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台湾强震后福建及邻区地震群体振荡式扩展
1
作者 曹伯强 《台湾海峡》 CAS CSCD 1990年第2期127-133,共7页
本文研究了70年代以来台湾强震与福建及其邻区地震活动特点,探讨了台湾强震与福建及其邻区群震的关系。
关键词 台湾 地震 地震群体 振荡式 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海峡及其邻近地区的地震海啸与海溢 被引量:3
2
作者 雷土成 欧秉松 《台湾海峡》 CAS CSCD 1991年第3期264-270,共7页
台湾海峡及其邻区,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海水暴涨。在剔除那些因台风暴雨而引起的海水暴涨外,本区自公元647年以来共发生9次,本文按其形成把它划分为地震海啸和地震海溢两种类型,通过对地质构造、震源机制和地球物理资料等方面阐述其成因... 台湾海峡及其邻区,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海水暴涨。在剔除那些因台风暴雨而引起的海水暴涨外,本区自公元647年以来共发生9次,本文按其形成把它划分为地震海啸和地震海溢两种类型,通过对地质构造、震源机制和地球物理资料等方面阐述其成因条件。认为地震海啸可分布在台湾海峡内,而地震海啸只能分布在台湾东北部海域;在地震海溢中,震级(M)和它影响的距离(△)关系为:M=5.892+0.0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海峡 地震 海啸 海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压致裂试验过程中的地电效应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陈宝华 史磷华 骆永妙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309-318,共10页
本文总结了在水压致裂试验现场多台电法仪器测量和记录到的加压过程中的地电效应,并得到一些能反映岩石破裂情况的有意义的结果:(1)随着压力增加,电阻率明显上升.当压力超过岩石临界应力的一半以后,电阻率即很快地下降,卸压后又逐步回升... 本文总结了在水压致裂试验现场多台电法仪器测量和记录到的加压过程中的地电效应,并得到一些能反映岩石破裂情况的有意义的结果:(1)随着压力增加,电阻率明显上升.当压力超过岩石临界应力的一半以后,电阻率即很快地下降,卸压后又逐步回升,其变化椭圆的长轴方向与岩石破裂面的延伸方向是一致的;(2)以压力孔为中心的自然电位及ZK_2,ZK_(14)孔的井下电位都伴随着加压过程而变化,强烈反映了过滤电场与孔隙水压力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压致裂 地电效应 电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长乐人工震源波的观测与分析
4
作者 张弦 陈祥熊 +1 位作者 丁学仁 陈绯雯 《台湾海峡》 CAS CSCD 1990年第1期43-47,共5页
使用DCS-302数字磁带记录地震仪在近场(震中距△≤5km)观测人工爆破源产生的地震波,在不同方位、不同震中距和土层条件下得到了9条近场地面运动加速度记录。通过回放及计算机处理研究了近场爆破地震波记录波形特征、频谱特性、振幅特征... 使用DCS-302数字磁带记录地震仪在近场(震中距△≤5km)观测人工爆破源产生的地震波,在不同方位、不同震中距和土层条件下得到了9条近场地面运动加速度记录。通过回放及计算机处理研究了近场爆破地震波记录波形特征、频谱特性、振幅特征、衰减情况以及加速度最大幅值和相应的卓越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地震 震源波 观测 人工爆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强震对福建福州地区的影响
5
作者 曹伯强 许卫东 《台湾海峡》 CAS 1988年第4期100-106,共7页
本文以1985年9月墨西哥地震为比照,分析了台湾历史强震对福建沿海尤其福州地区的影响。
关键词 强震 福州 福建沿海 地震 福建 台湾 地震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04年泉州海外大震的发震构造 被引量:6
6
作者 雷土成 吕浩江 《台湾海峡》 CAS 1985年第2期171-178,共8页
1604年12月29日泉州海外发生了一次强烈地震。震中位于24°54′N、119°24′E,震级8级,震中烈度Ⅺ度,震源深度24—28公里。在震中区附近,城墙倾颓,房屋倒塌,击浪覆舟。地震顷刻,在兴化、泉州、漳州—龙海之间等平原地带,还出现... 1604年12月29日泉州海外发生了一次强烈地震。震中位于24°54′N、119°24′E,震级8级,震中烈度Ⅺ度,震源深度24—28公里。在震中区附近,城墙倾颓,房屋倒塌,击浪覆舟。地震顷刻,在兴化、泉州、漳州—龙海之间等平原地带,还出现地裂、喷水冒砂的地震形变带,其联线呈NE方向。这次地震,波及福建、浙江、江西及江苏、安徽、上海、湖南、湖北、广西、广东等省市的部分地区,影响最远记录约1000公里。据烈度分布编制的等震线图,极震区长轴为NE方向,与本区NE向构造走向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震 第三纪 发震构造 地震形变带 构造应力场 挤压应力 NEE 中新世 晚第三纪 红土 粘土 海底地形 海底地貌 泉州 福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岛台南地区历史时期的海陆变迁 被引量:1
7
作者 雷土成 丁祥焕 欧秉松 《台湾海峡》 CAS 1988年第2期119-126,共8页
本文根据历史记载、古地图对比、考古和地质资料分析,探讨了台湾岛台南地区在明末清初(公元1622—1724年)的海陆变迁。结果表明,台南平原是上升的滨海平原。明末清初年间,台南市安平之间曾为宽约4km、深3—14m的“台江”海域,后来海岸西... 本文根据历史记载、古地图对比、考古和地质资料分析,探讨了台湾岛台南地区在明末清初(公元1622—1724年)的海陆变迁。结果表明,台南平原是上升的滨海平原。明末清初年间,台南市安平之间曾为宽约4km、深3—14m的“台江”海域,后来海岸西移,至清道光末年(1842年)成陆。究其主因乃地壳上升(平均约4mm/a)和泥沙淤积(平均约30mm/a)。该区自明末(1622年)至20世纪初曾出现过3次海面上升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耳门 台湾岛 赤嵌 台南 道光 明末清初 台湾县志 海陆变迁 台南市 安平 大井头 台湾 台江 曾文溪 安平镇 泥沙淤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东南大陆边缘构造特征及泉州海外大震构造环境分析
8
作者 吕浩江 雷土成 +1 位作者 陈辉琼 杨志辉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1995年第2期76-81,共6页
闽东南大陆边缘构造活动,自晚更新世以来,断裂活动以继承性差异升降作为主要特点。本文分析了1604年12月29日泉州海外8级大震与该区断裂活动的关系,并对该次大震震源断层面错动方式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大陆边缘 断裂构造 震源过程 地震 构造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允许在输入数据文件中加注的输入子程序及其相容性、容错性
9
作者 王孝铣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1989年第4期14-16,共3页
本文介绍一种用True BASIC语言编写的具有特殊性能的数据文件输入子程序。它不仅可以和INPUT语句一样正确地输入通常的数据文件,而且可以正确地输入添加了注释的数据文件,应用这个子程序,可以在准备的数据中加注,以增强其可读性和可维... 本文介绍一种用True BASIC语言编写的具有特殊性能的数据文件输入子程序。它不仅可以和INPUT语句一样正确地输入通常的数据文件,而且可以正确地输入添加了注释的数据文件,应用这个子程序,可以在准备的数据中加注,以增强其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文件 TRUE BASIC 输入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