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滨海牛山岛—兄弟屿断裂活动性与地震 被引量:4
1
作者 陈园田 谢志平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1997年第2期34-40,共7页
闽南粤东沿海的泉州—汕头地震带是我国东南沿海地震活动水平最高的地方.该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密集,是我国最著名的侨乡.因此,进一步深入研究牛山岛—兄弟屿断裂带及其活动性对该区的地震监测预报、防震减灾和重大工程的地震安全性... 闽南粤东沿海的泉州—汕头地震带是我国东南沿海地震活动水平最高的地方.该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密集,是我国最著名的侨乡.因此,进一步深入研究牛山岛—兄弟屿断裂带及其活动性对该区的地震监测预报、防震减灾和重大工程的地震安全性评价都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断裂带 地震 闽粤沿海 地震构造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海峡南部7.3级地震的地质构造背景 被引量:4
2
作者 陈园田 谢志平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77-84,共8页
在我国辽阔的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只有渤海发生过7级以上地震,而面积狭小的台湾海峡却发生4次7—8级地震,数十次5—6.9级地震。是我国大陆近海地震活动强度最大,频度最高的地区。台湾海峡位于欧亚大陆板块和太平洋菲律... 在我国辽阔的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只有渤海发生过7级以上地震,而面积狭小的台湾海峡却发生4次7—8级地震,数十次5—6.9级地震。是我国大陆近海地震活动强度最大,频度最高的地区。台湾海峡位于欧亚大陆板块和太平洋菲律宾海板块的结合地带,地壳运动强烈。海峡中北东、北西向断裂发育,第四纪以来,上述断裂均有强烈的活动。在这种地质构造背景下,发生了历史上一系列强烈地震和这次7.3级地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断裂 地震 地质构造 台湾海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海峡地震与地质构造、地壳运动的关系 被引量:9
3
作者 谢志平 陈园田 《台湾海峡》 CAS CSCD 1995年第4期338-347,共10页
在我国辽阔的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只有渤海发生过Ms≥7级地震。而面积狭小的台湾海峡却发生3次7~8级地震、34次5~6.9级地震,是我国大陆邻近海域地震活动强度最大、频度最高的地方。台湾海峡地处欧亚大陆板块与太平洋菲律宾海... 在我国辽阔的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只有渤海发生过Ms≥7级地震。而面积狭小的台湾海峡却发生3次7~8级地震、34次5~6.9级地震,是我国大陆邻近海域地震活动强度最大、频度最高的地方。台湾海峡地处欧亚大陆板块与太平洋菲律宾海板块的接合地带,晚更新世晚期以来,它与其两岸在垂直方向上的地壳差异运动相当强烈,才使它不同于黄海、东海和南海,具有强烈的地震活动。根据发震构造背景、断裂活动年代和现今小震活动水平,本文认为,在NE向近岸海域断裂与NW向断裂交汇的泉州海外、厦门海外和东山海外,未来仍有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构造 地震 台湾海峡 地壳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海峡两岸新生代地壳运动的对比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园田 谢志平 《台湾海峡》 CAS CSCD 1997年第3期348-354,共7页
本文从第三系、第四系特别是全新世珊瑚礁、海滩岩、海相淤泥层等的分布,对比研究了台湾海峡两岸的地壳运动特征。结果表明,台湾地区新生代以来地壳升降交替、海陆变迁频繁。地壳运动的幅度和速度,远远大于福建沿海地区;地震活动的... 本文从第三系、第四系特别是全新世珊瑚礁、海滩岩、海相淤泥层等的分布,对比研究了台湾海峡两岸的地壳运动特征。结果表明,台湾地区新生代以来地壳升降交替、海陆变迁频繁。地壳运动的幅度和速度,远远大于福建沿海地区;地震活动的强度和频度亦大大超过福建沿海地区。这点认识对福建沿海地区的地震监测预报、防震减灾和重大工程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壳运动 新生代 沉积 台湾海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地区第四纪地层的时代划分与对比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园田 谢志平 《台湾海峡》 CAS CSCD 1996年第3期235-242,共8页
台湾地区第四纪地层分布广泛,沉积厚度大,成因类型复杂。它划分为早更新世—中更新世早期头科山组、中更新世中期大南湾组、中更新世晚期—晚更新世冲—洪积层、晚更新世中—晚期恒春石灰岩层、全新世冲积层和全新世珊瑚礁。上述各地... 台湾地区第四纪地层分布广泛,沉积厚度大,成因类型复杂。它划分为早更新世—中更新世早期头科山组、中更新世中期大南湾组、中更新世晚期—晚更新世冲—洪积层、晚更新世中—晚期恒春石灰岩层、全新世冲积层和全新世珊瑚礁。上述各地层单位基本上可与福建省的镇海组(Q1)、同安组(Q2)、龙海组(Q3)、长乐组(Q4)进行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纪地层 时代划分与对比 台湾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