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胎盘绒毛膜血管瘤病8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罗莹 许淑霞 +2 位作者 潘地铃 马宏 吴荔香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78-980,共3页
目的探讨胎盘绒毛膜血管瘤病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8例胎盘绒毛膜血管瘤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绒毛膜血管瘤病中,7例为局限型,1例为弥漫多灶型。镜下见干绒毛膨大,绒毛间质中可见大量增生的毛细血... 目的探讨胎盘绒毛膜血管瘤病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8例胎盘绒毛膜血管瘤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绒毛膜血管瘤病中,7例为局限型,1例为弥漫多灶型。镜下见干绒毛膨大,绒毛间质中可见大量增生的毛细血管,与周围组织境界欠清,血管排列无规律性,未累及终末绒毛。所有病例均有并发症:子痫前期4例,胎盘早剥3例,早产儿4例,小于胎龄儿2例,新生儿畸形2例。结论绒毛膜血管瘤病是一种少见的胎盘绒毛血管病变,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要准确评估胎盘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毛膜血管瘤病 胎盘 病理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cyclin G1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翁玉英 林东红 +5 位作者 吴荔香 林德馨 成玲 薛晓光 陈光荣 廖翏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16-619,623,共5页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G1(cyclin G1)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癌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收集石蜡包埋标本及其相关临床病理资料107例,其中正常宫颈上皮(正常对照)组18例、CIN组43例和宫颈癌组46例,用原位杂交技术检...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G1(cyclin G1)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癌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收集石蜡包埋标本及其相关临床病理资料107例,其中正常宫颈上皮(正常对照)组18例、CIN组43例和宫颈癌组46例,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其cyclin G1 mRNA的表达,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其cyclin G1蛋白的表达。结果:CIN组与宫颈癌组的cyclin G1 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6.5%和60.9%,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1.1%,P<0.05);正常对照组、CIN组和宫颈癌组的cyclin G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51.2%和71.7%,呈递增趋势,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正常对照组、CINⅠ组、CINⅡ/Ⅲ组和宫颈癌组中,cyclin G1 mRNA和蛋白的阳性表达强度与宫颈病变级别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378和0.487,P<0.05);cyclin G1蛋白与cyclin G1 mRNA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530,P=0.000);宫颈癌组cyclin G1 mRNA的表达与各项临床病理因素均无相关性(P>0.05),但cyclin G1蛋白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cyclin G1 mRNA和蛋白在宫颈癌中均有高表达,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生有关;cyclinG1蛋白的高表达可能是其mRNA转录水平增高所致,并且可能与宫颈癌恶性侵袭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CYCLIN G1 免疫组化 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未成熟畸胎瘤伴腹膜胶质瘤病4例并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潘地铃 马宏 +2 位作者 吴荔香 詹燕美 陈余朋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54-1056,共3页
目的 探讨卵巢未成熟畸胎瘤(ovarian immature tera-toma,OIT)伴腹膜胶质瘤病(gliomatosis peritonei,GP)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4例OIT伴GP的临床资料、病理学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年龄17~27岁,OI... 目的 探讨卵巢未成熟畸胎瘤(ovarian immature tera-toma,OIT)伴腹膜胶质瘤病(gliomatosis peritonei,GP)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4例OIT伴GP的临床资料、病理学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年龄17~27岁,OIT肿瘤最大径4~36cm,镜下由3个胚层来源的各种成熟和未成熟组织组成,并见未成熟原始神经外胚层组织,组织学分级Ⅰ级3例、Ⅲ级1例。4例GP镜下见多个成熟性神经胶质结节播散性种植于大网膜。免疫组化标记GFAP、SOX2均阳性。术后3例采取辅助化疗,分别随访3~114个月,均健康生存,1例失访。结论 OIT伴GP临床罕见,其预后与OIT的组织学分级相关,GP存在复发或恶变风险,需长期密切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未成熟畸胎瘤 腹膜胶质瘤病 临床病理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间质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与免疫组化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吴章芳 王云英 +3 位作者 卢起棪 余英豪 孙慧敏 杨发端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1期848-848,共1页
子宫内膜间质细胞肿瘤较少见.国外本病占所有子宫恶性肿瘤的0.2%,占子宫肉瘤25%;国内报告病例不止50例,且无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的报告.我院在近29年外检工作中遇见11例,并作了免疫组化的研究,探讨组织发生.
关键词 子宫肿瘤 内膜间质细胞 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具有中肾形态特征的腺癌4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惠斌 林建松 +1 位作者 傅建辉 许淑霞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56-359,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具有中肾形态特征的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2例子宫颈中肾腺癌(mesonephric adenocarcinoma,MA)及2例子宫体子宫内膜中肾样腺癌(mesonephric-like adenocarcinoma,MLA)进行HE、免疫组化染色,并结合相关文献分析其临... 目的探讨子宫具有中肾形态特征的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2例子宫颈中肾腺癌(mesonephric adenocarcinoma,MA)及2例子宫体子宫内膜中肾样腺癌(mesonephric-like adenocarcinoma,MLA)进行HE、免疫组化染色,并结合相关文献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结果4例患者发病年龄47~76岁,平均65岁,以绝经后阴道出血常见。MLA/MA可见弥漫或局部黏液样变伴炎细胞浸润的肿瘤间质背景,组织形态结构多样,表现为单腺管状伴腺腔内嗜酸性分泌物、筛状、乳头状、导管状伴导管内低级别乳头状瘤样生长,少数呈梭形平滑肌瘤样、性索样及鞋钉状透明细胞样。免疫表型:GATA3、DNA错配修复蛋白及SMARA4均阳性,p53野生型,p16阴性或斑驳非钟点状阳性,Napshin A、PR及WT1均阴性;3/4例CR核阳性及CD10腺腔腔缘阳性,Ki-67增殖指数25%~60%。随访3~16个月,均无瘤生存,无复发及转移。结论MLA/MA在形态学及免疫表型上相似,但来源可能不同,MLA来源与苗勒管更为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腺癌 中肾样 子宫内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106例临床病理特征及病因分析 被引量:19
6
作者 林燕青 张惠斌 +2 位作者 曲利娟 曾也婷 吴佳慧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013-1015,共3页
目的探讨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ranulomatous lobular mastitis,GLM)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并分析其与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对106例已经确诊的GLM重新阅片,并行金胺O、PASM、PAS特殊染色及... 目的探讨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ranulomatous lobular mastitis,GLM)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并分析其与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对106例已经确诊的GLM重新阅片,并行金胺O、PASM、PAS特殊染色及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106例GLM均为女性,平均年龄33岁,有生育史及哺乳史104例,97例距末次妊娠3年发病,平均病程3个月。镜下组织学特征以乳腺终末导管小叶单位为中心的慢性化脓性肉芽肿性炎症。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核/NTM均阴性,PASM、PAS特殊染色未查见真菌,金胺O特殊染色1分15例、2分3例,金胺O染色阴性88例,阳性率为16.98%。18例金胺O染色阳性患者随访发现伴窦道形成5例,手术切口愈合差者2例,在1年内复发5例;88例金胺O染色阴性患者伴窦道形成14例,手术切口愈合差者5例,在3个月内复发5例。结论GLM是少见的良性炎症性乳腺疾病,NTM感染可能是GLM的病因之一,将金胺O、PASM、PAS特殊染色及荧光定量PCR联合检测可作为GLM的常规检查,为治疗GLM提供病理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 临床病理特征 非结核分枝杆菌 病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H17表达及其SNPs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 被引量:6
7
作者 潘地铃 张声 +3 位作者 王行富 陈余朋 任彩虹 陈祥娜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957-962,共6页
目的:探讨CDH17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及其SNPs与胃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制作模拟胃癌侵袭转移动态的组织芯片,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DH17蛋白的表达,PCR-LDR技术检测CDH17基因2个SNPs位点rs2514813和rs3214050的多态性... 目的:探讨CDH17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及其SNPs与胃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制作模拟胃癌侵袭转移动态的组织芯片,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DH17蛋白的表达,PCR-LDR技术检测CDH17基因2个SNPs位点rs2514813和rs3214050的多态性并行测序验证。结果:胃癌CDH17表达上调与组织学分化程度呈正相关(P<0.01);肠型胃癌表达高于弥漫型胃癌;随着侵袭过程的进展,黏膜层、肿瘤中央区、侵袭前沿区胃癌的CDH17表达水平呈下降趋势;CDH17表达与胃癌术后生存时间未见明显相关(P=0.209)。胃癌CDH17基因SNP位点rs3214050等位基因C、T频率及CC、CT和TT的基因型频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携带等位基因T的胃癌患者术后生存时间长于CC基因型(P<0.01)。rs2514813位点基因型与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DH17表达升高与胃癌腺样结构的维持及进展相关,rs3214050位点为T等位基因者患胃癌风险低且预后好,提示该位点与中国福建汉族人群胃癌的遗传易感性及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黏连蛋白-17 胃癌 侵袭 转移 免疫组织化学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泡状胎块中p57、survivin、Ki-67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8
作者 罗莹 吴荔香 +1 位作者 廖翏 许淑霞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2-204,共3页
目的研究p57、survivin、Ki-67在完全性水泡状胎块(complete hydatidiform mole,CHM)和部分性水泡状胎块(partial hydatidiform mole,PHM)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水泡状胎块(hydatidiform mole,HM)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 目的研究p57、survivin、Ki-67在完全性水泡状胎块(complete hydatidiform mole,CHM)和部分性水泡状胎块(partial hydatidiform mole,PHM)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水泡状胎块(hydatidiform mole,HM)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57、survivin、Ki-67在32例CHM、21例PHM和20例正常早孕绒毛中的表达。结果 CHM组p57的表达明显低于PHM、正常组;CHM组survivin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CHM组、PHM组Ki-67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组。结论 p57可作为CHM与PHM、正常早孕绒毛鉴别的有用指标,对于p57都表达的PHM、早孕流产绒毛的鉴别,检测survivin、Ki-67的表达水平可有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泡状胎块 P57 SURVIVIN KI-6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K基因重排在子宫肿瘤STUMP亚型中高表达
9
作者 张惠斌(摘译) Devereaux K A +1 位作者 Kunder C A Longacre T A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87-687,共1页
当一个平滑肌肿瘤的生物学潜能不能确定时被称之为恶性潜能未定的平滑肌肿瘤(STUMP),是一种少见的诊断。由于该亚组肿瘤形态学上的异质性,其初始鉴别诊断非常广泛。最近有资料表明伴有ALK基因重排的子宫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s)可能被... 当一个平滑肌肿瘤的生物学潜能不能确定时被称之为恶性潜能未定的平滑肌肿瘤(STUMP),是一种少见的诊断。由于该亚组肿瘤形态学上的异质性,其初始鉴别诊断非常广泛。最近有资料表明伴有ALK基因重排的子宫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s)可能被误诊为STUMP,但这种情况的发生程度并未得到检验。作者分析60例女性肿瘤患者,包括既往诊断为STUMP(48例)及前瞻性考虑诊断为STUMP(12例)。对每个病例均进行组织学复查及行ALK免疫组化检测,并对免疫组化阳性者行ALK断裂FISH法进行证实。14%(6/43)的子宫体和子宫颈肿瘤ALK免疫组化阳性,而其它部位肿瘤ALK免疫组化均呈阴性。虽然仅有数例伴黏液样特征,但所有6例ALK免疫组化阳性的肿瘤中均存在,占伴有伴黏液样特征的宫体及宫颈部位肿瘤的35%(6/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基因重排 ALK 免疫组化检测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平滑肌肿瘤 鉴别诊断 亚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腺癌中组蛋白去甲基化酶JMJD2D的表达及预后分析
10
作者 陈越 杨映红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356-1361,共6页
目的 探讨肺腺癌中JMJD2D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TCGA、GEO数据库分析JMJD2D mRNA在肺腺癌中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检测JMJD2D蛋白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应用GSEA软件分析JMJD2D的相关信号通路,并复习... 目的 探讨肺腺癌中JMJD2D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TCGA、GEO数据库分析JMJD2D mRNA在肺腺癌中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检测JMJD2D蛋白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应用GSEA软件分析JMJD2D的相关信号通路,并复习文献。结果 TCGA数据库(513例肺腺癌和59例癌旁组织)、GEO数据库(46例肺腺癌和45例癌旁组织)肺腺癌中JMJD2D mRNA的表达,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生存分析显示:JMJD2D mRNA低表达的肺腺癌患者总生存期显著高于高表达的患者,JMJD2D mRNA高表达与肺腺癌患者不良预后相关。免疫组化检测208例肺腺癌中JMJD2D蛋白表达(96.15%)高于癌旁组织(9.13%)(P<0.001),JMJD2D高表达与患者预后相关。GSEA分析结果表明,JMJD2D高表达显著富集在DNA损伤修复、DNA复制和细胞周期调控等信号通路。结论 JMJD2D高表达是肺腺癌患者不良预后的相关因素,其有望为肺腺癌治疗提供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腺癌 JMJD2D 细胞周期 单细胞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