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有林场杉木人工林定株经营技术探讨——以福建省宁化国有林场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发游 雷先珠 《绿色科技》 2020年第13期98-100,109,共4页
以福建省宁化国有林场人工林目标树定株经营实践为基础,总结提出了人工林定株经营技术的理论基础、培育模式、基本方法、技术措施等主要内容,并对2014年实施定株经营的杉木人工林布设监测样地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定株经营培育措... 以福建省宁化国有林场人工林目标树定株经营实践为基础,总结提出了人工林定株经营技术的理论基础、培育模式、基本方法、技术措施等主要内容,并对2014年实施定株经营的杉木人工林布设监测样地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定株经营培育措施对林木的生长有较大影响,投入产出成效显著;杉木幼龄林实施定株经营技术措施6年后,定株经营样地的林木在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及蓄积的增长均高于对照样地;杉木定株经营样地总体蓄积量增长比对照样地增长多4.8 m 3,高出40.3%,定株目标树蓄积量增长比对照目标树蓄积量增长高出70.7%,蓄积年生长量高出100%,定株经营投入产出比达1∶11.1,人工林定株经营技术对国有林场精准提升森林质量、科学培育大径级优质林木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林场 人工林 目标树 定株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林场经营管理方式转变初探——以福建省宁化国有林场为例
2
作者 罗春备 《绿色科技》 2019年第23期257-258,共2页
指出了国有林场是我国生态修复和建设的重要力量,是我国林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全国林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分析了我国国有林场在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以福建省宁化国有林场为例,对国有林场经营管理方式进行了探讨,... 指出了国有林场是我国生态修复和建设的重要力量,是我国林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全国林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分析了我国国有林场在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以福建省宁化国有林场为例,对国有林场经营管理方式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及建议,以期为国有林场经营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林场 经营管理方式 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化县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对策
3
作者 张启旭 《福建林业》 2025年第3期23-25,共3页
油茶(Camellia oleifera)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作物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林树种。作为福建省油茶主产区,宁化县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然而,受区位条件和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当地油茶产业与省内先进县市相比仍存... 油茶(Camellia oleifera)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作物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林树种。作为福建省油茶主产区,宁化县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然而,受区位条件和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当地油茶产业与省内先进县市相比仍存在明显差距。近年来,随着国家将“木本油料产业”提升至战略高度,并大力推动“油安天下”目标的实现,如何促进宁化县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木本油料产业 宁化县 油茶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林场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被引量:3
4
作者 洪爱芬 《绿色科技》 2015年第8期330-331,共2页
固定资产是生产、生活必备的物质条件,是国有林场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如何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减少闲置资产,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是防止资金流失,促进资产保值增值的关键。
关键词 固定资产管理 存在问题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国有林场档案管理问题与对策建议 被引量:2
5
作者 方华雄 《绿色科技》 2020年第7期102-103,106,共3页
指出了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了国家“五位一体”总布局,国有林场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生力军,随着国有林场改革工作深入推进,档案管理工作日趋重要。基于此,提出了新形势下加强国有林场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与建设,为国有... 指出了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了国家“五位一体”总布局,国有林场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生力军,随着国有林场改革工作深入推进,档案管理工作日趋重要。基于此,提出了新形势下加强国有林场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与建设,为国有林场改革发展提供宝贵信息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形势 国有林场 档案管理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林场经营性资产的运营管理问题和对策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满水 《绿色科技》 2018年第1期29-30,33,共3页
指出了经营性资产也是可以运营的资产,根据行业的特点,结合林场实际,探讨了如何将闲置可运营的资产进行盘活,既可以增加租金收益也可以加强资产管理,从分析资产情况到政策的界限,分类管理,再到运营过程管理,总结了运营管理工作,针对制... 指出了经营性资产也是可以运营的资产,根据行业的特点,结合林场实际,探讨了如何将闲置可运营的资产进行盘活,既可以增加租金收益也可以加强资产管理,从分析资产情况到政策的界限,分类管理,再到运营过程管理,总结了运营管理工作,针对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营性资产 运营管理程序 效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林场加强木材检验管理的措施探讨
7
作者 张满水 《绿色科技》 2017年第15期180-181,共2页
指出了木材检验工作是国有林场生产管理中基础性工作之一,贯穿于木材生产、贮存、销售、运输管理的各个环节,是实行森林采伐限额的重要依据,其工作的质量关系到森林资源的有效利用、产品的质量和林场的经济效益。探讨了加强木材检验管... 指出了木材检验工作是国有林场生产管理中基础性工作之一,贯穿于木材生产、贮存、销售、运输管理的各个环节,是实行森林采伐限额的重要依据,其工作的质量关系到森林资源的有效利用、产品的质量和林场的经济效益。探讨了加强木材检验管理的有效手段及措施,以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检验 管理措施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柏无性系生长性状遗传变异及选择
8
作者 叶远昌 《福建林业》 2024年第3期28-32,共5页
为筛选福建柏优良无性系,在福建省大田梅林国有林场开展福建柏无性系测定及选择试验。结果表明:郁闭后的福建柏无性系幼林树高年均生长量达0.77 m以上,胸径年均生长量达1.14 cm以上。12 a林龄时树高、胸径和单株立木材积均值分别为9.21 ... 为筛选福建柏优良无性系,在福建省大田梅林国有林场开展福建柏无性系测定及选择试验。结果表明:郁闭后的福建柏无性系幼林树高年均生长量达0.77 m以上,胸径年均生长量达1.14 cm以上。12 a林龄时树高、胸径和单株立木材积均值分别为9.21 m、14.19 cm和0.0515 m3。生长性状在无性系间具有丰富且稳定的遗传变异,树高、胸径的遗传变异系数8 a林龄后分别介于3.17%~3.99%和8.59%~8.97%之间,单株立木材积的遗传变异系数始终维持在16%以上。这种变异受到持续的中强度遗传控制,树高重复力维持在0.4438~0.6506之间,胸径重复力为0.5613~0.7453,单株立木材积重复力在0.6250~0.7423之间。依据12 a林龄时材积遗传增益筛选出9个速生优良无性系,平均树高、胸径、单株立木材积分别为9.76 m、15.79 m和0.0747 m^(3),遗传增益分别为3.44%、8.40%和25.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柏 无性系 重复力 遗传变异 遗传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皮青冈苗期生长表型性状变异及家系选择
9
作者 蓝文丰 张青青 +4 位作者 熊雨忠 陈耀升 林强 章允清 欧阳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25-936,共12页
【目的】探索赤皮青冈Cyclobalanopsis gilva家系苗期生长表型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选择苗期生长表现优异的优良家系。【方法】从福建省建瓯市和柘荣县选出59株赤皮青冈天然优良单株并进行采种育苗,对苗高、叶片数、叶长、叶宽、叶片长... 【目的】探索赤皮青冈Cyclobalanopsis gilva家系苗期生长表型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选择苗期生长表现优异的优良家系。【方法】从福建省建瓯市和柘荣县选出59株赤皮青冈天然优良单株并进行采种育苗,对苗高、叶片数、叶长、叶宽、叶片长宽比和叶面积等性状进行测量和计算,进行方差分析、遗传力估算、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构建主成分综合得分模型,对参试家系进行评分。【结果】苗高、叶片数、叶长和叶面积等性状在家系间和家系与重复互作效应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叶宽和叶片长宽比等性状在家系间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生长表型性状的家系遗传力为0.793~0.905,在家系水平上生长表型性状均受到中、高强度的遗传控制,在苗期开展速生家系初选具有较大的遗传改良潜力。相关性分析表明,性状间的相关性均达极显著水平,叶宽与叶面积的相关系数最大;苗高与其余性状的相关性中,与叶片数的相关系数最大。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出,前2个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2.838%,由这2个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构建综合得分模型。从59个家系中初选苗期生长表现优异的家系20个,入选率为33.9%。入选的20个家系的苗高、叶片数、叶长、叶宽、叶片长宽比和叶面积的遗传增益均值分别为20.22%、18.89%、13.01%、8.34%、3.44%和21.27%。【结论】赤皮青冈家系苗期生长表型性状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家系间的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生长表型性状受中、高强度的遗传控制,初选出苗期表现优异的家系20个。可从入选家系中选择超级苗开展扦插繁殖技术研究,通过无性繁殖进行初选良种材料的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皮青冈 家系 苗期 生长表型性状 遗传变异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业生产技术与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10
作者 张金富 《林业科技情报》 2025年第2期98-100,共3页
随着林业改革的深入推进,如何创新林业生产技术与管理模式,提升林业生产效率和安全水平,成为国有林场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以福建省宁化国有林场为例,探讨了信息化技术应用、管理制度创新和外包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创新实践,总结了相关经验... 随着林业改革的深入推进,如何创新林业生产技术与管理模式,提升林业生产效率和安全水平,成为国有林场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以福建省宁化国有林场为例,探讨了信息化技术应用、管理制度创新和外包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创新实践,总结了相关经验,为国有林场管理创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生产 技术创新 管理模式 信息化 安全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化县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现状与治理对策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伙琴 《福建农业科技》 2006年第5期72-73,共2页
关键词 宁化县 发生现状 有害生物 亚热带季风气候 林地面积 治理 林业 阔叶树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化县紫色土退化现状及防治措施探讨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勇 《福建水土保持》 2000年第1期35-38,共4页
紫色土是亚热带地区由富含碳酸钙的紫红色砂页岩风化发育的一种岩成土。紫色土的形成具有物理风化强烈、化学风化微弱、碳酸钙不断淋溶的特点 ,由于自然因素和人类不合理垦耕的影响 ,宁化县紫色土的土壤侵蚀和肥力退化十分严重 ,表现出... 紫色土是亚热带地区由富含碳酸钙的紫红色砂页岩风化发育的一种岩成土。紫色土的形成具有物理风化强烈、化学风化微弱、碳酸钙不断淋溶的特点 ,由于自然因素和人类不合理垦耕的影响 ,宁化县紫色土的土壤侵蚀和肥力退化十分严重 ,表现出土层变薄、地表破碎、物理性状低劣、干旱突出、肥力衰退的特点。对于紫色土退化的防治 ,应根据不同的退化程度 ,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土 土壤退化 宁化县 土地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排列密度对杉木实生容器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孟庆银 江先桂 +6 位作者 陈耀升 张标强 伊昊 叶礼东 李天星 卢世泉 陈杨 《林业勘查设计》 2024年第2期84-89,共6页
2022年12月,开展40孔育苗穴盘不同排列密度(A处理20株、B处理23株、C处理24株)与对照(D处理40株)培育的杉木实生容器苗生长对比试验,结果表明,A处理、B处理和C处理苗高生长相对D处理(CK)分别低出9.5%、15.6%和20.3%,4个处理苗高之间差... 2022年12月,开展40孔育苗穴盘不同排列密度(A处理20株、B处理23株、C处理24株)与对照(D处理40株)培育的杉木实生容器苗生长对比试验,结果表明,A处理、B处理和C处理苗高生长相对D处理(CK)分别低出9.5%、15.6%和20.3%,4个处理苗高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A处理、B处理和C处理地径生长相对D处理(CK)分别高出15.2%、15.2%和9.1%,4个处理地径之间差异显著(P<0.05);A处理和C处理生物量相对D处理(CK)分别增长了17.4%和6.7%,4个处理生物量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A处理、B处理和C处理高径比、根冠比均优于D处理(CK);A处理、C处理和B处理苗木质量指数(QI)值相对D处理(CK)分别高出44.4%、36.7%和1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容器苗 排列密度 生长量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鳞苞锥育苗技术
14
作者 雷先珠 《福建林业科技》 2024年第4期103-107,111,共6页
为研究鳞苞锥育苗技术,于2020—2022年在福建省宁化县采集鳞苞锥种子开展不同基质催芽及不同容器规格育苗试验。结果表明,4种催芽基质中,鳞苞锥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从高到低分别是粗河沙、细河沙、黄心土+火烧土、黄心土,相应... 为研究鳞苞锥育苗技术,于2020—2022年在福建省宁化县采集鳞苞锥种子开展不同基质催芽及不同容器规格育苗试验。结果表明,4种催芽基质中,鳞苞锥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从高到低分别是粗河沙、细河沙、黄心土+火烧土、黄心土,相应的发芽时间逐渐延长。采用粗沙为基质催芽最好,平均发芽时间仅18.3 d,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均显著高于黄心土+火烧土和黄心土基质。培育鳞苞锥1年生苗木的方法中,以采用无纺布营养土芽苗移栽的育苗方法表现最佳,平均苗高达33.9 cm、平均地径0.34 cm、合格苗率92.5%,≥5 cm侧根数量最多。不同容器规格培育2年生鳞苞锥苗木试验表明,采用容器规格12 cm×14 cm无纺布营养袋培育比容器规格10 cm×12 cm和8 cm×10 cm的效果好,平均苗高、地径、苗木出圃率和高径比分别达89.1 cm、0.92 cm、99.3%和96.8。添加菌根土对鳞苞锥种子出苗率的影响不显著,但对鳞苞锥苗木地径、苗高的生长量影响显著,其中以黄心土60%+火烧土20%+菌土20%为基质培育的苗木生长最好,平均苗高达38.8 cm,平均地径达0.38 cm,≥5 cm侧根数量达11.2条。综合结果表明,鳞苞锥种子采用粗河沙为催芽基质,采用芽苗移栽、12 cm×14 cm规格的无纺布营养土进行1~2年生苗木培育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苞锥 催芽 育苗 基质 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槠根际土壤主要营养元素及微生物群落分析
15
作者 叶远昌 《福建林业科技》 2024年第3期34-39,68,共7页
于2020年,在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梅林国有林场,以不同坡度(28°、34°、40°)的米槠林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宏基因组测序技术测定米槠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并测定米槠根际土壤元素含量,分析米槠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与... 于2020年,在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梅林国有林场,以不同坡度(28°、34°、40°)的米槠林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宏基因组测序技术测定米槠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并测定米槠根际土壤元素含量,分析米槠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与土壤元素含量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坡度米槠土壤养分中C、P、Fe、Mg、Ca存在显著差异(P<0.05),N、K、Zn、Mn含量无明显差别;坡度34°的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最高;米槠根际土壤中优势菌纲均为酸杆菌纲(Acidobacteriae),α-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群落中优势菌纲的总和占微生物群落总量的60%以上;土壤中的有机氮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显著,其中芽球菌纲(Blastocatellia)与N的负相关性最强(r=-0.99988)。不同坡度对米槠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存在显著影响,但仍存在共性。研究结果可为米槠林的提质增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槠 根际微生物 群落结构 土壤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氏栲与杉木混交试验初报
16
作者 叶远昌 《绿色科技》 2024年第17期57-61,共5页
对格氏栲与杉木混交试验连续4年进行追踪调查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格氏栲与杉木混交林营造中,格氏栲成活率显著低于杉木,要提高格氏栲造林成活率,须提高格氏栲种源良种壮苗率。格氏栲与杉木混交林分中,杉木生长显著快于格氏栲,种间关系... 对格氏栲与杉木混交试验连续4年进行追踪调查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格氏栲与杉木混交林营造中,格氏栲成活率显著低于杉木,要提高格氏栲造林成活率,须提高格氏栲种源良种壮苗率。格氏栲与杉木混交林分中,杉木生长显著快于格氏栲,种间关系较难协调,如以格氏栲为目的树种,应降低杉木混交比例。格氏栲与杉木混交,初期试验表明,1∶1混交比例下,不同混交方式对生长影响不显著。格氏栲与杉木混交,不同混交比例中,1∶1混交模式较利于格氏栲生长,4年生格氏栲平均树高达268.6 cm,平均胸径达3.5 cm,平均冠幅达2.20 m^(2)。发展格氏栲林,采用混交造林能加快郁闭成林速度,应提倡混交造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氏栲 杉木 混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正红菇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17
作者 雷先珠 《福建林业》 2025年第5期24-26,共3页
正红菇(Russula griseocarnosa)是一种生长于壳斗科林木根部的珍贵野生食用菌,属外生菌根真菌。其干品菌盖呈深红或紫黑色,菌褶与菌柄内部呈深灰至浅蓝色,菌柄质地坚实,富含人体必需氨基酸、多糖、维生素与矿物质,兼具食用与药用价值。... 正红菇(Russula griseocarnosa)是一种生长于壳斗科林木根部的珍贵野生食用菌,属外生菌根真菌。其干品菌盖呈深红或紫黑色,菌褶与菌柄内部呈深灰至浅蓝色,菌柄质地坚实,富含人体必需氨基酸、多糖、维生素与矿物质,兼具食用与药用价值。近年来,伴随健康饮食意识提升,正红菇市场需求持续走高。然而,受限于苛刻的生长条件与不可人工培育的特性,其产业发展仍面临严峻挑战:掠夺式采摘频发,菌根生境退化,产量与品质双双下滑,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本文聚焦福建林下正红菇产业,深入解析当前发展瓶颈,并提出针对性对策,助力产业可持续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 氨基酸 食用菌 外生菌根真菌 产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槐实时定量PCR分析中内参基因的选择 被引量:11
18
作者 王金星 张利军 +7 位作者 廖资亿 张运根 邱乾栋 孙鹏 孙宇涵 胡瑞阳 卢楠 李云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67-172,共6页
实时荧光定量PCR 是由美国Applied Biosystems 公司于1996年在传统的PCR 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核酸定量技术( Mackay,2004),具有定量准确、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及高通量等优点(Huggett et al.,2005),已成为... 实时荧光定量PCR 是由美国Applied Biosystems 公司于1996年在传统的PCR 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核酸定量技术( Mackay,2004),具有定量准确、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及高通量等优点(Huggett et al.,2005),已成为医学、农学、林学、微生物学等众多领域中进行基因表达和转录组分析的常用技术之一( Postollec et al.,2011;袁亚男等,20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槐 内参基因 实时荧光定量PCR GENORM NORMFIND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伐对楠木杉木混交林生长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3
19
作者 孙祥水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08年第3期184-187,共4页
采用2个处理4次重复的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对楠木与杉木混交林进行间伐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间伐有利于楠木生长,间伐林分楠木平均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分别为不间伐的177.4%、120.8%和361.5%,间伐楠木林分蓄积量为74.23 m3.hm-2,不间伐楠木... 采用2个处理4次重复的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对楠木与杉木混交林进行间伐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间伐有利于楠木生长,间伐林分楠木平均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分别为不间伐的177.4%、120.8%和361.5%,间伐楠木林分蓄积量为74.23 m3.hm-2,不间伐楠木蓄积量为24.88 m3.hm-2,间伐楠木受光条件好,林木树冠大,生长好;间伐有利于楠木林下植被的生长,间伐林分林下植被生物量为9702.0 kg.hm-2,不间伐林分为3221.5 kg.hm-2,间伐林分为不间伐林分的301.2%;间伐后楠木林分的凋落物量有所减少,间伐林分凋落物量为2463.8 kg.hm-2,不间伐林分为3600.0 kg.hm-2,间伐林分为不间伐林分的6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楠木 杉木 混交林 间伐 生长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昆虫病原线虫防治皱鞘双条杉天牛 被引量:8
20
作者 孙祥水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2000年第1期49-51,共3页
通过昆虫病原斯氏线虫属的5个品系和异小杆线虫的1个品系对皱鞘双条杉天牛的室内外试验,筛选出异小杆线虫泰山1号为最佳品系,SteinernemafeltiaeBeijing和S.feltiaeMexicam2个品系次之,林间防治选用每头害虫1000条线虫剂量,采用注射法... 通过昆虫病原斯氏线虫属的5个品系和异小杆线虫的1个品系对皱鞘双条杉天牛的室内外试验,筛选出异小杆线虫泰山1号为最佳品系,SteinernemafeltiaeBeijing和S.feltiaeMexicam2个品系次之,林间防治选用每头害虫1000条线虫剂量,采用注射法或塑料海绵塞孔法防治效果均可达73.91%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线虫 皱鞘双条杉天牛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