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寿宁县不同海拔高度苦楝生长效应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林盛松 李小莲 +2 位作者 肖伏德 卓礼妃 李斌 《福建林业科技》 2011年第4期41-45,共5页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在寿宁县境内选择立地条件基本一致的不同海拔茶园抛荒地进行苦楝造林试验。通过对4年生苦楝人工林的生长状况调查表明:不同海拔高度对苦楝人工林的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的影响不显著,对平均胸径、树高、立木材积...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在寿宁县境内选择立地条件基本一致的不同海拔茶园抛荒地进行苦楝造林试验。通过对4年生苦楝人工林的生长状况调查表明:不同海拔高度对苦楝人工林的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的影响不显著,对平均胸径、树高、立木材积的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海拔高度是影响苦楝生长的重要因子之一,在海拔高度700 m以下,苦楝人工林的平均胸径、树高生长量大,立木材积产量高,林分长势良好;海拔高度超过700 m,则林分长势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楝 海拔高度 生长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竹新造林地当年混农模式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林盛松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07-110,共4页
通过对雷竹新造林地进行套种黄豆、花生、地瓜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3种雷竹+农作物混农模式对雷竹造林成活率的影响无显著差异,但雷竹+花生和雷竹+黄豆的混农套种模式对雷竹的出笋个数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显著地提高了新竹的高生长。同... 通过对雷竹新造林地进行套种黄豆、花生、地瓜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3种雷竹+农作物混农模式对雷竹造林成活率的影响无显著差异,但雷竹+花生和雷竹+黄豆的混农套种模式对雷竹的出笋个数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显著地提高了新竹的高生长。同时雷竹混农模式增加了经济效益,达到了以耕代抚,以短养长的目的,其中以雷竹+花生的混农模式效果最佳,比未套种的出笋个数增加675个.hm-2、新竹高生长增加90 cm、经济纯收入增加4 950元.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竹 新造林地 混农模式 农作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