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沿海城市秋季大气甲醛污染来源及其环境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林宜玲 洪有为 +4 位作者 纪晓婷 许可 邵智乾 于瑞莲 陈进生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2-60,共9页
基于大气综合观测站的气态污染物(HCHO、O_(3)、PAN、CO、NOx、异戊二烯)及气象要素(温度、湿度、风速、风向)等在线观测数据,研究沿海城市厦门秋季大气HCHO的时间变化特征及其关键影响因子,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定量识别HCHO的主... 基于大气综合观测站的气态污染物(HCHO、O_(3)、PAN、CO、NOx、异戊二烯)及气象要素(温度、湿度、风速、风向)等在线观测数据,研究沿海城市厦门秋季大气HCHO的时间变化特征及其关键影响因子,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定量识别HCHO的主要来源,并估算HCHO对·OH生成的贡献.结果表明:HCHO平均浓度为(3.15±1.40)×10^(-9),范围为(0.55~7.96)×10^(-9),呈现明显“单峰”日变化特征,峰值出现在13:00左右.HCHO与O_(3)、PAN显著正相关;温度、湿度和UV是影响HCHO浓度的主要气象因素,强辐射、高温、低湿、低风速和西南风的条件促进了厦门大气HCHO的二次生成.HCHO小时光解量(PHCHO)范围为(0.01~3.02)×10^(-9)/h,平均PHCHO为0.61×10^(-9)/h,同时,大气HCHO光解成稳定分子H2和CO的速率是光解成自由基H·和HCO·速率的1.1~1.6倍.观测期间大气HCHO来源主要包括二次生成(39.2%)、一次排放(26.6%)和背景源(34.2%);白天HONO光解、O_(3)光解和HCHO光解的平均·OH生成率分别为1.86×10^(-9)/h、1.11×10^(-9)/h和0.70×10^(-9)/h,P(OH_HCHO)占总·OH生成率的10%~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醛 污染特征 来源 大气氧化性 沿海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纺聚酰胺6/聚苯乙烯复合纳米纤维膜制备及其空气过滤性能 被引量:2
2
作者 陈江萍 郭朝阳 +3 位作者 张琪骏 吴仁香 钟鹭斌 郑煜铭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6-64,共9页
针对空气过滤纤维材料的过滤效率、阻力和使用寿命难以平衡的问题,采用多喷头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不同直径、形貌纤维及不同纤维沉积顺序的聚酰胺6/聚苯乙烯(PA6/PS)复合纳米纤维膜,测试了复合膜的平均孔径及孔隙率,建立了纤维结构与过... 针对空气过滤纤维材料的过滤效率、阻力和使用寿命难以平衡的问题,采用多喷头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不同直径、形貌纤维及不同纤维沉积顺序的聚酰胺6/聚苯乙烯(PA6/PS)复合纳米纤维膜,测试了复合膜的平均孔径及孔隙率,建立了纤维结构与过滤效率及阻力的构效关系;结合扫描电镜表征探讨了不同形貌、直径纤维的叠加次序对过滤寿命及细颗粒物沉积行为的影响,系统研究了过滤风速、细颗粒物尺寸对过滤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33 cm/s的风速下,以多喷头静电纺丝方式制备的PA6/PS复合膜具有更好的抵抗风速变化的能力,在长期使用中阻力增加较缓慢,其具有93.13%的过滤效率,30.67 Pa的过滤阻力和0.0889 Pa-1的品质因子,综合过滤性能优于同等条件下H10等级(过滤效率>90%)的商业玻璃纤维过滤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6 聚苯乙烯 多喷头静电纺丝 空气过滤 多层复合滤料 微纳米纤维 串珠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