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6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农村妇女妇幼保健知识及行为调查
1
作者 陈菊芳 殷羽东 《中国健康教育》 2002年第11期732-733,共2页
关键词 福建 农村妇女 妇幼保健 健康知识 健康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农村妇女妇幼健康知识与行为调查 被引量:4
2
作者 殷羽东 张蓉华 林丽清 《中国健康教育》 2001年第6期346-347,共2页
关键词 农村妇女 妇幼健康知识 行为 福建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唇腭裂年度及地区发病率的研究
3
作者 陈江 陈树华 +1 位作者 何立 张镜元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1998年第1期44-46,共3页
根据福建省22所医院自1986年10月至1992年12月6年间住院分娩的资料整理。在139882名新生儿中有唇腭裂患儿104例,其中单纯唇裂61例,单纯腭裂28例,,唇裂伴腭裂115例,福建省唇腭裂发病率为1.46‰。作者进一步对六年度发病率及发地区... 根据福建省22所医院自1986年10月至1992年12月6年间住院分娩的资料整理。在139882名新生儿中有唇腭裂患儿104例,其中单纯唇裂61例,单纯腭裂28例,,唇裂伴腭裂115例,福建省唇腭裂发病率为1.46‰。作者进一步对六年度发病率及发地区的发病率进行了探讨,结果福建省六年的年平均发病率为1.50‰,但发病率与年份变化无显著意义。福建省沿海及非沿海地带的发病率无显著差别,但九地区的地区发病率则有差别,最高为2.06‰,最低为0.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裂 腭裂 发病率 福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地区孕妇α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类型及产前诊断 被引量:28
4
作者 徐两蒲 黄海龙 +7 位作者 何德钦 林娜 李英 李丽英 郑琳 王林铄 刘合焜 林元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60-863,共4页
目的:了解福建地区孕妇α地中海贫血的基因突变类型及其分布特征,对高风险胎儿进行产前诊断。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反向斑点杂交(RDB)技术,进行α地中海贫血基因分析和产前诊断;对少见的泰国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基因类型进行测... 目的:了解福建地区孕妇α地中海贫血的基因突变类型及其分布特征,对高风险胎儿进行产前诊断。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反向斑点杂交(RDB)技术,进行α地中海贫血基因分析和产前诊断;对少见的泰国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基因类型进行测序确认。结果:1502例孕妇中检出314例α地中海贫血患者,阳性率为20.9%,其中东南亚缺失型杂合子(--SEA/αα)225例,右缺失型杂合子(-α3.7/αα)30例,左缺失型杂合子(-α4.2/αα)10例,左缺失型纯合子(-α4.2/-α4.2)1例,右缺失型纯合子(-α3.7/-α3.7)1例,血红蛋白H病27例(-α3.7/--SEA9例,-α4.2/--SEA13例,ααCS/--SEA2例,ααQS/--SEA2例,ααWS/--SEA1例),另外检出少见泰国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4例;非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中,ααQS/αα8例,ααCS/αα6例,ααWS/αα2例。对28对夫妇均为地中海贫血携带者胎儿进行了产前基因诊断,确定正常胎儿6例,地中海贫血杂合子9例,巴氏水肿胎儿(HbBart's)13例。结论:福建地区α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类型较为复杂,首次报道福建地区非缺失地中海贫血基因类型和少见泰国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应重视少见缺失基因型的检测,对α地中海贫血的遗传咨询和产前基因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地中海贫血 基因型 泰国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 产前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期睡眠障碍对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5
作者 黄世宏 王菁 +1 位作者 林星 周敏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0-102,共3页
睡眠障碍在妊娠女性中十分常见,特别是在妊娠的中后期,其发生率远高于非妊娠妇女[1]。此外,睡眠质量与疼痛感受之间存在密切联系。缺乏睡眠可能会增加对痛觉的敏感性,而改善睡眠则可能帮助降低疼痛感[2]。睡眠情况常用的评估量表为匹兹... 睡眠障碍在妊娠女性中十分常见,特别是在妊娠的中后期,其发生率远高于非妊娠妇女[1]。此外,睡眠质量与疼痛感受之间存在密切联系。缺乏睡眠可能会增加对痛觉的敏感性,而改善睡眠则可能帮助降低疼痛感[2]。睡眠情况常用的评估量表为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在一项针对中国患者术后疼痛的调查中,剖宫产手术后有相当比例的产妇经历了中到重度的疼痛[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非妊娠妇女 评估量表 睡眠障碍 疼痛感受 PSQI 睡眠质量 改善睡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爱拉斯汀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铁死亡的影响及其相关作用机制
6
作者 江贤栋 黄莹莹 +3 位作者 洪小颖 林昕迪 林东红 林梨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1,共7页
目的探讨溶血磷脂酰胆碱酰基转移酶3(LPCAT3)在爱拉斯汀(Erastin)诱导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铁死亡中的作用及其相关分子调控机制。方法四唑盐(MTS)法检测不同AML细胞对铁死亡经典诱导剂Erastin的敏感性,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其L... 目的探讨溶血磷脂酰胆碱酰基转移酶3(LPCAT3)在爱拉斯汀(Erastin)诱导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铁死亡中的作用及其相关分子调控机制。方法四唑盐(MTS)法检测不同AML细胞对铁死亡经典诱导剂Erastin的敏感性,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其LPCAT3 mRNA的基础表达水平,分析二者关联性。构建慢病毒介导的LPCAT3过表达AML细胞株(OE组)及阴性对照株(NC组)。在Erastin干预后,采用MTS、流式细胞术及微量法分别检测细胞活力、脂质活性氧(ROS)和丙二醛(MDA)。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未折叠蛋白反应(UPR)经典通路信号分子(PERK、ATF4、GRP78等)的表达水平。采用UPR抑制剂4-苯基丁酸(4-PBA)联合干预后检测上述铁死亡相关指标,分析调控关系。结果4种不同AML细胞对铁死亡敏感性不同,其中K562细胞相对不敏感,4种AML细胞对Erastin的IC50与LPCAT3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919,P<0.001)。Erastin干预后,与NC组相比,OE组K562细胞的细胞活力被Erastin抑制(P<0.001),脂质ROS与MDA水平增加(P<0.001);qPCR、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NC组相比,OE组中UPR经典通路分子PERK、ATF4、GRP78 mRNA和蛋白表达均升高(P<0.01);通过4-PBA抑制UPR通路后,与未抑制状态相比,K562细胞活力下降(P<0.01),脂质ROS与MDA水平升高(P<0.01)。结论过表达LPCAT3可促进K562细胞铁死亡,且其激活的UPR经典通路PERK/ATF负向调控该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拉斯汀 溶血磷脂酰胆碱酰基转移酶3 铁死亡 UPR经典通路 急性髓系白血病 4-苯基丁酸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婚前保健服务的发展模式与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量:9
7
作者 杨翠玥 阮诗玮 +1 位作者 谢立 张荣莲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2011年第7期39-45,共7页
我国婚前保健自20世纪80年代实施以来,在预防疾病、减少传染病的蔓延、维护婚姻生活和谐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新形势下,免费依法婚检模式能较好解决免费自愿婚检模式中需方的参与问题。在此模式下,婚前保健服务质量成为研究重点。面... 我国婚前保健自20世纪80年代实施以来,在预防疾病、减少传染病的蔓延、维护婚姻生活和谐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新形势下,免费依法婚检模式能较好解决免费自愿婚检模式中需方的参与问题。在此模式下,婚前保健服务质量成为研究重点。面对医改新环境,婚前保健作为一项准公共产品,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和正外部性,我们应重新审视其公共卫生的内涵。因此,我们还应扩展研究视角,将婚前保健与叶酸增补、孕前检查、早孕建卡、产前筛查、产前诊断等内容相结合进行深入研究,以期充分发挥婚前保健服务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前保健 发展模式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院后系统保健管理模式对早产儿家长遵医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刘桂华 钱小芳 +5 位作者 李国波 徐玉英 谢燕钦 王章琼 余秋娟 葛品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6年第13期20-23,27,共5页
目的探讨出院后系统保健管理模式对早产儿家长遵医依从性的影响。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4年1-6月福建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救护中心(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和产科出院的早产儿家长150例,采用自愿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 目的探讨出院后系统保健管理模式对早产儿家长遵医依从性的影响。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4年1-6月福建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救护中心(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和产科出院的早产儿家长150例,采用自愿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保健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早产儿出院后系统保健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早产儿家长的遵医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早产儿家长遵医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出院后系统保健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早产儿家长的遵医依从性,从而保证早产儿的居家照护,提高早产儿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早产 出院后医疗 家庭医疗保健服务 遵医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急性坏死性脑病的临床特征与影像表现
9
作者 郑蕾 聂驰 +1 位作者 陈萍 郑贤应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08-913,共6页
目的:分析儿童急性坏死性脑病(ANEC)的临床特征和影像表现,指导临床早期诊断。方法:收集并分析14例ANEC患儿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14例患儿均表现为高热后出现抽搐、意识障碍等急性脑病症状。14例患儿均行血液检查,其中血清转氨酶... 目的:分析儿童急性坏死性脑病(ANEC)的临床特征和影像表现,指导临床早期诊断。方法:收集并分析14例ANEC患儿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14例患儿均表现为高热后出现抽搐、意识障碍等急性脑病症状。14例患儿均行血液检查,其中血清转氨酶、D-二聚体均有不同程度升高。13例患儿行脑脊液检查,其中12例细胞数正常、10例有蛋白水平升高。8例患儿行颅脑CT检查,2例阴性,6例提示双侧基底节肿胀、呈对称性低密度影。13例患儿行颅脑MRI检查,表现为颅内对称性、多发性病变,首次检查均提示双侧丘脑对称性肿胀,表现为典型“同心圆”改变。MRI随访中,12例患儿接受1次短期随访(<14 d)及1~3次长期随访(>14 d),末次复查均提示脑萎缩样改变。随访显示4例死亡,7例大脑性瘫痪,3例预后良好。结论:ANEC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及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能为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急性坏死性脑病 影像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工程化T细胞体系的构建及其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的体外治疗研究
10
作者 孟靖 谢玉婷 +1 位作者 左佳鑫 熊屏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66-873,共8页
目的·构建基于纳米工程化的T细胞体系并探究其体外治疗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协同效果,为口腔鳞状细胞癌的治疗提供新策略。方法·制备高亲水性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涂层的锆基金属有机框架(Zr-metal-organic framework,Zr-... 目的·构建基于纳米工程化的T细胞体系并探究其体外治疗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协同效果,为口腔鳞状细胞癌的治疗提供新策略。方法·制备高亲水性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涂层的锆基金属有机框架(Zr-metal-organic framework,Zr-MOF)纳米颗粒(nanoparticle,NP)PCN224-HA NPs,活化其结构上的羧基,使其可以通过酰胺反应与抗CD45抗体偶联。从小鼠脾脏中提取高纯度CD8^(+)T细胞,并利用T细胞表面抗原CD45负载上PCN224-HA,利用生物电镜和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偶联情况,并检测在超声辐照下自由基的生成。酶标仪记录体外治疗口腔鳞癌Cal27细胞活性变化,探究体外实验的治疗效果。结果·成功合成PCN224-HA NPs,并在生物电镜和共聚焦显微镜上验证其成功偶联上CD8^(+)T细胞的表面,构建纳米工程化T细胞体系(T细胞@PCN224-HA NPs,简称PH T细胞);在超声辐照后监测到自由基产生,进行体外协同治疗后Cal27细胞活性低至31.70%。结论·通过初步实验证明,构建的体系中纳米颗粒能成功负载于T细胞的表面,同时具备纳米颗粒本身的声动力效能和T细胞的免疫杀伤作用的多重功能,可为口腔鳞癌治疗提供新策略,有望用于进一步的体内肿瘤杀伤实验和疾病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声动力治疗 免疫治疗 纳米工程化T细胞体系 PCN224-HA纳米颗粒 CD8^(+)T细胞 协同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固定化金属亲和整体柱的痕量微囊藻毒素富集分析
11
作者 陈小燕 杨玲 +1 位作者 苏立燊 吴晓苹 《分析测试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5-162,171,共9页
基于固定化金属亲和色谱(IMAC)识别原理,采用后修饰法在热引发自由基聚合反应得到的有机基质整体柱上直接固定Cu^(2+),设计并合成表征了poly(VIM-co-DVB)-Cu^(2+)亲和毛细管整体柱,用于微囊藻毒素(MCs)的富集研究。详细优化了亲和整体... 基于固定化金属亲和色谱(IMAC)识别原理,采用后修饰法在热引发自由基聚合反应得到的有机基质整体柱上直接固定Cu^(2+),设计并合成表征了poly(VIM-co-DVB)-Cu^(2+)亲和毛细管整体柱,用于微囊藻毒素(MCs)的富集研究。详细优化了亲和整体柱的萃取条件,在最优条件下,将poly(VIM-co-DVB)-Cu^(2+)整体柱用于毛细管微萃取(CME),并与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检测技术联用,建立了环境水样品中3种MCs的高效富集分析方法。方法检出限为0.89~1.23 ng/L,加标回收率为80.0%~105%,相对标准偏差(RSD)不大于6.8%。该方法灵敏度高、准确性好,可为污染水体中微囊藻毒素的监测分析提供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囊藻毒素 固定化金属亲和整体柱 毛细管微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影像学研究进展
12
作者 王晨晓 郑贤应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2-197,220,共7页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anorectal malformations,ARM)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包含多种病理改变,一般于出生后通过体格检查做出初步诊断,但是无法全面准确地评估,需要进一步影像学诊断,术前影像学诊断对于指导手术治疗至关重要。近...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anorectal malformations,ARM)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包含多种病理改变,一般于出生后通过体格检查做出初步诊断,但是无法全面准确地评估,需要进一步影像学诊断,术前影像学诊断对于指导手术治疗至关重要。近年来国内外针对ARM术前影像学诊断不断发展,本综述围绕术前影像学诊断的检查方法、畸形类型、伴发畸形、闭锁水平、肛周及盆底肌肉评估、有无瘘管及瘘管位置、MRI与其他影像技术对比等不同方面,讨论新生儿期最新的多种影像诊断方法(X线、超声、高压远端结肠造影、MRI)的优劣势,重点探讨了MRI在ARM患儿肛周及盆底肌肉评估中的作用,研究发现当前ARM诊断仍面临检查操作标准化不足,肛周及盆底肌肉发育数据缺乏等挑战,未来研究应提高检查操作标准化,探索磁共振高压远端结肠造影,结合多种影像学检查方法提高诊断准确性,增加MRI对ARM患儿及健康新生儿肛周及盆底肌肉发育的参数的研究。本综述旨在为今后ARM的影像诊断及研究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门直肠畸形 磁共振成像 术前诊断 瘘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TScan与FleXScan软件在南京市2019年水痘空间聚集性分析中的应用比较
13
作者 马涛 李亚娜 +8 位作者 汪君君 洪镭 张敏 丁松宁 王恒学 徐庆 周沁易 林丹 郑颖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39-542,共4页
目的 了解南京市水痘的发病趋势,探究防控的重点地区,比较SaTScan与FleXScan法在空间聚集性研究中的差异和应用效果。方法 利用R 4.2.0开展乡镇/街道水痘报告发病率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计算Moran′s I。分别利用SaTScan 9.4.1和FleXScan... 目的 了解南京市水痘的发病趋势,探究防控的重点地区,比较SaTScan与FleXScan法在空间聚集性研究中的差异和应用效果。方法 利用R 4.2.0开展乡镇/街道水痘报告发病率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计算Moran′s I。分别利用SaTScan 9.4.1和FleXScan 3.1.2软件进行空间聚集性扫描,并对扫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自2017年纳入丙类管理之后,南京市水痘报告发病水平快速上升,2019年报告18 635例,无死亡病例报告,报告发病率为220.89/10万。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Moran′s I=0.20(Z=3.48,P<0.05)。SaTScan法和FleXScan法分别探测到10个(25个街道)和7个(24个街道)空间聚集区域(P均<0.05),发生聚集的街道范围基本一致,除南部高淳区的淳溪街道、古柏和溧水区的永阳街道外,其他聚集区域都分布于主城区周围的城郊地区,但聚集区域形状和每个聚集区域覆盖的街道有较大差异,SaTScan法聚集区覆盖了部分实际发病水平较低的街道,还将每个形状不规则的聚集区域探测为2个聚集区域。结论 建议将水痘纳入法定传染病进行报告管理。南京市水痘存在空间聚集性,两种方法均可在实践中选择使用,但FleXScan法更合理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痘 空间聚集性 流行病学特征 空间扫描统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脐尿管卵黄囊瘤1例
14
作者 张虹 白建喜 +2 位作者 张炳 吴典明 方一凡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89-692,共4页
儿童脐尿管卵黄囊瘤是一种极为罕见的恶性生殖细胞肿瘤, 腹壁缺损是手术切除脐尿管卵黄囊瘤过程中的主要挑战。本文报道福建省儿童医院(福建省妇幼保健院)1例1岁6个月男性脐尿管卵黄囊瘤患儿的诊治经验。
关键词 卵黄囊瘤 脐尿管 新辅助化疗 腹壁缺损 外科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SSFP序列三时相扫描在胎儿心血管系统的应用
15
作者 陈霞平 陈春霞 +4 位作者 董海平 施跃全 曹文婷 杨青霞 郑贤应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6-119,共4页
目的:探讨BSSFP序列三时相扫描技术在胎儿心血管系统磁共振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经产前超声提示未见异常的胎儿心血管系统磁共振图像,均行BSSFP序列单时相及三时相扫描。由三位MRI医师分析两组图像中四腔心、主... 目的:探讨BSSFP序列三时相扫描技术在胎儿心血管系统磁共振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经产前超声提示未见异常的胎儿心血管系统磁共振图像,均行BSSFP序列单时相及三时相扫描。由三位MRI医师分析两组图像中四腔心、主动脉弓层面解剖结构,并对两组图像进行评分。结果:38例图像中,对主动脉弓层面的显示,BSSFP序列单时相和三时相扫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对四腔心层面的显示,两者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0)。结论:BSSFP序列三时相扫描技术有助于提高胎儿心血管系统图像质量,尤其是主动脉弓层面,能更好显示胎儿心外大血管解剖结构,为胎儿心血管结构的显示提供了一种新的成像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心血管系统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合并肾脏疾病的妊娠期管理
16
作者 张勤建 颜建英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92-696,共5页
妊娠合并肾脏疾病包括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合并妊娠以及妊娠期间发生肾脏疾病或者肾功能受累,后者如尿路感染、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妊娠期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等。肾脏疾病可与妊娠相互影... 妊娠合并肾脏疾病包括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合并妊娠以及妊娠期间发生肾脏疾病或者肾功能受累,后者如尿路感染、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妊娠期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等。肾脏疾病可与妊娠相互影响,一方面CKD可增加妊娠并发症发生风险,导致不良妊娠结局;另一方面,妊娠可能加重原有CKD患者病情,亦或妊娠严重并发症或产科不良事件常累及肾脏导致AKI,处理不当可能影响远期肾功能。优化妊娠期肾脏疾病管理的策略应建立包括肾内科、产科以及新生儿科等多学科协作管理,掌握不同妊娠时期管理重点,孕早期完善CKD病情评估,优化药物治疗方案减少致畸药物暴露;孕中期管理好妊娠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并加强母胎监测,及早识别病情进展,适时终止妊娠;分娩期及产后并发产科严重不良事件时,需重视AKI的预防、早期识别和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疾病 新生儿科 子痫前期 不良妊娠结局 妊娠并发症 病情评估 尿路感染 肾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似熵对自闭症患儿眼电数据的模块化处理与分析
17
作者 林栋 齐诗仪 +4 位作者 袁丁 章思佳 庄婉玉 林丽莉 李玉榕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59-763,共5页
采用近似熵(ApEn)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儿的眼电图(EOG)信号进行模块化处理,并分析其最小模块值。观察正常儿童及不同程度ASD患儿在观注本团队研发的“视觉关注系统”时的EOG信号特征,并探索其适用的数据分析方法。采用ApEn对降噪处... 采用近似熵(ApEn)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儿的眼电图(EOG)信号进行模块化处理,并分析其最小模块值。观察正常儿童及不同程度ASD患儿在观注本团队研发的“视觉关注系统”时的EOG信号特征,并探索其适用的数据分析方法。采用ApEn对降噪处理后的EOG进行模块化处理,提取出60个模块(即1个模块值/s),并以这60个ApEn模块为研究对象,结合不同状态下(正常及不同程度ASD儿童)的目标关注行为进行分析(ApEn分析),并将结果与医生通过临床观察所得的目标关注行为时间序列进行比较(观察比对)。结果表明,在正常儿童及轻度ASD患儿的目标关注行为分析中,“观察比对”与“ApEn分析”两种方法呈现出相似的特征;但在中度ASD儿童的目标关注行为分析中,“观察比对”方法与“ApEn分析”方法分别记录的关注次数,当最小时间单元设定为3 s时,与最小时间单元设定为2 s时相比,显示出较为明显差异。本研究利用视觉关注系统采集ASD患儿的EOG信号,通过ApEn分析,探讨专注模块及其相应的行为特征,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眼电图 近似熵 非线性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去势后大鼠血清骨代谢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郑小花 徐颖 +2 位作者 林超琴 胡德婷 郑启斌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TEAS)对去势后SD大鼠血清骨代谢指标及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Sham组(假手术组)、0VX组(模型对照组)、2 Hz组(0VX+TEAS 2 H...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TEAS)对去势后SD大鼠血清骨代谢指标及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Sham组(假手术组)、0VX组(模型对照组)、2 Hz组(0VX+TEAS 2 Hz组)、50 Hz组(0VX+TEAS 50 Hz组),每组8只,3个月后分别检测血清骨代谢指标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I型原胶原C端前肽(PICP)、I型原胶原N端前肽(PINP)、I型胶原羧基端肽(ICTP)、吡啶啉(Pyr)、脱氧吡啶啉(D-Pyr)及BMD。结果0VX组较Sham组血清BALP、PICP、PINP、ICTP、Pyr、D-Pyr均显著增高(P<0.05);与OVX组比较,2 Hz组血清BALP、PINP、PICP、ICTP、Pyr、D-Pyr均显著降低,腰椎、右股骨BMD增加(P<0.05),50 Hz组血清BALP、PINP、PICP及BMD无明显变化,ICTP、Pyr、D-Pyr亦均显著降低(P<0.05);与50 Hz组比较,2 Hz组腰椎BMD增高(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可能通过调控骨吸收和骨形成指标,参与抗骨质疏松作用,且2 Hz电刺激频率可能较50 Hz更适用于临床骨质疏松症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电刺激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骨代谢 骨密度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DH1基因在肝内胆管癌细胞HuCCT1增殖与迁移中的作用及其初步机制 被引量:1
19
作者 林美佳 雷宇清 +3 位作者 叶洲杰 朱丽萍 王心睿 黄雄飞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4-203,共10页
目的探讨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在肝内胆管癌(iCCA)细胞HuCCT1增殖与迁移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构建IDH1基因敲除的HuCCT1细胞(HuCCT1^(IDH1-/-));CCK-8法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IDH1野生型HuCCT1(Hu... 目的探讨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在肝内胆管癌(iCCA)细胞HuCCT1增殖与迁移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构建IDH1基因敲除的HuCCT1细胞(HuCCT1^(IDH1-/-));CCK-8法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IDH1野生型HuCCT1(HuCCT1^(WT))细胞和HuCCT1^(IDH1-/-)细胞的增殖能力;细胞划痕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E-钙黏蛋白(E-cadherin)、N-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Wnt3a、β-连环蛋白(β-catenin)的表达水平。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上述两种HuCCT1细胞的转录组测序结果,Western blotting验证转录组信息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与HuCCT1细胞比较,HuCCT1^(IDH1-/-)细胞增殖和克隆形成数目明显减少(P<0.05),阻滞在G_(2)/M期细胞的比例明显增加(P<0.01),划痕愈合率明显降低(P<0.01),迁移细胞数目(P<0.001)和侵袭细胞数目(P<0.05)明显减少;q RT-PCR检测结果显示,HuCCT1^(IDH1-/-)细胞IDH1、Vimentin、MMP-9和调控G_(2)/M期增殖相关基因Cyclin A2、Cyclin B1及CDK1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编码E-cadherin的CDH1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1);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HuCCT1^(IDH1-/-)细胞中E-cadherin表达水平升高(P<0.05),N-cadherin、Vimentin及MMP-9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转录组测序结果显示,HuCCT1^(WT)与HuCCT1^(IDH1-/-)存在1476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基因本体论(GO)分析显示上述DEGs显著富集在炎症反应、细胞信号转导和细胞代谢等生物学过程;KEGG通路分析显示上述DEGs显著富集在Wnt、MAPK、Rap1、Hippo、TNF等与肿瘤细胞增殖和侵袭转移密切相关的信号通路。Western blotting验证结果显示,与HuCCT1^(WT)比较,HuCCT1^(IDH1-/-)细胞Wnt信号通路的Wnt3a和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IDH1基因参与调控iCCA细胞HuCCT1的迁移、侵袭及EMT过程,其机制可能与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胆管癌 异柠檬酸脱氢酶1 细胞迁移 细胞侵袭 转录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刺激疗法在骨质疏松症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郑小花 郑云燕 +3 位作者 郑启斌 陈春花 林超琴 徐颖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9-123,共5页
目的总结电刺激疗法在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中的应用,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方法检索近年来电刺激疗法在OP中的相关研究,总结其治疗模式、具体参数选择、治疗部位及时间强度等。结果电刺激疗法在OP的应用基础研究报道较临床研究多... 目的总结电刺激疗法在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中的应用,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方法检索近年来电刺激疗法在OP中的相关研究,总结其治疗模式、具体参数选择、治疗部位及时间强度等。结果电刺激疗法在OP的应用基础研究报道较临床研究多,常见的治疗模式包括脉冲电磁场、电针疗法、直流电、电容耦合、经皮神经电刺激等,目前没有固定的治疗参数方案,影响较大的为频率,最佳的频率仍具有争议性。治疗部位多集中在肌肉、神经、穴位等方面。治疗时间多为1个月(4周)、3个月,每周3~5次。结论电刺激在OP中的应用有效,但无固定的参数方案,需开展更多的基础及临床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刺激 骨质疏松症 频率 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