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同状态培养基下pH对香菇、滑菇及金针菇漆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
7
1
作者
张维瑞
刘盛荣
+3 位作者
周修赵
阮俊峰
陈纬纬
崔晓伟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232-2236,共5页
考察不同物理状态培养基条件下pH对香菇、滑菇、金针菇漆酶活性的影响,为香菇、滑菇、金针菇的栽培提供重要参考。固化培养基以及液体培养基以NaOH作为碱化剂,固体培养基以壳灰作为碱化剂,考察不同pH对3种食用菌漆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
考察不同物理状态培养基条件下pH对香菇、滑菇、金针菇漆酶活性的影响,为香菇、滑菇、金针菇的栽培提供重要参考。固化培养基以及液体培养基以NaOH作为碱化剂,固体培养基以壳灰作为碱化剂,考察不同pH对3种食用菌漆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碱化培养可提高3种不同食用菌的漆酶活力,并与培养基的物理状态有关。香菇在固化、液体、固体培养基中,pH分别为6.5、6.5以及6.0时漆酶活性最高,比对照提高5.3%~14.0%;金针菇适宜的pH分别为7.0、6.0和6.5,与对照相比提高35.9%~343.0%;滑菇适宜的pH均为6.0,与对照相比提高3.1%~9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
漆酶
香菇
滑菇
金针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海拔地区夏季银耳栽培技术
被引量:
2
2
作者
张传华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4期86-87,共2页
从野外层架式荫棚设计、栽培季节、栽培袋制作、灭菌及接种、菌袋培养、出耳管理、病虫害防控、采收等方面介绍了高海拔地区夏季银耳栽培技术,该技术模式具有周期短、效益好等特点,极具推广价值。
关键词
高海拔地区
银耳
夏季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夏香菇—猴头菇周年高效栽培技术
被引量:
2
3
作者
张传华
《食用菌》
2015年第3期48-49,共2页
屏南位于福建省东北部,境内平均海拔800 m,冬无严寒、夏无酷暑,7-9月平均温度20℃左右,是发展反季节栽培食用菌的优势区域。近年来,屏南县利用气候优势,研究开发形成了夏香菇-猴头菇周年高效栽培模式。该模式是利用油柰、锥栗等果茶枝...
屏南位于福建省东北部,境内平均海拔800 m,冬无严寒、夏无酷暑,7-9月平均温度20℃左右,是发展反季节栽培食用菌的优势区域。近年来,屏南县利用气候优势,研究开发形成了夏香菇-猴头菇周年高效栽培模式。该模式是利用油柰、锥栗等果茶枝条木屑栽培香菇,利用香菇以及其它菇类菌渣栽培猴头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猴头菇
周年栽培
高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微碱化培养基对香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
2
4
作者
蔡贤贤
刘盛荣
+4 位作者
周修赵
阮俊峰
周进喜
张涛涛
张维瑞
《食药用菌》
2020年第1期46-50,共5页
以0.1mol/L氢氧化钠作为平板PDA培养基碱化剂,壳灰作为培养料的碱化剂,考察微碱化培养基对香菇菌丝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2种碱性物质均可显著提高灭菌后培养基的pH;不同碱化程度的培养料在菌丝生长过程中pH均不断下降,并逐步趋于...
以0.1mol/L氢氧化钠作为平板PDA培养基碱化剂,壳灰作为培养料的碱化剂,考察微碱化培养基对香菇菌丝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2种碱性物质均可显著提高灭菌后培养基的pH;不同碱化程度的培养料在菌丝生长过程中pH均不断下降,并逐步趋于一致。PDA培养基和培养料pH为6时菌丝生长速度较快,长势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壳灰
微碱化
菌丝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夏季银耳菌糠再利用栽培猴头菇技术
被引量:
1
5
作者
张开鑫
《食药用菌》
2014年第3期168-169,共2页
屏南县位于福建省东北部,地处鹫峰山脉中段,平均海拔830米,是福建省平均海拔最高的县份之一。年平均气温14.3℃,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素有“天然大空调”之美誉。近几年来,屏南县高海拔地区利用独特的气候条件,大力发展夏季银耳...
屏南县位于福建省东北部,地处鹫峰山脉中段,平均海拔830米,是福建省平均海拔最高的县份之一。年平均气温14.3℃,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素有“天然大空调”之美誉。近几年来,屏南县高海拔地区利用独特的气候条件,大力发展夏季银耳栽培,已形成较大的产业规模。而利用银耳废菌料和冬季闲置的银耳房生产猴头菇,是一项效益显著的食用菌废料循环再利用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耳废菌料
猴头菇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蔬果茶林下脚料栽培毛木耳技术
6
作者
张开鑫
周修赵
《食用菌》
2015年第2期51-52,共2页
福建屏南2011年实施国家富民强县专项计划“屏南县食用菌新料挖掘与循环利用技术示范推广”,进行代用料栽培毛木耳试验、示范推广,并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栽培技术。这项技术的开发利用,解决了农闲季节劳动力浪费问题,同时,该技术可使大量...
福建屏南2011年实施国家富民强县专项计划“屏南县食用菌新料挖掘与循环利用技术示范推广”,进行代用料栽培毛木耳试验、示范推广,并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栽培技术。这项技术的开发利用,解决了农闲季节劳动力浪费问题,同时,该技术可使大量的玉米秆、五节芒及茶树、板栗、油奈、桃子等果茶林老枝、修剪枝得到充分利用,变废为宝。现将该技术总结介绍如下。1季节安排福建屏南县海拔700 m左右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果
茶林
下脚料
毛木耳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高海拔山区滑菇长袋栽培技术
7
作者
张开鑫
《食药用菌》
2015年第3期203-204,共2页
滑菇属低温结实性菌类,在5~20℃之间一般均能出菇。福建省屏南县海拔600米以上的中、高山区,气候温凉湿润,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极利于滑菇生长。屏南县从菌株特性、优化培养料配方和不同栽培模式入手,研究成功的长袋滑菇层架式栽培技术...
滑菇属低温结实性菌类,在5~20℃之间一般均能出菇。福建省屏南县海拔600米以上的中、高山区,气候温凉湿润,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极利于滑菇生长。屏南县从菌株特性、优化培养料配方和不同栽培模式入手,研究成功的长袋滑菇层架式栽培技术,具有出菇时间长、产量高等特点;食用菌废料还可以变废为宝,得到循环综合再利用,促进了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屏南县业已成为我国南方最大的滑菇栽培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高山区
滑菇
长袋栽培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提高袋栽毛木耳菌筒成品率的技术措施
8
作者
张开鑫
《食药用菌》
2015年第1期47-47,49,共2页
近年来,受毛木耳干品价格低迷的影响,屏南县袋栽毛木耳规模有所缩小,主要以边远村落零散种植为主,各种植户之间缺乏经验交流,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在生产过程中,常因某个环节操作不当,引起大批量菌筒污染报废,造成栽培失败。在近几年推广...
近年来,受毛木耳干品价格低迷的影响,屏南县袋栽毛木耳规模有所缩小,主要以边远村落零散种植为主,各种植户之间缺乏经验交流,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在生产过程中,常因某个环节操作不当,引起大批量菌筒污染报废,造成栽培失败。在近几年推广毛木耳袋栽技术的实践中,笔者总结出提高菌筒成品率的技术措施,供同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木耳
菌筒成品率
技术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状态培养基下pH对香菇、滑菇及金针菇漆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
7
1
作者
张维瑞
刘盛荣
周修赵
阮俊峰
陈纬纬
崔晓伟
机构
宁德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福建省
闽东特色生物资源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福建省屏南县食用菌管理站
出处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232-2236,共5页
基金
福建省科技厅引导性项目(No.2016N0027)
福建省教育厅省属高校科研专项项目(No.JK2015055)
“精准扶贫与反返贫研究中心”智库项目。
文摘
考察不同物理状态培养基条件下pH对香菇、滑菇、金针菇漆酶活性的影响,为香菇、滑菇、金针菇的栽培提供重要参考。固化培养基以及液体培养基以NaOH作为碱化剂,固体培养基以壳灰作为碱化剂,考察不同pH对3种食用菌漆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碱化培养可提高3种不同食用菌的漆酶活力,并与培养基的物理状态有关。香菇在固化、液体、固体培养基中,pH分别为6.5、6.5以及6.0时漆酶活性最高,比对照提高5.3%~14.0%;金针菇适宜的pH分别为7.0、6.0和6.5,与对照相比提高35.9%~343.0%;滑菇适宜的pH均为6.0,与对照相比提高3.1%~94.9%。
关键词
PH
漆酶
香菇
滑菇
金针菇
Keywords
pH value
laccase
Lentinula edodes
Pholiota nameko
Flammulina velutipes
分类号
S646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海拔地区夏季银耳栽培技术
被引量:
2
2
作者
张传华
机构
福建省屏南县食用菌管理站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4期86-87,共2页
文摘
从野外层架式荫棚设计、栽培季节、栽培袋制作、灭菌及接种、菌袋培养、出耳管理、病虫害防控、采收等方面介绍了高海拔地区夏季银耳栽培技术,该技术模式具有周期短、效益好等特点,极具推广价值。
关键词
高海拔地区
银耳
夏季
栽培技术
分类号
S646.9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夏香菇—猴头菇周年高效栽培技术
被引量:
2
3
作者
张传华
机构
福建省屏南县食用菌管理站
出处
《食用菌》
2015年第3期48-49,共2页
文摘
屏南位于福建省东北部,境内平均海拔800 m,冬无严寒、夏无酷暑,7-9月平均温度20℃左右,是发展反季节栽培食用菌的优势区域。近年来,屏南县利用气候优势,研究开发形成了夏香菇-猴头菇周年高效栽培模式。该模式是利用油柰、锥栗等果茶枝条木屑栽培香菇,利用香菇以及其它菇类菌渣栽培猴头菇,
关键词
香菇
猴头菇
周年栽培
高效
分类号
S646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碱化培养基对香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
2
4
作者
蔡贤贤
刘盛荣
周修赵
阮俊峰
周进喜
张涛涛
张维瑞
机构
宁德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闽东特色生物资源
福建省
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福建省屏南县食用菌管理站
出处
《食药用菌》
2020年第1期46-50,共5页
基金
福建省科技厅引导性项目(No.2016N0027)
福建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810398054)
“精准扶贫与反返贫研究中心”智库项目.
文摘
以0.1mol/L氢氧化钠作为平板PDA培养基碱化剂,壳灰作为培养料的碱化剂,考察微碱化培养基对香菇菌丝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2种碱性物质均可显著提高灭菌后培养基的pH;不同碱化程度的培养料在菌丝生长过程中pH均不断下降,并逐步趋于一致。PDA培养基和培养料pH为6时菌丝生长速度较快,长势较好。
关键词
香菇
壳灰
微碱化
菌丝生长
Keywords
Lentinula edodes
shell ash
micro-alkalization
mycelial growth
分类号
S646.12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夏季银耳菌糠再利用栽培猴头菇技术
被引量:
1
5
作者
张开鑫
机构
福建省屏南县食用菌管理站
出处
《食药用菌》
2014年第3期168-169,共2页
文摘
屏南县位于福建省东北部,地处鹫峰山脉中段,平均海拔830米,是福建省平均海拔最高的县份之一。年平均气温14.3℃,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素有“天然大空调”之美誉。近几年来,屏南县高海拔地区利用独特的气候条件,大力发展夏季银耳栽培,已形成较大的产业规模。而利用银耳废菌料和冬季闲置的银耳房生产猴头菇,是一项效益显著的食用菌废料循环再利用技术。
关键词
银耳废菌料
猴头菇
栽培技术
分类号
S567.34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蔬果茶林下脚料栽培毛木耳技术
6
作者
张开鑫
周修赵
机构
福建省屏南县食用菌管理站
出处
《食用菌》
2015年第2期51-52,共2页
基金
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项目"屏南县食用菌新料挖掘与循环利用技术示范推广"(国科发农[2011]190号)的部分内容
文摘
福建屏南2011年实施国家富民强县专项计划“屏南县食用菌新料挖掘与循环利用技术示范推广”,进行代用料栽培毛木耳试验、示范推广,并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栽培技术。这项技术的开发利用,解决了农闲季节劳动力浪费问题,同时,该技术可使大量的玉米秆、五节芒及茶树、板栗、油奈、桃子等果茶林老枝、修剪枝得到充分利用,变废为宝。现将该技术总结介绍如下。1季节安排福建屏南县海拔700 m左右的地区,
关键词
蔬果
茶林
下脚料
毛木耳
栽培技术
分类号
S646.6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高海拔山区滑菇长袋栽培技术
7
作者
张开鑫
机构
福建省屏南县食用菌管理站
出处
《食药用菌》
2015年第3期203-204,共2页
文摘
滑菇属低温结实性菌类,在5~20℃之间一般均能出菇。福建省屏南县海拔600米以上的中、高山区,气候温凉湿润,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极利于滑菇生长。屏南县从菌株特性、优化培养料配方和不同栽培模式入手,研究成功的长袋滑菇层架式栽培技术,具有出菇时间长、产量高等特点;食用菌废料还可以变废为宝,得到循环综合再利用,促进了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屏南县业已成为我国南方最大的滑菇栽培基地,
关键词
中高山区
滑菇
长袋栽培
管理
分类号
S646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提高袋栽毛木耳菌筒成品率的技术措施
8
作者
张开鑫
机构
福建省屏南县食用菌管理站
出处
《食药用菌》
2015年第1期47-47,49,共2页
文摘
近年来,受毛木耳干品价格低迷的影响,屏南县袋栽毛木耳规模有所缩小,主要以边远村落零散种植为主,各种植户之间缺乏经验交流,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在生产过程中,常因某个环节操作不当,引起大批量菌筒污染报废,造成栽培失败。在近几年推广毛木耳袋栽技术的实践中,笔者总结出提高菌筒成品率的技术措施,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
毛木耳
菌筒成品率
技术措施
分类号
S646.6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同状态培养基下pH对香菇、滑菇及金针菇漆酶活性的影响
张维瑞
刘盛荣
周修赵
阮俊峰
陈纬纬
崔晓伟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高海拔地区夏季银耳栽培技术
张传华
《现代农业科技》
201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夏香菇—猴头菇周年高效栽培技术
张传华
《食用菌》
201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微碱化培养基对香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蔡贤贤
刘盛荣
周修赵
阮俊峰
周进喜
张涛涛
张维瑞
《食药用菌》
202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夏季银耳菌糠再利用栽培猴头菇技术
张开鑫
《食药用菌》
201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蔬果茶林下脚料栽培毛木耳技术
张开鑫
周修赵
《食用菌》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中、高海拔山区滑菇长袋栽培技术
张开鑫
《食药用菌》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提高袋栽毛木耳菌筒成品率的技术措施
张开鑫
《食药用菌》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