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4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国有林场森林抚育经营中存在问题及对策探究
被引量:
6
1
作者
刘兴明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8年第3期30-31,共2页
我国现有4 855个国有林场。文章结合实践,就当下国有林场森林抚育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相应对策进行了简要探析。
关键词
国有林场
抚育经营
现存问题
策略探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福建柏优树子代测定及初步选择
被引量:
8
2
作者
黄德龙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49-454,共6页
对福建省永安国有林场5年生80株福建柏Fokienia hodginsii优树子代测定林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家系在树高、胸径和材积等指标上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这些差异主要由家系遗传特性决定。以材积为主要选择指标,兼顾树高、胸径和通...
对福建省永安国有林场5年生80株福建柏Fokienia hodginsii优树子代测定林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家系在树高、胸径和材积等指标上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这些差异主要由家系遗传特性决定。以材积为主要选择指标,兼顾树高、胸径和通直度指标,从参试子代测定林中选出J007和N001等13个优良家系,其5年生平均树高、胸径和材积分别为4.05m,5.57cm和0.00594m3,平均遗传增益分别为9.36%,16.46%和33.77%;选出Di001和Di002等35个优良个体,平均树高、胸径和材积分别为4.65m,7.5cm和0.01066m3,遗传增益分别为24.19%,42.17%和146.93%。这些优良家系、优良个体表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可用作种子园建园材料和无性繁殖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育种学
福建柏
优树
遗传变异
子代测定
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福建柏无性系扦插育苗技术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陈玉兰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20-122,162,共4页
在福建省大田梅林国有林场黄城保护站开展福建柏无性系扦插育苗试验,结果表明:扦插效果较好的有11号、30号、48号、59号、124号、142号等6个无性系,保存率均达到了100%;福建柏无性系扦插育苗技术措施为:在秋季,选择砂壤土(新土)为扦插基...
在福建省大田梅林国有林场黄城保护站开展福建柏无性系扦插育苗试验,结果表明:扦插效果较好的有11号、30号、48号、59号、124号、142号等6个无性系,保存率均达到了100%;福建柏无性系扦插育苗技术措施为:在秋季,选择砂壤土(新土)为扦插基质,插后加盖塑料薄膜,追施土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柏
无性系
扦插育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修枝对福建柏人工幼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
4
4
作者
林庆富
《福建林业科技》
2017年第2期33-35,76,共4页
在福建省大田梅林国有林场,对5年生的福建柏人工林进行修枝试验,修枝3 a后调查分析树高、胸径和枝下高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修枝对幼林期福建柏人工林的胸径生长无显著影响,对树高、单株立木材积和枝下高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作用由大到小...
在福建省大田梅林国有林场,对5年生的福建柏人工林进行修枝试验,修枝3 a后调查分析树高、胸径和枝下高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修枝对幼林期福建柏人工林的胸径生长无显著影响,对树高、单株立木材积和枝下高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作用由大到小为:修剪枯枝+2轮活枝>修剪枯枝>不修枝。与不修枝相比,修枝3 a后,修剪枯枝处理树高生长增加了57.61%,单株立木材积生长量提高44.86%,枝下高增长了4.43倍;修剪枯枝+2轮活枝处理树高生长量提高55.14%,单株立木材积生长量提高72.37%,枝下高增长了5.6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柏
人工幼林
修枝
生长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覆盖方式和密度控制对檫树大田育苗的影响探讨
被引量:
2
5
作者
叶敏
《绿色科技》
2019年第3期120-121,共2页
在檫树育苗过程中,通过设置不同的覆盖方式和播种密度,研究了其对檫树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采取稻草+无纺布的覆盖方式出苗率最高,可以达到53.5%,效果好于单一稻草和无纺布的覆盖方式。播种密度以8cm×8cm综合效果最好,合格苗...
在檫树育苗过程中,通过设置不同的覆盖方式和播种密度,研究了其对檫树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采取稻草+无纺布的覆盖方式出苗率最高,可以达到53.5%,效果好于单一稻草和无纺布的覆盖方式。播种密度以8cm×8cm综合效果最好,合格苗产量可达81.28万株/hm2,合格苗率可达86.7%。因此,实际生产中应采取合适的苗木覆盖方式和合理的种植密度,可以有效地提高檫树的出苗率和合格苗的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盖方式
密度控制
檫树苗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整地方式对福建柏人工造林保存率及幼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
1
6
作者
章进峰
《福建林业》
2020年第2期40-42,共3页
采用造林中常用的炼山挖明穴整地和不炼山耙带挖明穴整地以及炼山挖暗穴整地3种不同整地方式营造福建柏纯林,对比分析幼林成活率、保存率和树高生长。结果表明:3种整地方式对福建柏幼林前3年的树高生长影响差异不显著,对造林成活率、保...
采用造林中常用的炼山挖明穴整地和不炼山耙带挖明穴整地以及炼山挖暗穴整地3种不同整地方式营造福建柏纯林,对比分析幼林成活率、保存率和树高生长。结果表明:3种整地方式对福建柏幼林前3年的树高生长影响差异不显著,对造林成活率、保存率的影响差异也不显著。造林成本分析表明炼山挖明穴整地与不炼山耙带挖明穴整地成本基本持平,但与炼山挖暗穴整地相比,分别高出10%和7%。综合保存率、造林成本,兼顾减少新造林地水土流失等,结果认为不炼山耙带挖明穴整地是福建柏人工林适宜的整地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山
整地
福建柏
造林
保存率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福建油杉速生优树家系3地优选
7
作者
吴益数
《甘肃林业科技》
2022年第4期7-9,共3页
珍贵树种家系测试优选是营建母树林的基础工作。为筛选油杉适生区域,推广油杉造林,分别在以1#、4#、6#、7#、27#等5个油杉家系为对象,在福建大田梅林、永春碧卿、华安西陂3个林场营建子代测试验林,通过8 a龄单株材积选择速生家系。结果...
珍贵树种家系测试优选是营建母树林的基础工作。为筛选油杉适生区域,推广油杉造林,分别在以1#、4#、6#、7#、27#等5个油杉家系为对象,在福建大田梅林、永春碧卿、华安西陂3个林场营建子代测试验林,通过8 a龄单株材积选择速生家系。结果表明,3县最优家系各异,梅林、碧卿最优家系均为4#、6#、7#、27#家系;西坡5个家系速生性能相近,所选家系可用于营建母树林,满足相应邻近地区油杉造林用种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杉
家系
气候因子
母树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基质对福建柏扦插容器苗生长及根系的影响
8
作者
薛爱香
《绿色科技》
2023年第15期101-104,共4页
为研究不同基质对福建柏扦插容器苗生长的影响,以3种基质培育的福建柏扦插容器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基质容器苗生长差异。结果表明:70%的黄心土+10%的河沙+20%的珍珠岩基质配比的处理苗高和地径生长效果最好,其苗高、地径均值分别为1...
为研究不同基质对福建柏扦插容器苗生长的影响,以3种基质培育的福建柏扦插容器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基质容器苗生长差异。结果表明:70%的黄心土+10%的河沙+20%的珍珠岩基质配比的处理苗高和地径生长效果最好,其苗高、地径均值分别为17.7 cm、2.0 mm;其次为70%的黄心土+30%的河沙基质配比,其苗高、地径均值分别为15.6 cm、1.8 mm;再次为70%的黄心土+30%的珍珠岩基质配比,其苗高、地径均值分别为14.4 cm、1.7 mm;70%的黄心土+10%的河沙+20%的珍珠岩基质配比的处理生根率、生根数和主根长生长效果最好,其生根率、生根数和主根长均值分别为53.3%、12条和8.3 cm;其次为70%的黄心土+30%的河沙基质配比,其生根率、生根数和主根长均值分别为43.9%、11条和6.6 cm;再次为70%的黄心土+30%的珍珠岩基质配比,其生根率、生根数和主根长均值分别为40.8%、10条和6.0 cm;通过相关性分析苗木的生长量与苗木生根率、生根数和主根长均呈极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柏
扦插容器苗
生长量
根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间伐强度对福建柏人工林生长的影响
9
作者
陈来强
《绿色科技》
2023年第21期157-160,167,共5页
探究不同间伐强度对福建柏人工林生长的影响,为福建柏人工林合理间伐措施提供参考。以福建省大田梅林国有林场福建柏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4种不同间伐强度下2年后林木树高、胸径、材积的生长变化,并通过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进行综合比...
探究不同间伐强度对福建柏人工林生长的影响,为福建柏人工林合理间伐措施提供参考。以福建省大田梅林国有林场福建柏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4种不同间伐强度下2年后林木树高、胸径、材积的生长变化,并通过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进行综合比较。结果表明:间伐2年后与刚间伐后比较林分的平均树高、胸径及单株立木材积分别增加了15.7%、8.5%、35%;各处理在间伐2年后的胸径、单株立木材积增长量均值均表现为处理2>处理1>处理3>处理4,其中处理2的胸径及材积增长分别达到了1.23 cm、0.01736 m^(3)。除树高增长量外,各处理间的胸径和材积增长量均表现为极显著差异。指出了保留密度为1680株/hm^(2)间伐处理对林分生长的促进效果最明显,其次为保留密度1350株/hm^(2)间伐处理,保留密度1950、2250株/hm^(2)间伐处理对林分生长的促进效果最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柏
间伐强度
林分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油杉表型差异分析及优树选择
被引量:
10
10
作者
肖祥希
高楠
+5 位作者
何文广
余孟杨
陈金章
张海燕
郭福泰
蒋燚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6,共6页
2012~2013年开展了油杉属油杉、江南油杉的种质资源调查与收集,在49个调查区选出254株优树。这些优树综合表现好,树干通直圆满,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平均单株材积、平均冠幅、平均枝下高分别为16.49m、59.0cm、3.24m^3、9.39m和...
2012~2013年开展了油杉属油杉、江南油杉的种质资源调查与收集,在49个调查区选出254株优树。这些优树综合表现好,树干通直圆满,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平均单株材积、平均冠幅、平均枝下高分别为16.49m、59.0cm、3.24m^3、9.39m和3.55m。各优树10个表型性状差异明显,变异系数为:材积(156.51%)〉结实(64.09%)〉胸径(61.13%)〉枝下高(39.27%)〉树高(37.17%)〉冠幅(24.16%)〉分叉性(13.25%)〉整枝度(13.16%)〉圆满度(10.83%)〉通直度(6.62%)。种实性状千粒重、球果重量、球果长、球果宽、球果长×球果宽、球果长/球果宽比值等指标差异也比较明显,种实主要性状指标千粒重和球果重量变异系数分别达到36.07%和31.66%。性状差异传递出的丰富的遗传信息,为油杉和江南油杉的遗传改良奠定了良好的材料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杉
江南油杉
优树选择
种实性状
表型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油杉、杉木和马尾松木材物理力学性质比较
被引量:
5
11
作者
高楠
余孟杨
+9 位作者
林庆富
章进峰
肖祥希
孙代珍
曾华浩
刘晓辉
赖金全
苏志鹏
邓宗杰
赖振民
《广西林业科学》
2020年第2期265-269,共5页
对成熟人工林的油杉(Keteleeria fortunei)、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和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木材的物理与力学性质进行测定与比较。结果表明,油杉木材的气干湿胀性、抗弯强度、顺纹抗压强度和径面硬度最优,杉木木材的全干干...
对成熟人工林的油杉(Keteleeria fortunei)、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和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木材的物理与力学性质进行测定与比较。结果表明,油杉木材的气干湿胀性、抗弯强度、顺纹抗压强度和径面硬度最优,杉木木材的全干干缩率、气干干缩率和吸水后湿胀性最优,马尾松木材的气干密度、全干密度、端面硬度和弦面硬度最优。木材密度的表现为马尾松>油杉>杉木;木材稳定性的表现为杉木>油杉>马尾松;木材力学的表现为油杉>马尾松>杉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力学性质
木材
油杉
杉木
马尾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柳桉优良家系多性状联合选择
被引量:
4
12
作者
黄德龙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9-74,共6页
对柳桉41个家系生长性状、抗逆性状、形质性状和木材品质进行测定与分析,并经多性状综合选择出适合福建省中亚热带山地发展的GB000002等9个优良家系和60个优良单株,其4a生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家系平均值为12.43m,12.32cm,0.07217m3,单...
对柳桉41个家系生长性状、抗逆性状、形质性状和木材品质进行测定与分析,并经多性状综合选择出适合福建省中亚热带山地发展的GB000002等9个优良家系和60个优良单株,其4a生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家系平均值为12.43m,12.32cm,0.07217m3,单株平均值为15.7m,16.0cm,0.1346m3,且形质性状和木材品质兼优。为闽西北地区推广柳桉造林、无性繁殖和种子园建设等提供种质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桉
种源/家系
生长性状
抗逆性状
形质性状
木材品质
联合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永安市巨桉种源/家系引种试验
被引量:
7
13
作者
黄德龙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11,共5页
对福建省永安国有林场1997年引种的巨桉6个种源100个家系试验林进行连续8 a的试验观测,结果表明:不同种源、家系间的耐寒性和生长量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应用主成分综合评分排序法选出优良家系12个,其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和耐寒指数...
对福建省永安国有林场1997年引种的巨桉6个种源100个家系试验林进行连续8 a的试验观测,结果表明:不同种源、家系间的耐寒性和生长量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应用主成分综合评分排序法选出优良家系12个,其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和耐寒指数平均值分别为15.7 m、17.3 cm、0.1752 m3和4.40,增益分别为18.2%、19.6%、61.7%和18.4%;选出优良个体20株,其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和耐寒指数平均值分别为18.5 m、21.2 cm、0.2863 m3和4.85,增益分别为39.4%、46.3%、164.2%和4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桉
种源
家系
生长性状
耐寒性
永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马尾松杂种F_1代早期生长的比较
被引量:
4
14
作者
章进峰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11年第2期92-95,共4页
在福建省大田梅林国有林场连续4年调查火炬松×马尾松、湿地松×马尾松杂种F1代以及马尾松纯种苗木造林早期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幼树存活率在造林4年后趋于稳定,且火炬松×马尾松杂种F1存活率高于湿地松×马尾松。火炬松...
在福建省大田梅林国有林场连续4年调查火炬松×马尾松、湿地松×马尾松杂种F1代以及马尾松纯种苗木造林早期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幼树存活率在造林4年后趋于稳定,且火炬松×马尾松杂种F1存活率高于湿地松×马尾松。火炬松×马尾松、湿地松×马尾松杂种F1代和马尾松纯种3个树种4年生以下(含4年生)幼树的平均地径(胸径)、抽梢、树高生长总体大小依次为:火炬松×马尾松>湿地松×马尾松>马尾松纯种,但3个树种间差异均不显著。4年生(48个月)幼树火炬松×马尾松杂种F1代和马尾松纯种平均树高差异显著;50个月生幼树火炬松×马尾松杂种F1代和马尾松纯种间、湿地松×马尾松杂种F1代与马尾松纯种间差异显著,但火炬松×马尾松与湿地松×马尾松间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炬松
湿地松
马尾松
杂种F1代
早期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柳桉家系适应性试验与遗传变异分析
被引量:
6
15
作者
黄德龙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8年第3期207-212,共6页
对柳桉Eucalyptus saligna试验林42个家系生长性状、形质性状和抗逆性及其遗传变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柳桉家系在树高、胸径、材积生长性状上差异分别达0.10~0.01、0.05~0.01、0.01显著水平,材积是选择优良家系和个体的主要指标;家系...
对柳桉Eucalyptus saligna试验林42个家系生长性状、形质性状和抗逆性及其遗传变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柳桉家系在树高、胸径、材积生长性状上差异分别达0.10~0.01、0.05~0.01、0.01显著水平,材积是选择优良家系和个体的主要指标;家系间通直度、分枝度、自然整枝差异达到0.05显著水平,变异系数为6.95%~9.18%,说明形质性状也是优良家系的选择依据;参试家系可耐-5℃低温,但家系间没有差异;以材积为基础,兼顾树高、胸径、通直度、风雪害及其遗传增益,综合选出GB000014等10个优良家系,4年生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分别为12.4m、12.3 cm和0.071 37m^3,遗传增益平均值分别为2.81%、3.35%和21.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桉
种源/家系
适应性试验
遗传变异
生长性状
耐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套种草珊瑚的杉木林生长和土壤肥力状态变量分析
被引量:
10
16
作者
林庆富
《林业科技》
2015年第5期26-30,共5页
对现有杉木林间伐后套种草珊瑚的杉木生长、形质性状和土壤肥力等状态变量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现有杉木林间伐后套种草珊瑚,不仅提高了杉木生长量和形质性状,而且改善了林地土壤质量,形成了有利于草珊瑚生长的环境。杉木林培育大径材和...
对现有杉木林间伐后套种草珊瑚的杉木生长、形质性状和土壤肥力等状态变量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现有杉木林间伐后套种草珊瑚,不仅提高了杉木生长量和形质性状,而且改善了林地土壤质量,形成了有利于草珊瑚生长的环境。杉木林培育大径材和非木材林产品(草珊瑚)生产兼容的经营模式,以经营密度1 050株/hm2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草珊瑚
间伐
套种
状态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5年生优良杉木种源中间试验林分析
被引量:
2
17
作者
肖长汉
《林业科技开发》
2010年第5期125-127,共3页
以全国全分布区杉木种源试验早期选择的优良种源在大田桃源国有林场开展杉木种源中间试验。从种源水平和种源内林分水平进行了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参试种源间在生长性状上虽然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但这种差异主要受林地环境及种源与...
以全国全分布区杉木种源试验早期选择的优良种源在大田桃源国有林场开展杉木种源中间试验。从种源水平和种源内林分水平进行了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参试种源间在生长性状上虽然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但这种差异主要受林地环境及种源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影响,受到非常弱的遗传因素控制。因而,全分布区种源试验早期选择结果是可靠的,选择出的优良种源可在闽中地区推广应用。材积在林分水平上差异显著,且受到中等程度的遗传因素控制,可进行优良林分选择。以材积为指标,从参试林分中选择了6个优良林分,选择出的优良林分平均材积遗传增益为12.60%,选择效果明显。选择结果还表明选择杉木种源造林时,应充分重视本地种源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种源中间试验
遗传变异
优良林分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复合微生物菌肥应用于马尾松造林试验研究
被引量:
7
18
作者
余孟杨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7期19-19,21,共2页
为了提高马尾松早期造林效果,造林前苗木采用复合微生物菌肥进行根部处理试验,结果表明:马尾松苗木经过复合微生物菌肥处理,能够激活马尾松根系活力,缩短缓苗期,促进马尾松地径、树高、根系等生长,在马尾松造林中有实用价值。
关键词
复合微生物菌肥
马尾松
造林
根部处理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海拔地区火炬松人工林凋落物量及养分季节动态初步研究
被引量:
6
19
作者
魏永平
《福建林业科技》
2001年第3期62-65,共4页
通过高海拔地区火炬松人工林凋落物量及养分季节动态变化的研究 ,为揭示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特征以及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 ,凋落物中各营养元素含量一般在 5月份和 8月份达最高 。
关键词
火炬松
凋落物
养分季节动态
人工林
高海拔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杉木速生丰产林营造与管理技术探析
被引量:
7
20
作者
刘金生
《安徽农学通报》
2018年第10期94-95,共2页
该文以营造杉木速生丰产林为研究目的,对杉木造林技术进行了分析,发现造林地选择、林地清理、壮苗选择对促进杉木生长有重要作用,并提出除草、施肥、修枝等具体杉木抚育管理技术,为营造杉木速生丰产林提供参考。
关键词
杉木
造林
速生丰产
管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国有林场森林抚育经营中存在问题及对策探究
被引量:
6
1
作者
刘兴明
机构
福建省大田梅林国有林场
出处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8年第3期30-31,共2页
文摘
我国现有4 855个国有林场。文章结合实践,就当下国有林场森林抚育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相应对策进行了简要探析。
关键词
国有林场
抚育经营
现存问题
策略探析
Keywords
The state-owned forest farm
Tending management
Existing problems
Strategy analysis
分类号
S750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福建柏优树子代测定及初步选择
被引量:
8
2
作者
黄德龙
机构
福建省大田梅林国有林场
出处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49-454,共6页
基金
"九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96-011-03-03-02)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2002BA515B0104(1))
"十一五"林业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06BAD01A1604)
文摘
对福建省永安国有林场5年生80株福建柏Fokienia hodginsii优树子代测定林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家系在树高、胸径和材积等指标上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这些差异主要由家系遗传特性决定。以材积为主要选择指标,兼顾树高、胸径和通直度指标,从参试子代测定林中选出J007和N001等13个优良家系,其5年生平均树高、胸径和材积分别为4.05m,5.57cm和0.00594m3,平均遗传增益分别为9.36%,16.46%和33.77%;选出Di001和Di002等35个优良个体,平均树高、胸径和材积分别为4.65m,7.5cm和0.01066m3,遗传增益分别为24.19%,42.17%和146.93%。这些优良家系、优良个体表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可用作种子园建园材料和无性繁殖材料。
关键词
林木育种学
福建柏
优树
遗传变异
子代测定
选择
Keywords
forest tree breeding
Fokienia hodginsii
plus tree
genetic variation
progeny test
selec-tion
分类号
S722.3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福建柏无性系扦插育苗技术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陈玉兰
机构
福建省大田梅林国有林场
出处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20-122,162,共4页
基金
国家公益性科研专项"福建柏种质资源评价与新品种选育及繁育技术"(编号:201004009)
文摘
在福建省大田梅林国有林场黄城保护站开展福建柏无性系扦插育苗试验,结果表明:扦插效果较好的有11号、30号、48号、59号、124号、142号等6个无性系,保存率均达到了100%;福建柏无性系扦插育苗技术措施为:在秋季,选择砂壤土(新土)为扦插基质,插后加盖塑料薄膜,追施土肥。
关键词
福建柏
无性系
扦插育苗
Keywords
Fokienia hodginsii
clones
cutting and seeding raising
分类号
S791.43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修枝对福建柏人工幼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
4
4
作者
林庆富
机构
福建省大田梅林国有林场
出处
《福建林业科技》
2017年第2期33-35,76,共4页
基金
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项目(福建柏速生优质新品种选育技术与应用
闽林科[2013]6号)
+1 种基金
"十二五"农村领域国家科技计划课题研究任务(福建柏新品种选育技术研究
2012BAD01B0505)
文摘
在福建省大田梅林国有林场,对5年生的福建柏人工林进行修枝试验,修枝3 a后调查分析树高、胸径和枝下高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修枝对幼林期福建柏人工林的胸径生长无显著影响,对树高、单株立木材积和枝下高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作用由大到小为:修剪枯枝+2轮活枝>修剪枯枝>不修枝。与不修枝相比,修枝3 a后,修剪枯枝处理树高生长增加了57.61%,单株立木材积生长量提高44.86%,枝下高增长了4.43倍;修剪枯枝+2轮活枝处理树高生长量提高55.14%,单株立木材积生长量提高72.37%,枝下高增长了5.62倍。
关键词
福建柏
人工幼林
修枝
生长量
Keywords
Fokienia hodginsii(Cupressaceae)
pruning
young plantation
growth
分类号
S791.43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S753.518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覆盖方式和密度控制对檫树大田育苗的影响探讨
被引量:
2
5
作者
叶敏
机构
福建省大田梅林国有林场
出处
《绿色科技》
2019年第3期120-121,共2页
文摘
在檫树育苗过程中,通过设置不同的覆盖方式和播种密度,研究了其对檫树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采取稻草+无纺布的覆盖方式出苗率最高,可以达到53.5%,效果好于单一稻草和无纺布的覆盖方式。播种密度以8cm×8cm综合效果最好,合格苗产量可达81.28万株/hm2,合格苗率可达86.7%。因此,实际生产中应采取合适的苗木覆盖方式和合理的种植密度,可以有效地提高檫树的出苗率和合格苗的产量。
关键词
覆盖方式
密度控制
檫树苗
生长
分类号
S725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整地方式对福建柏人工造林保存率及幼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
1
6
作者
章进峰
机构
福建省大田梅林国有林场
出处
《福建林业》
2020年第2期40-42,共3页
文摘
采用造林中常用的炼山挖明穴整地和不炼山耙带挖明穴整地以及炼山挖暗穴整地3种不同整地方式营造福建柏纯林,对比分析幼林成活率、保存率和树高生长。结果表明:3种整地方式对福建柏幼林前3年的树高生长影响差异不显著,对造林成活率、保存率的影响差异也不显著。造林成本分析表明炼山挖明穴整地与不炼山耙带挖明穴整地成本基本持平,但与炼山挖暗穴整地相比,分别高出10%和7%。综合保存率、造林成本,兼顾减少新造林地水土流失等,结果认为不炼山耙带挖明穴整地是福建柏人工林适宜的整地方式。
关键词
炼山
整地
福建柏
造林
保存率
生长
Keywords
burning vegetation on mountain
land preparation
Fok ienia hodginsi
aforestation
preservation rate
growth
分类号
S725.4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福建油杉速生优树家系3地优选
7
作者
吴益数
机构
福建省大田梅林国有林场
出处
《甘肃林业科技》
2022年第4期7-9,共3页
基金
福建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油杉人工林栽培技术研究”(2020R1009001)“油杉优良种质选择及组织培养体系建立”(2021R1010009)
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2020TG03)共同资助。
文摘
珍贵树种家系测试优选是营建母树林的基础工作。为筛选油杉适生区域,推广油杉造林,分别在以1#、4#、6#、7#、27#等5个油杉家系为对象,在福建大田梅林、永春碧卿、华安西陂3个林场营建子代测试验林,通过8 a龄单株材积选择速生家系。结果表明,3县最优家系各异,梅林、碧卿最优家系均为4#、6#、7#、27#家系;西坡5个家系速生性能相近,所选家系可用于营建母树林,满足相应邻近地区油杉造林用种需求。
关键词
油杉
家系
气候因子
母树特性
Keywords
Keteleeria fortunei
family
climatic factor
parent tree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S791.254.04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基质对福建柏扦插容器苗生长及根系的影响
8
作者
薛爱香
机构
福建省大田梅林国有林场
出处
《绿色科技》
2023年第15期101-104,共4页
文摘
为研究不同基质对福建柏扦插容器苗生长的影响,以3种基质培育的福建柏扦插容器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基质容器苗生长差异。结果表明:70%的黄心土+10%的河沙+20%的珍珠岩基质配比的处理苗高和地径生长效果最好,其苗高、地径均值分别为17.7 cm、2.0 mm;其次为70%的黄心土+30%的河沙基质配比,其苗高、地径均值分别为15.6 cm、1.8 mm;再次为70%的黄心土+30%的珍珠岩基质配比,其苗高、地径均值分别为14.4 cm、1.7 mm;70%的黄心土+10%的河沙+20%的珍珠岩基质配比的处理生根率、生根数和主根长生长效果最好,其生根率、生根数和主根长均值分别为53.3%、12条和8.3 cm;其次为70%的黄心土+30%的河沙基质配比,其生根率、生根数和主根长均值分别为43.9%、11条和6.6 cm;再次为70%的黄心土+30%的珍珠岩基质配比,其生根率、生根数和主根长均值分别为40.8%、10条和6.0 cm;通过相关性分析苗木的生长量与苗木生根率、生根数和主根长均呈极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福建柏
扦插容器苗
生长量
根系
Keywords
Fokienia hodginsii
cuttage container seedlings
growth rate
root system
分类号
S751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间伐强度对福建柏人工林生长的影响
9
作者
陈来强
机构
福建省大田梅林国有林场
出处
《绿色科技》
2023年第21期157-160,167,共5页
基金
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编号:2018TG03)。
文摘
探究不同间伐强度对福建柏人工林生长的影响,为福建柏人工林合理间伐措施提供参考。以福建省大田梅林国有林场福建柏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4种不同间伐强度下2年后林木树高、胸径、材积的生长变化,并通过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进行综合比较。结果表明:间伐2年后与刚间伐后比较林分的平均树高、胸径及单株立木材积分别增加了15.7%、8.5%、35%;各处理在间伐2年后的胸径、单株立木材积增长量均值均表现为处理2>处理1>处理3>处理4,其中处理2的胸径及材积增长分别达到了1.23 cm、0.01736 m^(3)。除树高增长量外,各处理间的胸径和材积增长量均表现为极显著差异。指出了保留密度为1680株/hm^(2)间伐处理对林分生长的促进效果最明显,其次为保留密度1350株/hm^(2)间伐处理,保留密度1950、2250株/hm^(2)间伐处理对林分生长的促进效果最不明显。
关键词
福建柏
间伐强度
林分生长
Keywords
Fokienia Hodginsii
thinning intensity
stand growth
分类号
S791.430.6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油杉表型差异分析及优树选择
被引量:
10
10
作者
肖祥希
高楠
何文广
余孟杨
陈金章
张海燕
郭福泰
蒋燚
机构
福建省
林业科学研究院
福建省大田梅林国有林场
泉州市林业技术推广中心
邵武市林业科学技术推广中心
福建省
永春碧卿
国有
林场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出处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6,共6页
基金
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304108)
福建省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闽林研〔2012〕25号)
福建省林业科研项目(闽林科〔2013〕5号)
文摘
2012~2013年开展了油杉属油杉、江南油杉的种质资源调查与收集,在49个调查区选出254株优树。这些优树综合表现好,树干通直圆满,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平均单株材积、平均冠幅、平均枝下高分别为16.49m、59.0cm、3.24m^3、9.39m和3.55m。各优树10个表型性状差异明显,变异系数为:材积(156.51%)〉结实(64.09%)〉胸径(61.13%)〉枝下高(39.27%)〉树高(37.17%)〉冠幅(24.16%)〉分叉性(13.25%)〉整枝度(13.16%)〉圆满度(10.83%)〉通直度(6.62%)。种实性状千粒重、球果重量、球果长、球果宽、球果长×球果宽、球果长/球果宽比值等指标差异也比较明显,种实主要性状指标千粒重和球果重量变异系数分别达到36.07%和31.66%。性状差异传递出的丰富的遗传信息,为油杉和江南油杉的遗传改良奠定了良好的材料基础。
关键词
油杉
江南油杉
优树选择
种实性状
表型差异
Keywords
Keteleeriafortunei
K. cyclolepis
plus tree selection
seed and cone traits
phenotypic variations
分类号
S758.52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油杉、杉木和马尾松木材物理力学性质比较
被引量:
5
11
作者
高楠
余孟杨
林庆富
章进峰
肖祥希
孙代珍
曾华浩
刘晓辉
赖金全
苏志鹏
邓宗杰
赖振民
机构
福建省
林业科学研究院
福建省
清流
国有
林场
福建省
沙县水南
国有
林场
福建省大田梅林国有林场
出处
《广西林业科学》
2020年第2期265-269,共5页
基金
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闽[2019]TG04号)
福建省林业科技推广项目(2019TG12)
福建省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2015R1011-11)。
文摘
对成熟人工林的油杉(Keteleeria fortunei)、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和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木材的物理与力学性质进行测定与比较。结果表明,油杉木材的气干湿胀性、抗弯强度、顺纹抗压强度和径面硬度最优,杉木木材的全干干缩率、气干干缩率和吸水后湿胀性最优,马尾松木材的气干密度、全干密度、端面硬度和弦面硬度最优。木材密度的表现为马尾松>油杉>杉木;木材稳定性的表现为杉木>油杉>马尾松;木材力学的表现为油杉>马尾松>杉木。
关键词
物理力学性质
木材
油杉
杉木
马尾松
Keywords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wood
Keteleeria fortunei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Pinus massoniana
分类号
S718.3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柳桉优良家系多性状联合选择
被引量:
4
12
作者
黄德龙
机构
福建省大田梅林国有林场
出处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9-74,共6页
基金
福建省科技攻关基金项目(闽林科2003-10)
文摘
对柳桉41个家系生长性状、抗逆性状、形质性状和木材品质进行测定与分析,并经多性状综合选择出适合福建省中亚热带山地发展的GB000002等9个优良家系和60个优良单株,其4a生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家系平均值为12.43m,12.32cm,0.07217m3,单株平均值为15.7m,16.0cm,0.1346m3,且形质性状和木材品质兼优。为闽西北地区推广柳桉造林、无性繁殖和种子园建设等提供种质材料。
关键词
柳桉
种源/家系
生长性状
抗逆性状
形质性状
木材品质
联合选择
Keywords
Eucalyptus Saligna
Provenance-family trial
Growth traits
Anti-capability
Form quality traits
Wood quality
Uniting selection
分类号
S792.39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S722.5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永安市巨桉种源/家系引种试验
被引量:
7
13
作者
黄德龙
机构
福建省大田梅林国有林场
出处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11,共5页
基金
福建省林木种苗工程重点项目"耐寒桉树引种"(闽林科1998-11)专项经费资助
文摘
对福建省永安国有林场1997年引种的巨桉6个种源100个家系试验林进行连续8 a的试验观测,结果表明:不同种源、家系间的耐寒性和生长量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应用主成分综合评分排序法选出优良家系12个,其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和耐寒指数平均值分别为15.7 m、17.3 cm、0.1752 m3和4.40,增益分别为18.2%、19.6%、61.7%和18.4%;选出优良个体20株,其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和耐寒指数平均值分别为18.5 m、21.2 cm、0.2863 m3和4.85,增益分别为39.4%、46.3%、164.2%和41.3%。
关键词
巨桉
种源
家系
生长性状
耐寒性
永安市
Keywords
Eucalyptus grandis
provenance
family
growing characteristic
cold tolerance
Yong' an City
分类号
S722.7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S792.39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马尾松杂种F_1代早期生长的比较
被引量:
4
14
作者
章进峰
机构
福建省大田梅林国有林场
出处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11年第2期92-95,共4页
文摘
在福建省大田梅林国有林场连续4年调查火炬松×马尾松、湿地松×马尾松杂种F1代以及马尾松纯种苗木造林早期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幼树存活率在造林4年后趋于稳定,且火炬松×马尾松杂种F1存活率高于湿地松×马尾松。火炬松×马尾松、湿地松×马尾松杂种F1代和马尾松纯种3个树种4年生以下(含4年生)幼树的平均地径(胸径)、抽梢、树高生长总体大小依次为:火炬松×马尾松>湿地松×马尾松>马尾松纯种,但3个树种间差异均不显著。4年生(48个月)幼树火炬松×马尾松杂种F1代和马尾松纯种平均树高差异显著;50个月生幼树火炬松×马尾松杂种F1代和马尾松纯种间、湿地松×马尾松杂种F1代与马尾松纯种间差异显著,但火炬松×马尾松与湿地松×马尾松间差异不显著。
关键词
火炬松
湿地松
马尾松
杂种F1代
早期生长
Keywords
loblolly
slash pine
masson
hybrid F1
afforestation
分类号
S791.2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柳桉家系适应性试验与遗传变异分析
被引量:
6
15
作者
黄德龙
机构
福建省大田梅林国有林场
出处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8年第3期207-212,共6页
基金
福建省林木种苗科技攻关项目资助(闽林科2003-10)
文摘
对柳桉Eucalyptus saligna试验林42个家系生长性状、形质性状和抗逆性及其遗传变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柳桉家系在树高、胸径、材积生长性状上差异分别达0.10~0.01、0.05~0.01、0.01显著水平,材积是选择优良家系和个体的主要指标;家系间通直度、分枝度、自然整枝差异达到0.05显著水平,变异系数为6.95%~9.18%,说明形质性状也是优良家系的选择依据;参试家系可耐-5℃低温,但家系间没有差异;以材积为基础,兼顾树高、胸径、通直度、风雪害及其遗传增益,综合选出GB000014等10个优良家系,4年生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分别为12.4m、12.3 cm和0.071 37m^3,遗传增益平均值分别为2.81%、3.35%和21.03%。
关键词
柳桉
种源/家系
适应性试验
遗传变异
生长性状
耐寒性
Keywords
Eucalyptus saligna
provenance-family trial
adaptability
genetic variation
growth character
anti cold character
分类号
S792.380.5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套种草珊瑚的杉木林生长和土壤肥力状态变量分析
被引量:
10
16
作者
林庆富
机构
福建省大田梅林国有林场
出处
《林业科技》
2015年第5期26-30,共5页
文摘
对现有杉木林间伐后套种草珊瑚的杉木生长、形质性状和土壤肥力等状态变量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现有杉木林间伐后套种草珊瑚,不仅提高了杉木生长量和形质性状,而且改善了林地土壤质量,形成了有利于草珊瑚生长的环境。杉木林培育大径材和非木材林产品(草珊瑚)生产兼容的经营模式,以经营密度1 050株/hm2为宜。
关键词
杉木
草珊瑚
间伐
套种
状态变量
Keywords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Scarcandra glaber
Intermediate cut
Interplant
State variables
分类号
S567.53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S791.27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5年生优良杉木种源中间试验林分析
被引量:
2
17
作者
肖长汉
机构
福建省大田梅林国有林场
出处
《林业科技开发》
2010年第5期125-127,共3页
基金
福建省林木种苗科技攻关项目"杉木高世代遗传改良和良种生产技术研究"(编号:闽林综(2003)127号)
文摘
以全国全分布区杉木种源试验早期选择的优良种源在大田桃源国有林场开展杉木种源中间试验。从种源水平和种源内林分水平进行了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参试种源间在生长性状上虽然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但这种差异主要受林地环境及种源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影响,受到非常弱的遗传因素控制。因而,全分布区种源试验早期选择结果是可靠的,选择出的优良种源可在闽中地区推广应用。材积在林分水平上差异显著,且受到中等程度的遗传因素控制,可进行优良林分选择。以材积为指标,从参试林分中选择了6个优良林分,选择出的优良林分平均材积遗传增益为12.60%,选择效果明显。选择结果还表明选择杉木种源造林时,应充分重视本地种源的应用。
关键词
杉木
种源中间试验
遗传变异
优良林分选择
分类号
S [农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复合微生物菌肥应用于马尾松造林试验研究
被引量:
7
18
作者
余孟杨
机构
福建省大田梅林国有林场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7期19-19,21,共2页
文摘
为了提高马尾松早期造林效果,造林前苗木采用复合微生物菌肥进行根部处理试验,结果表明:马尾松苗木经过复合微生物菌肥处理,能够激活马尾松根系活力,缩短缓苗期,促进马尾松地径、树高、根系等生长,在马尾松造林中有实用价值。
关键词
复合微生物菌肥
马尾松
造林
根部处理
效果
分类号
S144.1 [农业科学—肥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海拔地区火炬松人工林凋落物量及养分季节动态初步研究
被引量:
6
19
作者
魏永平
机构
福建省大田梅林国有林场
出处
《福建林业科技》
2001年第3期62-65,共4页
文摘
通过高海拔地区火炬松人工林凋落物量及养分季节动态变化的研究 ,为揭示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特征以及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 ,凋落物中各营养元素含量一般在 5月份和 8月份达最高 。
关键词
火炬松
凋落物
养分季节动态
人工林
高海拔地区
Keywords
High elevation
Pinus taeda
Litter
Seasonal dynamic of nutrient
分类号
S791.255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杉木速生丰产林营造与管理技术探析
被引量:
7
20
作者
刘金生
机构
福建省大田梅林国有林场
出处
《安徽农学通报》
2018年第10期94-95,共2页
文摘
该文以营造杉木速生丰产林为研究目的,对杉木造林技术进行了分析,发现造林地选择、林地清理、壮苗选择对促进杉木生长有重要作用,并提出除草、施肥、修枝等具体杉木抚育管理技术,为营造杉木速生丰产林提供参考。
关键词
杉木
造林
速生丰产
管理技术
Keywords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Afforestation
Fast-growing and high-yield forest
Management technology
分类号
S727.1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国有林场森林抚育经营中存在问题及对策探究
刘兴明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8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福建柏优树子代测定及初步选择
黄德龙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福建柏无性系扦插育苗技术研究
陈玉兰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修枝对福建柏人工幼林生长的影响
林庆富
《福建林业科技》
2017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覆盖方式和密度控制对檫树大田育苗的影响探讨
叶敏
《绿色科技》
201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整地方式对福建柏人工造林保存率及幼林生长的影响
章进峰
《福建林业》
202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福建油杉速生优树家系3地优选
吴益数
《甘肃林业科技》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不同基质对福建柏扦插容器苗生长及根系的影响
薛爱香
《绿色科技》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不同间伐强度对福建柏人工林生长的影响
陈来强
《绿色科技》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油杉表型差异分析及优树选择
肖祥希
高楠
何文广
余孟杨
陈金章
张海燕
郭福泰
蒋燚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油杉、杉木和马尾松木材物理力学性质比较
高楠
余孟杨
林庆富
章进峰
肖祥希
孙代珍
曾华浩
刘晓辉
赖金全
苏志鹏
邓宗杰
赖振民
《广西林业科学》
202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柳桉优良家系多性状联合选择
黄德龙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永安市巨桉种源/家系引种试验
黄德龙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8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不同马尾松杂种F_1代早期生长的比较
章进峰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1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柳桉家系适应性试验与遗传变异分析
黄德龙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8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套种草珊瑚的杉木林生长和土壤肥力状态变量分析
林庆富
《林业科技》
2015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25年生优良杉木种源中间试验林分析
肖长汉
《林业科技开发》
201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复合微生物菌肥应用于马尾松造林试验研究
余孟杨
《现代农业科技》
2009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高海拔地区火炬松人工林凋落物量及养分季节动态初步研究
魏永平
《福建林业科技》
2001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杉木速生丰产林营造与管理技术探析
刘金生
《安徽农学通报》
2018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