连续多年发生木麻黄星天牛危害,2~5年生幼林尤其严重。针对这一情况,平潭国有防护林场选择引进台湾、广东以及福建东山和惠安等地的7个木麻黄无性系,并以平2为对照进行造林试验。结果表明:龙7和台山木麻黄两个无性系抗星天牛危害最轻,分别仅有1%和2%。湛江1和湛江2两个无性系表现一般,分别达到12%和16%;惠41、抗风6、粤703和对照的平2四个木麻黄无性系被星天牛危害最为严重,平均达到27.75%,因此在星天牛危害的重灾区不宜应用惠41等4个木麻黄无性系在沿海防护林建设中推广造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麻黄 无性系 星天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麻黄优良无性系选育及在二代更新造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林同璋 《防护林科技》 2004年第2期15-17,共3页
在木麻黄优树子代测定的基础上,从优良家系中选出10个优良单株,经苗期测定初步选出4个无性系在二代更新造林中应用试验,其生长量、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以及抗病性均明显优于对照;综合抗风力、生根率和干形等指标筛选出粤501和平18两个优... 在木麻黄优树子代测定的基础上,从优良家系中选出10个优良单株,经苗期测定初步选出4个无性系在二代更新造林中应用试验,其生长量、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以及抗病性均明显优于对照;综合抗风力、生根率和干形等指标筛选出粤501和平18两个优良无性系可在全省沙质海岸推广造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麻黄 无性系 选育及 造林 苗期测定 沙质海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质海岸风口地现状分析与造林关键技术探讨 被引量:3
13
作者 潘自宝 《防护林科技》 2006年第1期86-88,共3页
通过对沙质海岸风口地现状的综合调查分析,初步明确了沿海风口地段建立木麻黄防护林主要困难的因子与发生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影响风口造林成功的主要气候因子是台风与大风频繁、降水量不均、干旱无雨时间长以及流沙量大等,其中危害最... 通过对沙质海岸风口地现状的综合调查分析,初步明确了沿海风口地段建立木麻黄防护林主要困难的因子与发生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影响风口造林成功的主要气候因子是台风与大风频繁、降水量不均、干旱无雨时间长以及流沙量大等,其中危害最突出的是秋、冬季频繁发生的大风,它不仅造成幼树大量水分蒸腾和机械损伤,还卷起砂粒埋没幼树。分析认为,要取得风口地造林成功最核心、最关键的技术是培育具有抗性强又速生的木麻黄大苗和抓住造林季节,同时要设置有效的挡风、阻沙屏障等综合配套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质海岸 风口地 造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麻黄优良无性系引进与更新造林效果初步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林同璋 《防护林科技》 2007年第6期17-18,共2页
为了丰富和增加海岸带防护林体系建设的新材料,引进木麻黄新无性系进行育苗与更新造林试验,结果表明:9个参试的木麻黄无性系造林成活率均达到95.9%以上;现有保存率也均达到95.5%以上,说明新引进的木麻黄无性系都比较适宜新的生态环境。... 为了丰富和增加海岸带防护林体系建设的新材料,引进木麻黄新无性系进行育苗与更新造林试验,结果表明:9个参试的木麻黄无性系造林成活率均达到95.9%以上;现有保存率也均达到95.5%以上,说明新引进的木麻黄无性系都比较适宜新的生态环境。试验还表明,木麻黄无性系之间最主要的胸径、树高生长量处于快速成长水平,真正的竞争才开始,有待进一步观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麻黄无性系 新材料 造林 生长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材型木麻黄无性系造林试验及增益效果分析
15
作者 潘自宝 《防护林科技》 2009年第3期8-10,共3页
从福建省惠安赤湖国有防护林场收集的52份木麻黄无性系中筛选了13个表现较好的用材型无性系,通过苗木培育与造林试验,对木麻黄各无性系的性状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参试木麻黄各无性系间除枝下高外,树高、胸径、材积和冠幅差异均达... 从福建省惠安赤湖国有防护林场收集的52份木麻黄无性系中筛选了13个表现较好的用材型无性系,通过苗木培育与造林试验,对木麻黄各无性系的性状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参试木麻黄各无性系间除枝下高外,树高、胸径、材积和冠幅差异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而无性系重复间差异不明显。综合分析表明,粤703、惠86和龙7三个木麻黄无性系具有明显的增益效果,可作为用材型木麻黄优良无性系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麻黄 用材型 无性系 遗传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麻黄多用途分类与选择指标探讨
16
作者 吴逸波 《防护林科技》 2007年第1期81-82,共2页
木麻黄在我国广东、广西、海南、福建以及浙江南部等省(区)海岸带引种半个世纪以来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也取得了极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但木麻黄具有多用途的特点尚未得到充分的展示与发挥,文章提出了木麻黄各类型选择和选优与扩繁... 木麻黄在我国广东、广西、海南、福建以及浙江南部等省(区)海岸带引种半个世纪以来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也取得了极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但木麻黄具有多用途的特点尚未得到充分的展示与发挥,文章提出了木麻黄各类型选择和选优与扩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麻黄 多用途分类 选择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