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影像学研究进展
1
作者 王晨晓 郑贤应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2-197,220,共7页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anorectal malformations,ARM)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包含多种病理改变,一般于出生后通过体格检查做出初步诊断,但是无法全面准确地评估,需要进一步影像学诊断,术前影像学诊断对于指导手术治疗至关重要。近...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anorectal malformations,ARM)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包含多种病理改变,一般于出生后通过体格检查做出初步诊断,但是无法全面准确地评估,需要进一步影像学诊断,术前影像学诊断对于指导手术治疗至关重要。近年来国内外针对ARM术前影像学诊断不断发展,本综述围绕术前影像学诊断的检查方法、畸形类型、伴发畸形、闭锁水平、肛周及盆底肌肉评估、有无瘘管及瘘管位置、MRI与其他影像技术对比等不同方面,讨论新生儿期最新的多种影像诊断方法(X线、超声、高压远端结肠造影、MRI)的优劣势,重点探讨了MRI在ARM患儿肛周及盆底肌肉评估中的作用,研究发现当前ARM诊断仍面临检查操作标准化不足,肛周及盆底肌肉发育数据缺乏等挑战,未来研究应提高检查操作标准化,探索磁共振高压远端结肠造影,结合多种影像学检查方法提高诊断准确性,增加MRI对ARM患儿及健康新生儿肛周及盆底肌肉发育的参数的研究。本综述旨在为今后ARM的影像诊断及研究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门直肠畸形 磁共振成像 术前诊断 瘘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