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Ang-1基因修饰的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梗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11
1
作者
陈柏龄
陈东平
+3 位作者
张志坚
黄东煜
吴秀丽
张彦定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41-247,共7页
目的:观察血管生成素-1(Ang-1)和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对脑梗死的联合治疗作用。方法:构建带有大鼠Ang-1基因的慢病毒载体,感染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rMSCs)获得可表达具有生物活性Ang-1蛋白的rMSCs(Ang-rMSCs)。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
目的:观察血管生成素-1(Ang-1)和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对脑梗死的联合治疗作用。方法:构建带有大鼠Ang-1基因的慢病毒载体,感染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rMSCs)获得可表达具有生物活性Ang-1蛋白的rMSCs(Ang-rMSCs)。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Ang-rMSCs组及空载体-rMSCs(pNL-rMSCs)组。脑栓塞术后24h进行细胞移植。各组大鼠分别于术后24h、移植后1周、1月及3月用mNSS量表评价神经功能状况,移植后1周应用伊文思蓝(EB)检测血脑屏障通透性,应用荧光激发及荧光免疫组化观察移植细胞在脑内的存活、分化情况,并经组织学观察有无成瘤迹象。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移植后1周、1月,pNL-rMSCs及Ang-rMSCs组神经功能改善明显(P<0.01),Ang-rMSCs组明显优于pNL-rMSCs组(P<0.001)。移植后3月3组间的mNSS评分差异无显著(P>0.05)。EB检测示血脑屏障通透性在pNL-rMSCs及Ang-rMSCs组低于对照组(P<0.01),Ang-rMSCs组低于pNL-rMSCs组(P<0.01)。移植后1周、1月及3月,Ang-rMSCs和pNL-rMSCs组在荧光激发下均见移植细胞在梗死灶及其周边区聚集并存活。荧光免疫组化检测示Ang-rMSCs组中移植细胞大量表达Ang-1,两移植组中均有部分细胞可同时表达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丝蛋白(NF)或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物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未观察到移植细胞异常增殖等成瘤迹象。结论:Ang-1基因修饰的rMSCs移植后可迁移至脑梗死灶周围,分化表达神经细胞标志物并较长期存活。MSCs移植与其分泌的Ang-1蛋白可协同促进脑梗死后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质干细胞
慢病毒载体
血管生成素-1
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动脉内脑局部低温联合再灌注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大鼠
被引量:
4
2
作者
陈玥
郝磊
+5 位作者
刘书翊
曾育琦
范勇
赵振华
陈骐
李永坤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48-456,共9页
目的:研究动脉内脑局部低温联合再灌注对急性缺血性卒中(AIS)大鼠脑组织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缺血(I,大脑中动脉永久闭塞)组、缺血再灌注(I/R,大脑中动脉闭塞后再灌注)组及低温(H,动脉内脑局...
目的:研究动脉内脑局部低温联合再灌注对急性缺血性卒中(AIS)大鼠脑组织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缺血(I,大脑中动脉永久闭塞)组、缺血再灌注(I/R,大脑中动脉闭塞后再灌注)组及低温(H,动脉内脑局部低温联合再灌注)组,每组24只。H组再灌注后经颈内动脉灌注约6.7 mL 4℃的生理盐水,灌注流量0.33 mL/min,灌注时间20 min。缺血24 h后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和核磁共振检测脑梗死体积,干湿重法测量脑组织含水量;通过伊文思蓝(EB)示踪法测定血脑屏障通透性,使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紧密连接蛋白ZO-1、闭锁蛋白(occludin)、密封蛋白5(claudin-5)及水通道蛋白4(AQP4)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9(MMP2和MMP9)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缺血24 h后,与I和I/R组相比,H组大鼠的mNSS、脑梗死体积、脑含水量及EB渗透量均显著降低(P<0.05)。H组大鼠的ZO-1、occludin和claudin-5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I/R组(P<0.05),MMP2和MMP9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I/R组(P<0.05)。结论:动脉内脑局部低温联合再灌注对AIS大鼠具有脑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MMP2和MMP9蛋白的表达、减少紧密连接蛋白降解、维持血脑屏障完整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动脉内脑局部低温
再灌注损伤
血脑屏障
紧密连接蛋白
基质金属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Ang-1基因修饰的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梗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11
1
作者
陈柏龄
陈东平
张志坚
黄东煜
吴秀丽
张彦定
机构
福建
医科
大学
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福建省
神经病学研究所
福建
医科
大学
神经生物学中心
福建省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
出处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41-247,共7页
基金
国家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福建省卫生教育联合攻关计划资助项目(No.WKJ2005-2-011)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计划高校专项资助项目(No.C0540003)
文摘
目的:观察血管生成素-1(Ang-1)和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对脑梗死的联合治疗作用。方法:构建带有大鼠Ang-1基因的慢病毒载体,感染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rMSCs)获得可表达具有生物活性Ang-1蛋白的rMSCs(Ang-rMSCs)。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Ang-rMSCs组及空载体-rMSCs(pNL-rMSCs)组。脑栓塞术后24h进行细胞移植。各组大鼠分别于术后24h、移植后1周、1月及3月用mNSS量表评价神经功能状况,移植后1周应用伊文思蓝(EB)检测血脑屏障通透性,应用荧光激发及荧光免疫组化观察移植细胞在脑内的存活、分化情况,并经组织学观察有无成瘤迹象。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移植后1周、1月,pNL-rMSCs及Ang-rMSCs组神经功能改善明显(P<0.01),Ang-rMSCs组明显优于pNL-rMSCs组(P<0.001)。移植后3月3组间的mNSS评分差异无显著(P>0.05)。EB检测示血脑屏障通透性在pNL-rMSCs及Ang-rMSCs组低于对照组(P<0.01),Ang-rMSCs组低于pNL-rMSCs组(P<0.01)。移植后1周、1月及3月,Ang-rMSCs和pNL-rMSCs组在荧光激发下均见移植细胞在梗死灶及其周边区聚集并存活。荧光免疫组化检测示Ang-rMSCs组中移植细胞大量表达Ang-1,两移植组中均有部分细胞可同时表达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丝蛋白(NF)或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物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未观察到移植细胞异常增殖等成瘤迹象。结论:Ang-1基因修饰的rMSCs移植后可迁移至脑梗死灶周围,分化表达神经细胞标志物并较长期存活。MSCs移植与其分泌的Ang-1蛋白可协同促进脑梗死后神经功能恢复。
关键词
骨髓间质干细胞
慢病毒载体
血管生成素-1
脑梗死
Keywords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Lentiviral vector
Angiopoietin- 1
Brain infarction
分类号
R363 [医药卫生—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动脉内脑局部低温联合再灌注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大鼠
被引量:
4
2
作者
陈玥
郝磊
刘书翊
曾育琦
范勇
赵振华
陈骐
李永坤
机构
福建
医科
大学
省立临床医
学院
神经内科
徐州医科
大学
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
福建
医科
大学
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内科
福建
医科
大学
附属福州市第一医院中心实验室
福建省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
出处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48-456,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81670455)
福建省科技创新联合基金重点项目(No.2019Y9024)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2020J011060)。
文摘
目的:研究动脉内脑局部低温联合再灌注对急性缺血性卒中(AIS)大鼠脑组织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缺血(I,大脑中动脉永久闭塞)组、缺血再灌注(I/R,大脑中动脉闭塞后再灌注)组及低温(H,动脉内脑局部低温联合再灌注)组,每组24只。H组再灌注后经颈内动脉灌注约6.7 mL 4℃的生理盐水,灌注流量0.33 mL/min,灌注时间20 min。缺血24 h后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和核磁共振检测脑梗死体积,干湿重法测量脑组织含水量;通过伊文思蓝(EB)示踪法测定血脑屏障通透性,使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紧密连接蛋白ZO-1、闭锁蛋白(occludin)、密封蛋白5(claudin-5)及水通道蛋白4(AQP4)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9(MMP2和MMP9)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缺血24 h后,与I和I/R组相比,H组大鼠的mNSS、脑梗死体积、脑含水量及EB渗透量均显著降低(P<0.05)。H组大鼠的ZO-1、occludin和claudin-5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I/R组(P<0.05),MMP2和MMP9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I/R组(P<0.05)。结论:动脉内脑局部低温联合再灌注对AIS大鼠具有脑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MMP2和MMP9蛋白的表达、减少紧密连接蛋白降解、维持血脑屏障完整性有关。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动脉内脑局部低温
再灌注损伤
血脑屏障
紧密连接蛋白
基质金属蛋白酶
Keywords
Acute ischemic stroke
Intra-arterial local brain hypothermia
Reperfusion injury
Blood-brain barrier
Tight junction proteins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分类号
R74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R363.2 [医药卫生—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Ang-1基因修饰的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梗死的实验研究
陈柏龄
陈东平
张志坚
黄东煜
吴秀丽
张彦定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动脉内脑局部低温联合再灌注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大鼠
陈玥
郝磊
刘书翊
曾育琦
范勇
赵振华
陈骐
李永坤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