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中的应用简析
1
作者 黄灿源 《南方农业》 2025年第12期245-248,共4页
自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启动以来,土地资源初步整合与利用效率得到有效提升。然而随着项目不断深入,如何进一步提升整治效果,使整治成果的科学性与可持续性得到保证,已成为研究的重点。为助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顺利推进,以江西农业... 自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启动以来,土地资源初步整合与利用效率得到有效提升。然而随着项目不断深入,如何进一步提升整治效果,使整治成果的科学性与可持续性得到保证,已成为研究的重点。为助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顺利推进,以江西农业现代化与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提升项目为例,从潜力测算与风险评估、规划设计、施工监管及测评验收环节简析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 遥感影像 全域土地 综合整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文明背景下土地整治模式探索——以福建省古田县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黄晶晶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6期206-210,共5页
生态文明建设是新形势下国土空间开发的关键,对于统筹推进土地整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分析古田县各乡镇土地利用状况和土地类型构成的基础上,按照乡镇不同土地利用方向,提出全县土地整治的3种模式:粮食主产区土地整治模式、建设用地... 生态文明建设是新形势下国土空间开发的关键,对于统筹推进土地整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分析古田县各乡镇土地利用状况和土地类型构成的基础上,按照乡镇不同土地利用方向,提出全县土地整治的3种模式:粮食主产区土地整治模式、建设用地复垦区土地整治模式、生态脆弱区土地整治模式。为保障土地整治的实施,应该完善土地整治规划制度体系、鼓励多元资金参与土地整治、提升技术队伍及先进技术支撑、强化土地整治生态人文理念。在生态文明背景下,县域土地整治工作应在分析土地利用状况的基础上,确定土地整治方向,创新土地整治模式,实现"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模式 生态文明 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镇级小城市背景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探索——以尤溪县洋中镇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黄富锋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24期95-98,共4页
在新时代背景条件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优化国土空间格局并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该文以镇级小城市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例,分析当前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整治思路,规划引领,提升“... 在新时代背景条件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优化国土空间格局并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该文以镇级小城市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例,分析当前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整治思路,规划引领,提升“三生”空间,最后基于问题的成因,探索镇级小城市背景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路径,坚持试点,拓宽示范之路,以期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建设实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镇级小城市 乡村振兴 试点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物炭用量对滨海盐碱土理化性质和肥力的影响
4
作者 郑泗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9期65-67,80,共4页
为揭示不同生物炭用量对滨海盐碱土改良效果的影响,以土壤肥力和理化性质为主要指标,设计0、5、10、15和20 t/hm^(2) 5个不同生物炭用量处理(分别记为T_(0)、T_(1)、T_(2)、T_(3)、T_(4)),观测不同处理下土壤pH、速效养分、有机质、有... 为揭示不同生物炭用量对滨海盐碱土改良效果的影响,以土壤肥力和理化性质为主要指标,设计0、5、10、15和20 t/hm^(2) 5个不同生物炭用量处理(分别记为T_(0)、T_(1)、T_(2)、T_(3)、T_(4)),观测不同处理下土壤pH、速效养分、有机质、有机碳、剖面盐分、容重、田间持水量等指标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土壤pH、速效氮含量、速效钾含量、全氮含量均随着生物炭用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土壤速效磷、有机质和有机碳含量与生物炭用量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耕层土壤有机碳最大增幅达到1倍,速效磷和有机质含量增幅分别为16.3%和14.5%;生物炭用量的增加有利于降低0~40 cm土层盐分,试验结束时0~20和>20~40 cm土层全盐含量最高降幅分别达到14.5%和26.3%;随着生物炭用量的增加,土壤容重总体呈降低趋势,孔隙度总体呈升高趋势;与T_(0)相比,生物炭施用处理田间持水量增加1.8%~9.1%,其中T_(3)用量下田间持水量增幅最大;综合土壤肥力指标、理化指标和资源用量,推荐以15 t/hm^(2)作为盐碱土适宜生物炭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盐碱土 肥力 理化性质 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觉关注度与审美偏好的城市景观元素感知特征研究 被引量:20
5
作者 邱瑶 罗涛 +2 位作者 王艳云 范小利 赵冲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2-87,共6页
视觉关注度与审美偏好是衡量城市景观元素感知属性的2个独立变量。这2个概念往往易被混淆,且鲜有研究探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并甄选出既受人关注又受人喜爱的景观元素。通过将城市景观照片作为测试媒介,结合眼动分析法与审美偏好测试,量化... 视觉关注度与审美偏好是衡量城市景观元素感知属性的2个独立变量。这2个概念往往易被混淆,且鲜有研究探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并甄选出既受人关注又受人喜爱的景观元素。通过将城市景观照片作为测试媒介,结合眼动分析法与审美偏好测试,量化分析了城市景观元素的视觉关注度与审美偏好。结果显示:1)相比自然景观元素(山体、树林、水体、草地),人工景观元素(现代建筑、传统建筑、桥梁、道路)更易受到关注;2)不同自然景观元素对审美偏好的贡献差异显著,水体审美偏好显著,而山体偏好表现负向;3)在易受到关注的各类景观元素中,传统建筑、桥梁等偏好显著,现代建筑偏好表现负向。该研究结果可为城市景观规划设计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景观偏好 景观认知 注视热力点 景观照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前后对比分析
6
作者 何新花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22期254-255,共2页
目前,建瓯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已完成,本文就规划调整完善前后的任务指标和布局优化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以下几点结论:规划调整更加重视耕地保有量以及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工作;规划调整完善后,新增建设用地通过充分挖掘建... 目前,建瓯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已完成,本文就规划调整完善前后的任务指标和布局优化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以下几点结论:规划调整更加重视耕地保有量以及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工作;规划调整完善后,新增建设用地通过充分挖掘建设用地存量,并为新农村建设预留用地;规划调整进一步强调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并落实在规划用途管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 规划调整完善 对比分析 福建建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