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2
篇文章
<
1
2
…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安溪县创新茶叶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调研报告
被引量:
1
1
作者
廖艺邨
李旭云
《广东茶业》
2015年第1期34-37,共4页
本文简要分析调研安溪县茶叶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发展现状,通过依靠科技支撑,构建茶叶质量安全管理与可追溯体系,茶叶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上还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关键词
安溪县
茶叶
质量安全
调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福建省机械化采茶的发展现状与思路
被引量:
8
2
作者
郑乃辉
王文建
+2 位作者
王振康
邬龄盛
黄东方
《福建茶叶》
2011年第1期5-9,共5页
国内外机械化采茶的发展历史与现状,机械化采茶是实现茶产业可持续发展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机械化采茶的技术要点,当前生产上应用的主要采茶机型,机械化采茶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
机械化采茶
发展现状
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砧木嫁接铁观音与茶叶品质关系研究初报
被引量:
5
3
作者
王文建
《茶叶科学技术》
2007年第4期6-8,共3页
安溪铁观音香味双绝,但其品种禀陉衰弱,根系不发达,主根虽粗大,吸收根却稀少,分横陉能差,产量不高。元陉繁殖能力偏低,抗逆性较弱,也易衰老。
关键词
安溪铁观音
品质关系
砧木嫁接
茶叶
繁殖能力
吸收根
抗逆性
根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安溪县生态茶园建设与病虫绿色防控技术探讨
被引量:
6
4
作者
李旭云
《福建茶叶》
2019年第10期10-10,共1页
为保障安溪茶叶质量安全,本文探讨了安溪生态茶园建设与病虫绿色防控技术的几点做法和成效,期望能够促进安溪茶叶生产走生态健康、绿色发展之路。
关键词
安溪
茶叶
生态茶园
绿色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安溪县茶树主要害虫发生与防治
被引量:
3
5
作者
杨振福
《茶叶科学技术》
2010年第1期33-34,共2页
安溪县是一个山区农业大县,是全国最大的乌龙茶主产区,是名茶铁观音、黄金桂的发源地。茶叶是安溪农业经济的支柱和传统产业,全县现有茶园面积60万亩,年产茶叶6.5万多吨。由于茶树在生长过程中会遭受到各种病虫为害,从而不同程度...
安溪县是一个山区农业大县,是全国最大的乌龙茶主产区,是名茶铁观音、黄金桂的发源地。茶叶是安溪农业经济的支柱和传统产业,全县现有茶园面积60万亩,年产茶叶6.5万多吨。由于茶树在生长过程中会遭受到各种病虫为害,从而不同程度地影响茶叶产量与质量。据我所调查,我县茶区有虫害近90种,其中危害较大且较普遍的虫害主要有:假眼小绿叶蝉、茶丽纹象甲、茶黄蓟马、粉虱类、茶蛀梗虫、介壳虫类等。现结合我所的观察及乡(镇)测报网点的调查资料,重点介绍危害最严重、发生最普遍的3种主要害虫及其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生与防治
安溪县
害虫
茶树
茶叶产量
假眼小绿叶蝉
茶丽纹象甲
山区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低碳经济与安溪茶叶机械发展
被引量:
4
6
作者
王文建
林清娇
《福建茶叶》
2011年第3期2-4,共3页
本文重点阐析安溪县的茶叶机械研发现状。从清洁化、节能、高效等方面,就今后茶叶机械在选材、微波、远红外、计算机等高新技术综合运用和茶叶机械科技园区建设等方面提出探讨,旨在引导茶叶机械行业进行科技创新,使乌龙茶生产顺应低碳...
本文重点阐析安溪县的茶叶机械研发现状。从清洁化、节能、高效等方面,就今后茶叶机械在选材、微波、远红外、计算机等高新技术综合运用和茶叶机械科技园区建设等方面提出探讨,旨在引导茶叶机械行业进行科技创新,使乌龙茶生产顺应低碳经济的时代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龙茶生产
茶叶机械
低碳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安溪县茶树种苗繁育及种质资源保护利用
被引量:
3
7
作者
李旭云
《福建茶叶》
2020年第11期11-12,共2页
本文就安溪县茶树种苗繁育经历与技术,开展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建立种质资源保护区的措施与成效作综述,期望能从中得到经验与启发。
关键词
安溪
种苗繁育
种质资源
保护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谈安溪茶叶生产技术的进展
8
作者
叶锦凤
《福建茶叶》
1998年第2期14-16,共3页
关键词
安溪
茶叶生产
丰产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安溪县茶园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
被引量:
6
9
作者
廖艺邨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3-34,共2页
本文简要分析安溪茶园水土流失的成因、危害,提出修筑水平梯田,加大茶园覆盖、进行茶园合理间作、增施有机肥等茶园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措施。
关键词
安溪县
茶园
水土流失
治理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谈安溪秋季茶叶质量安全
被引量:
1
10
作者
高丽云
《福建茶叶》
2020年第6期34-35,共2页
随着人们食品安全意识和国际食品安全壁垒的提高,茶叶质量安全尤其是茶叶中的农药残留问题备受关注。2017-2019年秋季,在祥华、西坪、感德3个铁观音主要产区随机抽取样本219份,应用Agilent7890B-5977MSD检测仪,采用GB/T 23204-2008《茶...
随着人们食品安全意识和国际食品安全壁垒的提高,茶叶质量安全尤其是茶叶中的农药残留问题备受关注。2017-2019年秋季,在祥华、西坪、感德3个铁观音主要产区随机抽取样本219份,应用Agilent7890B-5977MSD检测仪,采用GB/T 23204-2008《茶叶中519种农药及相关化学品残留量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标准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所有茶叶样品均符合GB 2763-201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规定卫生质量要求,同时发现茶叶中主要农药残留成分为虫螨腈、哒螨灵和联苯菊酯,且祥华、西坪、感德等不同产茶区检出率和残留量有所不同;提出提升茶叶质量安全措施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质量安全
农药残留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安溪茶文旅融合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被引量:
2
11
作者
谢燕芳
高丽云
陈春
《福建茶叶》
2024年第11期49-51,共3页
随着全球旅游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沉浸式文旅逐渐成为旅游业的新趋势。我国福建省安溪县作为乌龙茶铁观音的发源地,依托丰富的茶文化资源和产业优势,提出了“内容游+沉浸式文旅”的运营体系,旨在推动文旅产业创新升级,...
随着全球旅游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沉浸式文旅逐渐成为旅游业的新趋势。我国福建省安溪县作为乌龙茶铁观音的发源地,依托丰富的茶文化资源和产业优势,提出了“内容游+沉浸式文旅”的运营体系,旨在推动文旅产业创新升级,促进安溪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为周边消费升级提供强大的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文旅融合
高质量发展
沉浸式文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振兴安溪茶叶的若干技术问题
12
作者
陈信石
《福建茶叶》
1998年第3期29-30,共2页
关键词
茶叶生产
丰产经验
安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福建原生茶树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创新利用
被引量:
19
13
作者
杨如兴
尤志明
+3 位作者
何孝延
张磊
陈芝芝
王文建
《茶叶学报》
2015年第3期126-132,共7页
概述了福建原生茶树品种资源迁地、就地保护和相关技术及优异茶树品种资源的筛选与创新利用情况。迄今为止,已保护的福建原生茶树品种资源7287份(品、株、系),其中2008年以来新增保护地方有性群体种及单株938个(株)、特异品种资源73株...
概述了福建原生茶树品种资源迁地、就地保护和相关技术及优异茶树品种资源的筛选与创新利用情况。迄今为止,已保护的福建原生茶树品种资源7287份(品、株、系),其中2008年以来新增保护地方有性群体种及单株938个(株)、特异品种资源73株、野生或半野生(近缘种)茶树品种资源24株。已筛育出地方种24个,选育出杂交种20个。建立了茶树品种资源公益性资源共享平台,筛选新品系40多个,创意利用茶树种质资源2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
茶树
品种资源
迁地保护
就地保护
创新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析安溪乌龙茶机械采摘技术
被引量:
9
14
作者
王文建
邬龄盛
+4 位作者
王振康
廖琼满
黄东方
钟臻安
郑廼辉
《茶叶科学技术》
2010年第1期27-28,共2页
安溪县是全国最大的乌龙茶主产区,名茶铁观音、黄金桂的发源地,是全国茶叶生产基地县、全国标准化示范县、全国茶叶出口基地县、中国乌龙茶之乡。全县茶园面积60万亩,乌龙茶产量达6.5万吨。但乌龙茶生产过程机械化水平仍较低,主要...
安溪县是全国最大的乌龙茶主产区,名茶铁观音、黄金桂的发源地,是全国茶叶生产基地县、全国标准化示范县、全国茶叶出口基地县、中国乌龙茶之乡。全县茶园面积60万亩,乌龙茶产量达6.5万吨。但乌龙茶生产过程机械化水平仍较低,主要局限于加工环节。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劳动力的外出转移尤其是妇女劳力大量转移外出务工,采茶工资飞速上涨且人员严重紧缺,茶叶不能及时采制,直接影响乌龙茶产量、品质和价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溪乌龙茶
机械采摘技术
农业产业结构
机械化水平
农村劳动力
生产基地
出口基地
茶园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品质风格安溪铁观音采制技术
被引量:
3
15
作者
黄东方
《中国茶叶》
2008年第7期20-21,共2页
安溪铁观音色泽乌油润,砂绿明显,表面带白霜,呈“香蕉色”或“芙蓉色”,富有光泽,条索肥壮,卷曲紧实,沉重似铁,具有“青蒂绿腹蜻蜓头”的外形;汤色清澈绿黄或金黄明亮;香气清香馥郁、鲜爽、悠长持久,带有兰花香、桂花香、奶...
安溪铁观音色泽乌油润,砂绿明显,表面带白霜,呈“香蕉色”或“芙蓉色”,富有光泽,条索肥壮,卷曲紧实,沉重似铁,具有“青蒂绿腹蜻蜓头”的外形;汤色清澈绿黄或金黄明亮;香气清香馥郁、鲜爽、悠长持久,带有兰花香、桂花香、奶油香、花生仁味、鲜酸味或青酸味等特色;滋味鲜醇甘爽,音韵明显;叶底肥厚软亮,叶面波状,呈绸面光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溪铁观音
采制技术
品质风格
花生仁
光泽
花香
酸味
芙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安溪杏仁茶选育试验
被引量:
1
16
作者
王文建
叶锦凤
《福建茶叶》
1999年第2期13-14,共2页
关键词
杏仁茶
茶树
乌龙茶
选育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山区茶叶机械化生产现状及应对措施
被引量:
5
17
作者
杨振福
《福建茶叶》
2022年第10期6-9,共4页
简要论述了山区发展茶叶的主要优势,并对山区茶叶机械化发展现状展开探讨,提出了山区推广茶叶机械化应对技术措施与发展趋势,供生产者参考。
关键词
山区
茶叶
机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茶叶保鲜技术试验报告
被引量:
3
18
作者
叶锦凤
《福建茶叶》
2003年第4期26-26,共1页
关键词
茶叶
保鲜技术
试验报告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安溪茶产业发展制约因素及对策
被引量:
2
19
作者
李旭云
《福建茶叶》
2019年第6期134-135,共2页
本文针对安溪茶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制约因素,提出茶产业的发展对策。强调要坚持以绿色生产为导向,产品质量为第一,满足市场需求为方向,不断提升茶叶产品质量和“安溪铁观音”的品牌形象,促进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安溪
茶产业
制约因素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第三轮全国茶树品种区试安溪点试验报告
被引量:
2
20
作者
王文建
《福建茶叶》
2011年第4期18-26,共9页
2004年至2009年,安溪县茶叶科学研究所承担了由广东省农科院茶叶所选育的白毛2号、鸿雁1号、鸿雁7号、鸿睚9号、鸿雁12号等5个乌龙茶品种的区域试验工作,按照《第三轮第—批全国茶树品种区试实施方案》要求,在同一的条件下,以国家级茶...
2004年至2009年,安溪县茶叶科学研究所承担了由广东省农科院茶叶所选育的白毛2号、鸿雁1号、鸿雁7号、鸿睚9号、鸿雁12号等5个乌龙茶品种的区域试验工作,按照《第三轮第—批全国茶树品种区试实施方案》要求,在同一的条件下,以国家级茶树良种黄旦(GS13008-1985)为对照品种,全面鉴定比较分析各个乌龙茶品种的成活率、生长势、抗病虫害能力、物候期、芽头密度、鲜叶产量和乌龙茶品质等因子水平。结果表明:鸿罹1号、鸿罹7号、鸿雁9号、鸿雁12号等4个品种具较好的适应性和生长势;参加安溪点区试验的5个乌龙茶新品种的物候期均比黄旦迟,综合抗病虫害能力较对照品种强,制乌龙茶品质优异,具特殊花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龙茶
品种
区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安溪县创新茶叶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调研报告
被引量:
1
1
作者
廖艺邨
李旭云
机构
安溪县
茶叶
科学
研究所
出处
《广东茶业》
2015年第1期34-37,共4页
文摘
本文简要分析调研安溪县茶叶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发展现状,通过依靠科技支撑,构建茶叶质量安全管理与可追溯体系,茶叶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上还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关键词
安溪县
茶叶
质量安全
调研
分类号
F326.1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福建省机械化采茶的发展现状与思路
被引量:
8
2
作者
郑乃辉
王文建
王振康
邬龄盛
黄东方
机构
福建省
农业
科学
院
茶叶
研究所
安溪县
茶叶
科学
研究所
出处
《福建茶叶》
2011年第1期5-9,共5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台湾乌龙茶新品种
新技术与关键装备合作创新研究(2007BAD07B02)"
+4 种基金
福建省科技厅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机采茶叶加工工艺技术研究(2009R100305)"
福建省专家服务团产学研项目"乌龙茶机械化采茶技术研究"
"安溪乌龙茶生产农资监管与物流追踪信息化公共平台建设"
泉州市科特派项目"现代茶业集约化生产经营示范基地"
泉州市重大项目"茶叶卫生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等项目资助内容之一
文摘
国内外机械化采茶的发展历史与现状,机械化采茶是实现茶产业可持续发展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机械化采茶的技术要点,当前生产上应用的主要采茶机型,机械化采茶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
机械化采茶
发展现状
思路
分类号
F326.1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323.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砧木嫁接铁观音与茶叶品质关系研究初报
被引量:
5
3
作者
王文建
机构
安溪县
茶叶
研究所
出处
《茶叶科学技术》
2007年第4期6-8,共3页
基金
省科技厅重点项目"铁观音品种提纯与优质综合技术的推广示范"
泉州市科技项目Z200269资助内容之一。
文摘
安溪铁观音香味双绝,但其品种禀陉衰弱,根系不发达,主根虽粗大,吸收根却稀少,分横陉能差,产量不高。元陉繁殖能力偏低,抗逆性较弱,也易衰老。
关键词
安溪铁观音
品质关系
砧木嫁接
茶叶
繁殖能力
吸收根
抗逆性
根系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安溪县生态茶园建设与病虫绿色防控技术探讨
被引量:
6
4
作者
李旭云
机构
安溪县
茶叶
科学
研究所
出处
《福建茶叶》
2019年第10期10-10,共1页
文摘
为保障安溪茶叶质量安全,本文探讨了安溪生态茶园建设与病虫绿色防控技术的几点做法和成效,期望能够促进安溪茶叶生产走生态健康、绿色发展之路。
关键词
安溪
茶叶
生态茶园
绿色防控
分类号
S4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安溪县茶树主要害虫发生与防治
被引量:
3
5
作者
杨振福
机构
福建省
农业
科学
院
茶叶
研究所
安溪
分所
安溪县
茶叶
研究所
出处
《茶叶科学技术》
2010年第1期33-34,共2页
文摘
安溪县是一个山区农业大县,是全国最大的乌龙茶主产区,是名茶铁观音、黄金桂的发源地。茶叶是安溪农业经济的支柱和传统产业,全县现有茶园面积60万亩,年产茶叶6.5万多吨。由于茶树在生长过程中会遭受到各种病虫为害,从而不同程度地影响茶叶产量与质量。据我所调查,我县茶区有虫害近90种,其中危害较大且较普遍的虫害主要有:假眼小绿叶蝉、茶丽纹象甲、茶黄蓟马、粉虱类、茶蛀梗虫、介壳虫类等。现结合我所的观察及乡(镇)测报网点的调查资料,重点介绍危害最严重、发生最普遍的3种主要害虫及其防治措施:
关键词
发生与防治
安溪县
害虫
茶树
茶叶产量
假眼小绿叶蝉
茶丽纹象甲
山区农业
分类号
S435.71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低碳经济与安溪茶叶机械发展
被引量:
4
6
作者
王文建
林清娇
机构
安溪县
茶叶
科学
研究所
安溪县
韵和机械有限公司
出处
《福建茶叶》
2011年第3期2-4,共3页
基金
泉州市科技计划重点项目2010N23资助
文摘
本文重点阐析安溪县的茶叶机械研发现状。从清洁化、节能、高效等方面,就今后茶叶机械在选材、微波、远红外、计算机等高新技术综合运用和茶叶机械科技园区建设等方面提出探讨,旨在引导茶叶机械行业进行科技创新,使乌龙茶生产顺应低碳经济的时代要求。
关键词
乌龙茶生产
茶叶机械
低碳经济
分类号
F205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F426.4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426.8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安溪县茶树种苗繁育及种质资源保护利用
被引量:
3
7
作者
李旭云
机构
安溪县
茶叶
科学
研究所
出处
《福建茶叶》
2020年第11期11-12,共2页
文摘
本文就安溪县茶树种苗繁育经历与技术,开展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建立种质资源保护区的措施与成效作综述,期望能从中得到经验与启发。
关键词
安溪
种苗繁育
种质资源
保护利用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谈安溪茶叶生产技术的进展
8
作者
叶锦凤
机构
安溪县
茶科所
出处
《福建茶叶》
1998年第2期14-16,共3页
关键词
安溪
茶叶生产
丰产经验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S-33 [农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安溪县茶园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
被引量:
6
9
作者
廖艺邨
机构
安溪县
茶叶
科学
研究所
出处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3-34,共2页
文摘
本文简要分析安溪茶园水土流失的成因、危害,提出修筑水平梯田,加大茶园覆盖、进行茶园合理间作、增施有机肥等茶园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措施。
关键词
安溪县
茶园
水土流失
治理措施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谈安溪秋季茶叶质量安全
被引量:
1
10
作者
高丽云
机构
安溪县
茶叶
科学
研究所
国家
茶叶
质量安全工程技术
研究
中心
出处
《福建茶叶》
2020年第6期34-35,共2页
文摘
随着人们食品安全意识和国际食品安全壁垒的提高,茶叶质量安全尤其是茶叶中的农药残留问题备受关注。2017-2019年秋季,在祥华、西坪、感德3个铁观音主要产区随机抽取样本219份,应用Agilent7890B-5977MSD检测仪,采用GB/T 23204-2008《茶叶中519种农药及相关化学品残留量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标准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所有茶叶样品均符合GB 2763-201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规定卫生质量要求,同时发现茶叶中主要农药残留成分为虫螨腈、哒螨灵和联苯菊酯,且祥华、西坪、感德等不同产茶区检出率和残留量有所不同;提出提升茶叶质量安全措施建议。
关键词
茶叶质量安全
农药残留
对策
分类号
TS272.7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安溪茶文旅融合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被引量:
2
11
作者
谢燕芳
高丽云
陈春
机构
安溪县
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
安溪县
茶叶
科学
研究所
福建省
高建发茶业有限公司
出处
《福建茶叶》
2024年第11期49-51,共3页
文摘
随着全球旅游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沉浸式文旅逐渐成为旅游业的新趋势。我国福建省安溪县作为乌龙茶铁观音的发源地,依托丰富的茶文化资源和产业优势,提出了“内容游+沉浸式文旅”的运营体系,旨在推动文旅产业创新升级,促进安溪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为周边消费升级提供强大的驱动力。
关键词
茶文旅融合
高质量发展
沉浸式文旅
分类号
F592.7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振兴安溪茶叶的若干技术问题
12
作者
陈信石
机构
安溪县
茶科所
出处
《福建茶叶》
1998年第3期29-30,共2页
关键词
茶叶生产
丰产经验
安溪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S-33 [农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福建原生茶树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创新利用
被引量:
19
13
作者
杨如兴
尤志明
何孝延
张磊
陈芝芝
王文建
机构
福建省
农业
科学
院
茶叶
研究所
/国家茶树改良中心
福建
分中心
福建省
农业厅
安溪县
茶叶
科学
研究所
出处
《茶叶学报》
2015年第3期126-132,共7页
基金
福建省区域科技重大项目(2011N3030)
省科技计划项目(2014R1012-9)
+2 种基金
福建省农业厅项目"茶树优异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工程"
省农科院茶叶科技创新团队项目(CXTD-1-1302)
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23)
文摘
概述了福建原生茶树品种资源迁地、就地保护和相关技术及优异茶树品种资源的筛选与创新利用情况。迄今为止,已保护的福建原生茶树品种资源7287份(品、株、系),其中2008年以来新增保护地方有性群体种及单株938个(株)、特异品种资源73株、野生或半野生(近缘种)茶树品种资源24株。已筛育出地方种24个,选育出杂交种20个。建立了茶树品种资源公益性资源共享平台,筛选新品系40多个,创意利用茶树种质资源2项。
关键词
福建
茶树
品种资源
迁地保护
就地保护
创新利用
Keywords
Fujian province
tea plant
germplasm resource
ex- and in-situ conservation
innovative utilization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析安溪乌龙茶机械采摘技术
被引量:
9
14
作者
王文建
邬龄盛
王振康
廖琼满
黄东方
钟臻安
郑廼辉
机构
安溪县
茶叶
研究所
福建省
农业
科学
院
茶叶
研究所
安溪
分所
福建省
农业
科学
院
茶叶
研究所
安溪县
农业与茶果局
出处
《茶叶科学技术》
2010年第1期27-28,共2页
基金
"机采茶叶加工工艺技术研究(2009R100305)"
"台湾乌龙茶新品种
+1 种基金
新技术与关键装备合作创新研究(2007BAD07B02)"
福建省专家服务团产学研项目"乌龙茶机械化采茶技术研究"等项目资助内容之一
文摘
安溪县是全国最大的乌龙茶主产区,名茶铁观音、黄金桂的发源地,是全国茶叶生产基地县、全国标准化示范县、全国茶叶出口基地县、中国乌龙茶之乡。全县茶园面积60万亩,乌龙茶产量达6.5万吨。但乌龙茶生产过程机械化水平仍较低,主要局限于加工环节。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劳动力的外出转移尤其是妇女劳力大量转移外出务工,采茶工资飞速上涨且人员严重紧缺,茶叶不能及时采制,直接影响乌龙茶产量、品质和价格。
关键词
安溪乌龙茶
机械采摘技术
农业产业结构
机械化水平
农村劳动力
生产基地
出口基地
茶园面积
分类号
S233.75 [农业科学—农业机械化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品质风格安溪铁观音采制技术
被引量:
3
15
作者
黄东方
机构
福建省安溪县茶叶科学研究所
出处
《中国茶叶》
2008年第7期20-21,共2页
文摘
安溪铁观音色泽乌油润,砂绿明显,表面带白霜,呈“香蕉色”或“芙蓉色”,富有光泽,条索肥壮,卷曲紧实,沉重似铁,具有“青蒂绿腹蜻蜓头”的外形;汤色清澈绿黄或金黄明亮;香气清香馥郁、鲜爽、悠长持久,带有兰花香、桂花香、奶油香、花生仁味、鲜酸味或青酸味等特色;滋味鲜醇甘爽,音韵明显;叶底肥厚软亮,叶面波状,呈绸面光泽,
关键词
安溪铁观音
采制技术
品质风格
花生仁
光泽
花香
酸味
芙蓉
分类号
TS272.4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安溪杏仁茶选育试验
被引量:
1
16
作者
王文建
叶锦凤
机构
安溪县
茶科所
出处
《福建茶叶》
1999年第2期13-14,共2页
关键词
杏仁茶
茶树
乌龙茶
选育试验
分类号
S571.103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山区茶叶机械化生产现状及应对措施
被引量:
5
17
作者
杨振福
机构
安溪县
茶叶
科学
研究所
出处
《福建茶叶》
2022年第10期6-9,共4页
文摘
简要论述了山区发展茶叶的主要优势,并对山区茶叶机械化发展现状展开探讨,提出了山区推广茶叶机械化应对技术措施与发展趋势,供生产者参考。
关键词
山区
茶叶
机械化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茶叶保鲜技术试验报告
被引量:
3
18
作者
叶锦凤
机构
安溪县
茶科所
出处
《福建茶叶》
2003年第4期26-26,共1页
关键词
茶叶
保鲜技术
试验报告
品质
分类号
TS272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安溪茶产业发展制约因素及对策
被引量:
2
19
作者
李旭云
机构
安溪县
茶叶
科学
研究所
出处
《福建茶叶》
2019年第6期134-135,共2页
文摘
本文针对安溪茶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制约因素,提出茶产业的发展对策。强调要坚持以绿色生产为导向,产品质量为第一,满足市场需求为方向,不断提升茶叶产品质量和“安溪铁观音”的品牌形象,促进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安溪
茶产业
制约因素
对策
分类号
F326.1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第三轮全国茶树品种区试安溪点试验报告
被引量:
2
20
作者
王文建
机构
安溪县
茶叶
科学
研究所
出处
《福建茶叶》
2011年第4期18-26,共9页
文摘
2004年至2009年,安溪县茶叶科学研究所承担了由广东省农科院茶叶所选育的白毛2号、鸿雁1号、鸿雁7号、鸿睚9号、鸿雁12号等5个乌龙茶品种的区域试验工作,按照《第三轮第—批全国茶树品种区试实施方案》要求,在同一的条件下,以国家级茶树良种黄旦(GS13008-1985)为对照品种,全面鉴定比较分析各个乌龙茶品种的成活率、生长势、抗病虫害能力、物候期、芽头密度、鲜叶产量和乌龙茶品质等因子水平。结果表明:鸿罹1号、鸿罹7号、鸿雁9号、鸿雁12号等4个品种具较好的适应性和生长势;参加安溪点区试验的5个乌龙茶新品种的物候期均比黄旦迟,综合抗病虫害能力较对照品种强,制乌龙茶品质优异,具特殊花香。
关键词
乌龙茶
品种
区域试验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安溪县创新茶叶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调研报告
廖艺邨
李旭云
《广东茶业》
201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福建省机械化采茶的发展现状与思路
郑乃辉
王文建
王振康
邬龄盛
黄东方
《福建茶叶》
2011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不同砧木嫁接铁观音与茶叶品质关系研究初报
王文建
《茶叶科学技术》
2007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安溪县生态茶园建设与病虫绿色防控技术探讨
李旭云
《福建茶叶》
2019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安溪县茶树主要害虫发生与防治
杨振福
《茶叶科学技术》
201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低碳经济与安溪茶叶机械发展
王文建
林清娇
《福建茶叶》
201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安溪县茶树种苗繁育及种质资源保护利用
李旭云
《福建茶叶》
202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谈安溪茶叶生产技术的进展
叶锦凤
《福建茶叶》
199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安溪县茶园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
廖艺邨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5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浅谈安溪秋季茶叶质量安全
高丽云
《福建茶叶》
202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基于安溪茶文旅融合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谢燕芳
高丽云
陈春
《福建茶叶》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振兴安溪茶叶的若干技术问题
陈信石
《福建茶叶》
199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福建原生茶树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创新利用
杨如兴
尤志明
何孝延
张磊
陈芝芝
王文建
《茶叶学报》
2015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浅析安溪乌龙茶机械采摘技术
王文建
邬龄盛
王振康
廖琼满
黄东方
钟臻安
郑廼辉
《茶叶科学技术》
2010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不同品质风格安溪铁观音采制技术
黄东方
《中国茶叶》
200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安溪杏仁茶选育试验
王文建
叶锦凤
《福建茶叶》
199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山区茶叶机械化生产现状及应对措施
杨振福
《福建茶叶》
202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茶叶保鲜技术试验报告
叶锦凤
《福建茶叶》
200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安溪茶产业发展制约因素及对策
李旭云
《福建茶叶》
201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第三轮全国茶树品种区试安溪点试验报告
王文建
《福建茶叶》
201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4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