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学生如何恰当使用英语电子辞典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华珍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5年第10期80-82,共3页
使用英语词典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英语学习中恰当使用电子辞典,既可以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英语自学能力。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在词汇学习和阅读积累中正确使用电子辞典。
关键词 电子辞典 词汇学习 阅读理解 恰当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相变化规律演示仪”的设计、制作和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颜文景 《地理教学》 2014年第3期59-61,共3页
月相变化是生活中最常见的天文现象之一,是中小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地理知识,但大多数学生仅仅知道月有阴睛圆缺的变化。对月相的变化规律却知之甚少。实践观察是获取月相变化规律的重要方式,但受制于天气变化和生活经历,学生对月相变... 月相变化是生活中最常见的天文现象之一,是中小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地理知识,但大多数学生仅仅知道月有阴睛圆缺的变化。对月相的变化规律却知之甚少。实践观察是获取月相变化规律的重要方式,但受制于天气变化和生活经历,学生对月相变化规律的认识是不完整的,对月相变化的成因一知半解。为了帮助学生认识月相变化规律,弥补观察的不足,笔者设计制作了“月相变化规律演示仪”。该自制教具在地理课外活动和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应用效果良好,在第七届“华师京城杯”全国优秀自制教具评选中荣获二等奖。教具装置见.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相变化 设计制作 演示仪 应用 中小学生 地理知识 自制教具 生活经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吟诵古诗词 绘图析月相 被引量:1
3
作者 颜文景 《地理教学》 2014年第9期42-44,共3页
咏月诗浏是我国古代诗词作家以月相为意象所作的诗词,大多是借景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感,如李白的《把酒问月》、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苏轼的《水渊歌头·明月几时有》等等,都是流传千古的名篇佳句。月相变化是最常见的天文现象... 咏月诗浏是我国古代诗词作家以月相为意象所作的诗词,大多是借景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感,如李白的《把酒问月》、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苏轼的《水渊歌头·明月几时有》等等,都是流传千古的名篇佳句。月相变化是最常见的天文现象之一,月相变化与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其变化周期很早就为我国古人掌握并成为我国古代制定农历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相变化 绘图 天文现象 变化周期 诗词 古代 农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何画板”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4
作者 颜文景 刘恭祥 《地理教学》 2012年第11期15-17,共3页
“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既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点,也是高中学生望而生畏的难点。地球运动内容包括地球公转运动产生的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更替、月相变化规律、地方时与区时等等。这些重、难点的理解和掌握,不仅... “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既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点,也是高中学生望而生畏的难点。地球运动内容包括地球公转运动产生的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更替、月相变化规律、地方时与区时等等。这些重、难点的理解和掌握,不仅要求学生要能够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还要求学生要能够构建立体空间想象能力和养成良好的读图、绘图能力。传统的地理教学主要依靠地理教具如地球仪、三球仪、晨昏仪等,在演示中让学生理解地球运动规律,然后再通过各种变式图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以此巩固相关知识,但是仍有不少学生对地球运动规律的学爿还是一知半解,甚至有些学习程度较差的学生患上地球运动“恐惧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教学 几何画板 地球运动 应用 空间想象能力 运动规律 中学生 昼夜长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文阅读四步法——读郑振铎先生的启示
5
作者 郑仁水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7-28,31,共3页
阅读有“道”,笔者教语文二十多载,虽然阅读了不少诗文,却总觉得不能登堂入室。偶读郑振铎先生的《研究中国文学的新途径·鉴赏与研究》一文,有了意外的收获。
关键词 课文阅读 郑振铎 四步法 中国文学 “道” 语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