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孕妇对梅毒母婴传播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调查 被引量:16
1
作者 陈顺萍 张荣莲 +3 位作者 何菲 黄萌 庄海林 庄怀山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5年第2期226-229,共4页
目的 :了解孕妇对梅毒母婴传播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为梅毒母婴传播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梅毒母婴传播相关知识问卷,调查城市、农村居民与流动人口3类人群共1274名孕妇的梅毒母婴传播防治知识知晓情况。结果 :孕妇人群整体的梅... 目的 :了解孕妇对梅毒母婴传播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为梅毒母婴传播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梅毒母婴传播相关知识问卷,调查城市、农村居民与流动人口3类人群共1274名孕妇的梅毒母婴传播防治知识知晓情况。结果 :孕妇人群整体的梅毒基本知识知晓率为56.91%,其中城市、农村居民和流动人口分别为72.72%、51.35%、44.44%,城市孕妇知晓率高于后二者。广播、电视、报刊书籍和网络是孕妇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结论 :孕妇对梅毒防治知识知晓率仍较低,改进婚前、孕前保健服务质量以提高孕妇对梅毒母婴传播知识的认知,是有效预防和控制先天性梅毒的关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妇 梅毒 母婴传播 知晓率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助产专业实训指导团队的建设与实施 被引量:10
2
作者 陈顺萍 林翔 何菲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2期59-61,共3页
目的加强助产专业实训师资力量建设,提高助产专业实训的教学效果。方法选择2010级三年制高职助产专业2个班的学生100人为对照班,2011级三年制高职助产专业2个班的学生110人为实验班。对照班采取1名专任教师主讲示教、2名教师协助指导的... 目的加强助产专业实训师资力量建设,提高助产专业实训的教学效果。方法选择2010级三年制高职助产专业2个班的学生100人为对照班,2011级三年制高职助产专业2个班的学生110人为实验班。对照班采取1名专任教师主讲示教、2名教师协助指导的传统实训方法;实验班采取"团队式指导实训法",即由临床专业教师(3人)、校内专任教师(3人)和专科实验员(2人)、助产学生共同组成实训教学指导团队,共同参与助产专业实训技能培训。结果实验班学生技能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班(P<0.01);实验班95.5%学生和所有教师对"团队式指导实训法"满意。结论团队式指导实训法能有效弥补实训师资的不足,提升师资素质,培养师生的团队精神,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实训的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产专业 实训教学 指导团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痫前期患者尿nephrin与podocalyxin表达水平及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张东妹 颜建英 施琦阳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3期204-206,共3页
目的观察足细胞裂孔膜蛋白(nephrin)、足细胞标记蛋白(podocalyxin)在子痫前期患者尿中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用ELISA法检测45例重度子痫前期、50例轻度子痫前期和40例同期健康妊娠女性(对照组)尿nephrin、podocalyxin水平,并探讨其与... 目的观察足细胞裂孔膜蛋白(nephrin)、足细胞标记蛋白(podocalyxin)在子痫前期患者尿中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用ELISA法检测45例重度子痫前期、50例轻度子痫前期和40例同期健康妊娠女性(对照组)尿nephrin、podocalyxin水平,并探讨其与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和尿蛋白质水平的相关性。结果重度子痫前期组尿nephrin、podocalyxin高于轻度子痫前期组和对照组(P均<0.01),轻度子痫前期组高于对照组(P均<0.01)。子痫前期患者尿nephrin、podocalyxin水平均与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512、0.424、0.478和0.634、0.574、0.622(P均<0.01)。子痫前期患者尿nephrin、podocalyxin水平与尿蛋白质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为0.815、0.706,P均<0.01);尿nephrin水平与podocalyxin水平呈正相关(r为0.722,P<0.01)。结论尿nephrin、podocalyxin水平异常表达在子痫前期蛋白尿的发生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PHRIN PODOCALYXIN 蛋白尿 子痫前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凶险型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7
4
作者 韩晴 潘勉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16期167-168,共2页
目的总结探讨凶险型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的病因、临床诊断、处理经验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8月至2010年6月间6例凶险型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病例的临床特点、处理方法,结合文献加以分析。结果凶险型前置胎盘59例,其中合并... 目的总结探讨凶险型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的病因、临床诊断、处理经验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8月至2010年6月间6例凶险型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病例的临床特点、处理方法,结合文献加以分析。结果凶险型前置胎盘59例,其中合并胎盘植入6例,发生率为10%,6例术前B超均提示前置胎盘、瘢痕处胎盘植入;术中4例行子宫切除术,2例保守治疗成功未切除子宫,无一例孕产妇死亡。结论掌握好剖宫产的指征,降低剖宫产率是减少该并发症的根本所在,产前及时诊断,术前做好充分准备,可有效的改善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凶险型前置胎盘 胎盘植入 剖宫产 产后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zrin表达与宫颈鳞癌组织微血管微淋巴管生成、癌细胞增殖、浸润转移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3
5
作者 齐碧如 江忠清 +4 位作者 连成瑛 黄勉 林岷 刘兆董 方娇宁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12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宫颈鳞癌组织埃兹蛋白(ezrin)表达与浸润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8例正常宫颈上皮(NCE)、3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68例宫颈鳞癌(SCC)中ezrin表达,并检测MIB1标记的增殖指数(PI)、CD34标记的微血管密... 目的探讨宫颈鳞癌组织埃兹蛋白(ezrin)表达与浸润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8例正常宫颈上皮(NCE)、3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68例宫颈鳞癌(SCC)中ezrin表达,并检测MIB1标记的增殖指数(PI)、CD34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和VEGFR-3标记的微淋巴管密度(LMVD)。结果从NCE到CIN再到SCC,ezrin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ezrin在SCC中表达与FIGO分期、盆腔淋巴结转移、间质浸润及脉管浸润有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及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FIGO分期为Ⅱ期、有盆腔淋巴结转移、突破深肌层间质浸润和有脉管浸润者,ezrin表达水平显著高于FIGO分期为Ⅰ期、无盆腔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在浅肌层间质以内和无脉管浸润者(P<0.05)。从NCE到CIN再到SCC,PI、MVD和LMVD显著升高(P<0.05)。ezrin在SCC中表达与PI、MVD及LMVD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宫颈鳞癌组织ezrin高表达组患者生存率明显低于低表达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31)。结论 ezrin可能在宫颈鳞癌浸润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并可能成为一个有价值的预后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病理学 埃兹蛋白 肿瘤转移 微血管密度 微淋巴管密度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体酮、地屈孕酮在先兆流产保胎治疗中的疗效对比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林琳 陈丽春 陈溶鑫 《北方药学》 2022年第11期73-75,共3页
目的:观察先兆流产保胎治疗中黄体酮与地屈孕酮的实际疗效差异性。方法:从2021年9月份到2022年9月份在本院产科选定64例前来就诊的先兆流产者,对不同治疗方案下的治疗成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甲乙组,甲组进行黄体酮治疗,乙组进行地... 目的:观察先兆流产保胎治疗中黄体酮与地屈孕酮的实际疗效差异性。方法:从2021年9月份到2022年9月份在本院产科选定64例前来就诊的先兆流产者,对不同治疗方案下的治疗成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甲乙组,甲组进行黄体酮治疗,乙组进行地屈孕酮治疗,对比成功妊娠率、药物副作用率、临床病症改善时间与血清性激素指标。结果:甲乙组干预治疗后成功妊娠率分别为78.13%、100.00%;孕酮指标(27.49±5.38)nmol/L、(30.89±4.72)nmol/L;雌二醇(556.39±86.49)pg/mL、(597.48±69.92)pg/mL;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6285.92±222.18)U/L、(6402.28±211.92)U/L;乙组高于甲组;腰酸腰痛病症改善时间(8.84±1.55)d、(8.16±1.30)d,下腹坠痛(4.63±1.24)d、(3.91±0.96)d,阴道出血(7.41±1.32)d、(6.59±1.21)d,乙组比甲组短,甲乙组数据对比拥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先兆流产治疗中地屈孕酮保胎疗效显著,既能有效调控血清性激素水平,又能增加成功妊娠可能性,整体治疗安全性突出,故此可将地屈孕酮用作优选保胎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兆流产 保胎治疗 地屈孕酮 黄体酮 血清性激素 药物副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配合分娩体位护理指导的临床疗效探讨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武兰 郭胜斌 +2 位作者 林传涛 陈禅娟 林雪凤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24期117-121,共5页
目的 通过研究产妇及胎儿的临床结局,探讨腰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配合分娩体位护理指导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0年4月至2022年6月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本院)分娩的226例产妇作为研究组,均为自愿要求进行镇痛分娩的单胎头位且无严重合并... 目的 通过研究产妇及胎儿的临床结局,探讨腰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配合分娩体位护理指导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0年4月至2022年6月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本院)分娩的226例产妇作为研究组,均为自愿要求进行镇痛分娩的单胎头位且无严重合并症及并发症的初产妇,另选择同期在本院分娩的未采取镇痛分娩措施的183例产妇作为对照组。研究组给予腰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以及根据产程进展和胎儿方位所采取的体位护理指导措施;对照组则采取常规舒适体位,直至宫口全开。比较两组镇痛效果、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分娩结局及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第一产程及总产程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镇痛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25.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产妇顺产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产妇产后2 h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新生儿并发症总发生率为0.8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很满意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产程中腰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镇痛分娩配合体位护理可显著改善产妇分娩时疼痛,有效促进子宫扩张,缩短产程,有利于胎儿顺利娩出,同时还可促进自然分娩,降低阴道助产率和剖宫产率,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 镇痛 产程 体位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包裹性积液99例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天慈 熊秀梅 +1 位作者 彭超 周应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0-103,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包裹性积液的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2009年1月~2018年4月我科99例术前盆腔肿物性质不明,术后病理诊断为盆腔包裹性积液。年龄<40岁、有生育需求者行腹腔镜患侧附件囊肿剥除术;绝经期、年龄>45岁且无...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包裹性积液的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2009年1月~2018年4月我科99例术前盆腔肿物性质不明,术后病理诊断为盆腔包裹性积液。年龄<40岁、有生育需求者行腹腔镜患侧附件囊肿剥除术;绝经期、年龄>45岁且无生育需求者行腹腔镜患侧附件切除术;年龄40~45岁,根据既往手术史、有无生育需求并结合患者个人意愿决定行腹腔镜患侧附件囊肿剥除术或患侧附件切除。结果98例完成腹腔镜手术,1例因粘连严重中转开腹。术中见99例均存在粘连,其中重度粘连(mAFS评分5~6分)76例。行患侧囊肿剥除术69例,患侧附件切除术30例,同时行粘连松解术。手术时间19~285 min,中位数88 min。术中出血量5~200 ml,中位数25 ml。截止2019年3月,随访78例,其中30例随访不足1年,48例随访1~10年(中位随访时间3.5年),6例(12.5%)超声检查示再发盆腔包块(复发时间术后2个月~5年,中位数20个月),其中2例出现下腹痛等症状,其余均为无症状复发。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包裹性积液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包裹性积液 腹腔镜手术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按摩推拿治疗剖宫产产妇术后疼痛的Meta分析及试验序贯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武靖玲 江秀敏 +2 位作者 韩雪琪 林艳 陈晓倩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0年第5期26-32,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按摩推拿疗法对剖宫产产妇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关于按摩推拿治疗剖宫产产妇术后疼痛的随机对照实验,并用“滚雪球”追溯文献。参考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5.1.0版筛选文献、质量评价及数据提取,采用RevMan5.3软件... 目的系统评价按摩推拿疗法对剖宫产产妇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关于按摩推拿治疗剖宫产产妇术后疼痛的随机对照实验,并用“滚雪球”追溯文献。参考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5.1.0版筛选文献、质量评价及数据提取,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共1151例产妇。Meta分析结果显示,干预组与对照组在术后疼痛、镇痛药物的使用率、术后焦虑水平、收缩压、脉率、呼吸频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序贯分析表明疼痛和焦虑水平样本量已达到RIS值。结论按摩推拿疗法对降低剖宫产产妇术后疼痛程度和焦虑水平的疗效肯定,但因文献质量水平有限,期待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加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按摩 推拿 剖宫产 疼痛 焦虑 系统评价 试验序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线粒体肌病伴高乳酸血症患儿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1
10
作者 戴小梅 郑莲钦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0年第9期221-223,共3页
本文报告1例线粒体肌病伴高乳酸血症患儿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制定合理的饮食和正确的用药指导,根据患儿喂养困难选择鼻饲喂养,做好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护理,做好基础护理为患儿提供良好的修养环境,联合家庭康复治疗和院外延续护理。
关键词 线粒体肌病 高乳酸血症 鼻饲喂养 延续护理 新生儿黄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