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省尤溪九阜山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活动对生物多样性影响调查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潘世华 《中国林副特产》 2015年第5期77-80,共4页
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活动,有利也有弊,如何化弊为利,做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得到可持续发展,是自然保护区共同面临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通过对尤溪九阜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内的生物多样性现状进行系统调查和论述,分析研究了九阜山... 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活动,有利也有弊,如何化弊为利,做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得到可持续发展,是自然保护区共同面临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通过对尤溪九阜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内的生物多样性现状进行系统调查和论述,分析研究了九阜山自然保护区开发生态旅游对区内生物多样性影响,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前提下开发尤溪九阜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保育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生态旅游 生物多样性 调查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班尺度的尤溪国有林场林分质量评价 被引量:3
2
作者 蔡世锋 《福建林业科技》 2023年第2期89-94,共6页
以2020年福建省尤溪林场完成的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小班数据为主要数据源,对小班尺度的森林二类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和归类,运用变异系数累积贡献率、斯皮尔曼相关性等统计方法,筛选出树种结构、平均胸径、公顷蓄积等14个指标;应用层次分析法... 以2020年福建省尤溪林场完成的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小班数据为主要数据源,对小班尺度的森林二类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和归类,运用变异系数累积贡献率、斯皮尔曼相关性等统计方法,筛选出树种结构、平均胸径、公顷蓄积等14个指标;应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森林生产力、森林结构和立地质量3个方面的评价体系,并根据主客观权重所形成的综合权重计算出林分质量等级及综合指数。结果表明:筛选的指标反映了原始指标81.9%的信息,满足评价要求;根据评价结果将林分质量划分为优、良、中、差4个等级,参与评价的小班质量等级为“差”的占比3.63%、质量等级为“中”的占比40.16%、质量等级为“良”的占比40.57%、质量等级为“优”的占比15.64%;林分质量综合评价指数为0.36,整体质量等级为“良”。构建的评价体系符合目前闽中地区森林经营的定位,客观地反映了研究地区林分质量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分质量 小班尺度 森林经营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林业新害虫(Ⅲ)——烟翅吉松叶蜂
3
作者 阮嘉庆 詹祖仁 +4 位作者 蔡守平 曾丽琼 林家捷 林曦碧 何学友 《福建林业》 2020年第4期35-37,共3页
本文记述福建省一种危害松树的新害虫——烟翅吉松叶蜂(Gilpinia infuscalae),该叶蜂2019年在福建省尤溪县马尾松林严重发生,面积达267hm^2。本文简要介绍其分布、寄主、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并提出防治建议。
关键词 叶蜂 形态特征 防治方法 马尾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发展工业原料林的优势和存在问题及对策措施 被引量:1
4
作者 蔡世锋 《安徽农学通报》 2010年第9期180-183,共4页
论述了发展工业原料林的重要性和优势,指出潜在的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是福建省发展工业原料林的障碍之一。只有实行林业分类经营,才有可能建立比较完善的林业生态工程体系和林业产业体系。目前,工业原料林的树种组成比较单调,既有经济效益... 论述了发展工业原料林的重要性和优势,指出潜在的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是福建省发展工业原料林的障碍之一。只有实行林业分类经营,才有可能建立比较完善的林业生态工程体系和林业产业体系。目前,工业原料林的树种组成比较单调,既有经济效益高的优点,也存在一定的生态问题。合理的布局、在景观水平上的树种配置和科学的经营管理技术措施将是缓解这一矛盾的主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省 工业原料林 分类经营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林业病虫害防治管理措施浅析
5
作者 郑新华 《南方农业》 2020年第2期50-50,63,共2页
近年来,我国对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大,而林业病虫害是对森林生态环境影响最大的为害因素,做好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至关重要。基于福建省林业建设现象,分析林业病虫害常见类型,并在加强林业病虫害防治管理等方面提出一定的措... 近年来,我国对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大,而林业病虫害是对森林生态环境影响最大的为害因素,做好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至关重要。基于福建省林业建设现象,分析林业病虫害常见类型,并在加强林业病虫害防治管理等方面提出一定的措施建议,以优化当地林业种植结构,减少林业病虫害的为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病虫害 防治管理 措施 建议 福建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林窗面积对马尾松林内微环境的影响及土壤质量评价
6
作者 王永康 邱静雯 +4 位作者 王瑞 蔡世锋 苏孙卿 曲晓宇 曹光球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9-102,共14页
【目的】分析不同人工林林窗面积对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内微环境和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的影响,为马尾松人工林近自然林窗化改造提供参考。【方法】以29年生马尾松人工纯林为研究对象,在林内分别设置50 m^(2)(T1)、100 m^(2)(T2)、... 【目的】分析不同人工林林窗面积对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内微环境和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的影响,为马尾松人工林近自然林窗化改造提供参考。【方法】以29年生马尾松人工纯林为研究对象,在林内分别设置50 m^(2)(T1)、100 m^(2)(T2)、200 m^(2)(T3)、400 m^(2)(T4)林窗,以不开设林窗(CK)为对照,在林窗内套种木荷Schima superba,分析不同处理对林窗微环境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并进行土壤综合质量评价。【结果】5种处理光量子通量密度各季节日变化接近标准正态分布曲线,各季节光量子通量密度峰值集中出现在12:00—14:00。春季(3月)、夏季(7月)、秋季(9月)、冬季(12月)光量子通量密度以T4处理最大,其值分别为759.4、1977.0、1637.0、446.3μmol·m^(-2)·s^(-1),各季节平均日光量子通量密度均表现为T4处理最大、CK处理最小。除秋季外,各处理空气相对温度曲线均呈单峰形,其峰值均出现在12:00—14:00。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相对温度最高值分别为25.7、44.5、45.2、16.5℃,各季节日平均空气相对温度均表现为T4处理最高、CK处理最低。除冬季外,各处理日相对湿度曲线接近单谷形,夏季和秋季日最高相对湿度分别为T1处理在8:00左右达到的79.8%与62.4%,各季节日平均相对湿度均表现为CK处理最高、T4处理最低。林窗处理下,各季节木荷幼苗苗高及地径均高于CK处理。5种处理平均土壤脲酶及过氧化物酶活性表现为T2处理最高、T4及CK处理最低;蔗糖酶及纤维素酶活性表现为T1处理最高、T3及CK处理最低;过氧化氢酶活性表现为CK处理最高、T2处理最低。土壤质量综合指数从大到小依次为T2(0.62)、T3(0.34)、T1(0.16)、CK(-0.40)、T4(-0.71)。【结论】T2处理对马尾松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效果较好,有助于马尾松人工林土壤质量的恢复和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人工林 人工林窗 近自然化改造 微环境 土壤酶活性 土壤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尤溪九阜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五加科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被引量:3
7
作者 魏开炬 林秀华 +2 位作者 蒋宗好 吴宇飞 郭日增 《中国林副特产》 2021年第3期75-78,82,共5页
调查结果表明,福建省尤溪九阜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五加科药用植物有6属12种,其中黄毛楤木(Aralia decaisneana)、树参(Dendropanax dentiger)、常春藤(Hedera nepalensis var.sinensis)和棘茎楤木(Aralia echinocaulis)可作为将来开发的首... 调查结果表明,福建省尤溪九阜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五加科药用植物有6属12种,其中黄毛楤木(Aralia decaisneana)、树参(Dendropanax dentiger)、常春藤(Hedera nepalensis var.sinensis)和棘茎楤木(Aralia echinocaulis)可作为将来开发的首选树种。分析了该区五加科药用植物的属与种、生活型与生态环境、花果期、花色与果色、果形和药用以及其它开发价值,并对其保护以及合理利用方法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阜山省级自然保护区 五加科药用植物 调查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为干扰对米槠群落乔木优势树种生态位的影响
8
作者 陈俊生 《福建林业科技》 2025年第1期49-56,共8页
2022年在福建省尤溪国有林场,以人工促进更新(人工干扰)和天然更新的米槠(Castanopsis carlesii)群落优势树种为研究对象,运用Levins和Shannon生态位宽度、Pianka生态位重叠度的方法进行生态位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米槠在人工促进更新和... 2022年在福建省尤溪国有林场,以人工促进更新(人工干扰)和天然更新的米槠(Castanopsis carlesii)群落优势树种为研究对象,运用Levins和Shannon生态位宽度、Pianka生态位重叠度的方法进行生态位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米槠在人工促进更新和天然更新林分中重要值和生态位宽度值均最大。与天然更新林相比,米槠、木荷(Schima superba)、甜槠(Castanopsis eyrei)、绒毛润楠(Machilus velutina)等树种生态位宽度值在人工促进更新林分中增加,群落中地位增强;罗浮柿(Diospyros morrisiana)、杜英(Elaeocarpus decipiens)等树种生态位宽度值减少,资源利用和环境适应能力减弱。人工促进更新林分依据生态位宽度值的增减和总重叠值的大小分成3种组合:米槠、木荷、绒毛润楠、甜槠等树种生态位宽度值增大,总重叠值也增大;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虎皮楠(Daphniphyllum oldhamii)、栲(Castanopsis fargesii)等树种生态位宽度值增大,总重叠值减小;杜英、中华杜英(Elaeocarpus chinensis)、罗浮柿等树种生态位宽度值减小,总重叠值增大。人工促进更新林分总体生态位宽度高于天然更新林分,对资源的利用能力强于天然更新林分;2种林分生态位重叠度均属于中度重叠,物种间竞争程度基本相同。综合结果表明,通过生态位选择配置树种并辅以人工促进更新的措施是实现常绿阔叶林保护、林地可持续经营和森林生态功能恢复的较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为干扰 米槠 优势树种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林密度和抚育措施对杉木幼林生长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9
作者 苏孙卿 《福建林业科技》 2025年第1期28-34,共7页
为研究不同造林密度和抚育方式对杉木幼林生长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使用2年生杉木幼苗造林(以杉木1年生苗传统造林模式为对照),采用L 9(34)正交试验设计,分析不同造林密度(1665、1995、2505株·hm^(-2))及不同幼林抚育方式(穴抚、全... 为研究不同造林密度和抚育方式对杉木幼林生长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使用2年生杉木幼苗造林(以杉木1年生苗传统造林模式为对照),采用L 9(34)正交试验设计,分析不同造林密度(1665、1995、2505株·hm^(-2))及不同幼林抚育方式(穴抚、全劈、穴抚+全劈)对造林2 a后的杉木幼林生长以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不同造林方式对杉木造林存活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②与CK相比,不同造林密度及抚育方式显著促进林分胸径生长(P<0.05),但对树高的生长影响不显著(P>0.05),其中T 3处理(密度1665株·hm^(-2),全劈)的树高和胸径生长量均最大,分别较CK提高16.67%和75.14%;③0—20 cm土层中,不同处理的土壤酸性磷酸酶、蔗糖酶、过氧化物酶均大于CK,增幅分别介于11.13%~22.89%、8.94%~47.83%、10.08%~28.38%,而且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酶活性总体呈下降趋势。综合来看,适宜杉木2年生苗木造林的密度和抚育措施为造林密度1665株·hm^(-2),全劈的抚育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造林密度 抚育方式 幼林生长 土壤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对卷荚相思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
10
作者 张淑霞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3期52-56,共5页
为分析不同浓度氧化石墨烯(GO)对卷荚相思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筛选合适的处理方式以提高良种播种品质,以该树种当年采收种子和贮存5年的陈种子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GO浓度,分别为0(CK)、25、50、100、200、400和800 mg/L,测定其在... 为分析不同浓度氧化石墨烯(GO)对卷荚相思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筛选合适的处理方式以提高良种播种品质,以该树种当年采收种子和贮存5年的陈种子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GO浓度,分别为0(CK)、25、50、100、200、400和800 mg/L,测定其在不同处理下发芽率等萌发指标、幼苗株高等生长指标和可溶性糖等内含物质积累情况。结果表明,随着GO处理浓度的变化,卷荚相思种子的萌发指标、幼苗生长和内含物积累量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100 mg/L GO处理下新、陈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表现最佳;200mg/L GO处理下幼苗株高、鲜重、可溶性糖和总蛋白含量较CK增长幅度最高。综上,100~200 mg/L GO处理能够有效促进该树种新、陈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和内含物质积累。本研究为卷荚相思良种繁育方法改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卷荚相思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育苗条件下杉木轻基质容器苗生长性状及相关性分析
11
作者 孟庆银 孟雯昕 +7 位作者 郑增禄 黄丹泠 陈道顺 伊昊 戚建增 张涵语 陈静雯 王婷婷 《林业科技》 2025年第4期16-19,共4页
为研究不同育苗条件下杉木实生轻基质容器苗生长状况,2024年开展沙埋穴盘和架空穴盘育苗试验,从生长量、生物量、区间分布、质量指数、隶属函数值和相关性等方面分析。结果表明:沙埋穴盘和架空穴盘苗除根部干重和根冠比外,其他各项生长... 为研究不同育苗条件下杉木实生轻基质容器苗生长状况,2024年开展沙埋穴盘和架空穴盘育苗试验,从生长量、生物量、区间分布、质量指数、隶属函数值和相关性等方面分析。结果表明:沙埋穴盘和架空穴盘苗除根部干重和根冠比外,其他各项生长和干重指标均存在差异显著(P<0.05),沙埋穴盘苗高、地径、高径比、茎叶干重,根部干重,全株干重、根冠比、质量指数和ΣU_(ij)分别是26.6 cm、4.6 mm、57.9、3.2 g、0.69 g、3.9 g、0.21、0.06和3.0611;架空穴盘苗高、地径、高径比、茎叶干重,根部干重、全株干重、根冠比、质量指数和ΣU_(ij)分别是1.8 g、0.63 g、2.5 g、0.34、0.05和2.9967。沙埋穴盘和架空穴盘苗高分别有100%和37.5%的苗木分布在20~40 cm,沙埋穴盘和架空穴盘苗地径分别有98.9%和52.3%的苗木分布在4~8 mm。综合对比分析,沙埋穴盘苗优于架空穴盘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育苗方式 生长量 生物量 隶属函数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柏初级种子园营建及管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刘敬灶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16-218,230,共4页
总结了福建省尤溪国有林场福建柏初级种子园的营建和管理技术措施,并对福建柏初级种子园营建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种子园产种量平均为10.93 kg.a-1.hm-2,效果比较明显,最后根据福建柏树种的特性,提出了福建柏初级种子园营建和管理的... 总结了福建省尤溪国有林场福建柏初级种子园的营建和管理技术措施,并对福建柏初级种子园营建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种子园产种量平均为10.93 kg.a-1.hm-2,效果比较明显,最后根据福建柏树种的特性,提出了福建柏初级种子园营建和管理的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柏 初级种子园 种子园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尤溪罗汉山森林公园的风景资源与开发利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苏孙卿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9期5828-5829,共2页
阐述福建尤溪罗汉山森林公园的基本情况、景观资源特色,并提出生态旅游的开发原则和思路。
关键词 森林公园 景观资源 生态旅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尤溪山地次生林的植物多样性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建桦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15年第2期106-110,共5页
调查了尤溪县溪尾乡溪尾村山地次生林4个样地,并对样地内植物群落生物多样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样地内共有乔木21种,155株;灌木20种,107株;层间层植物4种,40株;草本层1种。各层间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大小依次为:灌木层>乔木... 调查了尤溪县溪尾乡溪尾村山地次生林4个样地,并对样地内植物群落生物多样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样地内共有乔木21种,155株;灌木20种,107株;层间层植物4种,40株;草本层1种。各层间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大小依次为:灌木层>乔木层>层间层>草本层,优势度指数相反。灌木层植物多样性指数最高且明显高于草本层,乔木层与灌木层多样性指数差异不明显,草本层物种较单一,受到干扰程度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尤溪山地 次生林 植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柏初级种子园不同家系半同胞子代生长比较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林珠妹 《安徽农学通报》 2010年第13期180-182,199,共4页
以福建柏初级种子园作为研究对象,跟踪调查种子园不同家系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不同调查年份、不同福建柏家系生长情况表现差异较大,其中1号、4号、18号、36号及38号福建柏家系生长量较大、稳定性较好,可作为优良家系。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以福建柏初级种子园作为研究对象,跟踪调查种子园不同家系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不同调查年份、不同福建柏家系生长情况表现差异较大,其中1号、4号、18号、36号及38号福建柏家系生长量较大、稳定性较好,可作为优良家系。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幼林生长初期(1a生及2a生),各家系苗高与地径生长指标与混合种子代相比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在幼林生长中后期(3a生及5a生),差异性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柏 初级种子园 半同胞子代 生长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尤溪罗汉山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评价 被引量:4
16
作者 苏孙卿 《绿色科技》 2020年第7期43-45,共3页
阐述了尤溪罗汉山的风景资源特点并进行质量等级评定,结果表明:尤溪罗汉山风景资源等级评定分值为38.66分,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森林景观资源丰富,开发利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 森林公园 风景资源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类清查数据的人工林生长规律分析研究——以尤溪县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董继敏 《安徽农学通报》 2017年第9期108-110,123,共4页
该研究结合尤溪县二类调查数据,分析了马尾松纯林、杉木纯林、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杉木阔叶树混交林和阔叶林等5种主要森林类型林分生长情况,并提出了林龄分级新标准。结果表明,杉木纯林生长周期短,较快达到收获期;杉木阔叶树混交林生... 该研究结合尤溪县二类调查数据,分析了马尾松纯林、杉木纯林、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杉木阔叶树混交林和阔叶林等5种主要森林类型林分生长情况,并提出了林龄分级新标准。结果表明,杉木纯林生长周期短,较快达到收获期;杉木阔叶树混交林生长最差;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的平均胸径在生长后期最大,其生态效益也最好。研究结果为今后森林资源合理经营管理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类调查 林龄级 林分生长量 成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尤溪县植物资源与保护
18
作者 董继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34期12144-12145,12171,共3页
介绍了尤溪县的植物资源概况,分析了植物资源的特点、植物资源丧失的原因及后果,并提出了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生态公益林管理、加快商品林的培育、引种与繁殖、开展森林生态旅游、全社会保护植物资源等多种保护措施。
关键词 尤溪县 植物资源 保护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更新方式米槠群落优势树种的种间联结性 被引量:1
19
作者 苏孙卿 《福建林业科技》 2024年第4期1-7,31,共8页
选取闽中地区不同更新方式(人工间伐促进更新、天然更新)的米槠次生林群落,运用方差比率测定总体联结性,利用χ^(2)检验来判断种间关联性,并结合Pearson相关系数、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优势树种的种间关系。结果表明:米槠人工促进更... 选取闽中地区不同更新方式(人工间伐促进更新、天然更新)的米槠次生林群落,运用方差比率测定总体联结性,利用χ^(2)检验来判断种间关联性,并结合Pearson相关系数、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优势树种的种间关系。结果表明:米槠人工促进更新林分的18个优势种和天然更新林分的16个优势种总体关联性均为负联结不显著;种对间显著性占比χ^(2)检验均小于Pearson与Spearman相关分析。χ^(2)检验关联性正负比人工促进更新林为0.85,天然更新林为0.69;Pearson与Spearman相关分析正负比差异不大,多数种对间存在负关联;2个林分处于未发育完善的演替顶极阶段。DNCI指数定量分析表明,2种更新方式的米槠群落构建是由扩散过程主导。综合结果表明,人工促进更新措施对米槠群落的种间关系有着正向促进作用,可加快群落演替朝着有利于物种稳定共存的方向发展,有显著正向关系的树种可为森林经营或生态修复的树种配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槠群落 更新方式 优势树种 种间联结 零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闽杉1号无性系与第3代良种生长特性对比
20
作者 张光焓 《福建林业科技》 2024年第4期56-59,70,共5页
2017年在福建省尤溪国有林场开展杉木不同品种造林对比试验,分析闽杉1号无性系与第3代良种在幼龄期(7 a林龄以前)的生长表现。结果表明:1 a林龄时,闽杉1号无性系与第3代良种长势相当,二者间无显著差异;3 a林龄时,闽杉1号无性系树高极显... 2017年在福建省尤溪国有林场开展杉木不同品种造林对比试验,分析闽杉1号无性系与第3代良种在幼龄期(7 a林龄以前)的生长表现。结果表明:1 a林龄时,闽杉1号无性系与第3代良种长势相当,二者间无显著差异;3 a林龄时,闽杉1号无性系树高极显著大于第3代良种;5 a林龄时,闽杉1号无性系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均极显著大于第3代良种;7 a林龄时,闽杉1号无性系胸径、树高均极显著大于第3代良种,单株立木材积显著大于第3代良种,且高径比最大(达81.59),树木干形最为通直圆满。总体而言,闽杉1号无性系在幼龄阶段生长性状优于第3代良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第3代良种 闽杉1号 生长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