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不同安溪铁观音茶产品的化学品质 被引量:9
1
作者 柳镇章 陈彬 +6 位作者 蔡银笔 郑玉成 邓慧莉 汶波 杨云 林荣溪 孙云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224-235,共12页
对6款3个批次不同风格的安溪铁观音茶进行感官审评分析,并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多元统计分析的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法和层次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其化学品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6款产品在感官审评上具有一定差异;含水率、游离氨基... 对6款3个批次不同风格的安溪铁观音茶进行感官审评分析,并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多元统计分析的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法和层次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其化学品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6款产品在感官审评上具有一定差异;含水率、游离氨基酸、黄酮类物质是造成不同茶产品滋味差异的关键成分,清香型茶产品A、B具有较高含水率、游离氨基酸,滋味呈“清醇、鲜醇”;浓香型茶产品C、D的含水率、游离氨基酸、黄酮类物质含量居中,滋味呈“醇和、较醇厚”;浓香型产品E、F具有较高含量的黄酮类物质,滋味呈“醇厚、浓醇”;这些滋味成分差异主要受焙火工艺影响。吲哚、茉莉内酯、己酸叶醇酯是决定不同茶产品香气特征的关键成分,清香型产品A、B的吲哚、茉莉内酯、己酸叶醇酯相对含量较高,香气呈“清高”,产品A比产品B具有更多含“青气”的酯类香气物质;浓香型茶产品C、D的吲哚、茉莉内酯香气成分含量最低,香气呈“较浓郁”,产品D的吲哚、茉莉内酯、己酸叶醇酯均稍高于产品C,因而香气更好;浓香型茶产品E、F的吲哚、茉莉内酯香气成分含量居中,烘焙程度稍高,因而香气“浓郁”具有“花果香”,产品F具有更多醛类香气,可能是产品F香气“馥郁”、“花果香”的原因;香气成分差异主要受产品原料以及焙火工艺影响。本研究期望通过化学品质的数据化,为安溪铁观音产品的精制生产、品质管理、风味创新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溪铁观音茶产品 滋味成分 香气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多元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乌龙茶稀土来源初探 被引量:14
2
作者 林荣溪 陈磊 +3 位作者 谢承昌 周灼能 蔡银笔 范寿验 《中国茶叶》 2010年第11期10-11,共2页
镧La、铈Ce、镨Pr、钕Nd、钜Pm、钐Sm、铕Eu、钆Gd、铽Tb、镝Dy、钦Ho、铒Er、铥Tm、镱Yb、镥Lu等15种元素以及钪Sc和钇Y统称为稀土族元素。稀土元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存在于生物链之中,人类的食品中都含有微量的稀土成分。有关茶树各... 镧La、铈Ce、镨Pr、钕Nd、钜Pm、钐Sm、铕Eu、钆Gd、铽Tb、镝Dy、钦Ho、铒Er、铥Tm、镱Yb、镥Lu等15种元素以及钪Sc和钇Y统称为稀土族元素。稀土元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存在于生物链之中,人类的食品中都含有微量的稀土成分。有关茶树各器官中重金属元素的富集累积近几年已有一定的研究。随着叶片离芽(新梢顶端)的位置越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族元素 福建 乌龙茶 重金属元素 稀土元素 自然界 生物链 人类 富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乌龙茶出口面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及对策 被引量:3
3
作者 林荣溪 《中国茶叶加工》 2008年第2期6-7,共2页
本文介绍分析了福建乌龙茶出口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外因和内因,提出了应对的措施。
关键词 乌龙茶 贸易壁垒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ACCP在铁观音小包装生产中的应用
4
作者 林荣溪 黄伙水 +2 位作者 周灼能 周爱民 范寿验 《中国茶叶加工》 2010年第3期31-32,共2页
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是一种以预防为主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本文主要应用HACCP原理和方法对铁观音小包装生产过程进行分析,确定各相关工序的关键控制点(CCP),科学设置各相关限值(CL),制定监控频率和纠偏措施,明确操作人员和相关... 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是一种以预防为主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本文主要应用HACCP原理和方法对铁观音小包装生产过程进行分析,确定各相关工序的关键控制点(CCP),科学设置各相关限值(CL),制定监控频率和纠偏措施,明确操作人员和相关验证程序,全程文件化记录。HACCP的实施可以降低铁观音小包装生产过程中的危害因素,保证小包装铁观音的饮用安全,促进各铁观音生产企业建立HACC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观音 小包装 HACCP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