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例说文本解读的三要与三忌 被引量:1
1
作者 刘玉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7-29,共3页
1 要善于从文本的语言事实挖掘思想、形象、情感的深刻内涵,忌望文生义、沦于肤浅。 千百篇优秀的诗文,要想让它产生无形而巨大的精神力量,启迪人生的智慧,激发人们积极向上的动力和创造潜能,第一步是解读。语文教学方法千变万化,
关键词 文本解读 语言事实 望文生义 精神力量 创造潜能 教学方法 语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于无疑处生疑——孙绍振文本分析理论研读体悟
2
作者 刘玉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1-33,共3页
孙绍振先生对于曾经风行全国的"满堂问"发出质疑,正本清源,提出师生平等对话。教师不能主动告知,不能系统讲授,几乎成了某种不言而喻的教条甚至行政规范,最极端的是竟有教育行政部门规定,教师讲授不得超过十分钟,提问必须达到四十二... 孙绍振先生对于曾经风行全国的"满堂问"发出质疑,正本清源,提出师生平等对话。教师不能主动告知,不能系统讲授,几乎成了某种不言而喻的教条甚至行政规范,最极端的是竟有教育行政部门规定,教师讲授不得超过十分钟,提问必须达到四十二次以上。满堂问如此风靡,表面上是教师长于提问,实际上恰恰相反,在很大程度上是提问只重形式而不计效果。提出问题是思考理解、分析深化的前提。值得反思的是,我们一堂课上提出少说十个甚至多达几十个问题,就能推动学生主动思考,进入深层分析了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绍振 满堂问 行政规范 文本结构 十二次 《木兰诗》 梁晓声 小狗包弟 政治错误 教育行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问题探讨中看清人性的美丑——《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教学设计
3
作者 刘玉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5-18,共4页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进入文本世界,探索文本内涵的能力。 2.培养学生对美丑善恶的分辨能力,涵养其追求人性之美的情感和人道主义的情怀。
关键词 教学设计 美丑 人性 眼泪 分辨能力 教学目标 文本世界 文本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修课,想说爱你也容易——从《将进酒》必修选修两种教学设计想到的
4
作者 刘玉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2-23,共2页
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是新课程推出的一个新课题,因此,选修模块的教学人们格外关注。可是,经历过选修课教学之后,有相当一部分老师产生了困惑,不知道必修与选修的区别到底在哪里。于是,便有了“高中语文选修课想说爱你不容易”的感... 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是新课程推出的一个新课题,因此,选修模块的教学人们格外关注。可是,经历过选修课教学之后,有相当一部分老师产生了困惑,不知道必修与选修的区别到底在哪里。于是,便有了“高中语文选修课想说爱你不容易”的感叹。其实,在对选修教材进行教学设计时,只要能按照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课程结构的理念,依据以下三个原则,消除困惑并不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修课教学 教学设计 《将进酒》 高中语文 选修模块 选修教材 课程结构 课程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