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提炼地理数据,深化认识地球运动规律
被引量:3
- 1
-
-
作者
颜文景
罗春钻
-
机构
福建省大田县大田第一中学
-
出处
《地理教学》
2013年第6期30-32,共3页
-
文摘
对地理事物特征的描述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地理事物进行正确的定性概括;二是对地理事物的位置属性和数量属性能够进行恰如其分的定量表述。高中地理"地球运动"涉及的知识内容如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
关键词
地球运动
地理数据
运动规律
提炼
地理事物
太阳直射点
移动规律
高中地理
-
分类号
G633.55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钠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颜色变化的实验再探究
- 2
-
-
作者
连青阳
叶永谦
张贤金
严业安
-
机构
福建省大田县第一中学
福建省南安市侨光中学
福建教育学院理科研修部
福建省三明第一中学
-
出处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6-68,共3页
-
基金
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立项课题教育部青年专项课题“新时代乡村教师精准培训体系构建研究”(课题批准号EAK190518)
福建省中学化学严业安名师工作室、福建省中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张群林名师工作室、福建省十三五化学学科带头人课题研究成果。
-
文摘
针对钠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颜色变化的原因解释可能存在的问题,设计实验探究钠、氢气、氢氧化钠等物质及温度、浓度等外在因素对溶液颜色变化的影响,发现溶液颜色变化的原因主要与溶液中的氢氧化钠含量及反应温度有关。认为钠并未与溶液中的高锰酸根离子直接反应,不宜将高锰酸钾溶液的变色作为证据证明钠与硝酸盐溶液反应后存在还原性离子。使用二分法探究氢氧化钠含量对高锰酸钾溶液颜色变化的影响,得出溶液颜色变绿的含量界限,印证锰酸根离子只有在强碱性溶液中才能稳定存在的结论。
-
关键词
钠
高锰酸钾溶液
反应液颜色变化
反应机理探究
-
分类号
G633.8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简易地球运动演示仪
被引量:1
- 3
-
-
作者
林启福
-
机构
福建省大田县第一中学
-
出处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44-45,31,共3页
-
文摘
地球运动的教学内容比较抽象,不易理解,是教学的重难点,利用简单的材料制作简易的演示仪器,演示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的相关内容,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空间概念,增强教学的直观性。通过简易演示仪器的制作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地理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
关键词
地球运动
演示仪
-
分类号
G634.55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从正午太阳高度的教学看地理实践力的培养
- 4
-
-
作者
林启福
-
机构
福建省大田县第一中学
-
出处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1-35,共5页
-
基金
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立项课题“高中地理学科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融合的探索”的研究成果(课题立项批准号:FJJKXB16-243)
-
文摘
地理实践力是基本活动经验,是实践能力和品质的综合表现,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构成的重要方面之一。正午太阳高度的教学内容比较抽象,对空间思维的要求较高,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紧密且实践性强。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要通过演示并尝试进行文图表相互转化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地理计算能力和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等;要将教学活动延伸到课外,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开展观察测量、考察调查、设计制作等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当中,从而将地理学科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增强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
-
关键词
正午太阳高度
地理实践力
地理核心素养
-
分类号
G633.55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地球运动演示仪的制作和教学应用
- 5
-
-
作者
林启福
-
机构
福建省大田县第一中学
-
出处
《地理教学》
2013年第12期49-52,共4页
-
文摘
介绍地球运动演示仪的制作和教学应用。本演示仪是对现有教学仪器的高度综合和平面简化,结构极为简单。功能极为强大,演示特别直观;可以演示中学教材中所要求的地球运动的全部内容,如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一般特点和地理意义,演示日地月三音的关系,还可作为测量当地经纬度的研究性学习的测量仪器,可增强教师教学的直观性,提高学生学习的时效性。
-
关键词
地球运动
演示仪
制作
-
分类号
G633.55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