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构筑家居式医院环境的几点建议 被引量:1
1
作者 孙玉平 顾凌 朱华 《中国护理管理》 2006年第3期57-57,共1页
关键词 医院环境 家居 医疗保健需求 生活质量 人民群众 就医环境 诊疗技术 以人为本 人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医院人力资本投资的风险及防范
2
作者 彭巧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13期164-165,共2页
人力资本投资在医院经营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目前尚未引起医院管理者的普遍高度重视。通过人力资本理论及其与医院联系,人力资本投资风险内涵的阐述,对医院人力资本投资风险防范谈几点粗浅认识。
关键词 人力资本投资 风险 防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医院--论合同能源管理在医院节能管理中的有效应用
3
作者 施平声 李炜鑫 郑守辉 《城市建筑》 2015年第11期190-190,217,共2页
近年来,节能管理在医院越来越受重视。本文通过对现代医院能源消耗和医院能源管理部门结构和现状分析,认识到了坚持发展合同能源管理在医院节能管理的重要性,并针对实施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绿色医院实行能源管理的方法。
关键词 合同能源管理 医院节能管理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曲肽联合内镜套扎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
4
作者 郑由周 范艳斌 +2 位作者 沈洁 吴水清 龚清全 《北方药学》 2024年第12期112-114,共3页
目的:研究奥曲肽联合内镜套扎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4年4月本院诊治的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80例,按照入院顺序编号,根据抽签分为对照组(40例)、研究组(40例)。对照组采取奥曲肽治疗,研究... 目的:研究奥曲肽联合内镜套扎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4年4月本院诊治的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80例,按照入院顺序编号,根据抽签分为对照组(40例)、研究组(40例)。对照组采取奥曲肽治疗,研究组采用奥曲肽联合内镜套扎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止血情况、止血时间、输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急诊止血率、早期再出血率以及迟发再出血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输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曲肽联合内镜套扎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有助于提升治疗效果,可改善患者止血率以及再出血率,缩短止血时间、住院时间,降低患者输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曲肽 内镜套扎术 食管静脉曲张 破裂 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伤性肝破裂非手术治疗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李林立 张代场 +2 位作者 林峰 叶启文 林枫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第1期50-51,共2页
目的探讨在外伤性肝破裂患者中选择非手术治疗病例的影响因素及治疗效果。方法对非手术治疗的64例肝破裂患者,观察入院时生命体征、腹腔出血量及肝破裂程度,分析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56例经非手术治疗成功,8例中断保守,行手术治疗。结... 目的探讨在外伤性肝破裂患者中选择非手术治疗病例的影响因素及治疗效果。方法对非手术治疗的64例肝破裂患者,观察入院时生命体征、腹腔出血量及肝破裂程度,分析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56例经非手术治疗成功,8例中断保守,行手术治疗。结论肝破裂患者若循环系统稳定或治疗后可稳定者均可考虑非手术治疗,常可获满意效果。其中入院时血压稳定,腹腔无或少量游离液体,AAST分级Ⅱ级以下者预后较好,CT扫描腹腔内出血量>500mL时,成功率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破裂 外伤性 保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剂量甲泼尼龙和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成人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短期疗效评估 被引量:2
6
作者 吴振添 陈荣 +2 位作者 袁忠勇 林腾强 邱锦霖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34期29-30,共2页
目的观察大剂量甲泼尼龙(HDMP)和大剂量丙种球蛋白(HDIVIG)冲击治疗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短期疗效。方法 32例血小板<10×109/L的成人重症ITP患者随机分成HDMP和HDIVIG两组。HDMP组18例,给予甲泼尼龙1.0g/d,连用3d... 目的观察大剂量甲泼尼龙(HDMP)和大剂量丙种球蛋白(HDIVIG)冲击治疗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短期疗效。方法 32例血小板<10×109/L的成人重症ITP患者随机分成HDMP和HDIVIG两组。HDMP组18例,给予甲泼尼龙1.0g/d,连用3d,接泼尼松1.5mg/(kg·d)。HDIVIG组14例,给予丙种球蛋白0.4g/(kg·d),连用3d,接泼尼松1.5mg/(kg·d)。治疗后7~10d测血小板数目。结果 HDMP组和HDIVIG组血小板上升至20×109/L需(4.1±1.8)天和(3.3±1.6)d。达50×109/L分别为(6.5±2.7)d和(5.9±2.5)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0.20和>0.50)。结论大剂量甲泼尼龙和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成人重症ITP短期提升血小板疗效相似。甲泼尼龙相对廉价,可广泛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甲泼尼龙 丙种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兔视网膜挫伤后不同时段的视网膜厚度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付群 王志玉 《临床眼科杂志》 2008年第3期262-264,共3页
目的探讨实验性兔视网膜挫伤后不同时段视网膜厚度的变化。方法40只健康成年无眼疾青紫兰兔,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挫伤后1、3h组,1、3、7、14d组,1个月组及正常对照组共8组,每组5只,选取右眼为致伤眼,以改良Allen’s重击法,致伤能量约为2.87... 目的探讨实验性兔视网膜挫伤后不同时段视网膜厚度的变化。方法40只健康成年无眼疾青紫兰兔,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挫伤后1、3h组,1、3、7、14d组,1个月组及正常对照组共8组,每组5只,选取右眼为致伤眼,以改良Allen’s重击法,致伤能量约为2.87J(E=mgh),制备兔眼挫伤性视网膜病变模型,分别于挫伤后1、3h,1、3、7、14d,1个月处死兔子,摘除眼球并取材,通过光镜观察视网膜的情况,目镜测微尺(0.010mm)对视网膜神经纤维层(NFL)厚度、内核层(INL)厚度进行测量,并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GC)计数。结果挫伤后1、3h组和1d组NFL明显增厚(P<0.05),而7d组和14d组NFL明显变薄(P<0.05),3d组和1月组NFL厚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挫伤后1、3h组、1d组INL明显增厚(P<0.05),而7、14d组明显变薄(P<0.05),3d组和1个月组INL厚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各挫伤组GC计数明显少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视网膜厚度的改变是挫伤性视网膜病变的一个重要病理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 挫伤 厚度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细胞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骨折并发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护理 被引量:1
8
作者 王雪梅 张苏莉 洪秋芹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0年第3期37-38,共2页
总结了8例多发性骨折并发脂肪栓塞综合征患者的护理体会,其要点是重视骨折肢体的稳妥固定,防止其反常运动,积极的呼吸支持,纠正低氧血症,保护脑组织功能以及耐心有效的心理护理,认为脂肪栓塞综合征重在预防,早期监测、及时处理对于提高... 总结了8例多发性骨折并发脂肪栓塞综合征患者的护理体会,其要点是重视骨折肢体的稳妥固定,防止其反常运动,积极的呼吸支持,纠正低氧血症,保护脑组织功能以及耐心有效的心理护理,认为脂肪栓塞综合征重在预防,早期监测、及时处理对于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非常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折 脂肪栓塞综合征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与不良反应的Meta分析 被引量:37
9
作者 徐秀余 朱俊峰 陈潇潇 《中国药物警戒》 2012年第1期43-46,共4页
目的初步评价依达拉奉注射液临床应用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应用Meta分析对20篇文献中研究依达拉奉注射液与其他对照组药物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同质性检验及合并效应量的估计。结果(1)同质性检验:疗效,χ2=9.52;不良反... 目的初步评价依达拉奉注射液临床应用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应用Meta分析对20篇文献中研究依达拉奉注射液与其他对照组药物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同质性检验及合并效应量的估计。结果(1)同质性检验:疗效,χ2=9.52;不良反应,χ2=3.10,P值均大于0.05,均具有同质性,可以分别合并结果。(2)合并效应量的估计:疗效,OR合并=3.89,OR合并95%CI[3.02,5.02],OR合并的检验:χ2=10.47,P<0.05;安全性,OR合并=2.08,OR合并95%CI[1.19,3.64],OR合并的检验:x2=2.57,P<0.05。结论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总体上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不良反应明显高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注射液 急性脑梗塞 疗效 不良反应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网膜挫伤后神经感觉层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志玉 付群 史爱云 《眼科新进展》 CAS 2008年第8期590-594,共5页
目的了解实验性视网膜挫伤后神经感觉层细胞凋亡情况,并进一步探讨凋亡的发生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40只健康成年无眼疾青紫兰兔,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挫伤后1h、3h、1d、3d、7d、14d、1个月及正常对照组8组,每组5只,选取右眼... 目的了解实验性视网膜挫伤后神经感觉层细胞凋亡情况,并进一步探讨凋亡的发生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40只健康成年无眼疾青紫兰兔,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挫伤后1h、3h、1d、3d、7d、14d、1个月及正常对照组8组,每组5只,选取右眼为致伤眼,以改良Allen重击法制备兔单眼挫伤性视网膜病变模型;分别于挫伤后1h、3h、1d、3d、7d、14d、1个月获取兔眼标本,以电镜及TUNEL法观察视网膜神经感觉层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视网膜挫伤后存在着神经感觉层细胞凋亡现象,正常对照组、14d和1个月组几乎不见凋亡细胞,挫伤后3h、1d、3d在视网膜各细胞层均出现较多的、具有凋亡形态学与生化改变特征的凋亡细胞,其中在3 d组视网膜感觉层凋亡细胞数量达到高峰。视网膜神经感觉层细胞数目在3h、1d、3d组及7d组之间两两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3h、1d、3d组及7d组与正常对照组、1h、14d、1个月组之间两两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对照组、1h、14d、1个月组之间两两比较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视网膜挫伤后,神经感觉层细胞凋亡的发生是视网膜功能恢复不良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挫伤 神经感觉层 细胞凋亡 视网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珠单抗联合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重度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3
11
作者 王志玉 史爱云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76-779,784,共5页
目的探讨雷珠单抗玻璃体内注射联合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重度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重度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64例(90眼),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44眼)单纯采用全视网膜... 目的探讨雷珠单抗玻璃体内注射联合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重度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重度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64例(90眼),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44眼)单纯采用全视网膜激光光凝(panretinal photocoagulation,PRP)治疗,观察组32例(46眼)采用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PRP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眼底、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和黄斑区6 mm直径神经上皮总体容积,记录并计算治疗中的激光能量、光斑数和能量密度,对上述数据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BCVA均优于治疗前(均为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BCVA均优于对照组(均为P<0.05);对照组治疗后6个月时BCVA与治疗后3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平均厚度和黄斑区6 mm直径神经上皮总体容积的对比中,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后两组中不同时间点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黄斑区6 mm直径神经上皮总体容积均优于对照组(均为P<0.05)。观察组在激光能量、光斑数和能量密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为P<0.05)。结论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PRP治疗重度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利用较少的激光能量,可在较短时间内加快视网膜新生血管的消退、减轻黄斑水肿并改善患者的视功能,其疗效优于单纯应用PRP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珠单抗 全视网膜光凝 重度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屈光不正性弱视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2
作者 陈诗源 王志玉 史爱云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2年第12期2441-2442,共2页
目的:探讨屈光不正性弱视的程度、类别、治疗年龄与疗效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186例272眼,随机分为远视性弱视组、近视性弱视组和散光性弱视组进行综合治疗,并对弱视程度和治疗年龄进行疗效比较。治疗包... 目的:探讨屈光不正性弱视的程度、类别、治疗年龄与疗效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186例272眼,随机分为远视性弱视组、近视性弱视组和散光性弱视组进行综合治疗,并对弱视程度和治疗年龄进行疗效比较。治疗包括配戴合适眼镜、遮盖健眼或交替遮盖、精细目力作业训练及弱视治疗仪的应用。结果:远视性弱视患者基本治愈率最高(78.5%),近视性弱视(64.6%),散光性弱视(52.6%),有显著性差异(P<0.05)。远视性弱视、轻度弱视及发病年龄小的弱视治疗效果好(P<0.05)。结论: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治疗效果与屈光状态、弱视程度、年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不正 弱视 综合疗法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兔视网膜挫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志玉 史爱云 刘轶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1年第12期2079-2081,共3页
目的:研究复方丹参注射液(Danshen injection)在实验性兔视网膜挫伤时对视网膜细胞凋亡的干预作用。方法:青紫兰兔44只分为实验对照组和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组。以改良Allen's重击法制备兔右眼挫伤性视网膜病变模型,两组在建立模型后... 目的:研究复方丹参注射液(Danshen injection)在实验性兔视网膜挫伤时对视网膜细胞凋亡的干预作用。方法:青紫兰兔44只分为实验对照组和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组。以改良Allen's重击法制备兔右眼挫伤性视网膜病变模型,两组在建立模型后1,3h;1,3,7,14,28d分别取眼球。另设立正常对照组2只青紫兰兔,不作任何处理,在实验观察结束时取眼球。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视网膜细胞凋亡情况,并进行细胞计数。结果:视网膜挫伤后存在着神经感觉层细胞凋亡现象。在实验对照组和复方丹参注射液组两组中,正常对照组、1h,28d组几乎不见凋亡细胞,挫伤后3h;1,3d组在视网膜各细胞层均出现较多的、具有凋亡形态学与生化改变特征的凋亡细胞,其中在3d组视网膜感觉层细胞凋亡细胞数量达到高峰。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组的凋亡细胞数比实验对照组少,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实验性视网膜挫伤中,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能抑制视网膜细胞凋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挫伤 神经感觉层 细胞凋亡 视网膜 复方丹参注射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RADE系统的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应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效果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31
14
作者 叶欣欣 邵静 +4 位作者 任子扬 林倩 黄思敏 詹陈菊 宋培歌 《护士进修杂志》 2021年第14期1307-1314,共8页
目的系统评价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应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效果。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查找中医护... 目的系统评价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应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效果。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查找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对比常规护理路径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中应用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截为建库至2020年12月。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0个RCT,包括288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常规护理相比,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可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OR=6.32,95%CI(4.61,8.67),P<0.00001]和患者满意度[OR=6.94,95%CI(4.04,11.94),P<0.00001],并减轻患者疼痛[MD=-0.54,95%CI(-0.74,-0.33),P<0.00001],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MD=-3.77,95%CI(-4.74,-2.80),P<0.00001]和住院费用[MD=-0.22,95%CI(-0.25,-0.18),P<0.00001]。同时,根据平均年龄、性别比例、发表时间、有无症状分型进行亚组分析,发现其主要结局指标与其总体比较仍然较为一致。GRADE系统评价结果显示,证据质量水平有效率为中级,疼痛评分和满意度为低级,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为极低级。结论中医护理临床路径不仅能提高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率,减轻患者痛苦,还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和减少住院费用,也增加了患者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护理 临床护理路径 神经根型颈椎病 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酮ⅡA含量的系统适用性优化 被引量:7
15
作者 郑金聪 林王椿 姚步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32期49-50,共2页
目的:对丹参酮ⅡA的高效液相色谱含量检测方法进行系统适用性优化。方法:对照品经配制后,在其他实验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采用不同比例的流动相甲醇:A(甲醇∶水为75∶25)、B(甲醇∶水为80∶20)、C(甲醇∶水为85∶15)进行试验比较。结果:经... 目的:对丹参酮ⅡA的高效液相色谱含量检测方法进行系统适用性优化。方法:对照品经配制后,在其他实验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采用不同比例的流动相甲醇:A(甲醇∶水为75∶25)、B(甲醇∶水为80∶20)、C(甲醇∶水为85∶15)进行试验比较。结果:经与《中国药典》2010年版提供的方法比较,在流动相为甲醇∶水(85∶15)的条件下丹参酮ⅡA的峰形更好、出峰时间更短、柱效更高。结论:优化本试验的系统适用性后,该法操作简便、快速、稳定性好、精密度高,并且可进一步节约试验成本,适合丹参酮ⅡA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 高效液相色谱法 系统适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观察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志玉 史爱云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65-367,共3页
目的评价使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对恶性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疗效观察的有效性。方法对26例(31眼)恶性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分析治疗前及治疗后15 d、1个月、3个月时的视力... 目的评价使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对恶性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疗效观察的有效性。方法对26例(31眼)恶性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分析治疗前及治疗后15 d、1个月、3个月时的视力、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和黄斑区6 mm直径神经上皮总体容积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15 d视力提高者22眼,治疗后1个月为26眼,治疗后3个月为29眼。患者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及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治疗前为(393.20±18.05)μm和(486.58±69.00)μm,治疗后15 d、1个月、3个月分别为(363.20±26.80)μm和(392.13±30.65)μm、(342.75±25.82)μm和(315.03±22.33)μm、(305.64±23.38)μm和(213.87±25.68)μm;黄斑区6 mm直径神经上皮总体容积治疗前为(17.04±3.31)mm3,治疗后15 d、1个月、3个月分别为(11.07±2.02)mm3、(9.36±0.93)mm3、(8.42±0.75)mm3;各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后各时间点间两两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恶性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的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和黄斑区6 mm直径神经上皮总体容积变化与其病变程度相关,OCT对恶性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疗效评价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为病情的追踪和指导用药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院门诊退药情况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蔡忠捷 陈侃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34期112-113,共2页
目的:通过分析我院门诊退药情况,加强对退药问题的管理,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方法:对我院2009年1~10月816份门诊退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我院退药原因以患者自行要求为主(34.81%),其次为药品不良反应(24.64%)及主观因素(25.14%)。结论:... 目的:通过分析我院门诊退药情况,加强对退药问题的管理,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方法:对我院2009年1~10月816份门诊退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我院退药原因以患者自行要求为主(34.81%),其次为药品不良反应(24.64%)及主观因素(25.14%)。结论:尽量避免门诊退药,除药师要向患者解释药品作用、宣传药品知识、减少患者对药品的怀疑外,应积极向临床输送新药知识,提高用药合理性和患者对用药的依从性,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减少退药频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退药 退药原因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志玉 史爱云 +1 位作者 张晓光 余志荣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11期2110-2111,共2页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本院158例2型糖尿病患者做眼底检查和荧光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分为糖尿病正常眼底(NDR)组83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组75例,进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检测。结...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本院158例2型糖尿病患者做眼底检查和荧光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分为糖尿病正常眼底(NDR)组83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组75例,进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检测。结果:DR组HbA1c值明显高于NDR组(P<0.01),而FBG水平在DR组与NDR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HbA1c是DR的一个重要检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化血红蛋白 空腹血糖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电切术后应用曼月乐环对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及复发率的效果 被引量:18
19
作者 游佳英 陈灼英 何彩平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23期124-126,150,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电切术后应用曼月乐环对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及复发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宁德市闽东医院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电切术后患者120例,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电切术后应用曼月乐环对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及复发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宁德市闽东医院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电切术后患者120例,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地屈孕酮干预,观察组患者接受曼月乐环干预。治疗结束后,收集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变化、子宫内膜息肉复发情况等数据,比较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住院情况。结果手术前,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个月和第3个月,观察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个月,两组患者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个月,观察组患者子宫内膜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术后48 h阴道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电切术后应用曼月乐环能够有效降低子宫内膜厚度,促进月经恢复,并降低子宫内膜息肉的复发率,曼月乐环的安全性较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以改善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电切术后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息肉 宫腔镜 曼月乐环 子宫内膜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林蕊艳 杨莉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33期6-8,共3页
目的:探讨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收治2012年5月-10月的90例小儿急性腹泻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用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给予益生菌、补锌剂、蒙脱石散剂口服及补液等常规... 目的:探讨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收治2012年5月-10月的90例小儿急性腹泻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用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给予益生菌、补锌剂、蒙脱石散剂口服及补液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布拉氏酵母菌散剂治疗。对两组的临床疗效、止泻时间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儿在治疗后3d平均大便次数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改善更加明显(P〈0.05);治疗后7 d,两组患儿平均大便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止泻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布拉氏酵母菌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大便次数,缩短腹泻持续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拉氏酵母菌 小儿 急性腹泻 微生态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